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Titanium Alloy Cutting Property and Wear Mechanism with Circular-arc Milling Cutters 被引量:3
1
作者 Tao Chen Jiaqiang Liu +3 位作者 Gang Liu Hui Xiao Chunhui Li Xianli Liu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19-229,共11页
Titanium alloy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aerospace manufacturing for its 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hardness.Nonetheless,these properties also cause general problems in the machining,such as processing ineffici... Titanium alloy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aerospace manufacturing for its 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hardness.Nonetheless,these properties also cause general problems in the machining,such as processing inefficiency,serious wear,poor workpiece face quality,etc.Aiming at the above problems,this paper carried out a 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study on titanium alloy milling based on the CAMCand BEMC.The variation law of cutting force and wear morphology of the two tools were obtained,and the wear mechanism and the effect of wear on machining quality were analyzed.The conclusion is that in contrast with BEMC,under the action of cutting thickness thinning mechanism,the force of CAMC was less,and its fluctuation was more stable.The flank wear was uniform and near the cutting edge,and the wear rate was slower.In the early period,the wear mechanism of CAMC was mainly adhesion.Gradually,oxidative wear also occurred with milling.Furthermore,the surface residual height of CAMC was lower.There is no obvious peak and trough accompanied by fewer surface de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r-arc milling cutter Titanium alloy Ball-end milling cutter Surface quality milling force Tool wear machining quality
下载PDF
MATHEMATICAL MODEL OF NC MACHINING NONCONVENTIONAL MILLING CUTTERS-FORMING METHOD OF RAKE FACES
2
作者 Shen Qian ,Wang M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56-160,共3页
How to generate rake faces of nonconventional milling cutters (NCMC) with constant spiral angled and normal rake angled edges on NC machine tools is presented by use of a blunt cup grinder or a cup milling cutter. Mot... How to generate rake faces of nonconventional milling cutters (NCMC) with constant spiral angled and normal rake angled edges on NC machine tools is presented by use of a blunt cup grinder or a cup milling cutter. Motion functions of the NC machining system are mathematically deduced and exam- ed by a experiment. The research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machining noncon- ventional tools on NC machine to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conventional milling cutters Spiral angle Normal angle Rake face NC machining
