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挂榜山小鲵线粒体DNA COⅠ基因及D-loop区序列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任巍 牛艳东 +2 位作者 周毅 王星 邓学建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研究克隆了挂榜山小鲵COⅠ基因及D-loop区全长,结果显示挂榜山小鲵COⅠ基因及D-loop区全长分别为1 551 bp和803 bp.运用MEGA4.0软件P-distance法分别比较COⅠ基因及D-loop区小鲵科19个物种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挂榜山小鲵与小鲵属遗传距... 研究克隆了挂榜山小鲵COⅠ基因及D-loop区全长,结果显示挂榜山小鲵COⅠ基因及D-loop区全长分别为1 551 bp和803 bp.运用MEGA4.0软件P-distance法分别比较COⅠ基因及D-loop区小鲵科19个物种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挂榜山小鲵与小鲵属遗传距离比与小鲵科其它属物种的小,并且挂榜山小鲵与Zhang et al(2006)提交的中国小鲵相应序列的遗传距离几乎为0,构建了MP分子系统发生树也显示挂榜山小鲵与小鲵属同属一个分支,且与Zhang et al提交的中国小鲵聚为一小支.通过以上分析认为挂榜山小鲵属于小鲵科小鲵属,这与传统分类学方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榜山小鲵 CO基因 d-loop 分类地位
下载PDF
基于COⅠ基因和D-loop序列的东海鳓鱼种质资源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鹏飞 贺舟挺 +3 位作者 徐开达 朱文斌 薛利建 张洪亮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93-98,共6页
以东海区鳓鱼背部肌肉的线粒体DNA作为模板,对16个个体的COⅠ基因和D-loop序列进行了扩增,通过对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最终得到了691 bp的COⅠ基因片段和718 bp的D-loop序列片断。用DNASP软件分析得知,16个COⅠ基因序列定义了6个单倍型(... 以东海区鳓鱼背部肌肉的线粒体DNA作为模板,对16个个体的COⅠ基因和D-loop序列进行了扩增,通过对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最终得到了691 bp的COⅠ基因片段和718 bp的D-loop序列片断。用DNASP软件分析得知,16个COⅠ基因序列定义了6个单倍型(在GenBank登录号:HM030765-HM030768,HM030769-HM030770),在6个单倍型中,共检测到6个变异位点,其中有5个变异位点发生在第三密码子位置上,有1个变异位点发生在第一密码子位置上。东海区鳓鱼16个个体D-loop序列共定义了14个单倍型(GenBank登录号:HM030781,HM030783-HM030792,HM030794-HM030796)。除去插入/缺失位点,14个单倍型共检测到30个多态位点,主要发生在D-loop序列的两端区域;D-loop序列还检测到80个插入或缺失位点,碱基插入主要发生在340~419 bp之间的中央区域,以40 bp重复片断插入的形式进行。每个个体含有2~4个连续重复片断。对鳓鱼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COⅠ基因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617,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1 3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0.950。D-loop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983,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9 98,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6.367。综合分析,东海区鳓鱼的遗传多样性并不高,有必要采取综合措施对其进行种质资源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鳓鱼 CO基因 d-loop序列 种质资源 遗传变异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和D-Loop区序列的7个鲤群体遗传差异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邹辉 韦玲静 +6 位作者 黄杰 甘宝江 莫洁琳 杨著山 滕忠作 刘康 叶香尘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09-1216,共8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究不同鲤群体的遗传进化差异,明确金边鲤线粒体基因的遗传进化多样性,为深入开展其遗传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分析金边鲤、晒江鲤、太湖鲤、福瑞鲤、建鲤、兴国红鲤和黑龙江野鲤...