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trumental detection of cystic duct stones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被引量:3
1
作者 Amir Kambal Tomos Richards +3 位作者 Harsha Jayamanne Zeyed Sallami Ashraf Rasheed Taha Lazim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14年第2期215-218,共4页
Residual cystic duct stones (CDSs) after cholecystectomy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a cause of post cholecystectomy pain.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of CDSs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 Residual cystic duct stones (CDSs) after cholecystectomy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a cause of post cholecystectomy pain.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of CDSs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 A cohort of 330 consecutive patients (80 males and 250females) undergoing LC between November 2006 and May2010 was studied. Their age ranged between 16 and 88 years(median 50, IQR: 36.62). The data were prospectively collected of preoperative liver function tests, imaging, the presence of intraoperative CDSs, and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t on-table cholangiogram. CDSs were detected intraoperatively in 64 of the 330 patients (19%). Ultrasound failed to detect CDSs in any of these cases. Deranged liver function tests were noted in 73% of the patients with CDSs and in 57% without CDSs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were detected in 9% (29) of the 330patients. CDSs occur commonly at routine cholecystectomy, and preoperative investigations are not helpful in their diagnosis As CDSs may lead to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they should be actively sought out during surgery if pres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iary tract disease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COMPLICATIONS cystic duct stones gallstone diseases
下载PDF
Topical nitrate drip infusion using cystic duct tube for retained bile duct stone:A six patients case series 被引量:4
2
作者 Masatoshi Shoji Hiroshi Sakuma +3 位作者 Yutaka Yoshimitsu Tsutomu Maeda Masuo Nakai Hiroshi Ued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CAS 2013年第6期210-215,共6页
A retained bile duct stone after operation for cholelithiasis still occurs and causes symptoms such as biliary colic and obstructive jaundice.An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with endoscopic sphincter... A retained bile duct stone after operation for cholelithiasis still occurs and causes symptoms such as biliary colic and obstructive jaundice.An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with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followed by stone extraction,are usually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this condition.However,these procedures are associated with severe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pancreatitis,bleeding,and duodenal perforation.Nitrates such as glyceryl trinitrate(GTN) and isosorbide dinitrate(ISDN) are known to relax the sphincter of Oddi.In 6 cases in which a retained stone was detected following cholecystectomy,topical nitrate drip infusion via cystic duct tube(C-tube) was carried out.Retained stones of 2-3 mm diameter and no dilated common bile duct in 3 patients were removed by drip infusion of 50 mg GTN or 10 mg ISDN,which was the regular dose of intravenous injection.Three other cases failed,and EST in 2 cases and endoscopic biliary balloon dilatation in 1 case were performed.One patient developed an adverse event of nausea.Severe complications were not observed.We consider the topical nitrate drip infusion via C-tube to be old but safe,easy,and inexpensive procedure for retained bile duct stone following cholecystectomy,inasmuch as removal rate was about 50% in our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ATE TOPICAL DRIP INFUSION cystic duct tube RETAINED bile duct stone Cholecystectomy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牛其新 吴争光 牛建广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LTCBDE)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化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LTCBDE)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化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行开腹手术,观察组实行微创手术即LC+LTCBDE,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肝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做对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手术用时短,术后下床活动、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与对照组做对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术后3d,两组CRP、IL-6、TNF-α、AMY水平均升高,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相对低(P<0.05);术后,两组AST、ALT、TBi L、ALP水平均升高,且术后3d观察组以上指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LC+LTCBDE治疗,相较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OCBDE),患者损伤小,便于恢复,且并发症风险低,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其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手术相关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 被引量:32
4
