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干燥方式对姜黄中姜黄素和姜黄油的影响
1
作者 吴双 袁茂廷 +2 位作者 夏修新 刘国豪 倪穗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436-442,共7页
以新鲜姜黄根茎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水蒸气蒸馏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方法研究了晒干、阴干、30℃热风烘干、60℃热风烘干和冷冻干燥5种干燥方式对姜黄素的相对含量和姜黄油组分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下,... 以新鲜姜黄根茎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水蒸气蒸馏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方法研究了晒干、阴干、30℃热风烘干、60℃热风烘干和冷冻干燥5种干燥方式对姜黄素的相对含量和姜黄油组分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下,姜黄素的相对含量和姜黄油的含量及组分的变化较大,但姜黄的色度变化较小,其中自然阴干方式下姜黄素和姜黄挥发油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84%、6.15%。研究结果为姜黄的开发利用和产品加工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干燥方式 姜黄素 姜黄油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姜黄产业标准化建设思路研究——以犍为姜黄为例
2
作者 曾亮 刘玲利 奉玉蓉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3期147-151,共5页
本文以犍为姜黄为例,分析了当前姜黄产业在种植加工技术、组织化、品牌化、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提升产地环境、改善主体环境、拓展市场环境、搭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开展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推动全产业链信息... 本文以犍为姜黄为例,分析了当前姜黄产业在种植加工技术、组织化、品牌化、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提升产地环境、改善主体环境、拓展市场环境、搭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开展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推动全产业链信息化服务、加强全产业链人才培育、搭建检验检测体系、搭建质量监管体系等系列姜黄产业标准化建设思路,以期推动姜黄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全产业链 标准化
下载PDF
缅甸进口姜黄无机元素分析研究
3
作者 李秀林 武梦琦 +3 位作者 梁建平 刘汗青 陈祖婷 杨新周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2-669,共8页
通过测定缅甸进口姜黄中26种无机元素,并对进口姜黄中重金属含量进行风险评价,为缅甸进口姜黄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24批来自缅甸地区的姜黄中的26种无机元素进行测定,通过靶标危害系数(T... 通过测定缅甸进口姜黄中26种无机元素,并对进口姜黄中重金属含量进行风险评价,为缅甸进口姜黄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24批来自缅甸地区的姜黄中的26种无机元素进行测定,通过靶标危害系数(THQ)和总危害指数(HI)对Pb、Cd、Cu 3种元素进行非致癌风险评价,用终生致癌风险(R)对As进行致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缅甸进口姜黄中含有24种无机元素,其中K、Na、Mg、Ca 4种营养元素含量占24种无机元素的92.39%。缅甸姜黄中均未检出Sn、Hg 2种金属元素,Pb、Cd、As、Cu、Hg 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限定值。经过缅甸姜黄中Cu、Pb、Cd 3种重金属元素健康风险评价,THQ和HI均小于1,表明人体通过缅甸姜黄摄入的Cu、Pb、Cd不会对人体造成非致癌伤害。经过对姜黄中As的致癌健康风险评价,致癌风险R为7.72×10-6,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致癌风险值(1.00×10-5),通过缅甸姜黄摄入的总As不存在致癌风险。总体而言,缅甸进口姜黄重金属元素保持在较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姜黄 无机元素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朝鲜蓟护肝组方的抗氧化活性及肝保护作用分析
4
作者 虞世帅 郝怡宁 +1 位作者 彭勃 曲丽萍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4,共9页
探究朝鲜蓟和3种药食同源中草药枳椇子、葛根和姜黄联用下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及其对斑马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护肝组方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80.18µg/mL和256.15µg/mL。体外抗炎... 探究朝鲜蓟和3种药食同源中草药枳椇子、葛根和姜黄联用下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及其对斑马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护肝组方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80.18µg/mL和256.15µg/mL。体外抗炎实验研究表明,质量浓度为120µg/mL的护肝组方显著抑制了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和NO的分泌(P<0.05),抑制率分别为48.12%、31.77%和27.38%。对乙酰氨基酚(APAP)致斑马鱼肝损伤研究表明,高剂量组(62.5µg/mL)中斑马鱼肝脏面积增加了30.07%,肝脏明亮度增加了12.48%,卵黄囊面积降低了56.16%,差异均显著(P<0.001)。低、中、高剂量组(15.6、31.25及62.5µg/mL)均显著改善肝细胞变性和细胞坏死并降低组织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该研究表明,朝鲜蓟护肝组方具有明确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对APAP所致斑马鱼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蓟 枳椇子 葛根 姜黄 抗氧化 护肝 抗炎
下载PDF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ree curcuminoids in Curcuma longa L.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被引量:4
5
