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姜黄、郁金、广西莪术中姜黄素的含量 被引量:35
1
作者 戚爱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姜黄、郁金、广西莪术中姜黄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超声提取法 ,色谱柱 Supelcosil TML C1 8柱 (5μm ,4 .6 m m× 2 5 0 mm ) ,流动相为甲醇 -异丙醇 - 0 .5 %醋酸溶液 (19∶ 2 5∶ 5 6 ) ,流速 0 .6 m L /m in,...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姜黄、郁金、广西莪术中姜黄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超声提取法 ,色谱柱 Supelcosil TML C1 8柱 (5μm ,4 .6 m m× 2 5 0 mm ) ,流动相为甲醇 -异丙醇 - 0 .5 %醋酸溶液 (19∶ 2 5∶ 5 6 ) ,流速 0 .6 m L /m in,测定波长 4 2 0 nm,柱温 35℃。结果 姜黄素在 14~ 5 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5 ) ,平均回收率 99.82 % ,RSD为 1.5 7%。结论 本法准确、快速 ,为控制中药原料药姜黄、郁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姜黄 郁金 广西莪术 姜黄素 含量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温莪术粉体挥发油收率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年松 邹俊 +2 位作者 张学愈 涂铭旌 盛勇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比较过50与过325目筛温莪术的粉体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收率。方法温莪术洗净、切片,50℃烘干,于-30℃低温下用HFM-6超微粉碎振动磨,过50目筛与325目筛;生物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壁破碎情况;JL-1178干法激光粒度仪检测其粒径... 目的比较过50与过325目筛温莪术的粉体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收率。方法温莪术洗净、切片,50℃烘干,于-30℃低温下用HFM-6超微粉碎振动磨,过50目筛与325目筛;生物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壁破碎情况;JL-1178干法激光粒度仪检测其粒径;HA121-50-01超临界萃取装置实施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结果过50目筛后的温莪术平均粒径为90.65μm,细胞壁未破,过325目筛的平均粒径为37.27μm,细胞壁已破;过50目筛和过325目筛的温莪术的平均挥发油收率分别为3.69%和4.05%。结论过325目筛的温莪术的挥发油平均收率较比过50目筛的收率高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温莪术 挥发油 提取率
下载PDF
温郁金SCoT-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喆 冯尚国 +3 位作者 王振 何仁锋 姜梦莹 王慧中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4-90,共7页
以温郁金为试材,运用L25(56)正交设计在5个水平上对影响温郁金SCoT-PCR反应的模板DNA、Mg2+、dNTPs、Taq酶和引物5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对PCR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建立并优化温郁金的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CoT-PCR)体系,... 以温郁金为试材,运用L25(56)正交设计在5个水平上对影响温郁金SCoT-PCR反应的模板DNA、Mg2+、dNTPs、Taq酶和引物5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对PCR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建立并优化温郁金的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CoT-PCR)体系,以期为温郁金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鉴定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建立了温郁金SCoT-PCR的最佳反应体系(20μL):引物0.8μmol/L,dNTPs 0.4mmol/L,Mg2+1.5mmol/L,Taq酶0.5U,模板DNA 40ng,且确定各因素对温郁金SCoT-PCR反应效果的影响大小依次为:dNTPs>Taq酶>引物>Mg2+>模板DNA,其中dNTPs对体系影响最大。优化的温郁金SCoT-PCR反应体系在多个温郁金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得到了验证,结果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多态性丰富等特点,可用于今后温郁金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系统发育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ScoT-PcR 体系优化 正交设计
下载PDF
醋炙蓬莪术和醋炙温莪术CO_2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余葱葱 林琪宇 +3 位作者 曾莹 冯业琼 陶长戈 余成浩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醋炙蓬莪术和醋炙温莪术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醋炙蓬莪术和醋炙温莪术的挥发油,用GC-MS法进行化学成分比较研究。结果:醋炙蓬莪术SFE提取物有71个化合物,醋炙温莪术SFE提取物有84个化... 目的:比较研究醋炙蓬莪术和醋炙温莪术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醋炙蓬莪术和醋炙温莪术的挥发油,用GC-MS法进行化学成分比较研究。结果:醋炙蓬莪术SFE提取物有71个化合物,醋炙温莪术SFE提取物有84个化合物,二者在相同的保留时间有44个相同的化合物,如1,8-桉树脑、樟脑、异龙脑、β-榄香烯、吉马烯-D、吉马烯-B、吉马酮、新莪术二酮、臭樟脑、γ-谷甾醇等。结论:醋炙蓬莪术和醋炙温莪术的挥发油成分有差异,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莪术 温莪术 cO2超临界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比较研究
下载PDF
HPLC测定不同产地温郁金中吉马酮和莪术二酮的含量 被引量:5
5
