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s of carbon storages i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Michelia macclurei plantations during a 22-year period in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16
1
作者 NIU Dong WANG Silong OUYANG Zhiyu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01-805,共5页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was important for carbon storage within the same climate range.To quantify the dynamics of ecosystem carbon allocation as affected by different tree species,we measured the above-and below-gro...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was important for carbon storage within the same climate range.To quantify the dynamics of ecosystem carbon allocation as affected by different tree species,we measured the above-and below-ground biomass accumulation in 22 years,as well as the tissue carbon concentrations of trees i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and Michelia macclurei plantation.Results indicated that M.macclurei plantation significantly stored more carbon(174.8 tons/hm2) than C.lanceolata plantation(154.3 tons/hm2).Most of the carbon was found in the soil pool(57.1% in M.macclurei plantation,55.2% in C.lanceolata plantation).Tree and soil component of M.macclurei plantation possessed significantly higher carbon storage than that of C.lanceolata plantation(p 〈 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carbon storage of understory and forest floor.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broadleaved species(M.macclurei) possesses greater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than the coniferous species(C.lanceolata) in south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Michelia macclurei plantation carbon storage carbon allocation patterns
下载PD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in precipitation, throughfall and stemflow from Schima superba an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s in subtropical China 被引量:17
2
作者 GUOJian-fen YANGYu-sheng +1 位作者 CHENGuang-shui LINPe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9-22,i002,共5页
Despite growing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and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DON) in forest nutrient cycling, their monthly concentration dynamics in forest ecosystems, especially in subtrop... Despite growing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and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DON) in forest nutrient cycling, their monthly concentration dynamics in forest ecosystems, especially in subtropical forests only were little known.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s and monthly dynamics of DOC and DON in precipitation, throughfall and stemflow for two planta- tions of Schima superba (SS) and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F) in Jianou, Fujian, China. Samples of precipitation, throughfall and stemflow were collected on a rain event base from January 2002 to December 2002. Upon collection, all water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DOC, NO3 -N, NH4 -N and total dissolved N (TDN). DON was calculated by subtracting NO3 -N and NH4 -N from TDN. The results - + - + showed that the precipitation had a mean DOC concentration of 1.7 mg·L-1 and DON concentration of 0.13 mg·L-1. The mean DOC and DON concentrations in throughfall were 11.2 and 0.24 mg·L-1 in the SS and 10.3 and 0.19 mg·L-1 in the CF respectively. Stemflow DOC and DON concentrations in the CF (19.1 and 0.66 mg·L-1 respectivel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S (17.6 and 0.48 mg·L-1 respectively). No clear monthly