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totoxicity study of ethanol extract of the stem bark of asam kandis (Garcinia cowa Roxb.) on T47D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被引量:1
1
作者 Elidahanum Husni Faras Nahari +2 位作者 Yan Wirasti Fatma Sri Wahyuni Dachriyanus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5年第3期249-252,共4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ytotoxic effect of ethanol extract of the stem bark of asam kandis[Garcinia cowa Roxb.(G.cowa)]on T47 D breast cancer cell line.Methods:The cytotoxicity of ethanol extract was carried ou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ytotoxic effect of ethanol extract of the stem bark of asam kandis[Garcinia cowa Roxb.(G.cowa)]on T47 D breast cancer cell line.Methods:The cytotoxicity of ethanol extract was carried out against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T47D) by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colorimetric assay.The extract was added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0.1.1,10 and 100 μg/mL).The level of cytotoxicity was determined by calculating the level of IC_(50),that was based on the percentage of the cell death after 24 h treatment with the extract.Cell morp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by using inverted microscope.Results:The 3-(4.5-dimel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lrazolium bromide assay showed that ethanol extract of G.cowa exhibited significant cytotoxic effect on T47 D with IC_(50) value of(5.10+1.68) μg/mL.Morphological alteration of the cell lines after exposure to ethanol extract of G.cowa was observed under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in a dosc-dependent manner.ConclusionsThe results suggest the possible use of ethanol extract of asam kandis for preparing herbal medicine for cancer-related ail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CINIA cowa roxb CYTOTOXICITY T47d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下载PDF
降香黄檀木材DNA提取及rDNA-ITS序列条形码分子鉴定 被引量:12
2
作者 余敏 张浩 +2 位作者 刘盛全 金青 李大周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3-108,共6页
以不同产地人工林中采取的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木材为研究对象,提取并扩增不同温度处理后的降香黄檀心、边材DNA和ITS片段,分析不同温度处理对降香黄檀木材DNA提取和PCR扩增的影响;对不同产地的降香黄檀木材及其近缘... 以不同产地人工林中采取的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木材为研究对象,提取并扩增不同温度处理后的降香黄檀心、边材DNA和ITS片段,分析不同温度处理对降香黄檀木材DNA提取和PCR扩增的影响;对不同产地的降香黄檀木材及其近缘种多裂黄檀(Dalbergia rimosa Roxb)木材的rDNA-ITS序列进行测定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25℃和65℃热处理后的木材DNA呈不同程度的弥散分布,105℃热处理后的木材DNA降解成250bp以下的小片段;不同温度处理后的降香黄檀木材,仅有25℃处理后的木材ITS片段能够被成功地扩增。降香黄檀和多裂黄檀ITS序列共存在6个变异位点且ITS2区变异大于ITS1区,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将降香黄檀及其近缘种多裂黄檀木材区分开来,为利用ITS条形码序列鉴定降香黄檀木材及其常见混伪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黄檀 多裂黄檀 木材dNA提取 ITS 分子鉴定
下载PDF
D2 analysis for estimating genetic divergence in different clones of Dalbergia sissoo
3
作者 Ashok Kumar S. Ravichandran +1 位作者 Shivani Dobhal Vijay Kumar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085-1097,共13页
Genetic divergence was studied in selected 36 genotypes of Dalbergia sissoo Roxb. on the basis of seven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The divergence among genotypes was estimated by Mahalanobis method and genotypes were g... Genetic divergence was studied in selected 36 genotypes of Dalbergia sissoo Roxb. on the basis of seven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The divergence among genotypes was estimated by Mahalanobis method and genotypes were grouped into clusters by Tocher's method. All the genotypes were classified into seven distinct clusters on the basis of seven morphological traits. Cluster 1 was the largest with 25 genotypes followed by Cluster 2 (four genotypes). Cluster 3, 5, 6 and 7 were the divergent clusters. The D2 analysis revealed that D2 value (39.42) between clone 5040 and clone 201 was recorded maximum. The intra-cluster distance ranged from 0.00 (Cluster 3, 5, 6 and 7) to 3.89 (Cluster 1), the Cluster 3 (clone 33) was the most divergent cluster with maximum inter cluster distance (13.97) with the Cluster 7. By the divergence analysis, the parents for hybridization from diverse clusters could be selected for heterotic hybr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lbergia sissoo roxb. Genetic divergence Hybridization d2 analysis Heterotic