作者 袁玮 李言言 +1 位作者 张金华 姜程曦 《生物产业技术》 2018年第1期107-111,共5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10批不同产地道地性温郁金药材中的吉马酮和莪术二酮的含量,比较不同产地的含量差异,为质量评价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合理依据。运用水蒸气蒸馏法,采用Purospher STAR~LP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10批不同产地道地性温郁金药材中的吉马酮和莪术二酮的含量,比较不同产地的含量差异,为质量评价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合理依据。运用水蒸气蒸馏法,采用Purospher STAR~LP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m L/min,检测波长225nm,柱温35℃,进样量10μL。虽同为道地性药材,但不同产地温郁金中化学成分的含量仍有差异,吉马酮和莪术二酮含量最高的产地是均为乐清,平均含量分别为0.020%和0.039%。该方法简便易行,采用重复蒸馏,测量结果相对准确,可作为测定温郁金药材中吉马酮、莪术二酮含量的相对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吉马酮 莪术二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4种姜黄属药材挥发油中莪术醇含量比较 被引量:28
6
作者 谢莹 杭太俊 +1 位作者 张正行 安登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00-602,共3页
目的 建立准确测定姜黄属 4种中药材挥发油中莪术醇含量。方法 以高效毛细管柱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测定莪术醇的含量。结果 本法能准确地测定莪术醇的含量 ,回收率为 10 1.4 % ,RSD为 0 .4 % ,还测定了 4种姜黄属药材 (温郁金 ,姜黄 ... 目的 建立准确测定姜黄属 4种中药材挥发油中莪术醇含量。方法 以高效毛细管柱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测定莪术醇的含量。结果 本法能准确地测定莪术醇的含量 ,回收率为 10 1.4 % ,RSD为 0 .4 % ,还测定了 4种姜黄属药材 (温郁金 ,姜黄 ,桂莪术 ,蓬莪术 )中莪术醇的含量 ,发现 4种药材中莪术醇的含量差异显著。结论 为姜黄属药材质量的分析控制提供可行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属 莪术醇 温郁金 姜黄 莪术 桂莪术 中药
下载PDF
温莪术挥发性成分的闪蒸-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丽丽 陈爽 +3 位作者 陆璐 潘再法 张俊梅 周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1,共5页
采用闪蒸-气相色谱-质谱法(FE-GC-MS)对温莪术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主要影响因素如闪蒸温度、样品量和样品粒度等进行优化。结果显示,0.4 mg的粉末样品,在200℃下闪蒸,经色谱分离后得到60余种成分。对FE-GC-MS、水蒸气蒸馏法... 采用闪蒸-气相色谱-质谱法(FE-GC-MS)对温莪术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主要影响因素如闪蒸温度、样品量和样品粒度等进行优化。结果显示,0.4 mg的粉末样品,在200℃下闪蒸,经色谱分离后得到60余种成分。对FE-GC-MS、水蒸气蒸馏法(SD)-GC-MS和固相微萃取(SPME)-GC-MS这3种方法进行比较,利用质谱解析结合保留指数鉴定出的化合物数量分别为40、38和36种。由FE-GC-MS得到的莪术油主要活性成分如莪术烯、莪术醇、β-榄香烯酮、吉马酮和莪术二酮的含量与SD、SPME法所得结果相近。结果表明,闪蒸法样品用量少而得到的挥发性成分较多,且无需任何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莪术 闪蒸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不同产地温郁金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冷春鸿 陶正明 +3 位作者 吴志刚 林新春 娄永峰 姜程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07-1510,共4页
目的:构建不同产地温郁金的DNA指纹图谱,探讨利用SRAP技术在温郁金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不同产地温郁金样品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筛选出5对引物组合,构建了不同产地温郁金的SRAP指纹图谱,聚类结... 目的:构建不同产地温郁金的DNA指纹图谱,探讨利用SRAP技术在温郁金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不同产地温郁金样品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筛选出5对引物组合,构建了不同产地温郁金的SRAP指纹图谱,聚类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温郁金的遗传差异不明显。结论:SRAP技术可以为温郁金品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遗传多样性 SRAP
下载PDF
温郁金的石灰土栽培及其营养元素动态变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何寻阳 曹建华 +2 位作者 李小芳 卢枚桂 黄黎英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4,共6页
为探索原产浙江温州地区的药用植物温郁金是否能在石灰土上生长,通过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了温郁金在石灰土和红壤上生长及其生长过程中N、P、K、Ca、Mg、Fe 6种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温郁金不但可以在石灰土上生长,而且其药用部位... 为探索原产浙江温州地区的药用植物温郁金是否能在石灰土上生长,通过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了温郁金在石灰土和红壤上生长及其生长过程中N、P、K、Ca、Mg、Fe 6种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温郁金不但可以在石灰土上生长,而且其药用部位(莪术之一)的产量、莪术油的含量及莪术油中主要药用组分β-榄香稀等的含量都较大;石灰土上生长的温郁金在生长前期较快地表现出老叶明显发黄的缺肥症状,而红壤植株在追加N、P、K 3种大量元素后功能叶子呈现黄白色,且夹带有褐色斑点的缺肥症状;石灰土中Fe元素有效态含量比红壤低一个数量级,但在石灰土上种植的温郁金植株其Fe元素含量并不比红壤上的低。由此认为:(1)温郁金基本可以在石灰土上引种栽培;石灰土种植温郁金对施加化肥诱发的土壤元素缺乏具有较强的抵抗性;(2)温郁金元素的吸收受地质背景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石灰土 红壤 元素循环