variation in precipitation DOC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in our study, while DON concentration in precipita- tion tended to be higher in summer or autumn. The monthly variations of DON concentrations were very similar in throughfall and stemflow at both forests, showing an increas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ainy season in March. In contrast, monthly changes of the DOC concentrations in throughfall of the SS and CF were different to those in stemflow. Throughfall DOC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from February to April, while relatively higher DOC concentrations in stemflow were found during September-November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DON) PRECIPITATION THROUGHFALL STEMFLOW Schima superba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下载PDF
Microbial biomass in subtropical forest soils: effect of conversion of natural secondary broad-leaved forest to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被引量:12
3
作者 WANG Qing-kui WANG Si-lo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7-200,共4页
到 Cunninghamialanceolata 种植园的自然第二等的阔叶的森林的变换是在副热带的中国的一个普通管理惯例。在这研究,我们比较了土壤物理化学的性质,在一天赋的微生物引起的生物资源第二等的 broad-leavedforest 和二 C。在土壤上估计... 到 Cunninghamialanceolata 种植园的自然第二等的阔叶的森林的变换是在副热带的中国的一个普通管理惯例。在这研究,我们比较了土壤物理化学的性质,在一天赋的微生物引起的生物资源第二等的 broad-leavedforest 和二 C。在土壤上估计森林变换的效果的 lanceolata 种植园地点在林地生态学的 Huitong 试验性的车站的微生物引起的生物资源,中国科学院。器官的碳,总氮, NH_4^+-N 和微生物引起的生物资源碳和氮多是的土壤的集中在 C 下面降低。lanceolata 种植园作为与自然离开 secondarybroad 的森林相比。在 C 的第一和第二旋转玷污微生物引起的生物资源 C。lanceolataplantations 仅仅是 53% ,那中的 46% 个分别地在自然第二等的阔叶的森林,和微生物引起的生物资源 N 里是 97% 和 79% 。到器官的 Cwas 也在种植园地点降低的土壤的微生物引起的生物资源 C 的贡献。然而,到总氮和 NH_4^+-N 的微生物引起的 N 的贡献在 C 是更大的。lanceolata 种植园地点。因此,到 C 的自然第二等的阔叶的森林的变换。lanceolata 种植园并且 C 的连续的种。lanceolataled 到在土壤的衰落微生物引起的生物资源和在副热带的中国的森林土的降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量 杉木人工林 天然次生阔叶林 土壤生物学
下载PDF
Carbon Return and Dynamics of Litterfall in Natural Forest and Monoculture Plantation of Castanopsis kawakamii in Subtropical China 被引量:8
4
作者 GuoJianfen XieJinsheng +3 位作者 LuHaoliang LiuDongxia YangYusheng ChenGuangshui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carbon return LITTERFALL Castanopsis kawakamii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natural forest monoculture plantation
下载PDF
Dynamics of soil inorganic phosphorus fractions at aggregate scales in a chronosequence of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被引量:3
5
作者 ZHANG Zhe HUANG Yong-zhen +2 位作者 HE Xin-xin YE Shao-ming WANG Sheng-qia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1期136-150,共15页
Successiv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fir(Cunninghamia lanceolata) would markedly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soil inorganic phosphorus(Pi).However,how different chronosequence phases of Chinese fir planta... Successiv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fir(Cunninghamia lanceolata) would markedly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soil inorganic phosphorus(Pi).However,how different chronosequence phases of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exerting influences on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soil Pi fractions in aggregate-scale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This study researched the dynamic changes of aggregate-related Pi fractions encompassing occluded-P(O-P), aluminum-bound P(Al-P), iron-bound P(Fe-P), and calcium-bound P(Ca-P) in topsoil(0-20 cm) from different stand aged(9-, 17-, and 26-yr)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and one nearby abandoned land(CK) in Rongshui County,Guangxi, China. In this