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种布鲁氏菌dhbC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宝宝 聂鑫 +9 位作者 杨小健 曹瑞勇 朱姝 黄海峰 张振兴 彭冬梅 李国华 李亚颖 王凤阳 杜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47-1953,共7页
试验旨在对羊种布鲁氏菌dhbC基因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并对其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参照GenBank中布鲁氏菌M5-90株dhbC基因序列信息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dhbC基因片段。将得到的dhbC基因连接到pMD20-T载体,构建pMD20-T... 试验旨在对羊种布鲁氏菌dhbC基因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并对其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参照GenBank中布鲁氏菌M5-90株dhbC基因序列信息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dhbC基因片段。将得到的dhbC基因连接到pMD20-T载体,构建pMD20-T-dhbC重组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鉴定正确后构建pET28a-dhbC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分析。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MAN及相关在线网站ProtParam、SOPMA及Protscale对dhbC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克隆了大小约为1 093bp的dhbC基因并进行了蛋白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约为47ku,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dhbC蛋白的分子式为C1866H2968N544O562S15,分子质量为42 496.3u,理论等电点(pI)为5.81,消光系数为33 835,不稳定系数为36.76,疏水指数为86.19,总平均疏水性(GRAVY)为-0.215。预测在哺乳动物网织红细胞的半衰期为30h,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41.94%)和无规则卷曲(31.46%)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dhbc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YL2021嗜铁素合成基因dhbC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沈佳慧 左杨 +2 位作者 乔俊卿 刘永锋 刘邮洲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2-612,共11页
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YL2021是一株对多种病原细菌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基因组中含有完整的儿茶酚型(2,3-Dihydroxybenzoate,DHB)嗜铁素合成基因簇。为了探明贝莱斯芽胞杆菌YL2021嗜铁素的功能,本研究以嗜铁素合成基... 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YL2021是一株对多种病原细菌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基因组中含有完整的儿茶酚型(2,3-Dihydroxybenzoate,DHB)嗜铁素合成基因簇。为了探明贝莱斯芽胞杆菌YL2021嗜铁素的功能,本研究以嗜铁素合成基因dhbC为对象,构建重组质粒pMD19-dhbc(cm),利用同源重组技术获得突变株ΔdhbC。生防相关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YL2021相比,突变株ΔdhbC泳动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明显下降,但是群集运动能力未发生改变。在营养丰富的LB培养基中,野生型菌株YL2021和突变株ΔdhbC均不产生嗜铁素,生长能力未发生改变,室内抑菌能力相当;但在缺铁M9培养基中,野生型菌株YL2021能产生儿茶酚型嗜铁素,生长缓慢,对供试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突变株ΔdhbC不能产生嗜铁素,生长能力明显下降,完全丧失抑菌能力。本文结果表明,缺铁条件下,dhbC基因是贝莱斯芽胞杆菌YL2021嗜铁素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嗜铁素是菌株YL2021发挥生防作用的重要抑菌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胞杆菌 嗜铁素 dhbc基因 抑菌作用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CAS15嗜铁素基因dhbC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余贤美 林超 +2 位作者 郑服丛 贺春萍 张修国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9-825,共7页
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dhbC基因,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dhbC基因片段长为1197bp,预期编码398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大小为43.8kD。将目的片段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0a(+),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获得重组菌株BL21(DE3)/pET-30... 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dhbC基因,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dhbC基因片段长为1197bp,预期编码398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大小为43.8kD。将目的片段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0a(+),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获得重组菌株BL21(DE3)/pET-30a-dhbC,以IPTG在30oC诱导4h实现高效表达,获得一个分子量为48.8kD的融合蛋白。重组蛋白可溶性分析结果表明:融合蛋白主要为可溶性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可与兔抗His-tag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在48.8kD处有特异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证明重组质粒中含有dhbC基因。通过同源重组的策略将dhbC基因敲除后重新导入,验证了dhbC基因与嗜铁素的生物合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dhbc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基因敲除