作者 Yuling Long Wenpeng Zhang +1 位作者 Fang Wang Zilin Che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14年第5期325-330,共6页
A novel method for analysis of three active components curcumin, demethoxycurcumin and bisdemethoxycurcumin in Curcuma longa L. was developed by HPLC coupled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Three curcuminoids were wel... A novel method for analysis of three active components curcumin, demethoxycurcumin and bisdemethoxycurcumin in Curcuma longa L. was developed by HPLC coupled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Three curcuminoids were well separated on a C18 column and detected with high sensitivity. A mobile phase containing acetonitrile and 10 mM Na2HPO4-H3PO4 (pH 5.0) (50:50, v/v) was used. Good linearity was obtained in the range of 0.208-41.6, 0.197-39.4, and 0.227-114μM for curcumin, demethoxycurcumin and bisdemethoxycurcumin respectively. The limit of detection reached up to 10 ? 8 M,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by UV detection.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s) ranged from 1.06%to 1.88%for intra-day precision and from 4.30%to 5.79%for inter-day precision,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in real herb sample and recoveries ranging from 86.3%to 111%we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CUMI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 Electrochemical detec- tion curcuma longa L.
下载PDF
Use of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Based on Mean Impact Value Model to Identify Active Compounds in a Combination of Curcuma longa L.and Glycyrrhiza extracts 被引量:3
6
作者 Jianlan Jiang Qingjie Tan +2 位作者 Weifeng Li Xinyun Du Ningzhi Liu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7年第3期237-244,共8页
A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based on the mean impact value (MIV)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identify the bioactive compounds inhibiting proliferation of HeLa cells in a combination of turmeric (Curcuma longa L.) and liq... A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based on the mean impact value (MIV)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identify the bioactive compounds inhibiting proliferation of HeLa cells in a combination of turmeric (Curcuma longa L.) and liquorice (Glycyrrhiza) extracts. The quantitative chemical fingerprint from 50 batches of turmeric and liquorice extracts was established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yphenated to an ultraviolet visible detector. Qualitative results were obtained using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 total of 46 peaks (peaks 1–15 from turmeric and 16–46 from liquorice) were selected as “common peaks” for analysis.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combined extracts on HeLa cells was measured by MTT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assay. It was found that 15 compounds (peaks: 8, 12, 30, 24, 46, 11, 14, 9, 3, 1, 44, 18, 7, 45 and 43) possessing high absolute MIV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cytotoxicity against HeLa cells; most of these have already been confirmed with potential cytotoxicity in previous research. The important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present model can be extended to help discover active compounds from complex herbal medicine prior to traditional bioassay-guided separati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is could be a useful tool for re-developing herbal medicine based on the use of these active compounds. © 2017, Tianjin University and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ASSA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Food product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onization of liquids 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Medicine Plant extracts Regression analysis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in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Curcuma L. 被引量:1