study, soil aggregates were classified into micro-aggregates(< 0.25 mm), small macro-aggregates(1-0.25 mm), medium macroaggregates(2-1 mm), and large macro-aggregates(> 2 mm) by one wet-sieving process. As the primary aggregate fractions correlated with better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the large macro-aggregates took the highest proportion in all aggregate sizes regardless of various stand ages of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Besides, the 17-yr plantations of Chinese fir displayed the highest stability of aggregates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CK, all four soil Pi fractions from three different stand ages of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generally showed increasing trends.Irrespective of chronosequence phases, Al-P was mainly carried by small macro-aggregates. O-P showed the opposite tendency to Al-P, which had the lowest content in small macro-aggregates. Fe-P and Ca-P showed an even distribution in all aggregates.The contribution rates and stocks of each Pi fraction exhibited close relevance to the content of soil aggregates. As revealed from the results, planting of Chinese fir before 17-yr was beneficial to prompt the formation of large macro-aggregates and the level of soil P. But after 17-yr, successive monoculture planting of Chinese fir would reduce the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and render the losses of soil P. The dynamics of soil total phosphorous(TP) and Pi fractions contents were highly related to the stand ages of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but less related to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aggregate sizes. As the major carriers for soil P stocks, the large macro-aggregates played a vital role in the cycles and reserves of soil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organic phosphorus fractions Soil aggregates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下载PDF
湖北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可变密度预估模型研究
6
作者 杜超群 袁慧 +2 位作者 林虎 刘华 许业洲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7,共10页
利用6~59年生杉木人工林190个标准地资料和517株样木生物量测定数据,以建立的单木生物量估算方程为基础推算出各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并基于林龄、立地指数以及7种不同林分密度指标构建并选择最优的全林分生物量预估方程,研究湖北杉木人... 利用6~59年生杉木人工林190个标准地资料和517株样木生物量测定数据,以建立的单木生物量估算方程为基础推算出各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并基于林龄、立地指数以及7种不同林分密度指标构建并选择最优的全林分生物量预估方程,研究湖北杉木人工林林分生物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域杉木人工林平均单株生物量为52.8893 kg,以胸径和树高为变量的二元单木生物量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91,其拟合优度和精度更高;林分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01.4923 t/hm^(2),总体上呈随林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基于多元回归技术的经验方程构建了含7个林分密度指标和不含密度指标共计16种林分生物量预估模型,包含林分立木株数和林木大小信息的林分密度指标的模型均达到了较理想的拟合效果,其中密度指数SDI的Schumacher修正收获模型精度最高,确定系数为0.95,检验精度为97%,对本区域杉木生物量估算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为其人工林经营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生物量 林分密度 林分模型
下载PDF
钙添加对杉木新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有效养分元素含量的影响
7
作者 廖晓丽 魏文海 +5 位作者 蔡思莹 薛可馨 邢郑瑜 詹旋常 靳少非 郑德祥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516-523,共8页