全文增补中
New Mathematical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utter Runout Parameters in Flat-end Milling 被引量:2
3
作者 GUO Qiang SUN Yuwen +1 位作者 GUO Dongming ZHANG Chuanta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5期947-952,共6页
The cutting force prediction is essential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parameters of machining such as feed rate optimization, etc. Due to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f the runout effect on cutting force variation in milli... The cutting force prediction is essential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parameters of machining such as feed rate optimization, etc. Due to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f the runout effect on cutting force variation in milling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incorporate the cutter runout parameters into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cutting forces. However, the determination of cutter runout parameters is still a challenge task until now. In this paper, cutting process geometry models, such as uncut chip thickness and pitch angle,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true trajectory of the cutting edge considering the cutter runout effect. A new algorithm is then presented to compute the cutter runout parameters for flat-end mill utilizing the sampled data of cutting forces and derived process geometry parameters. Further, three-axis and five-axis milling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a machining centre, and resulting cutting forces were sampled by a three-component dynamometer. After computing the corresponding cutter runout parameters, cutter forces are simulated embracing the cutter runout parameters obtained from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he predicted cutting forces show good agreements with the sampled data both in magnitude and shape, which validates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ity of the proposed new algorithm of determining cutter runout parameters and the new way to accurately predict cutting forces.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computing the cutter runout parameters provides the significant references for the cutting force prediction in the cutt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t end milling cutter runout cutting force five-axis machining
下载PDF
五轴侧铣加工铣削接触区域建模
4
作者 李忠朋 张维 +2 位作者 曹珍珍 张立强 刘钢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79,共7页
五轴侧铣加工时,刀具姿态的时变性使得加工过程中的刀具和工件接触区域复杂多变,提取铣削接触区域对研究多轴铣削中的切削力、加工误差和颤振稳定性至关重要,对此提出一种无需提取待加工表面信息的瞬时接触轮廓解析法。使用一系列离散... 五轴侧铣加工时,刀具姿态的时变性使得加工过程中的刀具和工件接触区域复杂多变,提取铣削接触区域对研究多轴铣削中的切削力、加工误差和颤振稳定性至关重要,对此提出一种无需提取待加工表面信息的瞬时接触轮廓解析法。使用一系列离散切削微元表示刀具,根据刀具位置和铣削参数获得各切削微元特征点集,并使用样条曲线对其拟合。综合距离和进给方向条件限制筛选出每段切削微元的切入/切出点,同时表示在工件坐标系中获得瞬时接触轮廓。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切入/切出角误差均在3%以内,且计算效率约为实体建模法的9.5倍,证明了本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侧铣 铣削接触区域 刀具位置 铣削参数 待加工表面
