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ginseng cultivation under larch plantations on plant diversity and soil proper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Wei-wei LIU Mou-cheng +2 位作者 LI Wen-hua ZENG Fan-shun QU Y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9期1598-1608,共11页
Currently, transforming the mode of forest management and developing multiple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are actively encouraged in China. As one forest management type, ginseng cultivation under larch plantations ha... Currently, transforming the mode of forest management and developing multiple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are actively encouraged in China. As one forest management type, ginseng cultivation under larch plantations has been developed significantly in the east of Liaoning Province. However,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is mode of production is still deficient. Based on this, our study compares the plant diversity and soil properties in the ginseng cultivation under larch plantations(LG) with larch plantations(LP) and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s(SF). First, we randomly selected three plots for each of the three stand types which have similar stand characteristics; then, we carried out a plant diversity survey and soil sampling in each of the nine plo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plant diversity between LG and LP, but theevenness of herb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LG than LP. No obvious changes i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were found in LG, but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most of the soil nutrient content was presented in LG. Furthermore, we found a correlation between plant diversity(H') and soil properties in the three kinds of stand types, especially between herbaceous plant diversity and soil properties. We conclude that ginseng cultivation under larch plantations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plant diversity, except the herbaceous evenness. Soil fertility can be depleted significantly in LG, but physical structures are not affected. Moreover, maintaining the diversity of herbaceous plants and controlling the density of ginseng cultivation in LG by farmers are important fo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is study and its good comprehensive benefits and with the support of policy, we think this forest management type should be promoted moderately in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management ginseng cultivation Larch plantations Secondary forests Plant diversity Soil properties Changbai Mountain
下载PDF
Community Structure of Endophytic Fungi in Ginseng and Its Correlation Analysis with Active Components
2
作者 Yaguang ZHANG Yanxin ZHANG Qi GAO 《Medicinal Plant》 CAS 2021年第5期1-6,11,共7页
[Objectives]The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ctive components of ginseng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endophytic fungi in ginseng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thods.[Methods]Using ginsengs under two ma... [Objectives]The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ctive components of ginseng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endophytic fungi in ginseng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thods.[Methods]Using ginsengs under two main planting patterns in Huanren County,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samples,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endophytic fungi was studied by molecular means,and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content of chemical markers was measured via LC-MS.Moreover,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edicinal components of ginseng and diversity of endophytic fungal flora was analyzed.