下载PDF
壮药多裂黄檀不同极性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4
作者 王维玉 陈文娇 +4 位作者 卢澄生 覃思思 朱敏 韦建华 陈明伟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64-68,共5页
[目的]对壮药多裂黄檀不同极性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测定多裂黄檀不同极性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以其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分析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 [目的]对壮药多裂黄檀不同极性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测定多裂黄檀不同极性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以其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分析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多裂黄檀不同极性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为4.28%~36.44%,黄酮类成分多富集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抗氧化结果显示,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强,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3777±0.0072)mg/ml和(0.0669±0.0007)mg/ml,总抗氧化能力的FRAP值为(1.5945±0.0120)mmol/g。[结论]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为多裂黄檀抗氧化的主要活性部位,可为该植物的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黄檀 极性部位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海南香枝木与越南香枝木木材构造特征比较解剖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桂兰 徐峰 +2 位作者 罗建举 李英健 蓝方敏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对海南香枝木和越南香枝木木材构造特征进行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宏观构造在材色气味、纹理结构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微观构造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木射线的种类、射线细胞的形态、射线组织的类型;其余解剖特征差异则不明显。... 对海南香枝木和越南香枝木木材构造特征进行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宏观构造在材色气味、纹理结构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微观构造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木射线的种类、射线细胞的形态、射线组织的类型;其余解剖特征差异则不明显。海南香枝木的树种名称为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越南香枝木的树种名称为多裂黄檀(D.rimosa Rox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黄檀 多裂黄檀 木材构造 比较解剖
下载PDF
土茯苓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4
6
作者 吴博 马跃平 +1 位作者 袁久志 孙启时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对土茯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为土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聚酰胺、ODS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根据IR、1H-NMR、13C-NMR等谱学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土茯苓中分离得到... 目的对土茯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为土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聚酰胺、ODS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根据IR、1H-NMR、13C-NMR等谱学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土茯苓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棕榈酸酯(β-sitosterol palmitate,1)、β-谷甾醇(β-sitosterol,2)、胡萝卜苷(daucosterol,3)、1-棕榈酰基-3-O-β-D-半乳糖基甘油酯(1-O-hexadecanoyl-3-O-β-D-galactop yranosyl-glycerol,4)、落新妇苷(astilbin,5)、槲皮素(quercetin,6)、花旗松素(taxilfolin,7)、槲皮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4′-O-β-D-pyranglucoside,8)、异落新妇苷(isoastilbin,9)。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菝葜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β-谷甾醇棕榈酸酯 1-棕榈酰基-3-O-β-d-半乳糖基甘 油酯
下载PDF
GC法同时测定粗壮女贞苦丁茶中4种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9
7
