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隋唐时期我国外交翻译的历史书写 |
李志丹
|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等级化的表现:浅析隋唐饮食文化中的阶级形态 |
程龙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3 |
0 |
|
3
|
隋唐神仙术探析 |
李浩淼
严梓峰
陈雨婷
|
《社会科学论坛》
|
2023 |
0 |
|
4
|
隋唐大运河历史价值分析 |
沙治平
达宏冰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3 |
0 |
|
5
|
魏晋隋唐服饰形制演变的特点及影响 |
赵鑫彤
|
《西部皮革》
|
2023 |
0 |
|
6
|
基于文化线路视野的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安徽段隋唐大运河为例 |
朱晗
赵荣
郗桐笛
|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0
|
|
7
|
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 |
满志敏
|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83
|
|
8
|
重建文化共同体的学术自觉——陆德明《经典释文》与隋唐文化共同体建设 |
雷恩海
曹志坚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9
|
环塔里木墓葬文化及对汉唐国家认同的趋势分析 |
张安福
岳丽霞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0
|
隋唐长安城市规划中的模数制及其对日本城市的影响 |
王才强
|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11
|
陈寅恪先生“胡化”、“汉化”说的启示 |
林悟殊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9
|
|
12
|
佛教双语字书与隋唐胡语风气 |
陈明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3
|
隋唐道教术数学派与传统数学关系考论 |
杨子路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4
|
隋至初唐南方墓葬中的生肖俑 |
卢昉
|
《南方文物》
|
2006 |
15
|
|
15
|
“空白”的疑惑与解读——宋代以前福建漆艺的发展状况 |
郑鑫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6
|
隋唐时期铁器与铁器工业的考古学论述 |
白云翔
|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7
|
隋唐长安地区尼寺杂考 |
郭海文
程悦然
张雯迪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8
|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源流探析 |
龙行年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9
|
三燕至隋唐时期辽西地区的佛教与传播 |
王禹浪
程功
于彭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3 |
2
|
|
20
|
中古北方地区镇墓神物的文化构成和变化机制 |
韦正
刘绎一
|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