作者 陈德兴 刘奇 +3 位作者 董加纯 曹春和 侯敬祎 闫立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1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5月对5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施行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后,保留胆囊管长1.0~1.5 cm,沿...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5月对5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施行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后,保留胆囊管长1.0~1.5 cm,沿胆囊管纵轴剪开胆囊管前壁至胆总管,再沿胆总管纵轴向下切开胆总管0.3~1.1 cm,经此切口内镜取净胆道结石并判断Oddi括约肌功能是否正常。从胆总管切开处的下方开始,向胆囊管切开处的盲端方向先行黏膜层缝合,然后肌层缝合,距胆总管0.2 cm结扎胆囊管。腹腔放置引流管。结果 55例手术均获成功,胆囊管直径0.3~0.6cm,平均0.45 cm;胆囊管切开长度1.0~1.5 cm,平均1.3 cm;胆总管切开长度0.3~1.1 cm,平均0.5 cm。腹腔引流管留置3~5 d。术前术后MRCP对比胆总管直径无异常改变。1例术后出现胆漏,对症治疗后治愈。术后腹痛、腹胀2例,48 h后缓解。1例术后5 d出现间歇性腹痛,7 d出现黄疸,9 d后腹痛缓解,黄疸消退。术后住院时间7~13 d,平均8 d。55例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4.5月,无残余结石及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缝合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囊管
下载PDF
应用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波 李建平 +3 位作者 戴途 竺来法 季沅 吴志勇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实施的49例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开腹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open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 目的探讨应用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实施的49例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开腹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open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OTCBDE)22例,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27例。结果OTCBDE组:22例手术成功20例(占90.9%),平均手术时间为(76.8±26.8)min,术后平均住院日为(8.30±1.7)d,出现1例胆漏,无胆道残余结石发生。LTCBDE组:27例手术成功23例(占85.2%),平均手术时间为(136.3±38.9)min,术后平均住院日为(5.6±2.0)d,出现1例胆漏,无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结论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避免了切开胆总管和放置T管,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胆囊管
下载PDF
胆囊结石患者全麻术中胆囊压力升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诚 林美举 +5 位作者 杨玉龙 祁春春 马跃峰 史力军 张洪威 李婧伊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全麻术中胆囊压力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68例,分组观察单因素(结石部位、结石数量、最大结石直径、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分隔)对全麻...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全麻术中胆囊压力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68例,分组观察单因素(结石部位、结石数量、最大结石直径、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分隔)对全麻术中胆囊压力的影响。结果 168例患者中,胆囊腔内结石146例,胆囊管结石22例,两者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33,P<0.001)。146例胆囊腔内结石中,胆囊壁厚3 mm共94例,4 mm共40例,5 mm及以上共12例,3 mm与5 mm以上压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6,P=0.042)。134例胆囊壁厚小于5 mm中,单枚结石33例,2~10枚83例,≥11枚18例,平均压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结石直径≤10 mm共79例,10~20 mm共40例,≥20 mm共15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排空指数≤30%共19例,30%~50%共24例,≥50%共55例,平均压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胆囊分隔27例,无胆囊分隔107例,两者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管结石及胆囊壁增厚是引起全麻术中胆囊压力升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压力 胆囊结石 胆囊管结石 胆囊分隔 全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36例报告 被引量:7
7
作者 马晗 李平 +6 位作者 江涛 李栋 李永崇 赵彦礼 蔡天勇 王林江 陈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984-98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我院2006年6月~2013年10月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36例,分离胆囊管至近胆总管处,Hem-o-lok结扎胆囊管近端,横行剪开胆囊管远端1/2~2/3周径,置入胆道镜。结果手术时...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我院2006年6月~2013年10月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36例,分离胆囊管至近胆总管处,Hem-o-lok结扎胆囊管近端,横行剪开胆囊管远端1/2~2/3周径,置入胆道镜。结果手术时间45~110 min,平均77 min;术后住院时间3~5 d,平均4.2 d。均无胆漏,无胆道残余结石发生。36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5个月,无上腹部疼痛症状,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胆囊管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管残端部分开放联合胆道造影在胆囊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储修峰 吴志明 +1 位作者 孟兴成 张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877-878,886,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囊管残端部分开放联合胆道造影在胆囊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2月~2012年12月,对55例胆囊管结石行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术中明确“三管”关系后夹闭胆囊管近侧端,剪开远侧部分胆囊管管壁,钝性... 目的探讨胆囊管残端部分开放联合胆道造影在胆囊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2月~2012年12月,对55例胆囊管结石行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术中明确“三管”关系后夹闭胆囊管近侧端,剪开远侧部分胆囊管管壁,钝性挤压远端,挤出可能残留结石直至清亮胆汁流出,自胆囊管开放口置管行术中胆道造影,判断有无结石残留。术后观察腹部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常规行B超复查,必要时行MRCP检查,明确有无胆囊管结石残留或继发胆总管结石残留。结果5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经胆囊管残端开放钝性挤压,15例有残留小结石挤出。术中胆道造影,1例发现继发胆总管结石残留,多次反复挤压取石失败,术后第3日行ERCP+EST取石成功,余54例无结石残留。术后2例不明原因上腹疼痛,肝功能、B超及MRCP检查均无异常,予以对症解痉治疗后腹痛缓解,余均顺利康复。结论对胆囊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采用胆囊管残端开放法,通过钝性挤压胆汁溢出,冲出可能残留结石,辅以经胆囊管残端插管胆道造影,及早发现胆囊管结石残留或继发胆总管结石残留,增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管结石 胆道造影
下载PDF
合并胆囊管结石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被引量:8
9
作者 蔡茁 黄志新 +2 位作者 娄安亭 夏旻 蔡光泽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囊管结石的腹腔镜处理方法及手术技巧。方法对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2006~2011年收治的52例胆囊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采用挤压法处理35例,胆囊管切开取石+钛夹闭合处理10例,胆囊管切开取石... 目的探讨胆囊管结石的腹腔镜处理方法及手术技巧。方法对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2006~2011年收治的52例胆囊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采用挤压法处理35例,胆囊管切开取石+钛夹闭合处理10例,胆囊管切开取石+胆囊管残端缝合5例,中转开腹二例;本组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2年,无胆囊管残留结石,胆管损伤、胆总管继发结石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正确的术中处理方法及良好的手术技巧,绝大多数胆囊管结石可以通过腹腔镜成功完成手术,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管 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取石与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陶永泽 陈德兴 +2 位作者 李海滨 朱安东 邢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869-872,共4页