为探究钙添加对林地土壤的改良效应,在杉木新造林地中分别按两种氮、磷肥量(N1:50 kg/hm^(2),N2:100 kg/hm^(2);P1:50 kg/hm^(2),P2:100 kg/hm^(2))与3种钙肥添加量(Ca0:0 kg/hm^(2),Ca1:100 kg/hm^(2),Ca_(2):200 kg/hm^(2))开展组合... 为探究钙添加对林地土壤的改良效应,在杉木新造林地中分别按两种氮、磷肥量(N1:50 kg/hm^(2),N2:100 kg/hm^(2);P1:50 kg/hm^(2),P2:100 kg/hm^(2))与3种钙肥添加量(Ca0:0 kg/hm^(2),Ca1:100 kg/hm^(2),Ca_(2):200 kg/hm^(2))开展组合施肥试验,测定土壤理化性质与有效养分元素含量,分析钙添加对林地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钙添加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pH、含水率,以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因氮、磷施肥处理不同而异;方差分析表明,土壤容重、pH,以及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等7个指标受到不同施肥因子的影响极显著并存在极显著交互作用,土壤含水率则受不同钙添加量的极显著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与有效养分元素含量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在传统氮、磷肥施肥基础上添加钙肥有利于改善杉木人工新造林地土壤环境,缓解土壤酸化及提高土壤有效养分供给,提高杉木人工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新造林地 钙添加 施肥 有效养分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毛竹(Phyllostachy pubescens)、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72
8
作者 肖复明 范少辉 +4 位作者 汪思龙 熊彩云 张池 刘素萍 张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794-2801,共8页
研究比较了湖南会同林区毛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含量和碳贮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5年生杉木各器官碳含量在47.15%~50.43%之间,不同器官碳含量高低依次为树干、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毛竹不同器官碳含量波动在44.51%~49.91%,各... 研究比较了湖南会同林区毛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含量和碳贮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5年生杉木各器官碳含量在47.15%~50.43%之间,不同器官碳含量高低依次为树干、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毛竹不同器官碳含量波动在44.51%~49.91%,各器官碳含量高低依次为竹鞭、竹枝、竹叶、竹干、竹蔸、竹根,但是毛竹不同器官碳含量与年龄之间没有明显变化规律。林地土壤3个层次(60cm深)碳素含量为0.746%~2.390%,各层次碳素含量分布不均,表层(0~20cm)土壤碳素含量和碳贮量最高。毛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分别为166.34tC·hm-2和150.19tC·hm-2,并且其碳贮量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土壤层是主要部分,其次为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所占比例最小。其中,毛竹林土壤层有机碳贮量占83.92%,乔木层占15.38%,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分别占0.38%和0.32%;杉木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占62.03%,乔木层占34.99%,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分别占0.70%和2.28%。另外,碳贮量在两个树种各器官中的分配,基本与各自的生物量成正比例关系。从植被年固定碳量来看,毛竹林为9.94tC·hm-2·a-1,相当于年固定CO2量为36.44tCO2·hm-2·a-1,是杉木林的1.3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杉木人工林 碳贮量 碳分配
下载PDF
氮沉降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N元素动态变化 被引量:43
9
作者 樊后保 刘文飞 +4 位作者 徐雷 李燕燕 廖迎春 王启其 张子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46-2553,共8页
在12年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中开展模拟氮沉降试验,分N0(对照)、N1、N2、N3等4种处理,N沉降量依次为0、60、120、240kgNhm-2a-1,每处理重复3次。通过2a的监测和分析发现,经N0、N1、N2、N3处理后,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 在12年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中开展模拟氮沉降试验,分N0(对照)、N1、N2、N3等4种处理,N沉降量依次为0、60、120、240kgNhm-2a-1,每处理重复3次。通过2a的监测和分析发现,经N0、N1、N2、N3处理后,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平均含量分别为46.47%、46.35%、46.79%、46.6%,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随着分解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氮沉降明显增加了凋落物中的N含量,且随着沉降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凋落物C的分解系数依次为0.739、0.744、0.936、0.708,周转期为4.26a、4.26a、3.46a、4.41a;而N的分解系数分别为0.458、0.543、0.776、0.565,周转期为6.26a、5.44a、3.91a、5.20a。N1处理表现出促进N释放的作用,但对C释放影响不明显;N2处理促进了凋落物C、N元素的释放,而N3处理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氮沉降处理也明显降低了凋落物的C/N比,N1、N2、N3处理使C/N比分别比N0下降8.59%、14.20%和17.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 凋搭物分解 c动态 N动态
下载PDF
混交改造杉木纯林对林下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严明明 高洪娣 +1 位作者 刘美华 伊力塔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59,共7页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重要人工用材树种。近年来,由于不可持续的造林措施,杉木人工林存在着土壤肥力退化、生产力下降等问题。混交林与纯林相比在林分稳定性、抗御病虫害、提高林地生产力以及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营造混交林...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重要人工用材树种。近年来,由于不可持续的造林措施,杉木人工林存在着土壤肥力退化、生产力下降等问题。混交林与纯林相比在林分稳定性、抗御病虫害、提高林地生产力以及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营造混交林是解决目前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下降等问题的理想途径。对1985-2021年国内杉木混交林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讨论营造混交林对杉木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循环、微生物、酶活性和生产力的影响,阐明混交可平衡土壤微生态、增加凋落物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可为改变杉木林树种单一、纯林化的现状,充分发挥杉木林生态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混交林 土壤理化性质 养分循环 微生物 生产力