[Results]The diversity and active components of endophytic fungi of ginseng were different.The divers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edicinal components of ginseng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me fungal groups in ginseng.[Conclusions]Artificial intervention in the planting process would affect the endophytic fungi in medicinal materials,and further affect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ginseng medicinal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ginseng cultivated ginseng Active component Endophytic fungi Correl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日本落叶松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林下山参的化感作用
3
作者 于淼 王丹 +1 位作者 张建逵 刘银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日本落叶松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林下山参的化感作用,为提高林下山参道地药材的品质以及规范化栽培与选址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0.25、0.05、0.01 g·mL^(-1))的日本落叶松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林下山参种子萌发(发... 目的探讨日本落叶松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林下山参的化感作用,为提高林下山参道地药材的品质以及规范化栽培与选址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0.25、0.05、0.01 g·mL^(-1))的日本落叶松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林下山参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3年生林下山参显微性状(主根木质部、韧皮部、周皮及皮层)、人参皂苷含量[人参皂苷-Rg1、-Re、-Rf、-Rb1、-Rg2、-Rc、-Rb2、-Rb3、-Rd以及原人参三醇型人参皂苷(PPT)、原人参二醇型人参皂苷(PPD)和9种人参皂苷总量]的影响,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对化感物质进行分析,并查阅相关文献对化感物质进行筛选。结果日本落叶松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林下山参的发芽指标有显著化感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化感作用会导致林下山参主根发生腐烂病变、皮层木栓化程度增强;化感作用对人参皂苷含量的积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结果分析结合文献查阅,认为根皮素等5种物质可能是日本落叶松对林下山参作用的化感物质。结论结合上述研究结果,考虑到林下山参苗成活率、药材性状、劳动力成本、农药残留等因素,不建议在日本落叶松纯林下生产高品质林下山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土壤浸提液 林下山参 化感作用 液质联用
下载PDF
黑茶山林区优良沙棘扦插苗栽培技术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栗永红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中国沙棘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栽培历史悠久,是重要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树种和果品兼用树种。沙棘经济价值高,除用于医药、保健品及食品工业外,还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和工业原料。由于沙棘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首... 中国沙棘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栽培历史悠久,是重要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树种和果品兼用树种。沙棘经济价值高,除用于医药、保健品及食品工业外,还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和工业原料。由于沙棘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首选树种。黑茶山林区范围内年平均气温4.6℃,年降水量608 mm,无霜期115 d左右,土壤以灰棕壤和黑色石灰土为主,广大林区群众有多年的栽培经验。本文以黑茶山林区优良沙棘扦插苗栽培为切入点,以期探索出沙棘丰产的最适栽培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山林区 沙棘 扦插栽培
下载PDF
国有林场的林业栽培与砍伐管理制度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安军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4期34-36,共3页
开展合理的林业栽培与砍伐管理,不仅可以帮助国有林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可以提升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推动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以国有林场的林业栽培与砍伐管理制度为例,研究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阐释了国有林场应用该制... 开展合理的林业栽培与砍伐管理,不仅可以帮助国有林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可以提升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推动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以国有林场的林业栽培与砍伐管理制度为例,研究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阐释了国有林场应用该制度的意义,分析了管理制度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国有林场林业栽培与砍伐管理的相关措施,以此减少不合理砍伐现象,保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栽培 国有林场 砍伐管理制度 管理问题 应用措施
下载PDF
巴戟天扦插及林下栽培试验