目的应用腹腔镜技术经胆囊管切开取石、胆道一期缝合与经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对比分析两种术式在胆漏发生等方面的优劣,探讨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1月... 目的应用腹腔镜技术经胆囊管切开取石、胆道一期缝合与经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对比分析两种术式在胆漏发生等方面的优劣,探讨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118例,其中适合行一期缝合的患者按手术顺序的奇偶分为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组(实验组)与经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一期缝合组(对照组),每组59例。比较2组胆总管切开长度、胆道镜探查情况及残石率、一期缝合时间、胆漏发生率等。结果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实验组胆总管切开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8.2±2.2)mmvs.(13.8±2.9)mm,t=-11.772,P=0.000]。实验组胆道镜向肝总管探查失败率22%(13/59),1例发生胆总管末端残留结石;对照组胆道镜探查顺利,胆总管及肝总管内无残留结石。一期缝合时间实验组长于对照组[(25.5±7.2)min vs.(10.3±4.1)min,t=14.074,P=0.000],但在总手术时间上2组差异无显著性[(85.5±20.9)minvs.(81.8±18.6)min,t=1.009,P=0.232)。实验组术后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4%(2/59)vs .15.3%(9/59),x^2=4.912,P=0.027];实验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0.7±5.4)ml vs.(50.2±20.6)ml,t=-10.640,P=0.000]。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较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更为安全、微创、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经胆囊管 一期缝合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两种术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晓燕 丁佑铭 +4 位作者 王卫星 张爱民 王萍 汪斌 严际慎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8期520-521,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LTCBDE)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并胆总管一期缝合术(LCPS)处理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3年2月至2006年1月64例经腹腔镜处理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TCBDE组40例,LCPS...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LTCBDE)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并胆总管一期缝合术(LCPS)处理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3年2月至2006年1月64例经腹腔镜处理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TCBDE组40例,LCPS组24例。比较观察两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第5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值和总胆红素(TBIL)值、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LTCBDE组较LCPS组术中失血量更少(P〈0.05),术后住院时间和费用更少(P〈0.05),两组术后第5天血清ALT和T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胆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6个月,均未发现残余结石。结论LTCBDE和LCPS治疗胆总管结石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两种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纤维胆道镜 胆囊管
下载PDF
MRCP诊断胆囊管变异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磊 杨亚英 +4 位作者 张莉 高联成 王宗灯 蒋光近 高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观察胆囊管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探讨胆囊管变异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371例MRCP检查患者,比较胆囊管变异与正常胆囊管发生胆囊结石的差异.结果 371例患者出现胆囊管变异63例,其... 目的利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观察胆囊管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探讨胆囊管变异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371例MRCP检查患者,比较胆囊管变异与正常胆囊管发生胆囊结石的差异.结果 371例患者出现胆囊管变异63例,其中22例存在复合变异,共85个变异点,变异率为16.98%.胆囊管变异者发生胆囊结石53例,胆囊管无变异者发生胆囊结石182例.结论 MRCP可清晰显示胆囊管各种变异,且胆囊管变异患者发生胆囊结石几率较无变异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胆囊管变异 胆囊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处理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3
13
作者 雷春 章安庆 +1 位作者 叶显道 侯亚峰 《肝胆外科杂志》 2011年第6期429-430,共2页
目的探讨胆囊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处理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1年7月我院肝胆胰脾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治愈的48例胆囊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结果 48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胆囊管... 目的探讨胆囊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处理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1年7月我院肝胆胰脾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治愈的48例胆囊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结果 48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胆囊管结石大小与位置采用不同方式将胆囊管远端部分敞开,用弯分离钳自胆总管向胆囊管方向交替推挤的方式处理胆囊管结石,均取得满意疗效。其中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2例,一例胆漏引流后痊愈,一例腹腔出血后进腹止血,未发现胆总管结石,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灵活运用LC的处理技巧是腹腔镜胆囊管结石手术成功的关键,且应重视发现和处理胆囊管结石,避免遗漏,如疑有结石,胆囊管游离要充分,以便开放取石后便于夹闭胆囊管残端,操作切忌粗暴,避免胆管损伤,胆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管 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囊管开口微切开与胆总管切开治疗胆管结石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田志强 罗昆仑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开口微切开胆管并一期缝合胆管术(LTCBDE)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TD)治疗胆囊并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3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胆囊并胆管结石患者分为LTCBDE组65例、LCTD组65例,比较两...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开口微切开胆管并一期缝合胆管术(LTCBDE)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TD)治疗胆囊并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3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胆囊并胆管结石患者分为LTCBDE组65例、LCTD组65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术后止痛、切开感染、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残留结石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LTCBDE组与LCTD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后胆瘘、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手术成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止痛及残余结石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胆囊管开口微切开胆总管取石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式简单易行、不需要留置T管、术后胆漏少且易控制的特点,是胆囊并胆管结石很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管 微切开 腹腔镜 胆管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及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丽君 张月秋 郑新荣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3年第2期99-10,共3页
