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面双裂隙对砂岩力学性质和破坏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章德超 肖桃李 折海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1-154,111,共5页
鉴于岩体内部缺陷对其力学性质和损伤断裂破坏有显著影响的问题,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和DIC技术,分析了共面双裂隙类砂岩试样裂隙倾角和岩桥长度对岩石力学性质和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裂隙倾角变化,岩样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均有明显的变... 鉴于岩体内部缺陷对其力学性质和损伤断裂破坏有显著影响的问题,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和DIC技术,分析了共面双裂隙类砂岩试样裂隙倾角和岩桥长度对岩石力学性质和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裂隙倾角变化,岩样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均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相比于岩桥长度,裂隙倾角对岩石的力学性质影响更为显著;随裂隙倾角增加,岩样破坏时表面裂纹数量、主破坏裂纹和表面剥落数量均有减少,掉块面积却有明显增加,而随岩桥长度增加,裂纹扩展和剥落掉块特征基本相同;在裂纹扩展过程中,岩桥的贯通与裂隙倾角和岩桥长度均有关系;在低裂隙倾角时,岩样破坏模式以张拉破坏裂纹为主;随裂隙倾角增加,表现为由张拉破坏裂纹向剪切破坏裂纹转变形成了拉—剪混合破坏模式;同时,随岩桥长度增加,岩桥越难以贯通,裂纹扩展破坏则又由拉—剪混合裂纹向张拉裂纹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砂岩 共面双裂隙 裂隙倾角 岩桥 DIC技术
下载PDF
单轴加载下含共面双节理双层复合类岩试样的力学行为与破坏特征
2
作者 李骕 林杭 +3 位作者 林奇斌 汪亦显 赵延林 胡惠华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2815-2831,共17页
为研究节理与层理面对裂隙层状岩体裂纹演化的共同作用,对不同层理面倾角下,含多角度共面双节理的双层复合类岩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和数字图像相关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层理面和节理对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和强度参数有显著影响。试件的... 为研究节理与层理面对裂隙层状岩体裂纹演化的共同作用,对不同层理面倾角下,含多角度共面双节理的双层复合类岩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和数字图像相关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层理面和节理对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和强度参数有显著影响。试件的破坏模式分为4种不同类型。层理面的存在抑制了岩桥区域裂纹的贯通,层理面倾角的变化对裂纹扩展路径和破坏模式的转变有较大影响。对于层理面倾角为30°和45°的试件,节理倾角越大,层理面对试件破坏特征的影响越小。此外,观测到一种从层理面上萌生并且更容易在试件上层扩展的拉伸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面双节理 类岩试样 裂纹扩展 单轴加载 数字图像方法
下载PDF
竹叶青蛇咬伤中毒至DIC样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其斌 甘廷庆 +2 位作者 余奇松 黄光武 小杉忠诚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78-480,共3页
目的 探讨毒蛇竹叶青咬伤引起DIC样综合征的临床中毒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来本院急诊确诊的竹叶青蛇咬伤 16例病人测定抗凝血酶原Ⅲ活性 (antithrombinⅢ ,AT -Ⅲ )、α2 -纤溶酶抑制物活性 (α2 -plasmininhibitor,α2 -PI)... 目的 探讨毒蛇竹叶青咬伤引起DIC样综合征的临床中毒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来本院急诊确诊的竹叶青蛇咬伤 16例病人测定抗凝血酶原Ⅲ活性 (antithrombinⅢ ,AT -Ⅲ )、α2 -纤溶酶抑制物活性 (α2 -plasmininhibitor,α2 -PI)、纤维蛋白原浓度 (Fibrinogen ,Fg)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含量 (FDP) ,并对治疗前后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 (plateletcount,PLT)和试管法凝血时间 (cruortime ,CT)。结果 治疗前AT -Ⅲ活性 [(5 6 6± 11 17) % ]、α2 -PI活性 [(2 8 4±5 85 ) % ]及Fg含量 (0 5 3± 0 16g/L)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 ,但α2 -PI活性和Fg含量下降更明显 ;FDP含量(5 7 0± 8 4 8μg/mL)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 (P <0 0 1)。 16例病人中CT延长有 10例 ,PLT低于正常范围有 11例。经治疗病人均痊愈出院 ,但检查发现血液学方面的恢复比较缓慢。结论 竹叶青蛇咬伤可引起病人体内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青蛇伤 蛇咬伤中毒 脱纤维蛋白血症 DIC样综合征
下载PDF
毒蛇咬伤病人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初探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其斌 余奇松 +2 位作者 黄光武 甘廷庆 小杉忠诚 《蛇志》 2005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血液毒及混合毒类毒蛇咬伤病人的血小板功能情况,了解临床中毒发病机理。方法对近年来在本院急诊科确诊的五步蛇(Da.),蝮蛇(Ah.),眼镜蛇(Nn.),眼镜王蛇(Oh.),蝰蛇(Vr.),烙铁头(Tm.)和竹叶青(Ts.)等各种血液毒及混合毒类毒... 目的为了探讨血液毒及混合毒类毒蛇咬伤病人的血小板功能情况,了解临床中毒发病机理。方法对近年来在本院急诊科确诊的五步蛇(Da.),蝮蛇(Ah.),眼镜蛇(Nn.),眼镜王蛇(Oh.),蝰蛇(Vr.),烙铁头(Tm.)和竹叶青(Ts.)等各种血液毒及混合毒类毒蛇咬伤17例病人25个血样,进行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R)的检查和分析研究。结果除了Da未见MAR下降外(仅1例1个样品),其余各蛇种咬伤的样品均有下降。在获得未经治疗(抗蛇毒血清)的15个样品的检查结果中,进行统计分析,Vr、Tm以及Ah的MAR比正常人对照组(51.3±16.0)%明显下降。结论蛇毒中的血小板集聚抑制因子,可引起蛇伤患者体内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血小板处于无用状态,结果有些蛇伤病人DIC样综合征时出现严重出血而无明显微循环血栓形成致器官受损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伤 蛇毒中毒 血小板聚集率 DIC样综合征