7
作者 Xuejiao HE Zhicheng YU +2 位作者 Jinshui LIN Kunxiu CAI Chaoyang HUANG 《Medicinal Plant》 CAS 2021年第6期4-6,10,共4页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genetic evolution of Curcuma L.,and it is easy to have synonyms or homonyms.In order to make bet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cuma L.,by consult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the mole...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genetic evolution of Curcuma L.,and it is easy to have synonyms or homonyms.In order to make bet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cuma L.,by consult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the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s of Curcuma L.were summarized,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in order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phylogeny and genetic evolution of Curcuma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cuma L. GENETICS Molecular biology Research progress
下载PDF
姜黄种质资源地下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俊霞 吴萍 +5 位作者 王晓宇 张松林 李青苗 杨成明 黎青 林熠锋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31,共9页
为筛选姜黄优良育种材料,本研究对72份姜黄种质资源地下部的农艺性状、指标性成分、颜色值等指标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性状变异范围在0.11~1.19之间,姜黄资源类型较丰富;姜黄资源遗传多样性指数... 为筛选姜黄优良育种材料,本研究对72份姜黄种质资源地下部的农艺性状、指标性成分、颜色值等指标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性状变异范围在0.11~1.19之间,姜黄资源类型较丰富;姜黄资源遗传多样性指数为5.32~6.1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姜黄地下部的农艺性状、指标性成分、颜色值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21个指标转换为6个综合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1.351%。聚类分析将姜黄种质资源分为3个类群,各类群在产量、姜黄素类成分含量、挥发油含量、母姜性状间有明显的区别,从产量、质量2个方面考虑,筛选出15份优异姜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化学模式识别的黄丝郁金醋炙前后HPLC指纹图谱研究
9
作者 彭颖 东宝花 +3 位作者 蒋云秀 胡昌江 许润春 陈志敏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建立黄丝郁金、醋黄丝郁金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探讨黄丝郁金醋炙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及潜在质量差异标志物。方法:收集15批四川产黄丝郁金药材并制备醋炙品,建立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IMCA-P 14.1软件进行聚类分... 目的:建立黄丝郁金、醋黄丝郁金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探讨黄丝郁金醋炙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及潜在质量差异标志物。方法:收集15批四川产黄丝郁金药材并制备醋炙品,建立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IMCA-P 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建立了黄丝郁金、醋黄丝郁金指纹图谱,均确定了20个共有峰,并指认出2号峰为Bisacurone、3号峰为Bisacurone B、6号峰为双去甲氧基姜黄素、7号峰为去甲氧基姜黄素、8号峰为姜黄素、9号峰为莪术二酮、14号峰为芳姜黄酮、15号峰为吉马酮。相似度均≥0.939。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基本上区分黄丝郁金、醋黄丝郁金,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共筛选出黄丝郁金醋炙前后7个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该研究建立的黄丝郁金、醋黄丝郁金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用于探索黄丝郁金醋炙前后潜在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丝郁金 醋炙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姜黄总多酚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明鑫 沈颖 +2 位作者 冯毅凡 吴霞 胡志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7期33-37,共5页