下载PDF
2008年初特大冰雪灾害对粤北地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丁晓纲 何茜 +3 位作者 张方秋 李吉跃 樊顺江 陈晓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50,共7页
2008年8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受冰雪灾害较轻、受到冰雪灾害影响、受到冰雪灾害后皆伐清理样地),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天井山林场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粤北地区杉木人工林在受... 2008年8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受冰雪灾害较轻、受到冰雪灾害影响、受到冰雪灾害后皆伐清理样地),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天井山林场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粤北地区杉木人工林在受到冰雪灾害后,0-60 cm的土壤容重比未受到损害的上升8.1%-16.4%,孔隙度下降8.9%-11.9%,自然含水量减少17.1%-28.6%,皆伐清理后,土壤容重比未受到损害的下降1.5%~9.5%;孔隙度上升1.2%~5.9%,自然含水量增加44.2%~68.1%。(2)受损后,土壤pH值未发生变化,浅层(0-40 cm)有机质质量分数比未损样地下降(1.3%-9.4%),深层(〉40 cm)有机质质量分数提高30.5%;各层土壤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质量分数分别下降13.4%、30.3%、16.7%、37.6%和37.2%,全钾质量分数上升21.0%,且与未损样地的差异显著;土壤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大幅减少,分别为28.1%和43.4%。进行皆伐清理后,有机质质量分数比未损样地提高207.9%,土壤全氮、全钾、有效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升高138.7%、10.2%、161.3%和540.0%,全磷、有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的质量分数下降2.6%、9.0%、28.7%和24.3%,各土层变化不一致。(3)冰雪灾害的发生使杉木人工林林下土壤紧实度增加,不利于土壤呼吸、空气传导和土壤养分的累积;而经过清理后,土壤变得较为疏松,通透性增强,含水量增加,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养分的累积及转化。因此,冰雪灾害后对受损林地进行及时的清理对植被恢复重建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 冰雪灾害 杉木人工林 粤北地区
下载PDF
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对杉木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12
作者 林浩 林伟盛 +5 位作者 张磊 陆宇明 卢胜旭 王海珍 曹平丽 郭剑芬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1期35-43,共9页
森林作为CO_(2)、CH_(4)、N_(2)O的重要源或汇,其经营管理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火烧管理对森林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且少有研究评估不同营林措施对3种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的影响。为研究采伐剩余物... 森林作为CO_(2)、CH_(4)、N_(2)O的重要源或汇,其经营管理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火烧管理对森林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且少有研究评估不同营林措施对3种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的影响。为研究采伐剩余物不同处理方式对杉木幼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内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7月—2019年7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保留(CT)、火烧(RB)、清除(R)3种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下土壤温室气体通量进行为期1年的监测。结果显示:1)CT处理下土壤CO_(2)、N_(2)O累积排放通量显著高于R、RB处理,而土壤CH_(4)累积吸收通量CT处理显著低于R、RB处理,3种温室气体在R、RB处理间通量差异不显著;2)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量在不同处理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采用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会改变土壤温室气体与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的相关关系;3)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生物化学性质中对土壤温室气体解释度最高的指标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其与土壤CO_(2)、N_(2)O是正相关关系,与土壤CH_(4)是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清除与火烧采伐剩余物通过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含量进而减少土壤温室气体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剩余物 温室气体通量 杉木人工林
下载PDF
大同山杉木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与种内竞争关系
13
作者 曹雨婷 叶生晶 +2 位作者 张超 周维 宁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2,18,共6页