下载PDF
石油醚提取过50目和过325目筛温莪术粉挥发油收率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学愈 盛勇 +2 位作者 邹俊 涂铭旌 潘年松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2-293,共2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石油醚回流提取温莪术粗粉和微纳米粉体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将温莪术粉碎为过50目筛的粗粉与过325目筛的微粉,采用L18(2^1×3^7)表之正交实验设计,以温莪术挥发油的提油率为考察指标,以粉碎度、提取时间、加... 目的探讨并比较石油醚回流提取温莪术粗粉和微纳米粉体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将温莪术粉碎为过50目筛的粗粉与过325目筛的微粉,采用L18(2^1×3^7)表之正交实验设计,以温莪术挥发油的提油率为考察指标,以粉碎度、提取时间、加石油醚质量倍数及提取次数为工艺考察对象。结果以温莪术的挥发油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由直观分析可知各因素对提取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提取次数〉加石油醚质量倍数〉提取时间〉粉碎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石油醚回流提取温莪术挥发油的工艺中,提取次数和加石油醚的质量倍数对提油率有高度显著影响,提取时间和粉碎度有显著影响。提油率为:2.09%~3.62%,以过325目筛温莪术粉体,加20倍量石油醚,回流2h,提取3次的提油率最高,提油率为3.62%。结论该法的最佳工艺为:过325目筛温莪术微纳米粉体,加加倍质量倍数的石油醚,回流2h,提取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莪术 挥发油 粒径 石油醚回流提取 正交实验
下载PDF
温郁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1
作者 方露敏 黄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9期1998-2000,共3页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温郁金研究的文献检索,总结了温郁金的采收加工、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表明温郁金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和广泛的药理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温郁金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温郁金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润淮 邵清松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73-1775,共3页
综述了温郁金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其今后研究开发的方向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温郁金 倍半萜类 姜黄素类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提取过50目筛与过325目筛温莪术挥发油收率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年松 张学愈 +2 位作者 邹俊 涂铭旌 盛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89-2390,共2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水蒸气蒸馏提取温莪术粗粉和微纳米粉体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将温莪术制成过50目筛粗粉与过325目筛微粉,采用L18(2^1×3^7)表之正交实验设计,以温莪术挥发油的提油率为考察指标,以粉碎度、蒸馏时间、加水质量倍... 目的探讨并比较水蒸气蒸馏提取温莪术粗粉和微纳米粉体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将温莪术制成过50目筛粗粉与过325目筛微粉,采用L18(2^1×3^7)表之正交实验设计,以温莪术挥发油的提油率为考察指标,以粉碎度、蒸馏时间、加水质量倍数及浸泡时间为工艺考察对象。结果以温莪术挥发油的提油率为考察指标,由直观分析可知各因素对提取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蒸馏时间〉药材粉碎度〉加水质量倍数〉浸泡时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工艺中,药材粉碎度、蒸馏时间和加水质量倍数对提油率有高度显著影响,而浸泡时间对提油率无显著影响。过50目筛提油率为1.25%-1.90%,过325目筛提油率为1.02%-1.65%;以过50目筛温莪术粉,加8倍水,蒸馏12 h的工艺路线,莪术的挥发油收率最高。结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莪术中的挥发油,不必将莪术微纳米化,只要粗粉即可。而浸泡时间,由于其对挥发油的提取无明显影响,故在确定提取工艺时可以不予考虑。该方法的最佳工艺为:过50目筛温莪术粉,加8倍量的水,蒸馏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莪术 挥发油 粒径 水蒸气蒸馏法 正交实验
下载PDF
郁金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敏操 许俊杰 陈眉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24期1968-1970,共3页
【摘要】目的观察郁金提取物对疼痛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方法采用甲醛实验,观察各组小鼠I、Ⅱ相累计舔足时间;行为学观察后取血处理,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清TNF-α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单侧足底皮下注射甲醛能使小鼠... 【摘要】目的观察郁金提取物对疼痛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方法采用甲醛实验,观察各组小鼠I、Ⅱ相累计舔足时间;行为学观察后取血处理,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清TNF-α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单侧足底皮下注射甲醛能使小鼠出现明显的两相伤害性行为反应;郁金提取物能抑制甲醛引起的第Ⅱ时相疼痛行为反应,3个剂量组的镇痛作用和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郁金提取物300mg/kg剂量组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外周血清中TNF-α含量与空白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造模组相比,郁金提取物各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TNF-α含量(均P〈001);其中郁金提取物300mg/kg剂量组降低至正常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甚至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TNF-α含量(P〈005)。