下载PDF
五轴数控机床轮廓误差计算和预测方法
5
作者 于志献 陈光胜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3-1733,共11页
轮廓误差是评价五轴数控机床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计算和预测轮廓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Simulink数字孪生(SDT)模型的计算和预测五轴机床轮廓误差的方法。首先,以“S”形试件为研究对象,利用UG软件得到了加工G代码和刀位信息,利用刀... 轮廓误差是评价五轴数控机床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计算和预测轮廓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Simulink数字孪生(SDT)模型的计算和预测五轴机床轮廓误差的方法。首先,以“S”形试件为研究对象,利用UG软件得到了加工G代码和刀位信息,利用刀位点和刀具的几何关系计算得到了加工表面点云,同时考虑了刀具轨迹和刀轴姿态,根据NURBS曲面拟合方法,拟合出了理想和实际加工表面;然后,利用霍斯豪夫距离计算了预测点和实际加工表面的法向距离,即轮廓误差,同时在欧式空间中预测了非可展直纹面加工中出现的过切、欠切和奇异点缺陷,轮廓误差在69μm到241μm之间,表明实际加工特征和数字孪生模型预测结果一致;最后,利用残差平方和来评价拟合精度,计算了目标面平均轮廓误差。研究结果表明:五轴轮廓误差计算精度提高了37%,与雅克比矩阵方法相比,计算效率提高了25%,正反向计算误差在±0.6μm之内,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结果可为后续机床数字孪生建模、轮廓误差计算与补偿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机床轮廓误差 Simulink数字孪生模型 刀具轨迹 刀轴姿态 霍斯豪夫距离 圆柱铣刀侧铣切削
下载PDF
螺旋槽式枞树型叶根铣刀的毛坯预制工艺研究
6
作者 李晓宇 唐清春 +3 位作者 陈汉阳 杨宇航 乔鹏 周乐安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1,共8页
枞树型叶根铣刀是加工汽轮机叶片叶根的重要工具,相比传统的直槽铣刀具,螺旋槽式枞树型叶根铣刀具有切削快、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能减少刀具切削力和振动,提高枞树型叶根表面的加工质量。本文重点研究了螺旋槽式枞树型叶根铣刀的毛坯... 枞树型叶根铣刀是加工汽轮机叶片叶根的重要工具,相比传统的直槽铣刀具,螺旋槽式枞树型叶根铣刀具有切削快、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能减少刀具切削力和振动,提高枞树型叶根表面的加工质量。本文重点研究了螺旋槽式枞树型叶根铣刀的毛坯预制工艺,将NUMROTOPLUS、PRO/E、VERICUT三种软件结合创建刀具三维模型并预制成品毛坯,运用ANSYS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刀具芯厚、前角等参数的合理性;使用NUMROTO软件对刀具进行精加工路径规划与仿真模拟验证;采用SAACKE UWIF五轴工具磨床完成刀具的精加工,并对刀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工艺方案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根铣刀 五轴磨床 虚拟仿真 螺旋槽 毛坯预制
下载PDF
基于五轴平台的枞树型轮槽铣刀加工工艺分析
7
作者 张晨阳 唐清春 +3 位作者 周乐安 魏巍 潘英广 王太子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轮槽成型铣刀是加工汽轮机轮毂槽的重要工具,其结构复杂且加工困难。为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以某型高速钢轮槽铣刀为例,提出基于五轴平台的加工工艺方法。使用UG软件基于五轴车铣复合机床规划粗加工刀具路径,并采用专用后置处理器生成数... 轮槽成型铣刀是加工汽轮机轮毂槽的重要工具,其结构复杂且加工困难。为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以某型高速钢轮槽铣刀为例,提出基于五轴平台的加工工艺方法。使用UG软件基于五轴车铣复合机床规划粗加工刀具路径,并采用专用后置处理器生成数控加工程序,通过虚拟机床进行仿真验证;采用NUMROTO软件规划精加工路径,获得磨削NC代码并进行虚拟加工验证;进行实际切削验证,通过DOOSAN PUMA SMX2600ST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对刀具进行粗加工后,在SAACKE UWIF五轴工具磨床上完成刀具的精加工。实验结果证明,该工艺方法不仅能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工艺设计要求,而且制造效率提高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槽铣刀 五轴联动机床 虚拟仿真 高速钢 磨削
下载PDF
机夹型叶根铣刀设计及自动检测技术
8
作者 徐燕 杨林建 周乐安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7-160,共4页