6
作者 朱昔娇 温秀凤 +6 位作者 陈新强 谢金兰 钟远遵 曾淑燕 张冬生 刘丽 张凤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8-14,共7页
选取巴戟天当年生半木质化藤蔓和2年生木质化藤蔓作插穗;插穗经50、100、150 mg·L^(-1)的NAA、IBA、ABT生根粉浸泡4 h后,扦插于黄心土、1份黄心土+1份河沙(等体积配比,下同)、1份黄心土+1份泥炭土+1份河沙的基质中,扦插60 d后统计... 选取巴戟天当年生半木质化藤蔓和2年生木质化藤蔓作插穗;插穗经50、100、150 mg·L^(-1)的NAA、IBA、ABT生根粉浸泡4 h后,扦插于黄心土、1份黄心土+1份河沙(等体积配比,下同)、1份黄心土+1份泥炭土+1份河沙的基质中,扦插60 d后统计生根率。以1年生扦插苗进行林下栽培试验,并连续4年调查其生长量。结果表明:以黄心土、1份黄心土+1份河沙、1份黄心土+1份泥炭土+1份河沙为基质扦插巴戟天,其扦插生根率分别为65.51%、72.62%、74.35%。以1份黄心土+1份河沙、1份黄心土+1份泥炭土+1份河沙为基质,其扦插生根率均显著高于(P<0.05)以黄心土为基质的。以不同浓度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扦穗,其生根率比对照(清水)的均有显著提高(P<0.05)。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ABT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最好;以IBA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次之,但优于以NAA处理的。插穗的木质化程度对巴戟天扦插生根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木质化插穗的扦插生根率极显著高于半木质化插穗的。以50 mg·L^(-1)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4 h后的插穗,扦插在1份黄心土+1份泥炭土+1份河沙的基质中,效果最佳,其生根率达到81.67%。巴戟天1年生扦插苗在林下栽植第一年生长缓慢,仅产生少量分枝和侧根,肉质膨大根很少;栽植第二年主藤及根系生长加快,主根肉质膨大形成一次根;栽植第三、第四年,地上部分以分枝生长为主,肉质根增多增粗,侧根进一步膨大形成二次根。3年生巴戟天平均全根鲜质量达到426.35 g,4年生巴戟天平均全根鲜质量达到556.08 g,初步具备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扦插 基质种类 扦穗类型 植物生长调节剂 林下栽培
下载PDF
农田栽参和伐林栽参土壤养分及酶活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婷婷 刘双 +1 位作者 赵洪颜 朴仁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075-12077,共3页
[目的]研究农田栽参和伐林栽参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差异。[方法]通过分析2种生产模式下的土壤N、P、K、有机质、p H及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等指标。[结果]2种生产模式下人参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存在差异,伐林栽参土壤中养分和酶活... [目的]研究农田栽参和伐林栽参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差异。[方法]通过分析2种生产模式下的土壤N、P、K、有机质、p H及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等指标。[结果]2种生产模式下人参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存在差异,伐林栽参土壤中养分和酶活性高于农田栽参土壤,尤其是全氮含量伐林栽参比农田栽参高1.2 g/kg,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伐林栽参比农田栽参高4倍多。[结论]该研究为农田栽参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栽参 伐林栽参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农田栽参和林下参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孙海 张亚玉 宋晓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2期242-248,共7页
为了解农田栽参和林下参土壤中起主要作用的养分和关键土壤酶以及二者关系,准确评价两种生产模式下人参土壤肥力状况,对不同年生农田栽参和林下参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主要生产模式下起主要作用的综合养... 为了解农田栽参和林下参土壤中起主要作用的养分和关键土壤酶以及二者关系,准确评价两种生产模式下人参土壤肥力状况,对不同年生农田栽参和林下参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主要生产模式下起主要作用的综合养分指标和综合酶活性指标不同,并确定两种土壤中微量元素和酶活性之间的作用机制。农田栽参土壤第一典型相关变量中以有机质、全N、全P、速效P和有效K含量,微量元素Zn与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相关,二者累计贡献率达74.2%,其中磷酸酶影响土壤中P的形态,蔗糖酶影响有机质转化及速效NPK的有效性,过氧化氢酶能够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土壤中Zn的含量对上述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土壤中Cu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林下参土壤第一典型相关变量中有机质、全P、速效K及Fe含量与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低关系最大,累计贡献率达58.0%,Fe对4种酶活性呈抑制作用,与农田栽参不同的是,林下参中微量元素Mn和Cu的含量对蔗糖酶活性起促进作用;沿着根系向下生长方向,土壤养分和酶活性逐渐降低,垂直分层明显;将土壤酶作为人参土壤肥力评价指标,结合土壤养分指标可以准确评价人参土壤肥力并指导农田栽参土壤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栽参 林下参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典型相关分析
下载PDF
林下参栽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少霞 姚远 +1 位作者 曹冬煦 马冬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01-2301,共1页
从场地选择、场地清理、品种选择、种苗选择、播种和移栽、病虫鼠害防治以及封山管理系统介绍了林下参栽培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林下参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海南岛尖峰岭游耕农业及热带林采伐的生态后果 被引量:8
10
作者 卢俊培 曾庆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1987年第4期348-354,共7页