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究不同鲤群体的遗传进化差异,明确金边鲤线粒体基因的遗传进化多样性,为深入开展其遗传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分析金边鲤、晒江鲤、太湖鲤、福瑞鲤、建鲤、兴国红鲤和黑龙江野鲤等7个鲤群体的线粒体COⅠ基因和D-Loop区序列,通过MegAlign 7.0和DnaSP 5.0对多态位点数(S)、单倍型数(H)、核苷酸多样度(Pi)、单倍型多样度(Hd)、平均核苷酸差异(K)及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等遗传信息进行分析,运用Arlequin 3.5进行基因AMOVA分析,并以MEGA 7.0的邻接法(NJ)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获得7个鲤群体的COⅠ基因序列长787 bp和D-Loop区序列长878 bp。7个鲤群体间的COⅠ基因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5,其中金边鲤与晒江鲤的群体遗传距离最大(0.0011),与建鲤的群体遗传距离最小(0.0004);D-Loop区序列平均遗传距离为0.0292,其中金边鲤与黑龙江野鲤的群体遗传距离最大(0.0269),与福瑞鲤和建鲤的群体遗传距离最小,均为0.0102。在161份样品中,COⅠ基因共检测到12种单倍型,以单倍型HAP2最多;D-Loop区序列共检测到41种单倍型,其中HAP1、HAP2、HAP3、HAP4、HAP6、HAP7、HAP13和HAP15为金边鲤的特有单倍型。COⅠ基因的群体间变异贡献率为19.27%,群体内变异贡献率为80.73%;D-Loop区序列的群体间变异贡献率为20.29%,群体内变异贡献率为79.71%。从基于K2P遗传距离构建的遗传进化树可看出,建鲤、福瑞鲤和太湖鲤3个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近,且同时与金边鲤聚为一小支。【结论】金边鲤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可进一步选育获得金边鲤独有的优良性状品系,或通过基因辅助技术与其他鲤品种进行杂交而获得更优秀的新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鲤 CO基因 d-loop 遗传多样性 遗传变异
下载PDF
那曲地区藏族mtDNA D-环区高变区Ⅰ序列多态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冯强 席焕久 +2 位作者 温有锋 任甫 苏荣健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研究藏族人群线粒体DNA D-环区序列遗传多态性。方法:应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对36名藏族无关个体线粒体DNA D-环区高变区Ⅰ(hypervariable regionⅠ,HVR-Ⅰ)进行测序分析。结果:HVR-Ⅰ中404个核苷酸序列与Anderson相应序列比... 目的:研究藏族人群线粒体DNA D-环区序列遗传多态性。方法:应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对36名藏族无关个体线粒体DNA D-环区高变区Ⅰ(hypervariable regionⅠ,HVR-Ⅰ)进行测序分析。结果:HVR-Ⅰ中404个核苷酸序列与Anderson相应序列比较共发现有51处突变,构成34种单倍型。藏族线粒体DNA的HVR-Ⅰ基因差异度为0.996 1,偶合概率为0.031 6。结论:线粒体DNA D-环区HVR-Ⅰ序列的多态性在人类学、法医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那曲藏族 D-环区高变区 序列多态性
下载PDF
线粒体DNA序列在沙氏下鱵鱼鱼卵鉴别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卞晓东 张秀梅 +2 位作者 肖永双 高天翔 万瑞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11-116,共6页
沙氏下鱵鱼与太平洋颌针鱼的产卵期与产卵区相互交叠,卵的形态也十分相似。为了准确鉴别鱼卵种类,本研究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与控制区(D-loop)片段序列对通过形态学鉴别的沙氏下鱵鱼鱼卵进行了遗传学鉴别。通... 沙氏下鱵鱼与太平洋颌针鱼的产卵期与产卵区相互交叠,卵的形态也十分相似。为了准确鉴别鱼卵种类,本研究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与控制区(D-loop)片段序列对通过形态学鉴别的沙氏下鱵鱼鱼卵进行了遗传学鉴别。通过鱼卵与沙氏下鱵鱼、太平洋颌针鱼成鱼肌肉组织的COⅠ基因与D-loop片段序列的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鱼卵与沙氏下鱵鱼COⅠ基因片段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0%~0.4%,D-loop片段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0%~0.7%,两者差异应为种内水平的遗传分化,其亲缘关系相近;而鱼卵与太平洋颌针鱼COⅠ基因片段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23.1%,其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结果确定鱼卵为沙氏下鱵鱼卵,证明遗传学方法可用于准确鉴别鱼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氏下蠕鱼 鱼卵 鉴别 CO d-loop 遗传距离 分子系统树
下载PDF
中国耐力运动员线粒体DNA高变区I多样性及其与其他人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常芸 于长隆 +2 位作者 刘爱杰 高晓嶙 胡水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3-366,共4页
