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dimension reduction-base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for case-contro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vs.partial least squares 被引量:2
1
作者 Honggang Yi Hongmei Wo +9 位作者 Yang Zhao Ruyang Zhang Junchen Dai Guangfu Jin Hongxia Ma Tangchun Wu Zhibin Hu Dongxin Lin Hongbing Shen Feng Chen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98-307,共10页
With recent advances in biotechnology,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identify genetic variants that underlie human complex diseases and traits. In case-control GWAS, typical statistica... With recent advances in biotechnology,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identify genetic variants that underlie human complex diseases and traits. In case-control GWAS, typical statistical strategy is traditional logistical regression (LR) based on single-locus analysis. However, such a single-locus analysis leads to the well-known multiplicity problem, with a risk of inflating type I error and reducing power. Dimension reduction-based techniques, such as principal component-based logistic regression (PC-LR), partial least squares-based logistic regression (PLS-LR), have recently gain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analysis of high dimensional genomic data. However, the perfor- mance of these methods is still not clear, especially in GWAS. We conducted simulations and real data application to compare the type I error and power of PC-LR, PLS-LR and LR applicable to GWAS within a define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set region. We found that PC-LR and PLS can reasonably control type I error under null hypothesis. On contrast, LR, which is corrected by Bonferroni method, was more conserved in all simulation settings. In particular, we found that PC-LR and PLS-LR had comparable power and they both outperformed LR, especially when the causal SNP was in high linkage disequilibrium with genotyped ones and with a small effective size in simulation. Based on SNP set analysis, we applied all three methods to analyz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GWAS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artial least squares-based logistic regression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type I error POWER
下载PDF
不同产地太白贝母中11种核苷与碱基类成分分析及产地差异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梅春梅 陈富贵 +5 位作者 赵雨薇 王丹 史长灿 邱鸿凯 周浓 李伟东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1-418,共8页
目的对10批采自重庆、云南、陕西等5个省(市)的太白贝母样品中11种核苷和碱基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法比较太白贝母中的核苷和碱基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规范化种植和产地优选提供参考。方法水超... 目的对10批采自重庆、云南、陕西等5个省(市)的太白贝母样品中11种核苷和碱基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法比较太白贝母中的核苷和碱基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规范化种植和产地优选提供参考。方法水超声提取太白贝母中的核苷和碱基类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测定样品中各成分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对产地进行划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确定太白贝母中差异性的指标成分,比较指标性成分在不同产地样品间的含量差异。结果11种核苷和碱基类成分在不同产地太白贝母中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可将样品聚为4类;PLS-DA鉴定出5个指标性成分,分别为尿嘧啶、胞嘧啶、尿苷、肌苷、腺苷,以重庆、湖北产地样品所含核苷和碱基成分相对较高,质量相对较优。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筛选出了鉴定不同产地太白贝母中的特征性核苷和碱基类成分,可用于初步阐明不同产地样品的差异性,并能够较好地反映太白贝母的品质,为太白贝母药材采购产地选择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贝母 产地 核苷类 碱基类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 主成分分析 层次聚类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一种席夫碱钴(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丁应涛 王立衡 +4 位作者 郑成凤 蒋淑恋 黄立漳 高飞 汪庆祥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3-317,352,共6页
以邻苯二胺、水杨醛和乙酸钴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席夫碱钴(Ⅱ)配合物(CoL,L=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采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配体及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在pH 7.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光谱法、粘度法和循环... 以邻苯二胺、水杨醛和乙酸钴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席夫碱钴(Ⅱ)配合物(CoL,L=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采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配体及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在pH 7.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光谱法、粘度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席夫碱钴(Ⅱ)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紫外光谱实验表明DNA的加入能引起配合物特征吸收峰的减色效应,表明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光谱滴定法测得二者的结合常数为1.1×104L/mol。粘度实验显示,随着配合物浓度的加大,DNA相对粘度先增大后减小,说明二者之间通过部分嵌插模式结合。电化学实验表明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有一对对应于中心Co(Ⅱ)离子的氧化还原峰,当加入一定量的DNA后,该对氧化还原峰电流显著降低,进一步表明席夫碱钴配合物与DNA发生了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钴(Ⅱ)配合物 dna结合 部分嵌插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DNA碱基混合物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田坚 金丽虹 +2 位作者 赵丽辉 申炳俊 王一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研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DRS)同偏最小二乘法(PLS)相结合对四种碱基(鸟嘌呤G、腺嘌呤A、胞嘧啶C、胸腺嘧啶T)混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最佳主成分数为4时,碱基含量的预测值最好,其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A=0.9847,T=0.9851... 研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DRS)同偏最小二乘法(PLS)相结合对四种碱基(鸟嘌呤G、腺嘌呤A、胞嘧啶C、胸腺嘧啶T)混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最佳主成分数为4时,碱基含量的预测值最好,其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A=0.9847,T=0.9851,G=0.9923,C=0.9933;相对标准误差RSD分别为A=1.3927%,T=1.4952%,G=1.6353%,C=1.7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 dna碱基 偏最小二乘法 定量分析