分析机夹型叶根精铣刀的设计方法,确定刀具刃口型线,通过UG建立刀体模型并进行加工程序模拟,通过NUMROTO软件进行3D模拟,查看模型是否与型线外形符合,测量和优化刀具角度,在无碰撞和干涉条件下对刀槽进行加工和测量。确定刀片装配位置... 分析机夹型叶根精铣刀的设计方法,确定刀具刃口型线,通过UG建立刀体模型并进行加工程序模拟,通过NUMROTO软件进行3D模拟,查看模型是否与型线外形符合,测量和优化刀具角度,在无碰撞和干涉条件下对刀槽进行加工和测量。确定刀片装配位置、设计槽型的加工顺序,建立合适的刀具坐标系,采用CadLoadModel语句导入理论模型后进行元素分组,实现机器坐标系与模型坐标系的统一,检测表明,该设计方案满足使用要求,提高了叶片加工效率。该工艺对其他机夹型叶根铣刀的研究具有一定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夹型 精铣刀 结构设计 刀具角度 自动检测
下载PDF
玉米倒角刀具的设计特点及在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中的应用
9
作者 谢龙飞 刘祥 +2 位作者 张斌 吴攀 罗霞 《东方电气评论》 2023年第1期44-47,共4页
为了改变目前大型核电汽轮机、火电汽轮机、重型燃气轮机静子零部件大尺寸倒角和斜面加工精度差、加工效率低的现状,研制了玉米倒角刀具。本文重点介绍了玉米倒角铣刀和联接刀柄的结构及设计特点,并成功将其用于加工过程,很好保证了加... 为了改变目前大型核电汽轮机、火电汽轮机、重型燃气轮机静子零部件大尺寸倒角和斜面加工精度差、加工效率低的现状,研制了玉米倒角刀具。本文重点介绍了玉米倒角铣刀和联接刀柄的结构及设计特点,并成功将其用于加工过程,很好保证了加工质量,大幅提高了加工效率,实现了技术先进、经济效益显著的既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倒角铣刀 联接刀柄 工件倒角 加工精度 加工效率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铣刀状态实时监控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明浩 岳彩旭 +2 位作者 夏伟 张俊涛 刘献礼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18-2129,共12页
针对机械加工过程中面临的制造过程不稳定、数据时效性差、实时监控可视化效果弱等问题,本着“虚实结合、以虚控实”的总体思想,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铣刀状态实时监控方法,构建了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共生互控的数字孪生体。首先,搭建了基... 针对机械加工过程中面临的制造过程不稳定、数据时效性差、实时监控可视化效果弱等问题,本着“虚实结合、以虚控实”的总体思想,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铣刀状态实时监控方法,构建了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共生互控的数字孪生体。首先,搭建了基于数字孪生五维模型的铣刀状态监控系统结构模型,明确了五层系统架构的组成部分;其次,分别阐述了实现孪生系统框架的3个关键技术,即数控机床的数字空间搭建、多源异构数据的传输及管理、数字孪生驱动的铣刀状态监测;最后,以某薄壁件铣削加工过程为应用案例,验证了该监控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为全面管控高档数控机床加工过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铣刀状态监控 五轴数控机床 三维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接触区域的球头刀五轴加工无颤振刀具姿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植俊杰 张立强 +2 位作者 许洋洋 杨青平 曹珍珍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71-2980,共10页
为解决球头刀五轴铣削过程中接触区域获取困难和难以调整主轴转速实现稳定性铣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接触区域的姿态稳定性图获取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刀具姿态与螺旋角影响的动态切削力模型。通过NX二次开发提取刀具与工件接触区域的... 为解决球头刀五轴铣削过程中接触区域获取困难和难以调整主轴转速实现稳定性铣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接触区域的姿态稳定性图获取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刀具姿态与螺旋角影响的动态切削力模型。通过NX二次开发提取刀具与工件接触区域的初始数据,并采用一种坐标变换法获得不同刀具姿态下的接触区域。然后,使用全离散法构建姿态稳定性图判断了在不同刀具姿态下的铣削稳定性。最后,通过实验案例在五轴加工中心中进行球头刀铣削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现场加工表明,实验结果与预测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头铣刀 接触区域 刀具姿态 稳定性预测 五轴加工
下载PDF
环锭细纱机新型传动管零件加工工艺改进
12
作者 张改红 卢蔚蔚 《纺织器材》 2023年第3期57-59,共3页