下载PDF
红脖游蛇咬伤引起严重中毒的临床观察报告 被引量:10
5
作者 温汉春 李其斌 《蛇志》 2006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为了观察红脖游蛇(Rhabdophis subminiatus)咬伤的临床表现,探明其中毒引起出血的机制.方法 对2001-2005年我科诊治的7例红脖游蛇咬伤病人。采取临床观察结合实验室检查:试管法凝血时间(coagulation time)、PT、APTT、TT、... 目的 为了观察红脖游蛇(Rhabdophis subminiatus)咬伤的临床表现,探明其中毒引起出血的机制.方法 对2001-2005年我科诊治的7例红脖游蛇咬伤病人。采取临床观察结合实验室检查:试管法凝血时间(coagulation time)、PT、APTT、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rinogen.Fib)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含量(3P和D-二聚体)测定等实验检查的血液学研究。并采用自行设计方法治疗;蛇咬伤伤口局部消毒后给予点状加压止血(绝对不能切开.已经切口的需把伤口缝合后再止血)。全身治疗主要有(1)根据需要输注全血或血浆;(2)止血抗纤溶药:止血敏维生素K,止血芳酸.止血环酸;(3)654—2加地塞米松静脉点滴防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4)口服中草药蛇药;(5)扰感染;(6)抗休克和治疗MODS等对症处理。结果 7例病人就诊时全部有伤口出血难止,全身严重出血倾向,其中1例头颅CT检查发现有脑出血,2例出现了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全部患者进行血液学检查试管法凝血时间均明显延长.普通试管里血液未能凝固IPT、APTT和TT均延长.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基本检测不出,3P阳性和D-二聚体增加。呈脱纤维蛋白原血症状态。脑出血患者因元手术指征.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自动出院,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因无法人工肾治疗而自动出院(后证实死亡).其余5例痊愈出院.结论 提示该蛇咬伤可引起患者体内凝血系统被激活而继发纤溶亢进完全脱纤维蛋白状态的DIC样血液学改变.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合并症,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脖游蛇 蛇伤 中毒 脱纤维蛋白血症 DIC样综合征
下载PDF
北方地区蝮蛇咬伤致DIC样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建波 闫乐媛 +6 位作者 孙荣距 苏琴 秦宇红 张宪 党伟 赵志国 赵晓东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80-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蝮蛇咬伤引起DIC样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10-06-2011-09来本院就诊的97例蝮蛇咬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确诊为DIC样综合征的9例病例进行血小板计数及凝血系统指标D-二聚体、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蝮蛇咬伤引起DIC样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10-06-2011-09来本院就诊的97例蝮蛇咬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确诊为DIC样综合征的9例病例进行血小板计数及凝血系统指标D-二聚体、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时间检测及分析。结果:北方地区蝮蛇咬伤后DIC样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9.3%;9例患者分别于伤后1~8d内出现DIC现象,持续时间约2~7d,均无临床DIC表现。结论:北方地区蝮蛇咬伤可引起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异常,出现DIC样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咬伤 DIC样综合征 北方地区 蝮蛇
原文传递
北方地区蝮蛇咬伤中毒早期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建波 闫乐媛 +4 位作者 苏琴 张宪 党伟 刘贵福 赵晓东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研究北方地区蝮蛇咬伤中毒早期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09-6-2011-06接诊的38例北方地区蝮蛇咬伤后24h之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及凝血系统指标D-二聚体(D-Dime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目的:研究北方地区蝮蛇咬伤中毒早期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09-6-2011-06接诊的38例北方地区蝮蛇咬伤后24h之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及凝血系统指标D-二聚体(D-Dime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凝血酶时间(TT)作一回顾性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共20例进行相应指标的比较。结果:蝮蛇咬伤组中,5例患者出现PLT减少,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延长8例,TT延长11例,D-D升高21例,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而APTT和Fg均正常,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方地区蝮蛇咬伤中毒早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凝血功能,但大多数患者不影响PLT计数;有纤溶增强表现,但较少造成严重脱纤维蛋白血症,较少引起DIC或DIC样综合征,需要继续观察及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凝血 蝮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样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