作者 刘莉 李清 +3 位作者 陈晓辉 史芳 果德安 毕开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97-1000,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定量测定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粗壮女贞挥发油中芳樟醇、α-松油醇、β-月桂烯和D-柠檬烯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DB-17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方式,初始柱温为60℃,以3℃/min上升... 目的建立同时定量测定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粗壮女贞挥发油中芳樟醇、α-松油醇、β-月桂烯和D-柠檬烯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DB-17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方式,初始柱温为60℃,以3℃/min上升至75℃,保持5 min,以5℃/min上升至85℃,保持3 min,再以8℃/min上升至117℃,保持5 min,最后以50℃/min上升至240℃;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300℃;载气为氮气,体积流量为1.0 mL/min;分流比为4∶1。结果芳樟醇、α-松油醇、β-月桂烯和D-柠檬烯分别在181.2~6 525μg/mL,84.4~3 036μg/mL,2.700~95.4μg/mL和4.000~144.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97.4%,95.7%,95.5%,RSD分别为1.7%,1.3%,1.8%,1.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粗壮女贞中4种挥发油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壮女贞 苦丁茶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芳樟醇 Α-松油醇 β-月桂烯 d-柠檬烯 同时定量测定
下载PDF
大叶芳樟鲜枝叶提取精油的指标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志茵 罗忠生 +1 位作者 龙光远 郭逸榴 《江西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4-5,共2页
大叶芳樟的纯叶片经水蒸气蒸馏可得到一种无色透明的精油。经气相色谱分析其右旋芳樟醇的含量可达到97.7761%。配合矮林化作业,通过提炼大叶芳樟精油可取得巨大经济效益。
关键词 大叶芳樟油 右旋芳樟醇
下载PDF
豆科黄檀属的二个新异名 被引量:1
9
作者 许东先 宋柱秋 +1 位作者 李世晋 张奠湘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8-611,共4页
在比较研究标本馆馆藏标本的基础上,确认Dalbergia esquirolii H.Lévl.与滇黔黄檀(D.yunnanensis Franch.),西盟黄檀(D.ximengensis Y.Y.Qian)与多裂黄檀(D.rimosa Roxb.)分别为同种植物,因此予以归并。
关键词 dALBERGIA esquirolii 滇黔黄檀 西盟黄檀 多裂黄檀 黄檀属 豆科 新异名
下载PDF
江西吉安右旋芳樟醇型黄樟鲜枝叶油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忠生 蒋志茵 +1 位作者 龙光远 黄恒辉 《江西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15-17,共3页
用水蒸汽蒸馏提取d-芳樟醇型黄樟鲜枝叶油。用芳樟油对其进行主成分对照,并采用气相色谱测定不同立地条件的精油主成分,提出右旋芳樟醇型黄樟鲜枝叶油的质量标准建议,黄樟鲜枝叶油芳樟醇含量大于90%,樟脑含量小于1.5%。
关键词 右旋芳樟醇 大叶芳樟 标准
下载PDF
壮药多裂黄檀中2个新的黄檀酚类化合物
11
作者 卢澄生 王维玉 +5 位作者 朱敏 覃思思 黎肇辉 梁臣艳 冯旭 韦建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8-423,共6页
运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结合半制备液相分离技术对多裂黄檀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2个化合物。通过UV、IR、MS、1D/2D NMR等波谱数据与结合文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多裂黄檀酚A(1)、多裂黄檀... 运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结合半制备液相分离技术对多裂黄檀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2个化合物。通过UV、IR、MS、1D/2D NMR等波谱数据与结合文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多裂黄檀酚A(1)、多裂黄檀酚B(2)、R-(-)-3′-hydroxy-2,4,5-trimethoxydalbergiquinol(3)、neokhriol A(4)、mucronulatol(5)、(3R)-7,2′,3′-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烷(6)、异短尖剑豆酚(7)、(3S)-violanone(8)、3′-Omethylviolanone(9)、eryvarin M(10)、(±)-α,3,4,2′,4′-pentahydroxydihydrochalcone(11)和(-)-butin(12)。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6、8、11、12对DPPH自由基有良好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黄檀 化学成分 黄檀酚 抗氧化
原文传递
多裂黄檀中两个新的异黄酮类化合物
12
作者 王维玉 陈文娇 +4 位作者 黄美芳 卢澄生 冯旭 梁臣艳 韦建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53-2057,共5页
研究多裂黄檀Dalbergia rimosa Roxb.根茎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MCI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多裂黄檀根茎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多... 研究多裂黄檀Dalbergia rimosa Roxb.根茎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MCI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多裂黄檀根茎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多裂异黄酮A、B(1和2)、刺芒柄花素(3)、7,4′-二甲氧基异黄酮(4)、4′,6,7-trimethoxyisoflavone(5)、鹰嘴豆芽素A(6)、樱黄素(7)、7-O-methyltectorigenin(8)、3′-hydroxydaidzein(9)、orobol7,3′-dimethyl ether(10)、2′,7-dihydroxy-4′,5′-dimethoxyisoflavone(11)、pruinosanone E(12)、caviunin(13)。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和11对DPPH自由基有显著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黄檀 异黄酮 多裂异黄酮A 多裂异黄酮B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山合欢皮中(-)-丁香树脂酚-4-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干国平 朱红 +2 位作者 师磊 史克莉 刘焱文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6-608,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山合欢皮中(-)-丁香树脂酚-4-O-β-D-葡萄糖苷(SG)的含量,并比较不同产地山合欢皮中SG的含量。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4∶66),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山合欢皮中(-)-丁香树脂酚-4-O-β-D-葡萄糖苷(SG)的含量,并比较不同产地山合欢皮中SG的含量。