为了解大同山国有林场不同龄组杉木人工林林分空结构特征与种内竞争强度的相关性,以大同山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幼龄、中龄、近熟、成熟4个龄组共设置8块标准地,应用样地数据,通过计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林分的空间结... 为了解大同山国有林场不同龄组杉木人工林林分空结构特征与种内竞争强度的相关性,以大同山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幼龄、中龄、近熟、成熟4个龄组共设置8块标准地,应用样地数据,通过计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和林分竞争关系。结果表明:(1)杉木人工林在水平维度上普遍处于密集状态,除幼龄林外,其他龄组的林木密集度指数较高,各个龄组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密度集分布在0.436 3~0.863 6,各龄组林分内对象木的密集程度处于密集状态。(2)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垂直结构较为简单,垂直空间的利用率较低,各龄组样地的林层指数随林龄增加而呈现减小-增大-减小的趋势,且各龄组大部分对象木的林层指数为0~0.33。(3)杉木人工林的密度集和竞争指数的相关性比林层指数和竞争指数的相关性相对较强,林分密集度和竞争指数的相关系数随林龄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林层指数和竞争指数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随林龄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林分空间结构 种内竞争 大同山国有林场
下载PDF
杉木-阔叶树复层混交林凋落物和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
14
作者 姜年春 邱勇斌 +4 位作者 张能军 宣铃娟 郑伟健 黄淦 胡卫明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杉木纯林改造为杉木-阔叶树复层混交林,对提高杉木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林分结构改变如何影响凋落物和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以浙西南不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阔叶树复层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杉木纯林、杉... 杉木纯林改造为杉木-阔叶树复层混交林,对提高杉木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林分结构改变如何影响凋落物和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以浙西南不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阔叶树复层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杉木纯林、杉木+柃木Eurya japonica、杉木+蚊母树Distylium racemosum及杉木+闽楠Phoebe bournei混交林凋落物和0~40 cm土层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杉木纯林,杉木+柃木混交林凋落物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杉木+闽楠凋落物总磷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林分类型之间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比变异相对较小。林分类型和土层显著影响土壤养分含量,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普遍高于杉木纯林,0~2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25.2%、48.8%和50.0%,20~4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26.9%、45.4%和47.6%。林分类型显著影响土壤碳磷比和氮磷比,并与凋落物化学计量显著正相关。因此,将杉木纯林转换为杉木复层混交林有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但改良效果取决于树种组成,研究结果对加强杉木阔叶树复层混交林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混交林 凋落物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
下载PDF
不同杉木林分类型土壤养分特征及其与凋落物养分的关系
15
作者 蒋晨阳 李宪 +2 位作者 李林欣 吴昊 卢志锋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3期344-351,共8页
为探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混交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杉木纯林、杉木-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混交林和杉木-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集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收集凋落物并分类,对土壤物理性质... 为探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混交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杉木纯林、杉木-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混交林和杉木-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集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收集凋落物并分类,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和凋落物中的氮、磷、钾及其速效成分含量和有机碳、钙、镁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杉木林分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和凋落物养分含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类型显著影响土壤pH值、容重、含水率及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和钙含量;混交林土壤各养分含量(除全钾和速效钾外)均高于纯林。同一林分中,0~20 cm土层各养分含量均高于20~40 cm土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土壤养分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间互相影响。不同林分类型的凋落物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主要受阔叶凋落物镁和针叶凋落物全钾含量影响;在2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主要受阔叶和其他凋落物镁含量影响。杉木与阔叶树种混交对林分土壤养分积累有积极作用;林分类型影响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并通过改变凋落物中镁和钾等含量,影响林分土壤养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凋落物养分 冗余分析 杉木混交林