目的:比较6种不同极性大孔树脂对姜黄多酚的吸附性能,并确立纯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福林酚显色法测定多酚含量;采用静态吸附、解吸附实验对6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确定最佳树脂;依据吸附和解吸附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 目的:比较6种不同极性大孔树脂对姜黄多酚的吸附性能,并确立纯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福林酚显色法测定多酚含量;采用静态吸附、解吸附实验对6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确定最佳树脂;依据吸附和解吸附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AB-8型大孔树脂的吸附-解吸性能最佳;纯化姜黄多酚的最佳静态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7 h,样液浓度15 mg/mL,样液pH=4;最佳静态解吸条件为:解吸附时间2 h,乙醇浓度80%,pH=8;最佳动态吸附条件为:径高比1∶4,样液浓度25 mg/mL,样液pH=5,上样流速1.5 mL/min;最佳动态解吸条件为:乙醇浓度80%,乙醇pH=8,洗脱流速1.5 mL/min。结论:此工艺条件操作简单,经济成本低,为姜黄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多酚 大孔树脂 纯化
下载PDF
姜黄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洁文 杨华 +3 位作者 何述金 周代俊 黄黎明 赵悦辛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81-86,共6页
为了建立姜黄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以来自四川、云南和广西的15个批次姜黄饮片为原料制备姜黄标准汤剂冻干粉,通过优化样品提取工艺和色谱条件,对姜黄标准汤剂的主要成分进行HPLC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表明:15批姜黄标准汤剂... 为了建立姜黄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以来自四川、云南和广西的15个批次姜黄饮片为原料制备姜黄标准汤剂冻干粉,通过优化样品提取工艺和色谱条件,对姜黄标准汤剂的主要成分进行HPLC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表明:15批姜黄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3个共有峰,确认了11、12和13号峰分别为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2个差异性成分(3号峰和4号峰),但目前还不能确定其所代表的物质;15批姜黄标准汤剂的相似度评价结果均大于0.9,整体可以聚为2大类,其中S5、S11和S14聚为一类,其余批次聚为一类。该HPLC指纹图谱方法呈现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为姜黄标准汤剂及中药配方颗粒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标准汤剂 HPLC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对姜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管婧 李花 +2 位作者 陈龙 刘建福 吴新泉 《东南园艺》 2023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姜黄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被国家列入药食同源目录。通过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分析外源BR对姜黄代谢产物的影响,为姜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姜黄盆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叶面分别喷施0... 【目的】姜黄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被国家列入药食同源目录。通过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分析外源BR对姜黄代谢产物的影响,为姜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姜黄盆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叶面分别喷施0.01、0.05、0.1和0.2 mg/L BR后,检测姜黄根状茎的氨基酸、总黄酮、姜黄素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的含量。【结果】喷施0.1 mg/L BR后,姜黄总黄酮、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显著提高,分别比对照提高128.99%、73.05%、99.56%和97.42%;0.01和0.05 mg/L BR显著提高姜黄挥发油含量;亮氨酸与天冬氨酸含量在0.05 mg/L BR时达到最大值。【结论】喷施0.05~0.1 mg/L外源BR能够促进姜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进而提高姜黄的药材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油菜素内酯 挥发油 代谢产物
下载PDF
真空膜蒸馏处理中药姜黄清洗废水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岩松 赵艳 +5 位作者 纪政 颜海洋 吴波 郭燕燕 王虎传 李传润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138,共6页
探究了真空膜蒸馏过程工艺对中药姜黄清洗废水处理性能的影响,评价了最优工艺条件下真空膜蒸馏对清洗废水的连续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料温度为65℃、进料流量750 mL/min、渗透侧真空度0.09 MPa的条件下,膜通量最高可达到51.35 kg/(m^(... 探究了真空膜蒸馏过程工艺对中药姜黄清洗废水处理性能的影响,评价了最优工艺条件下真空膜蒸馏对清洗废水的连续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料温度为65℃、进料流量750 mL/min、渗透侧真空度0.09 MPa的条件下,膜通量最高可达到51.35 kg/(m^(2)h).连续运行8 h后,渗透液中COD质量浓度低至21.14 mg/L,氨氮、总氮、总磷质量浓度均小于0.5 mg/L,水质完全满足《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096-2008)》中所规定的排放限值,同时达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中所规定的再生水回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废水 真空膜蒸馏 水回收 姜黄
下载PDF