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4∶66),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结果:SG在0.02~0.5μg范围内,r=0.9997(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为1.7%,n=6。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不同产地药材中SG的含量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合欢皮 (-)-丁香树脂酚-4-O-β-d-葡萄糖苷(SG)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乌骨藤中通关藤苷A和D的含量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慧 裴志东 +1 位作者 姜欢 栾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乌骨藤药材中通关藤苷A和D含量的HPLC方法,并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测定。方法:采用AgilentTC-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37∶63),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 目的:建立测定乌骨藤药材中通关藤苷A和D含量的HPLC方法,并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测定。方法:采用AgilentTC-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37∶63),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通关藤苷A和D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0390~7.0910μg(r=0.9997)和2.4651~5.7519μg(r=0.9991),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7%(RSD=2.6%)、99.4%(RSD=2.5%)。结论:本法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控制药材的质量。且不同产地药材含有的2个成分的含量有一定差异性,其中云南含量最高,可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藤 通关藤苷A 通关藤苷d 通关藤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雪松松针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刘东彦 石晓峰 +4 位作者 李冲 王东东 范彬 沈薇 马趣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21-1924,共4页
目的研究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等柱色谱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雪松松针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 目的研究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等柱色谱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雪松松针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1)、3′,4′-二甲氧基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2)、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4)、山柰酚-3-O-(6″-O-E-阿魏酰基)-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3-O-(6″-O-E-肉桂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金丝桃苷(7)、雪松素(8)、山柰酚(9)、莽草酸(10)、莽草酸丁酯(11)、原儿茶酸(12)。结论除化合物10、12外,其余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针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松针 雪松素 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 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 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的白花蛇舌草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信 李莉 +4 位作者 张瑞 陈超 刘欣璐 杨培民 马传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633-1641,共9页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预测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Willd.)Roxb,ODWR]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s,Q-Marker)。方法:利用HPLC建立ODWR指纹图谱,确认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和HPLC-ESI-Q-TOF-MS对共有峰进行...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预测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Willd.)Roxb,ODWR]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s,Q-Marker)。方法:利用HPLC建立ODWR指纹图谱,确认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和HPLC-ESI-Q-TOF-MS对共有峰进行鉴定;运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和分析ODWR共有成分及炎症、肿瘤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ODWR潜在Q-Marker;使用Auto Dock Vina软件对ODWR潜在的Q-Marker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槲皮素-3-O-[2-O-(6-O-E-阿魏酰基)-β-D-吡喃葡糖苷]-β-D-吡喃半乳糖苷、(E/Z)-6-O-香豆酰鸡屎藤次苷甲酯、(E/Z)-6-O-阿魏酰鸡屎藤次苷甲酯成分为ODWR潜在的Q-Marker,主要通过作用于PIK3R1、NFKB1、HRAS等靶点,调控Pathways in cancer、Proteoglycans in cancer、Focal adhesion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肿瘤等作用。结论:槲皮素-3-O-[2-O-(6-O-E-阿魏酰基)-β-D-吡喃葡糖苷]-β-D-吡喃半乳糖苷、(E/Z)-6-O-香豆酰鸡屎藤次苷甲酯、(E/Z)-6-O-阿魏酰鸡屎藤次苷甲酯成分可作为ODWR潜在Q-Marker。本研究为ODWR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其抗炎、抗肿瘤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质量标志物 指纹图谱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槲皮素-3-O-[2-O-(6-O-E-阿魏酰基)-β-d-吡喃葡糖苷]-β-d-吡喃半乳糖苷 (E/Z)-6-O-香豆酰鸡屎藤次苷甲酯 (E/Z)-6-O-阿魏酰鸡屎藤次苷甲酯
原文传递