下载PDF
湘西杉木人工林树高-胸径混合效应模型构建
16
作者 隆吉辉 田银芳 汪超群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25-32,共8页
建立湘西杉木树高-胸径模型,分析定量、定性因子对林分树高生长的影响,为区域尺度树高估算提供参考。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7个县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55块杉木人工林样地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法,筛选出显著性影响因子分别作为再... 建立湘西杉木树高-胸径模型,分析定量、定性因子对林分树高生长的影响,为区域尺度树高估算提供参考。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7个县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55块杉木人工林样地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法,筛选出显著性影响因子分别作为再参数化变量与随机效应;在6个树高-胸径基础模型中选择拟合程度最好的模型作为最优基础模型;采用再参数化的方法引入密度(ρ)/1000变量,构建含林分密度的最优再参数化模型;在最优再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显著性定性因子对杉木人工林树高的影响,建立湘西杉木人工林最优混合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杉木人工林树高的显著性影响因子为胸径(P<0.01)、龄组(P<0.01)、林分密度(ρ<0.05)。6组候选基础模型中,N slund(Model 1)模型最优,其AIC、BIC值均最小,分别为154.7417、159.6544,R 2=0.5727;其参数a、b均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3种再参数化模型的拟合效果均优于最优基础模型(Model 1)的。Model 1.1各参数均显著,确定系数R 2=0.6202,均方根误差RMSE=1.6159。3个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效果均优于最优基础模型、最优再参数化模型的;与最优基础模型、最优再参数化模型相比,nlme 1.1、nlme 1.3的确定系数(R 2)分别提高了19.6%、10.4%;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了14.1%、8.9%。考虑到模型的简易程度,将nlme 1.1作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杉木人工林的最优混合效应模型。与传统回归模型相比,采用再参数化方法、非线性混合效应法拟合的树高-胸径模型,其预测效果更具有优越性,模型精度更高、误差更小。研究结果可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树高-胸径模型 再参数化 混合效应模型
下载PDF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威 彭玉华 +5 位作者 申文辉 谭长强 董利军 雷震 何峰 陈始贵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3期37-45,共9页
研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特征,有助于了解杉木经营中地力衰退的成因。采用Illumina PE250平台测定了幼林(3年)、中龄林(8年)、近熟林(12年)、成熟林(21年)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并研究... 研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特征,有助于了解杉木经营中地力衰退的成因。采用Illumina PE250平台测定了幼林(3年)、中龄林(8年)、近熟林(12年)、成熟林(21年)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并研究了其与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随着林龄增长,除有效磷(AP)外,土壤有机碳(SOC)及有效氮(AN)、有效钾(AK)并未出现下降趋势,中龄林的SOC、AN、AP、AK相对最高。(2)细菌群落中酸杆菌门(43.79%—57.66%)、变形菌门(14.21%—31.83%)、绿弯菌门(11.52%—24.23%)的菌群占优势地位。(3)成熟林土壤细菌群落中OTU数量最少,Chao指数也最低。对于细菌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A层土壤(0—20 cm)为幼林最高,成熟林最小,B层土壤(20—40 cm)为中龄林最高,近熟林最低。(4)基于Unweighted Unifrac距离的RDA分析表明,杉木人工林细菌群落组成主要受坡度、海拔、树高、AK的影响,其中坡度、树高、海拔更多解释林龄间的差异,而AK更多解释土壤层次间的差异。研究表明,研究区杉木林土壤养分并未随着林龄增长而下降;林龄间细菌群落组成差异主要受坡度、树高、海拔影响,AK主要引起土壤层次间细菌群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细菌群落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不同密度对杉木林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共生格局的影响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丽艳 李虹茹 +3 位作者 黄文超 刘春江 吴巧花 罗坤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1-162,共12页
【目的】杉木是我国栽植面积最广的用材树种,阐明杉木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对通过密度调控科学间伐抚育经营杉木人工林有指导意义。【方法】为明确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杉木林种植密度变化的响应特征。基于高通量测序,评估不同密... 【目的】杉木是我国栽植面积最广的用材树种,阐明杉木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对通过密度调控科学间伐抚育经营杉木人工林有指导意义。【方法】为明确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杉木林种植密度变化的响应特征。基于高通量测序,评估不同密度杉木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的多样性、结构和共生模式。【结果】从1 950、2 250、2 700、3 300株/hm~2密度杉木林根际土壤中共得到163个AMF-OTUs,分属于1门1纲5目6科8属,28个种。α多样性指数表明,丛枝菌根真菌群落Chao1、Shannon指数随着杉木林分密度增大而减小,但不同密度间差异不明显。β多样性指数表明,不同密度杉木间AMF群落组成差异明显。Bray-Curtis相异性分析显示,20个AMF群落样本被聚为2个组,与高密度和中低密度对应。