姜黄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都文文 宋成武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 研究姜黄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对姜黄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姜... 目的 研究姜黄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对姜黄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姜黄石油醚部位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姜黄烯(1),E-α-atlantone(2),芳姜黄酮(3),2-methyl-6-(4-methyl-5-one-3-cyclohexen)-2-hepten-4-one(4),2-methyl-6-(2-cyclohexen-4-one)-2-hepten-4-one(5),2-methyl-6-(4-methene-5-hydroxyl-2-cyclohexen)-2-hepten-4-one(6),bisacurone(7),姜黄烯醇(8),2-hydroxy-2-methyl-6-p-tolyl-4-heptanone(9),turmeronol A(10)。结论 化合物4首次从姜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新的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属 姜黄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倍半萜
下载PDF
The Acute and Chronic Effects of Co-Administration of Turmeric and Black Pepper Extracts in Genetic Hypertension
15
作者 Ma. Guadalupe Calderón-Gallardo Lilia Castillo-Martínez +2 位作者 Samuel Estrada-Soto Itzell A. Gallardo-Ortíz Rafael Villalobos-Molina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3年第8期114-128,共15页
High blood pressure is the main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t affects many people worldwide and i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acute and chronic actions of a mixture of turmeric (95%... High blood pressure is the main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t affects many people worldwide and i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acute and chronic actions of a mixture of turmeric (95% curcumin) plus black pepper (95% piperine) extracts, in the blood pressure pattern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 along they age. For the acute study male adult (4 - 7 months old) SHR and their control Wistar Kyoto rats (WKY) were used. A single oral dose of the mixture of turmeric/black pepper extracts (200 mg/2mg, respectively) suspension was administered. Tail-cuff was used to determine blood pressure during 180 min. For the chronic study, young (1-month-old) male SHR and their control WKY rats were fed with standard chow, or standard chow combined with cocoa, or combined with cocoa plus the mixture of turmeric/black pepper extracts;tail-cuff was used to determine blood pressure once a week, along 12 weeks. In a second chronic assay adult (5 months old) male SHR and their control WKY rats were fed with standard chow, or standard chow combined with cocoa, or combined with cocoa plus the mixture of turmeric/black pepper extracts;tail-cuff was used to determine blood pressure once a week, along 12 weeks. In all three studies, a decrease in systolic, diastolic and mean blood pressure was observed, being higher in SHR and negligible in WKY rats. The mixture of turmeric/black pepper extracts showed antihypertensive actions in SHR rats with no effect on WKY rats. The mixture delayed the onset of hypertension in young SHR r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cuma longa L. Peper nigrum L. HYPERTENSION POLYPHENOL SHR
下载PDF
姜黄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研究
16
作者 傅武祥 张雪梅 +2 位作者 尚宇梅 罗旋飞 马占霞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49,共12页
以8株来源不同的姜黄属植物(3株姜黄,1株莪术,3株郁金和1株川郁金)为实验材料,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Get-Organelle软件组装出8个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合Genbank中下载姜黄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33条,共得到41个姜黄属叶绿体基因组。姜黄属... 以8株来源不同的姜黄属植物(3株姜黄,1株莪术,3株郁金和1株川郁金)为实验材料,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Get-Organelle软件组装出8个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合Genbank中下载姜黄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33条,共得到41个姜黄属叶绿体基因组。姜黄属叶绿体基因组均为四分体结构,序列长度为159423~163539 bp,GC含量范围36.2%~36.3%,编码基因为125~133个;姜黄、蓬莪术、郁金和川郁金均含有133个基因,包括38个tRNA、8个rRNA和87个编码蛋白基因;检测到的SSR数量范围为97~128个,散在重复序列均为50个,基因组序列具有丰富的AT含量。基于整个叶绿体全基因组作为条形码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姜黄属不是单系,不过药典中收录的五种姜黄属药材郁金、广西莪术、姜黄、蓬莪术、温郁金与其他姜黄属物种形成一个独立分支,提示这些药用姜黄属植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由叶绿体基因组建的系统树中一部分没有区分开来的姜黄属物种,有可能是姜黄属通过外形很难鉴定而导致的不准确性或者物种间相互杂交及渐近渗透等原因,需要结合核基因或其他技术手段做进一步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属 叶绿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基原物种鉴定
