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入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的鱼腥藻IB02(+)的细胞毒活性及其体内抗肿瘤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轩 林晨 +3 位作者 张雪燕 张谨 王敏 施定基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8年第5期350-355,共6页
目的测定转入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基因的鱼腥藻IB02(+)的抗肿瘤药效。方法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通过100L光生物反应器培养4组转入hTNFα基因鱼腥藻IB02(+),分别命名为批次1、2、3、4,经过反复冻融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转入hTNFα... 目的测定转入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基因的鱼腥藻IB02(+)的抗肿瘤药效。方法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通过100L光生物反应器培养4组转入hTNFα基因鱼腥藻IB02(+),分别命名为批次1、2、3、4,经过反复冻融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转入hTNFα基因鱼腥藻IB02(+)粗提物干粉样品。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转入hTNFα基因鱼腥藻IB02(+)粗提物干粉样品的细胞毒活性,并通过测定不同批次间的细胞毒活性差异检测其稳定性。采用转入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基因鱼腥藻IB02(+)对小鼠肝癌细胞H-22的抑制来测定体内抗肿瘤药效。结果转入hTNFα基因鱼腥藻IB02(+)的细胞毒活性约为8000U/mg。4种不同批次的转入hTNFα基因蓝藻IB02(+)细胞毒活性相当,hTNFα蛋白性质比较稳定。小鼠1次口服最大耐受量为16.0g/kg,在观察期内所有受试小鼠无一死亡,生长发育正常,主要脏器未见异常,未显示明显毒性。药效学研究表明,口服6g/kg转入hTNFα基因蓝藻IB02(+)对小鼠肝癌细胞H-22的抑制率平均值(37.7±3.4)%,最高值为41.5%(P<0.001)。结论转入hTNFα基因鱼腥藻IB02(+)抗肿瘤作用明显,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且药效学性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毒活性 小鼠肝癌细胞h-22 药效学
下载PDF
蓝萼甲素及其包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敏 任丽莉 陈国广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GLA)及其包合物(GLA-SBE-β-CD)的抗肿瘤活性。方法以S180实体瘤荷瘤小鼠为模型,考察GLA和GLA-SBE-β-CD对小鼠实体瘤的抑瘤率;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GLA和GLA-SBE-β-CD处理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人...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GLA)及其包合物(GLA-SBE-β-CD)的抗肿瘤活性。方法以S180实体瘤荷瘤小鼠为模型,考察GLA和GLA-SBE-β-CD对小鼠实体瘤的抑瘤率;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GLA和GLA-SBE-β-CD处理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人肝癌Hep G2细胞株、人宫颈鳞癌Si Ha细胞株,用MTT法测定药物对各细胞株的抑制率,考察其细胞毒性。结果 GLA和GLA-SBE-β-CD能有效抑制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且GLA-SBE-β-CD的抑瘤效果明显高于GLA的;GLA和GLA-SBE-β-CD对4种肿瘤细胞株均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且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结论 GLA-SBE-β-CD的抗肿瘤作用明显强于GLA;两者均具较强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甲素 包合物 移植性荷瘤小鼠 抗肿瘤活性 细胞毒性 HELA细胞株 A549细胞株 HEPG2细胞株 SiHa细胞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