共线性网络分析揭示了AMF真菌组成的非随机模式。Glomus-MO-G23-VTX00222、Glomus-viscosum-VTX00063、Glomus-Glo7-VTX00214被确定为共生网络中的关键分子种。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碱解氮AN、铵态氮(NH_(4)^(+)-N)共同影响AMF群落结构。【结论】杉木林分密度显著影响根际土壤AMF群落结构。碱解氮和铵态氮是影响AMF特性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在共线性网络中铵态氮NH_4~+-N和碱解氮AN网络中心系数为0.943 4。在林分密度变化过程中,林下植被辛普森指数与根际土壤AMF群落多样性辛普森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494)。土壤理化性质和分类群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可能共同影响杉木林地AMF真菌群落结构。林分密度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后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又会影响地上植被,最终土壤群落与地上植被协同响应密度变化。这一结果为AMF介导植物地上地下协同作用的生态网络构建研究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密度 根际土壤 高通量测序 丛枝菌根群落 多样性 共线性网络
下载PDF
间伐套种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干形形质和材种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书韧 郭利娜 +3 位作者 白彦锋 臧毅明 朱亚军 姜春前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57,共10页
[目的]分析间伐套种措施对杉木林木生长形质性状、空间利用能力和林分产量的影响,明确林分经营方向,为杉木人工纯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徽省青阳县23 a林龄的杉木人工林设置3种间伐强度(Ⅰ:47%;Ⅱ:56%;Ⅲ:65%),林下套种2种阔... [目的]分析间伐套种措施对杉木林木生长形质性状、空间利用能力和林分产量的影响,明确林分经营方向,为杉木人工纯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徽省青阳县23 a林龄的杉木人工林设置3种间伐强度(Ⅰ:47%;Ⅱ:56%;Ⅲ:65%),林下套种2种阔叶树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和檫木(Sassa-fras tzumu),并以未间伐套种的杉木人工纯林为对照(CK:0%间伐,保留密度1740株·hm^(-2)),探究不同间伐与阔叶树套种处理对杉木人工林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间伐与阔叶树套种对杉木生长的影响。[结果](1)间伐与阔叶树套种促进了杉木生长,Ⅲ处理的胸径、树高、单木材积、用材出材率均为最大,分别比CK增加了32.07%、21.60%、83.33%、6.77%(P<0.05);但高径比和胸高形数、小条木、小径材、薪材和废材的出材率均低于CK,分别降低了8.64%、3.70%、90.88%、41.47%、54.50%、5.71%。(2)间伐与阔叶树套种改变了杉木的空间利用能力,冠幅、冠长、冠长率、冠形率、树冠表面积和树冠体积均显著高于CK(P<0.05),分别提高了12.16%~31.00%、55.58%~61.24%、30.00%~40.00%、16.11%~44.94%、67.17%~95.86%、84.74%~146.63%。(3)间伐套种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杉木人工林的生长特征,各处理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Ⅲ(1.186)>Ⅱ(1.092)>Ⅰ(0.671)>CK(-0.709)。[结论]杉木人工林经营若以快速提升杉木人工林生长特征为目的,本研究中Ⅲ处理(65%间伐+套种阔叶树)是最佳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经营 阔叶树套种 空间利用能力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环境对不同间伐强度的短期响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涵 郭弘婷 +3 位作者 陈睿 薛国华 王丽艳 姜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0274-10284,共11页
以江西省官山林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间伐强度(0%、20%、40%)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林分光环境和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林下物种数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林下灌木层优势种不断变化,而草本层... 以江西省官山林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间伐强度(0%、20%、40%)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林分光环境和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林下物种数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林下灌木层优势种不断变化,而草本层一直不变。(2)林下植物各多样性指数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除Margalef指数外,其余各指数均在间伐40%与未间伐间呈显著差异。(3)灌木层地上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主体,且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间伐强度间差异显著,而草本层却呈相反趋势。(4)叶面积指数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冠层开度、林下直射光、散射光、总光照随之上升,但仅在间伐40%后显著。(5)土壤全氮含量间伐后显著上升,但土壤磷、钾、有机质含量均显著下降(6)灌木层多样性指数与灌木层地上生物量、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与草本层地上生物量、速效磷、全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与冠层开度、林下直射光、林下散射光、林下总光照呈显著正相关,与草本层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总之,林下植物地上生物量、土壤化学性质是影响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林分光环境是影响草本层的主要控制因子。就本研究3种间伐强度而言,该地杉木人工林的最适宜间伐强度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间伐强度 林下植物多样性 生物量 林分光环境 土壤化学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