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探讨肺癌病机及治疗
1
作者 史梦蓉 张念志 +1 位作者 褚文丰 金纯纯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8期1096-1100,共5页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我国恶性肿瘤之首,其预后不佳。基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将古代医家记载与现代医学研究结合,明确“少火”“壮火”内涵,气与火两者关系,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切入到肺癌的发病机制,指出“少火衰”是...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我国恶性肿瘤之首,其预后不佳。基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将古代医家记载与现代医学研究结合,明确“少火”“壮火”内涵,气与火两者关系,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切入到肺癌的发病机制,指出“少火衰”是其病机的本质,“少火”不行,正气渐虚,“壮火盛”是其病机的关键,痰热瘀毒内生,虚实兼夹,气火失调,“食气”为表象,贯穿病程始终。从病机探讨中得出治疗思路,“培少火,清壮火,防传变”是论治肺癌的核心,包含三方面:益气温阳,培土生金以助少火生气;泻火解毒,凉血养阴以平壮火食气;消痰散结,祛瘀生新,谨防变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少火生气 壮火食气 病机 培少火 清壮火
下载PDF
血管性抑郁症病机证治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晓南 黄世敬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465-468,共4页
旨在探讨血管性抑郁的病机证治特点,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其核心病机为虚气留滞,病变脏腑主要为肝脾肾,证型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热互结四型,提出培元开郁法是其主要治疗原则,包括益气开郁法,温阳开郁法,养血开郁... 旨在探讨血管性抑郁的病机证治特点,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其核心病机为虚气留滞,病变脏腑主要为肝脾肾,证型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热互结四型,提出培元开郁法是其主要治疗原则,包括益气开郁法,温阳开郁法,养血开郁法,滋阴开郁法,对各型证治进行解释说明举例分析,并特别深入探讨了益气开郁法的应用,以供临床正确辨治血管性抑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抑郁 病机 虚气留滞 辨论论治 培元开郁法
下载PDF
黄衍寿治疗胸痹心痛辨证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彤 金政 +2 位作者 吴辉 吴伟 黄衍寿(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742-746,共5页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黄衍寿教授在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治疗胸痹心痛有效病例的处方进行数据整理与挖掘,以探讨黄衍寿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病例212例,处方212首...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黄衍寿教授在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治疗胸痹心痛有效病例的处方进行数据整理与挖掘,以探讨黄衍寿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病例212例,处方212首,药物共计130味。212例患者的高频证型为气虚血瘀、痰瘀内阻;130味中药中用药频次居前4位药物为川芎(186)、丹参(166)、茯苓(151)、陈皮(145)。经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后得到8个核心药物组合,前2个组合为"降香,红花,酸枣仁,赤芍"及"法半夏,党参,瓜蒌",并且挖掘了"降香,红花,酸枣仁,赤芍,延胡索"等新处方4首。研究结果提示黄衍寿教授治疗胸痹心痛多用活血化瘀中药,随症加减益气、化痰、清热之品,体现其临证治疗胸痹心痛之"活血化瘀为要,佐以健脾益气、清热化痰之法"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活血化瘀 健脾益气 清热化痰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黄衍寿
下载PDF
培元通滞法在艾滋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世敬 张晓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07-2509,共3页
根据艾滋病具有传染性,潜伏期长,易出现免疫系统缺陷和机会性感染,病机概括为虚气(元气亏虚)留滞(气滞痰阻血瘀毒聚),提出培元通滞的治疗原则。从气血阴阳脏腑亏损之别,气滞血瘀痰阻毒聚之异,分别阐述了培元以补气为先、固本以脾肾为要... 根据艾滋病具有传染性,潜伏期长,易出现免疫系统缺陷和机会性感染,病机概括为虚气(元气亏虚)留滞(气滞痰阻血瘀毒聚),提出培元通滞的治疗原则。从气血阴阳脏腑亏损之别,气滞血瘀痰阻毒聚之异,分别阐述了培元以补气为先、固本以脾肾为要,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活血通络、解毒疗损的临床应用思路和方法。强调治疗本病,培元不忘理气活血、化痰解毒;解毒通滞不忘培补气血、调理阴阳,辨证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元通滞 艾滋病 治法 思路探讨
原文传递
培元通滞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思路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智林锋 吴清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15-3318,共4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慢性复杂的骨科常见病,由于股骨头内部血液供应中断发生股骨头微结构的改变,最终致股骨头塌陷、变形,而出现缺血性坏死。关于该病的病理机制,至今尚没有科学定论。但是通过古今文献记载,并结合临床实践发现股骨...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慢性复杂的骨科常见病,由于股骨头内部血液供应中断发生股骨头微结构的改变,最终致股骨头塌陷、变形,而出现缺血性坏死。关于该病的病理机制,至今尚没有科学定论。但是通过古今文献记载,并结合临床实践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病机与“虚气留滞”病机理论相符。其病机主要概括为元气亏虚(虚气)、气滞血瘀湿聚痰凝(留滞),故提出了补虚培元、开郁通滞(培元通滞)的治疗原则,以补虚培元固本为先,行气活血化痰为治。根据气滞、血瘀、湿聚、痰凝之不同,笔者分别阐述了疏肝理脾调气机、活血化瘀通经络、健脾宣肺化痰湿的临床应用思路和方法。旨在强调临床在治疗本病时,培元不忘行气活血、化痰通络;通滞不忘补益肝肾、益气补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培元通滞 虚气留滞 中医理论
原文传递
少火壮火理论指导2型糖尿病的养生保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杰 孙晓生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598-1601,共4页
少火壮火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不仅体现了食、火与气的关系,而且概括了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也可作为指导防治疾病、日常养生保健的原则。少火可以使元气强固,壮火会损伤元气;湿热、气郁均可促使少火化为壮火;过食大辛大热的壮火之品... 少火壮火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不仅体现了食、火与气的关系,而且概括了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也可作为指导防治疾病、日常养生保健的原则。少火可以使元气强固,壮火会损伤元气;湿热、气郁均可促使少火化为壮火;过食大辛大热的壮火之品会耗气伤阴,常食性质温和的少火之品则可以温阳化气。根据少火壮火理论,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养生保健中应该以'清壮火,培少火'为养生总则。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因素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长期过食肥腻甘甜之品以及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职,则水谷不化,郁而成热,热成壮火,壮火食气,则进一步伤津耗液,终成消渴。因此,规律饮食应防食郁化火。长时间少动而过逸,则身体内精微不布,全身之气不足,而局部之气有余,积聚日久,则会造成全身少火不足,局部郁而化热。适当运动以防过逸而气余化火,舒展心情以防气郁化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火 壮火 2型糖尿病 养生保健 “清壮火 培少火” 食郁化火 气余化火 气郁化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