原文传递
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对CaCO_3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群 陈传宝 +2 位作者 付娟 方亮 任丽英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0-1014,共5页
以合成的带有磺酸基为端基的线型-超支化二嵌段共聚物PEG-b-PEI-SO3H为模板,探讨了其对CaCO3结晶的影响,并用FTIR、XRD、SEM、TEM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带有—SO3H端基的线型-超支化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PEG-b-PEI-SO3H对CaCO3晶... 以合成的带有磺酸基为端基的线型-超支化二嵌段共聚物PEG-b-PEI-SO3H为模板,探讨了其对CaCO3结晶的影响,并用FTIR、XRD、SEM、TEM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带有—SO3H端基的线型-超支化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PEG-b-PEI-SO3H对CaCO3晶体形貌和晶型表现出较强的调控能力.培养1天时得到空心环状方解石型CaCO3晶体,但当培养时间为3天和5天时,得到的CaCO3晶体形貌既有河蚌状也有类球状,同时其晶型既有方解石也有球霰石,而当培养时间达到7天后,得到的就只有球状球霰石CaCO3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 形貌 CACO3
下载PDF
不同嵌段比的PEG-b-PDMAEMA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聚集行为 被引量:4
5
作者 姚加 汪青 +1 位作者 童达君 李浩然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12-1616,共5页
采用氢核磁共振(1H-NMR)、动态光散射(DLS)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聚乙二醇-嵌段-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EG-b-PDMAEMA)三种具有不同PEG/PDMAEMA嵌段比的PEG-b-PDMAEMA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两嵌... 采用氢核磁共振(1H-NMR)、动态光散射(DLS)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聚乙二醇-嵌段-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EG-b-PDMAEMA)三种具有不同PEG/PDMAEMA嵌段比的PEG-b-PDMAEMA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两嵌段比例是影响聚合物胶束化过程的关键因素:只有当其中聚乙二醇含量较低(质量分数低于33%)时,聚合物才具有其pH/温度敏感胶束化特性.此外,共聚物溶液随温度胶束化过程与共聚物嵌段比大小密切相关.PEG-b-PDMAEMA这种不同于传统双亲性嵌段共聚物(DHBCs)在选择性溶剂中独特的胶束化行为,是由聚合物溶液体系中各种基团之间的氢键作用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聚集 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 聚甲基丙烯酸N N-二甲氨基乙酯 嵌段比
下载PDF
全亲水性嵌段共聚物及其超分子自组装 被引量:1
6
作者 窦红静 孙康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4-859,共6页
本文介绍了全亲水性嵌段共聚物(DHBCs)的定义与特点。根据不同的环境敏感自组装机理,分类详述了不同DHBCs的结构及其超分子自组装行为,并探讨了相应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关键词 全亲水性嵌段共聚物 自组装 温度诱导 pH诱导 离子强度诱导 络合诱导
下载PDF
超支化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对CaCO_3结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孟庆伟 王希 +1 位作者 谌东中 余学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7-450,共4页
采用合成的聚乙二醇-超支化聚酯(PEG-hb-DMPA)的线性-超支化杂化二嵌段共聚物,探讨了羧端基树状功能化的杂化嵌段共聚物对CaCO3结晶的影响,并用FTIR、XRD、SEM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羧端基的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对CaCO3结晶形貌... 采用合成的聚乙二醇-超支化聚酯(PEG-hb-DMPA)的线性-超支化杂化二嵌段共聚物,探讨了羧端基树状功能化的杂化嵌段共聚物对CaCO3结晶的影响,并用FTIR、XRD、SEM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羧端基的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对CaCO3结晶形貌乃至晶型均具有显著调控作用,比较高的浓度(1.67g·L-1,>10min)或较低浓度作用较长时间(0.33g·L-1,24h)均得到了呈较均匀球粒形态的球霰石CaCO3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3 超支化高分子 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 结晶调节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