将98例胆囊管结石行腹腔镜切除术患者列为观察组,选择同期98例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95例腹腔镜手术取石成功,治愈率96.94%,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4%,低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两... 将98例胆囊管结石行腹腔镜切除术患者列为观察组,选择同期98例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95例腹腔镜手术取石成功,治愈率96.94%,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4%,低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管结石 处理方法 护理配合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与腹腔镜下胆道探查“T”管引流治疗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聪 谷昊 +1 位作者 贺家勇 赵晋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318-1320,1325,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与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2种术式治疗继发性肝外胆管结...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与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2种术式治疗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58例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LTCBDE组26例,LCBDE组32例(其中2例为LTCBDE组术中中转)。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补液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胆漏、胆总管狭窄、胆管炎、腹腔感染、胆道出血、残余结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治愈后出院,无死亡病例。LTCBDE组术后无胆漏、残余结石及胆道出血,LCBDE组术后出现1例胆漏、2例残余结石、1例胆道出血,两组均无术后胆总管狭窄、胆管炎及腹腔感染病例。LTCBDE组患者术后带管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补液量均少于LCBDE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TCBDE组手术时间长于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LTCBDE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可视为安全有效及经济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管 胆总管探查术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囊管联合胆总管微切开取石并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新龙 崔军 刘学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4期533-53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联合胆总管微切开胆管取石并胆道一期缝合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2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囊管联合胆总管微切开胆管取石并胆道一期缝合术的疗效.结果26例患者均完成手术,该...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联合胆总管微切开胆管取石并胆道一期缝合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2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囊管联合胆总管微切开胆管取石并胆道一期缝合术的疗效.结果26例患者均完成手术,该方法术后患者均未出现胆管结石残留、胆道狭窄等一系列并发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均恢复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应用腹腔镜下胆囊管联合胆总管微切开取石并胆道一期缝合术,降低了对患者的手术损伤,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管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下载PDF
LC术后胆囊管残端过长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振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囊管残端过长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LC术后胆囊管残端过长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患者的临床处理经验。结果 26例患者均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明确...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囊管残端过长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LC术后胆囊管残端过长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患者的临床处理经验。结果 26例患者均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明确诊断。26例患者中20例行经腹手术治疗,4例经十二指肠内镜行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2例行非手术治疗后胆总管结石自行排出。结论 MRCP检查可有效预防和诊断LC术后胆囊管残端过长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开腹手术治疗能彻底去除病因,并防止胆总管结石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管残端过长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胆囊管-胆总管骑跨结石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雯怡 顾爱林 +1 位作者 包炎毅 阎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44-24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处理胆囊管-胆总管骑跨结石的技巧. 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3年6月19例胆囊管-总胆管骑跨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资料. 结果 19例腹腔镜下切开胆囊壶腹部和(或)胆囊管,完...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处理胆囊管-胆总管骑跨结石的技巧. 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3年6月19例胆囊管-总胆管骑跨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资料. 结果 19例腹腔镜下切开胆囊壶腹部和(或)胆囊管,完成LC.结石直径0.4~0.6 cm,平均0.5 cm.术后48 h拔引流管,3~5 d出院.19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0个月,无残余结石. 结论术中充分显露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切开胆囊管将结石推挤出胆囊管是腹腔镜下治疗骑跨于胆囊管总胆管间结石的最佳方法,也是预防术后残余结石的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囊管~胆总管骑跨结石
下载PDF
胆道探查术中行双管探查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李涛 高平 +5 位作者 张雄 李胜 杨刚 张鑫 郝琪伟 乔培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142-1144,1148,共4页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术中行双管探查(胆囊管、胆总管)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胆囊多发小结石伴肝外胆管结石病例45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A组(220例)和B组(230例)。A组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B组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囊管...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术中行双管探查(胆囊管、胆总管)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胆囊多发小结石伴肝外胆管结石病例45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A组(220例)和B组(230例)。A组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B组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囊管探查术。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术中明确胆囊管结石例数较多,术后结石复发或残留例数较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胆囊多发小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常规行双管探查可有效避免胆道术后继发结石或残留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胆道探查 胆囊管探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