下载PDF
傣药“毫命”的化学成分研究
17
作者 张莹莹 覃香世 +3 位作者 陈绍田 徐雨 吕小满 陈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研究傣药“毫命”(姜黄Curcuma longa L.根茎)水提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层析、硅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毫命”水提部位中的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 目的:研究傣药“毫命”(姜黄Curcuma longa L.根茎)水提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层析、硅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毫命”水提部位中的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毫命”水提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ongpene E(1)、香草醇(2)、姜黄素(3)、去甲氧基姜黄素(4)、双去甲氧基姜黄素(5)、甜没药姜黄醇(6)、甜没药姜黄醇B(7)、intermedin B(8)、longpene C(9)、赤式-愈创木基甘油-β-松柏基醚(10)、新橄榄树脂素(11)。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药 姜黄 水提取部位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姜黄碳点及性质研究
18
作者 李嘉欣 冯向欣 +3 位作者 蒋鸿俊 滕明刚 王建科 陈亮 《高师理科学刊》 2023年第12期67-73,共7页
以姜黄和氨水为前驱物,采用水热法制备姜黄碳量子点(CL-CDs),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制备条件.利用红外光谱研究CL-CDs的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光、荧光光谱研究光学性质,利用近红外热成像仪表征其光热效果.结果表明,CL-CDs的制备条件为姜黄0.8... 以姜黄和氨水为前驱物,采用水热法制备姜黄碳量子点(CL-CDs),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制备条件.利用红外光谱研究CL-CDs的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光、荧光光谱研究光学性质,利用近红外热成像仪表征其光热效果.结果表明,CL-CDs的制备条件为姜黄0.8 g,氮源为氨水,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5 h,该条件下制备的CL-CDs光热效应最佳.CL-CDs的粒径为(8.50±0.50)nm,Zeta电位为(-11.60±0.68)mV.CL-CDs的激发波长为329 nm,发射波长为431 nm,红外光谱表明CL-CDs含有丰富的亲水基团;该碳点具有良好的荧光稳定性、光热效应和光热稳定性,为其作为热敏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姜黄 水热法 光热作用
下载PDF
姜黄挥发油抗痤疮丙酸杆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文戈 郑罡 +1 位作者 曹煜 吴承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062-1063,i0008,共3页
目的:了解姜黄挥发油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选出新的天然抗痤疮丙酸杆菌药物。方法:采用药物成分钢杯法抑菌实验来验证其效果。结果:痤疮丙酸杆菌对姜黄挥发油中等敏感,强于公认的抗厌氧菌感染药物甲硝唑。结论:姜黄挥发油具有较好... 目的:了解姜黄挥发油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选出新的天然抗痤疮丙酸杆菌药物。方法:采用药物成分钢杯法抑菌实验来验证其效果。结果:痤疮丙酸杆菌对姜黄挥发油中等敏感,强于公认的抗厌氧菌感染药物甲硝唑。结论:姜黄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丙酸杆菌 姜黄 挥发油 抑制
下载PDF
用GC-MS法分析姜黄和片姜黄中挥发油成分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高丽红 张玉梅 +1 位作者 刘艳霞 宋洪杰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分析姜黄和片姜黄中的挥发油成分,对其体外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两种药材饮片中的挥发油,用GC-MS法对挥发油成分做鉴别和分析。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以A-549人肺癌细胞株和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研... 目的:分析姜黄和片姜黄中的挥发油成分,对其体外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两种药材饮片中的挥发油,用GC-MS法对挥发油成分做鉴别和分析。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以A-549人肺癌细胞株和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研究姜黄和片姜黄中挥发油成分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姜黄和片姜黄中挥发油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5%和1.2%。姜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β-姜黄酮、芳姜黄烯、β-倍半水芹烯、吉玛酮和姜烯等,抑制A-549人肺癌细胞株和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的IC50分别为227.8和129.7μg/ml。片姜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莪术二酮、1,8-桉树脑、吉玛酮、异莪术醇、莪术醇和樟脑等,抑制A-549人肺癌细胞株和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的IC50分别为202.1和230.0μg/ml。结论:姜黄和片姜黄中的挥发油成分有显著差异,两种挥发油对A-549人肺癌细胞株和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均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片姜黄 挥发油 色谱法 气相 质谱法 联用 抗肿瘤药 植物 curcuma longa 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