香花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汪琼 徐永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42-1748,共7页
目的对香花藤Aganosma marginata全株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柱、Sephadex LH20色谱柱、MCI色谱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香花藤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 目的对香花藤Aganosma marginata全株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柱、Sephadex LH20色谱柱、MCI色谱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香花藤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eriseoside C(1)、3-O-β-D-吡喃葡萄糖-3β,15α-二羟基孕甾-5-烯-20-酮(2)、3β,20α-二羟基-5-烯-孕甾(3)、24-methylstigmast-5-en-3-ol(4)、29-norcycloart-23-ene-3,25-diol(5)、29-norcycloartan-3-ol(6)、京尼平苷酸(7)、丁香树脂醇(8)、丁香脂素-4,4′-O-双-β-D-吡喃葡萄糖苷(9)、丁香酸-4-O-β-D-葡萄糖苷(10)、水杨酸(11)、东莨菪内酯(12)、壬二酸(13)、3-O-[β-D-xylopyranosyl]-(1→4)-β-D-allopyranoside-14-hydroxycard-20(22)-enolide(14)、bis(2-ethylhexyl)phthalate(15)、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1→4)-α-L-吡喃葡萄糖苷(16)、山柰酚3-O-α-L-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17)、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1→4)-[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苷(18)、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苷(19)、二十六碳酸-1-甘油酯(20)、5,8,12-trihydroxy-9-octadecenoic acid(21)、(2S,3S,4R)-phytosphingosine(22)、水粉覃素(23)。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花藤 京尼平苷酸 丁香树脂醇 丁香脂素-4 4'-O-双-β-d-吡喃葡萄糖苷 东莨菪内酯 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1→4)-α-L-吡喃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小花清风藤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杜伟东 吴蓓 +6 位作者 李志峰 王琦 李艳 潘玲玲 冯育林 钟国跃 杨世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277-4280,共4页
目的 研究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HP20树脂、以及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小花清风藤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5-三甲氧基... 目的 研究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HP20树脂、以及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小花清风藤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5-三甲氧基苯(1)、香草醛4-O-β-D-葡萄糖苷(2)、2,6-二甲氧基-4-羟基苄醇1-O-β-D-葡萄糖苷(3)、rel-5-(3S,8Sdihydroxy-1R,5S-dimethyl-7-oxa-6-oxobicyclo[3,2,1]-oct-8-yl)-3-methyl-2Z,4E-penta-dienoicacid(4)、原儿茶酸(5)、4-喹啉酮-2-羧酸(6)、3,4,5-三甲氧基苯甲酸(7)、邻苯二酚(8)、丁香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9)、(-)-(7α,8S)-erythro-1-Csyringylglycerol 4-O-β-D-glucopyranoside(10)、3,4,5-三甲氧基苯甲酸(11)、1,2,4-苯三酚(12)、阿魏酸(13)、香草酸(14)、对羟基苯甲酸(15)。结论 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2~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风藤属 小花清风藤 香草醛4-O-β-d-葡萄糖苷 原儿茶酸 阿魏酸 香草酸
原文传递
满江红全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钱文琪 吴炜琳 +5 位作者 张勋豪 康云 汪亚勤 邓元荣 倪铖杰 黄建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4397-4404,共8页
目的研究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与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满江红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目的研究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与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满江红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绿原酸甲酯(1)、4-O-咖啡酰基奎宁酸(2)、3,4-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3)、3,4,5-O-三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4)、(-)-N-[3′,4′-双羟基-(E)-肉桂酰基]-3-羟基-L-酪氨酸(5)、(-)-N-[3′,4′-双羟基-(E)-肉桂酰基]-L-酪氨酸(6)、(-)-N-[3′,4′-双羟基-(E)-肉桂酰基]-L-酪氨酸甲酯(7)、(-)-N-[4′-羟基-(E)-肉桂酰基]-L-酪氨酸(8)、brainicin(9)、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0)、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11)、山柰酚-3-O-(6″-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12)、咖啡酸(13)、表白色杜鹃素(14)、myzodendrone(15)、反式阿魏酸-β-D-葡萄糖苷(16)、5,7-二羟基色原酮-2-羧酸(17)、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18)、植醇(19)和反式-12-氧-(10Z,15Z)-植物二烯酸(20)。结论化合物1~12、14~18和20为首次从满江红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为首次从满江红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10、12和13具显著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江红 咖啡酰基奎宁酸 肉桂酰基酪氨酸 绿原酸甲酯 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