本文对海南岛尖峰岭半落叶季雨林带的游耕农业及热带山地雨林不同采伐方式与更新方法的生态后果进行了对比实验与调查研究。观测结果说明,游耕农业耕垦期的小气候急剧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涵水能力降低,地力趋向减退,撩荒期有所好转。采... 本文对海南岛尖峰岭半落叶季雨林带的游耕农业及热带山地雨林不同采伐方式与更新方法的生态后果进行了对比实验与调查研究。观测结果说明,游耕农业耕垦期的小气候急剧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涵水能力降低,地力趋向减退,撩荒期有所好转。采育择伐的更新与生态后果优于径级择伐,更显著优于皆伐。对热带森林的保护与利用对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尖峰岭 游耕农业 热带林 生态后果 森林采伐
下载PDF
林下山参质量标准草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建逵 高睿 +1 位作者 窦德强 康廷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185-1187,共3页
目的:建立林下山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生药学和薄层色谱法对其进行鉴定,人参皂苷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其水分、总灰分和重量,有害元素含量测定采用等离子电感耦合质谱法,农药残留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结果:对林下... 目的:建立林下山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生药学和薄层色谱法对其进行鉴定,人参皂苷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其水分、总灰分和重量,有害元素含量测定采用等离子电感耦合质谱法,农药残留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结果:对林下山参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对林下山参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测定了其重量、人参皂苷、水分、总灰分、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的含量。结论:较全面的考察了林下山参的各项质量指标,为林下山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山参 籽海 人参 质量标准
下载PDF
菇木林目标树择伐林窗的形成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斌 李正才 +3 位作者 黄盛怡 原雅楠 张雨洁 秦一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目的】以浙江省庆元县菇木林为研究对象,探讨菇木林目标树择伐后形成的人工林窗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对照林分和择伐后林窗内设置调查样地,分层采集0~60 cm土层土壤样品,对比分析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和土壤pH值的... 【目的】以浙江省庆元县菇木林为研究对象,探讨菇木林目标树择伐后形成的人工林窗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对照林分和择伐后林窗内设置调查样地,分层采集0~60 cm土层土壤样品,对比分析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和土壤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对照相比,择伐6 a后林窗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含量和C/N比分别增加了25.55%、13.68%、42.34%、15.32%和10.04%;而20~40、4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43.50%和54.68%,全氮含量分别下降了37.31%和44.43%,水解性氮含量分别下降了23.49%和10.28%,有效磷含量分别下降了11.06%、34.47%,C/N比分别下降了9.05%、19.65%。林窗0~20、40~60 cm土层土壤pH值分别下降了2.79%和0.56%,20~40 cm土层土壤pH值增加了0.94%,但差异均不显著。2)与对照林相比,林窗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下降了28.02%、35.08%和0.25%,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分别增加了83.16%、35.78%和42.00%,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分别下降了19.26%、20.71%和7.18%。3)运用主成分分析,对表征土壤肥力的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进行评价,综合评价表明,菇木林择伐6 a后形成的林窗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提升。【结论】研究结果为菇木林择伐经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省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菇木林 择伐 林窗 土壤养分 浙江省庆元县
下载PDF
林下山参鉴别纲要及其商品属性的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文志 刘强 +1 位作者 赵花 张倩 《人参研究》 2019年第1期17-21,共5页
本文综述了林下山参的鉴别要点,同时论述了林下山参的商品属性及其价值。
关键词 林下山参 野生人参 园参 鉴别 有效成分 作用
下载PDF
人参土壤改良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显娇 张连学 《人参研究》 2012年第1期30-33,共4页
本文就我国人参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土壤改良技术进行综述,从传统的伐林栽参、农田栽参、林下参栽培等方面阐述了人参土壤在改良过程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对今后的展望。
关键词 人参 农田栽参 林下参 土壤改良
下载PDF
论人工林采伐更新与定向培育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兰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1-22,共2页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 。
关键词 采伐 人工林 更新 定向培育
下载PDF
皖西高海拔山区林地环境对西洋参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华 傅松玲 +1 位作者 汪本龙 王兆成 《安徽林业科技》 2019年第5期9-12,共4页