结论郁金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作用部位可能在外周,镇痛机制可能跟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参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 β-榄香烯镇痛作用 甲醛实验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不同产地莪术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袁文娟 高文分 +1 位作者 田颂九 张启明 《中国药师》 CAS 2011年第11期1578-1581,共4页
目的:对三种不同产地温莪术、蓬莪术以及广西莪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比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三种不同产地的莪术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初步鉴定了三种不同产... 目的:对三种不同产地温莪术、蓬莪术以及广西莪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比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三种不同产地的莪术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初步鉴定了三种不同产地莪术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不同产地莪术挥发油成分有一定差异。结论:为莪术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莪术 蓬莪术 广西莪术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下载PDF
浙江产温郁金挥发油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敏 楚生辉 +1 位作者 崔友 李校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3-885,共3页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温郁金挥发油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Shimadzu VP-ODS 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以=牛儿酮对照,通过对19批浙江不同...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温郁金挥发油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Shimadzu VP-ODS 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以=牛儿酮对照,通过对19批浙江不同产地温郁金样品测定,标定了14个共有峰,并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和聚类分析等辅助手段,计算相似度等有关参数。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为更好的控制温郁金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挥发油 指纹图谱 牻牛儿酮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对不同分化胃腺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金海峰 吕宾 +1 位作者 戴金锋 陈冰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356-3360,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对3种不同分化阶段的胃腺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来揭示其对不同类型胃癌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取0、10、20、40、80μg/m L浓度的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体外作用于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对3种不同分化阶段的胃腺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来揭示其对不同类型胃癌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取0、10、20、40、80μg/m L浓度的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体外作用于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人脐静脉细胞(HUVEC),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MKN45,中分化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和高分化胃腺癌细胞株MKN 28 24、48、72、96h,用MTT法检测5种细胞株的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细胞株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1与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对各分化程度的胃腺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其中对SGC-7901的抑制最为明显;而对人GES-1和HUVEC的抑制作用相对不明显。2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对3种胃腺癌细胞株的细胞周期均有抑制作用。3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能有效地诱导各胃腺癌细胞株凋亡,其作用亦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对SGC-7901作用最明显。4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各胃腺癌细胞株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能在对GES-1和HUVEC安全的浓度范围内通过细胞毒性作用和阻制胃癌细胞分裂周期作用来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通过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来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抗胃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二萜类化合物c 胃腺癌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温郁金脱毒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汪洪 蔡小军 +1 位作者 于晓敏 李校堃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65-567,共3页