为了探讨人类运动能力的相关基因标记与分子遗传学机制 ,选取汉族耐力运动员 61人 ,相应汉人对照 63人 ,对其线粒体基因高变区I(mtDNAHVRⅠ )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测序 ,评估其单倍型、多样性及偶合概率 ,并与其他人群进行比较研究。结... 为了探讨人类运动能力的相关基因标记与分子遗传学机制 ,选取汉族耐力运动员 61人 ,相应汉人对照 63人 ,对其线粒体基因高变区I(mtDNAHVRⅠ )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测序 ,评估其单倍型、多样性及偶合概率 ,并与其他人群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汉族耐力运动员中有60个单倍型 ,汉人对照有 61个单倍型。中国汉族耐力运动员mtDNA多样性高达 99 95 % ,汉人对照mtDNA基因多样性也达 99 90 % ,二组无关个体间偶合概率均很小 ,经卡方检验上述各参数与频率在汉族耐力运动员和汉人对照两组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与西班牙人、中国台湾人及俄罗斯人等不同人群比较发现 ,mtDNA多样性的差异存在于群体内个体间 ,而群体间的差异较小。结果提示 ,汉族耐力运动员mtDNAHVRⅠ多样性非常高 ,且每个个体间mtDNA单倍型差异很大 ;不同人群mtDNA多样性的差异存在于群体内个体间 ,而群体间的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耐力运动员 线粒体DNA 高变区 多样性 MTDNA hvr 基因多样性
下载PDF
新疆河狸mtDNA D-loop HV-Ⅰ区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杜聪聪 赵晶 +3 位作者 初红军 刘元超 端肖楠 陈刚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8,共10页
通过测定和分析我国新疆乌伦古河流域16只河狸的mt DNA D-loop HV-Ⅰ区序列,对新疆河狸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河狸mt DNA D-loop HV-Ⅰ区序列长度为569 bp,A、T、G和C四种核苷酸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7.0%、32.7%、24.0%和1... 通过测定和分析我国新疆乌伦古河流域16只河狸的mt DNA D-loop HV-Ⅰ区序列,对新疆河狸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河狸mt DNA D-loop HV-Ⅰ区序列长度为569 bp,A、T、G和C四种核苷酸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7.0%、32.7%、24.0%和16.2%,新疆河狸mt DNA D-loop HV-Ⅰ区A+T含量高于G+C含量,表现出碱基组成的偏倚性。与蒙古国河狸mt DNA D-loop HV-Ⅰ区(AY623632)比对后,发现我国新疆河狸mt DNA D-loop HV-Ⅰ区10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2.03%,其中转换位点4个,颠换位点5个,缺失位点1个,无插入位点。依据Gen Bank上已公布的不同地区河狸种群mt DNA D-loop HV-Ⅰ区序列,构建系统树后发现我国新疆河狸和蒙古国河狸位于一个分支,说明两者属于欧亚河狸种下的同一个亚种-蒙新亚种(Castor fiber birulai)。在16只新疆河狸个体中鉴定出2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233 00±0.015 78,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1 23±0.015 90,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0.700,与其他河狸亚种种群比较后发现新疆河狸遗传多样性较低,基因丰富度低,这与新疆河狸局限的生活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河狸 MTDNA d-loop HV-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中国南海绿海龟(Chelonia mydas)线粒体DNA序列分析
8
作者 郭昱嵩 王中铎 刘楚吾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6-9,共4页
测定了南海海域绿海龟(Chelonia mydas)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Cyt b,EU918367、EU918368)和控制区(D-loop,EU918363、EU918364、EU918365、EU918366)的全序列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EU600157、EU600158)5’端DNA标签序列。Cyt b基... 测定了南海海域绿海龟(Chelonia mydas)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Cyt b,EU918367、EU918368)和控制区(D-loop,EU918363、EU918364、EU918365、EU918366)的全序列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EU600157、EU600158)5’端DNA标签序列。Cyt b基因全序列和COⅠ标签序列(DNA barcode)与GenBank中的相应序列比对,确认样本均为绿海龟。D-loop区序列聚类分析显示中国南海绿海龟分别与中东太平洋、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绿海龟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绿海龟 CYT b CO d-loop