为明确高山环境对西洋参生长的影响,在皖西大别山区海拔1000~1300 m范围内,测定不同林分类型、海拔、坡向等环境下西洋参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量。结果表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的西洋参各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海拔和坡向对其生长的影... 为明确高山环境对西洋参生长的影响,在皖西大别山区海拔1000~1300 m范围内,测定不同林分类型、海拔、坡向等环境下西洋参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量。结果表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的西洋参各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海拔和坡向对其生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在海拔1200~1300 m范围内林下栽植的西洋参生长相对较好;阴坡栽植的西洋参要比阳坡的生长更好,尤其是具有主要药用价值的根部。此研究为林下西洋参的栽培与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林下栽植 海拔 林分类型 坡向
下载PDF
红松果林培育及采穗圃营建技术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商永亮 孙阿娟 王国义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2期27-29,共3页
对带岭林业实验局的红松果林培育进行规划,分为常规红松果林和无性系红松果林两类;探讨不同类型红松果林培育及红松果林采穗辅营建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分析经济效益。
关键词 红松果林 培育技术 采穗圃
下载PDF
经营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书彬 宋熙龙 +2 位作者 尤海舟 王超 毕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林木密度管理是培育大径级林木的关键。以小五台山林区林龄35 a和50 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案例,采用固定样地连续观测法,调查分析了不同经营密度4 a间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越小越有利于促进林木的个体发育,其中对胸径生... 林木密度管理是培育大径级林木的关键。以小五台山林区林龄35 a和50 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案例,采用固定样地连续观测法,调查分析了不同经营密度4 a间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越小越有利于促进林木的个体发育,其中对胸径生长的促进作用较树高明显。在本区中上水平立地条件下,35年生林分的适宜经营密度约720株/hm^2;50年生林分适宜的经营密度为557~615株/hm^2,林分蓄积生长量约10 m^3·hm^(-2)a^(-1),蓄积生长率4.3%,但出材仍以中、小径材为主,生产上需要适当延长主伐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林 经营密度 大径材培育 主伐期 小五台山
下载PDF
不同类型林下参开花期4种糖含量差异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舒欣 张浩 +3 位作者 逄世峰 赵海悦 李政 许世泉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916-918,共3页
糖含量与种类在食品营养与口感中有重要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探索14年生4种类型林下参(竹节芦(粗)、竹节芦(细)、长脖芦及马牙芦)开花期根部及茎叶部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及果糖的含量差异,旨在为人参选种以及人参食... 糖含量与种类在食品营养与口感中有重要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探索14年生4种类型林下参(竹节芦(粗)、竹节芦(细)、长脖芦及马牙芦)开花期根部及茎叶部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及果糖的含量差异,旨在为人参选种以及人参食品加工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类型林下参在4种糖的含量中差异不显著,但在糖类的积累中,马牙芦占一定的优势;比较根与茎叶的4种糖分布发现,根部4种糖占比依次为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茎叶4种糖占比依次为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参 芦头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麦芽糖
下载PDF
林下参与园参对术后疲劳综合征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圣东 姬彦彬 +5 位作者 黄冬冬 邹洪波 余鼎业 吴咏梅 陈丹青 余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300-1303,1343,共5页
目的:研究林下参和园参对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大鼠的抗疲劳机制,比较两种人参对术后中枢疲劳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OFS模型组(POFS组)、园参干预组和林下参干预组,每组再按时间点分为术后1、3 d组。术... 目的:研究林下参和园参对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大鼠的抗疲劳机制,比较两种人参对术后中枢疲劳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OFS模型组(POFS组)、园参干预组和林下参干预组,每组再按时间点分为术后1、3 d组。术后对应时间点进行强迫游泳实验(FST);检测大脑海马丙二醛(MDA)的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3 d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 <0. 01),MDA的量明显增加(P <0. 01),术后3 d T-SOD活性明显升高(P <0. 05),Bax表达显著升高,Bcl-2表达显著降低;园参组与模型组比较,术后1、3 d不动时间减少(P <0. 05),术后3 d T-SOD活性明显升高(P <0. 05),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林下参组与模型组比较,术后1、3 d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 <0. 01),MDA的量明显减少(P <0. 05,0. 01),术后3 d T-SOD活性明显升高(P <0. 01),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林下参组与园参组比较,术后1、3 d不动时间减少(P <0. 05,0. 01),术后3 d MDA的量减少(P <0. 05),T-SOD活性明显升高(P <0. 05),术后1、3 d Bax表达水平降低,Bcl-2表达水平升高。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受损,数量降少,人参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神经细胞形态得到改善,数量增多。结论:POFS大鼠神经细胞存在一定程度损伤,园参和林下参改善了POFS大鼠的脑细胞损伤,林下参效果优于园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疲劳综合征 林下参 园参 中枢疲劳 脑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