为了建立温郁金脱毒组培苗的快繁体系,以温郁金主根茎为材料,采用高温预处理催芽结合茎尖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结果表明:茎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BA(6-苄基嘌呤)2.0 mg/L+NAA(萘乙酸)0.5 mg/L+蔗糖3%+琼脂5.0 g/L;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 为了建立温郁金脱毒组培苗的快繁体系,以温郁金主根茎为材料,采用高温预处理催芽结合茎尖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结果表明:茎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BA(6-苄基嘌呤)2.0 mg/L+NAA(萘乙酸)0.5 mg/L+蔗糖3%+琼脂5.0 g/L;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3.0 mg/L+蔗糖3%+琼脂5.0 mg/L;脱毒苗生根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6-苄基嘌呤)1.5 mg/L+NAA(萘乙酸)2.0 mg/L+蔗糖3%+琼脂5.0 g/L,用超薄电镜切片法和RT-PCR法检测病毒率,该茎尖再生苗脱毒率达78.6%。试管苗移栽后植株的成活率达90%以上,植物生长健壮,抗性增强,为温郁金种苗进一步工厂化快速繁殖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脱毒 组织培养
原文传递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温郁金中吉马酮含量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昊 杜伟锋 +2 位作者 蔡宝昌 丛晓东 葛卫红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582-1586,共5页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温郁金中吉马酮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值作为参照,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温郁金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吉马酮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吉马酮校...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温郁金中吉马酮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值作为参照,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温郁金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吉马酮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吉马酮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r)、校正均方差(RM-SEC)、内部验证均方差(RMSEP)分别为0.998 65,0.006 91,0.002 41。经外部验证,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0.999 4。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可实现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温郁金 吉马酮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抗癌药物β-榄香烯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20
作者 麻杰 陈娟 +3 位作者 赵冰洁 姜子瑜 封亮 贾晓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4-1191,共8页
β-榄香烯(β-elemene)是从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rcenyujin中提取出来的倍半萜烯类有效活性单体,为国家二类非细胞毒性抗肿瘤的药物。目前β-榄香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肺癌、肝癌、乳腺癌等,由于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广谱、安全、有效、廉... β-榄香烯(β-elemene)是从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rcenyujin中提取出来的倍半萜烯类有效活性单体,为国家二类非细胞毒性抗肿瘤的药物。目前β-榄香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肺癌、肝癌、乳腺癌等,由于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广谱、安全、有效、廉价等突出优点,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对β-榄香烯抗癌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了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抗癌活性,进行了β-榄香烯结构改造和给药剂型研究,筛选了众多活性显著的衍生物,设计了脂质体、微乳等新型给药系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β-榄香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就目前β-榄香烯的重要衍生物、抗肿瘤活性及其抗癌机制、新型给药系统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阐述,以期为深入研究β-榄香烯,提高其临床抗癌活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衍生物 抗癌机制 新型给药系统 结构改造 温郁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