下载PDF
基于多个线粒体序列的中韩俄沿海不同地理群体刺参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锦锦 廖梅杰 +4 位作者 李彬 王印庚 荣小军 张正 葛建龙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5,共11页
为评价不同海域不同体色特征刺参群体的遗传结构,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国、韩国和俄罗斯沿海8个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群体的16S rDNA、COⅠ和D-loop序列。根据所获得的16S rDNA、COⅠ和D-loop序列分析这8个群体的遗传多样... 为评价不同海域不同体色特征刺参群体的遗传结构,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国、韩国和俄罗斯沿海8个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群体的16S rDNA、COⅠ和D-loop序列。根据所获得的16S rDNA、COⅠ和D-loop序列分析这8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16S rDNA、COⅠ和D-loop序列长度分别为543 bp、656 bp和509~527 bp。16S rDNA序列中共检测到16个多态位点,1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629,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16,平均核苷酸差异数0.880。COⅠ序列共检测到62个多态位点,3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958,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7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4.796。D-loop序列共检测到200个多态位点,61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922,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15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6.834。3个线粒体片段对于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D-loop和COⅠ序列的多态位点数、单倍型数和核苷酸多样性均显著高于16S rDNA序列,更适用于同一物种不同群体遗传结构的解析。韩国浦项地区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这可能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洋流影响有关。利用COⅠ基因对采自浦项的3种体色刺参进行遗传分化分析,遗传分化系数Fst<0.05,不存在遗传分化。对所采集的群体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青岛海参群体与烟台海参群体聚为一支,再与韩国群山黑参群体聚为一支,然后与韩国木浦黑参群体聚在一起,向外依次为俄罗斯群体及韩国浦项的3个群体,不同种群的遗传结构受洋流影响最大,其次跟其地理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16S rDNA CO d-loop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DNA指纹技术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苏云 邹苹 +4 位作者 徐和平 李家勇 李正坚 邹浪萍 杨树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02-103,143,共3页
用非放射性标记α-珠蛋白-3'HVR探针在低强度洗涤条件下,对人的DNA指纹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清晰易读的DNA指纹图。并用该方法调查了云南省的78名无关个体,经统计学分析,计算出无关个体的相关机率是2.4×10-... 用非放射性标记α-珠蛋白-3'HVR探针在低强度洗涤条件下,对人的DNA指纹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清晰易读的DNA指纹图。并用该方法调查了云南省的78名无关个体,经统计学分析,计算出无关个体的相关机率是2.4×10-4。用该方法进行亲子鉴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用HinfⅠ和HeaⅢ两种内切酶酶切,解决了子代陌生带问题,用该方法对二十余起亲权纠纷案进行了鉴定,证明该方法稳定、结果可靠,父权肯定机率均在9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鉴定 DNA指纹技术 非放射性标记 DNA指纹图 经统计学分析 Hinf 方法调查 低强度 hvr 珠蛋白 云南省 内切酶 HCA 纠纷案 个体 机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