为提高环锭细纱机新型传动管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满足JWF1572型棉纺环锭细纱机产品转批后传动管零件的批量生产需求,分析传动管零件加工现状以及加工过程中存在调头难度大、劳动强度大等难点的原因;根据新型传动管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加... 为提高环锭细纱机新型传动管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满足JWF1572型棉纺环锭细纱机产品转批后传动管零件的批量生产需求,分析传动管零件加工现状以及加工过程中存在调头难度大、劳动强度大等难点的原因;根据新型传动管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加工技术要求,详述使用双头铣床加工两端面、加长钻孔专机设计、制作专用倒角刀具、刀盘以及加长钻孔工作台面等对原有工艺的改进措施。指出:工艺改造后无需零件调头,以铣代车,可实现1次装夹完成两端面以及内外孔口倒角,缩短加工工艺流程,减少零件装夹次数及磕碰划伤等问题;制作钻孔工序加长台面,原材料利用率提高,零件加工费用降低,工序集中,提高了零件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锭细纱机 传动管 加工工艺 双头铣床 刀具 刀盘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铣刀磨损测量
13
作者 向传龙 胥云 《自动化应用》 2023年第23期142-146,共5页
针对铣刀磨损人工检测效率不高、稳定性差、检测成本高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铣刀磨损量测量方法。使用工业COMS相机从铣刀端面自动化采集铣刀的图片,应用灰度化、中值滤波、自适应阈值分割等形态学处理方法预处理图... 针对铣刀磨损人工检测效率不高、稳定性差、检测成本高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铣刀磨损量测量方法。使用工业COMS相机从铣刀端面自动化采集铣刀的图片,应用灰度化、中值滤波、自适应阈值分割等形态学处理方法预处理图像。根据铣刀特征提取其轮廓,使用基于霍夫变换的直线检测、圆检测方法筛选提取铣刀最大磨损区域,经分析,刀刃的最大磨损量为磨损区域最大内切圆直径长度。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对铣刀刃面磨损快速测量,测量误差较小,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铣刀 中值滤波 自适应阈值分割 霍夫变换
下载PDF
各类木材剥皮设备和剥皮方法
14
作者 赵立岗 赵星宇 《中国人造板》 2023年第4期27-32,共6页
介绍了铣刀式木材剥皮机、槽式木材剥皮机、水力木材剥皮机、气力木材剥皮机、无伤型环式木材剥皮机、肉桂树剥皮机和化学剥皮法等剥皮设备和剥皮方法。
关键词 铣刀式木材剥皮机 槽式木材剥皮机 水力木材剥皮机 肉桂树剥皮机 化学剥皮法
下载PDF
周铣过程中加工误差预测新模型 被引量:10
15
作者 党建卫 张卫红 +2 位作者 万敏 杨昀 王怡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50-155,共6页
研究铣削加工过程中加工误差的预测及控制策略是进行加工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对于实现加工过程的高效化和精密化至关重要。针对刀具柔性较大的铣削加工过程,以周铣加工过程中的刀具变形及刀齿轨迹计算为基础,建立一种新的加工误差预测... 研究铣削加工过程中加工误差的预测及控制策略是进行加工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对于实现加工过程的高效化和精密化至关重要。针对刀具柔性较大的铣削加工过程,以周铣加工过程中的刀具变形及刀齿轨迹计算为基础,建立一种新的加工误差预测模型。该模型从铣削力的预测和刀具变形的计算出发,采用圆弧近似方法求解各刀齿的运动轨迹,然后将各刀齿轨迹离散,通过计算各离散点处所有刀齿轨迹的最小值获得加工误差。与现有方法相比,该建模方法的显著优点体现在两点:一方面,建模过程较完整地揭示了铣削加工中加工误差的形成机理;另一方面,由于考虑了刀齿轨迹对加工误差的影响,模型的预测结果能够反映已加工表面的形貌。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一系列铣削试验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铣 加工误差 刀具变形 刀齿轨迹
下载PDF
刀具空间运动扫掠体包络面建模的双参数球族包络方法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利民 郑刚 +1 位作者 张小明 丁汉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5-149,157,共6页
将锥刀、鼓刀和环刀的切削刃回转面表示为单参数可变半径球族的包络面,利用双参数球族包络理论推导出这三种刀具在一般空间运动下的扫掠体包络面的解析表达式,对于环刀还给出两种边界线的计算方法,所提出的原理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回转... 将锥刀、鼓刀和环刀的切削刃回转面表示为单参数可变半径球族的包络面,利用双参数球族包络理论推导出这三种刀具在一般空间运动下的扫掠体包络面的解析表达式,对于环刀还给出两种边界线的计算方法,所提出的原理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回转刀具。该方法可用于多轴(包括并联机床)数控加工干涉检验、精度评估、行距优化、路径生成等的全面数字化描述和并行计算处理,锥刀五轴侧铣加工精度校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数控加工 回转刀具 扫掠体 包络面
下载PDF
基于铣削力仿真的离线进给速度优化技术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臣 周来水 +1 位作者 安鲁陵 周儒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8-363,共6页
为提高数控加工效率和改善加工质量,针对数控铣削加工参数优化问题,以球头刀具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铣削力仿真的离线进给速度优化方法。提出的方法通过建立各个加工工序相应的铣削力优化目标模型,采用铣削力仿真的手段,预测数控铣削加... 为提高数控加工效率和改善加工质量,针对数控铣削加工参数优化问题,以球头刀具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铣削力仿真的离线进给速度优化方法。提出的方法通过建立各个加工工序相应的铣削力优化目标模型,采用铣削力仿真的手段,预测数控铣削加工中产生的瞬时铣削力,根据各个加工工序建立的铣削力优化目标控制加工过程中瞬时铣削力的变化,以提出的给定最大铣削力、给定参考铣削力和给定铣削力范围方法对各个工序进给速度进行优化。给出了各进给速度优化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进给速度优化后自动修改NC(Numerical Control)程序反映优化结果。应用实例证明了提出的基于铣削力仿真的进给速度离线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加工 球头刀具 铣削力仿真 进给速度离线优化
下载PDF
刀倾型机床调整参数转化为Free-Form型机床调整参数的原理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艳红 吴联银 +1 位作者 魏洪钦 王小椿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82-784,共3页
从空间几何角度分析了从刀倾型机床调整参数转化为 Free- Form型机床调整参数的原理 ,提出一种新的仅需要两次矢量旋转的简单的转化方法 ,并推导出了以显式表达的转化公式 ,通过求导 ,可获得 Free- Form型机床各运动轴高次泰勒展开多项... 从空间几何角度分析了从刀倾型机床调整参数转化为 Free- Form型机床调整参数的原理 ,提出一种新的仅需要两次矢量旋转的简单的转化方法 ,并推导出了以显式表达的转化公式 ,通过求导 ,可获得 Free- Form型机床各运动轴高次泰勒展开多项式系数的精确解法。该转化方法原理清晰 ,转换简单 ,其显式表达的转化公式可以满足数控系统实时插补的要求 ,有别于其它的转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倾型机床 调整参数 Free-Form型铣齿机
下载PDF
球头铣刀刀具磨损建模与误差补偿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臣 周来水 +1 位作者 安鲁陵 周儒荣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7-212,218,共7页
针对刀具磨损度量方式和模型建立的问题,以球头刀具为研究对象,提出球头铣刀刀具磨损的度量方式,建立球头刀具磨损模型。以复映磨损在硬度较软加工材料上的方式测量球头刀具磨损,确定刀具磨损模型系数,给出刀具磨损模型系数确定的具体... 针对刀具磨损度量方式和模型建立的问题,以球头刀具为研究对象,提出球头铣刀刀具磨损的度量方式,建立球头刀具磨损模型。以复映磨损在硬度较软加工材料上的方式测量球头刀具磨损,确定刀具磨损模型系数,给出刀具磨损模型系数确定的具体实现方法。加工试验验证球头刀具磨损度量方式的合理性和所建立刀具磨损模型的正确性,同时针对数控铣削加工中球头铣刀刀具磨损引起的误差提出离线仿真误差补偿算法,给出离线仿真误差补偿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通过建立的刀具磨损引起的加工误差模型仿真获得加工走刀步的误差。对于误差超差的走刀步,预先修改数控加工(Numerical control,NC)程序,保证实际加工零件满足精度要求。误差补偿验证试验表明所提出的离线仿真误差补偿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头刀具 刀具磨损 加工仿真 误差补偿
下载PDF
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茎秆切碎与输送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银平 刁培松 +2 位作者 杜瑞成 刘林林 张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08-214,共7页
针对玉米收获时秸秆回收困难、利用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对茎秆切碎和输送装置进行了详细设计。通过比较,采用转子铣刀切割器作为茎秆切断装置,运用ANSYS/LS-DYNA对转子铣刀刀片厚度、转速、刃角进行了三因素三... 针对玉米收获时秸秆回收困难、利用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对茎秆切碎和输送装置进行了详细设计。通过比较,采用转子铣刀切割器作为茎秆切断装置,运用ANSYS/LS-DYNA对转子铣刀刀片厚度、转速、刃角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试验表明铣刀转速为1 400 r/min、刀片厚度为7 mm、刃角为20°时功耗最小;设计了具有不同齿形和转速的单层多辊式输送器,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4输送辊线速度之间的关系;对茎秆切碎装置进行了设计,确定动定刀位置和理论切碎长度。最后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实际茎秆切碎长度与理论切碎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样机各项指标满足设计和行业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穗茎兼收 转子铣刀 茎秆输送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