下载PDF
黄金矿山岩体质量分级知识库与PLS简化预测模型
5
作者 李书强 刘志祥 刘伟军 《黄金》 CAS 2024年第10期47-53,共7页
针对黄金矿山工程岩体特征,分析了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QD值、节理结构面状态、节理结构面间距、地下水状态、节理结构面方向对工程影响和地应力值这7个主要因素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对7个指标进行修正,建立了地下矿山M-RMR岩体质量评价... 针对黄金矿山工程岩体特征,分析了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QD值、节理结构面状态、节理结构面间距、地下水状态、节理结构面方向对工程影响和地应力值这7个主要因素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对7个指标进行修正,建立了地下矿山M-RMR岩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M-RMR岩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了焦家金矿直属矿区、寺庄矿区和望儿山矿区工程岩体质量等级,建立了焦家金矿地下矿山岩体质量与其影响因素的神经网络知识库模型,达到了焦家金矿工程岩体质量智能分级的目的。为简化M-RMR指标体系中指标数量,更利于实际应用,采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对7个指标所携带信息量的大小进行排序,并逐个删除不重要的指标,利用单因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PLS1)建立了精简指标的简化预测模型。简化预测模型可使用较少的评价指标对岩体质量给出准确的分级,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矿山 岩体质量分级 岩体稳定性 神经网络 知识库模型 简化模型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下载PDF
基于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技术的浓香型基酒快速检测
6
作者 韩云翠 吕志远 +5 位作者 刘玉涛 张梦梦 张晨曦 卢春玲 邱振清 汪俊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2-278,285,共8页
为在线监测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不同馏分的质量情况,以摘酒工艺过程中的基酒为研究对象,利用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基酒中乙醇、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己酸、丁酸8种化合物的快速检测... 为在线监测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不同馏分的质量情况,以摘酒工艺过程中的基酒为研究对象,利用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基酒中乙醇、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己酸、丁酸8种化合物的快速检测模型。酒精度、乙酸乙酯、乳酸乙酯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9,己酸乙酯分析模型的R2为0.95,丁酸乙酯、乙酸、己酸检测模型的R2约为0.90,丁酸模型的R2为0.79。8种化合物的红外光谱预测结果与化学值均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并且化合物含量范围越宽,含量分布越均匀,模型的拟合度越好。不同季节温差大会引起基酒红外吸收光谱波动,导致模型检测准确性降低,通过温度补偿全局校正的方法建立的检测模型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实现在线自动化摘酒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浓香型基酒 温度补偿全局校正 检测模型
下载PDF
退耕还林背景下黄土高原蒸散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归因 被引量:1
7
作者 白萌 莫淑红 +5 位作者 莫兴国 邢东兴 李晓华 封建民 郭玲霞 许晓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344-8358,共15页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几十年黄土高原地表环境和水碳通量发生显著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系统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基于植被界面过程(VIP)遥感蒸散发模型,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蒸散量(ET)时空变化格局进行模拟研究...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几十年黄土高原地表环境和水碳通量发生显著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系统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基于植被界面过程(VIP)遥感蒸散发模型,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蒸散量(ET)时空变化格局进行模拟研究,揭示了近20年黄土高原水碳通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2000—2019年黄土高原ET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倾向率为3.77 mm/a,其中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ET增长最为显著,而陕西关中平原东部、宁夏银川平原南部等农业区则呈显著下降趋势,倾向率为-5.68 mm/a;(2)气候变量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ET显著上升区的区域平均贡献分别为14.7%和78.6%(其中人类活动贡献为70.5%),而对ET显著下降区的区域平均贡献分别为-58.4%和-31.5%(其中人类活动贡献为-31.6%),表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分别主导了ET显著上升区和ET显著下降区的蒸散变化;(3)在气候变化主导区域,气温和降水量分别为能量受限区和水分受限区ET增加的主导气象因子,而气溶胶浓度升高导致的日照时数和地表风速下降对作物碳同化和蒸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成为农业区ET下降的主导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蒸散发 VIP模型 偏最小二乘回归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北方浓香型白酒酿造糟醅理化指标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启 马辉峰 +1 位作者 蔡建波 朱立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1-164,共4页
发酵糟醅质量在浓香型白酒酿造中起着关键作用,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实现对糟醅的及时、准确、高效检测。该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北方浓香型白酒出入窖糟醅水分、酸度、淀粉三个理化指标进行了快速分析并建立了其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发酵糟醅质量在浓香型白酒酿造中起着关键作用,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实现对糟醅的及时、准确、高效检测。该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北方浓香型白酒出入窖糟醅水分、酸度、淀粉三个理化指标进行了快速分析并建立了其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入窖糟醅水分含量、酸度、淀粉含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6、0.79、0.65,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0.77%、0.11 mmol/10 g、0.11%;出窖糟醅水分含量、酸度、淀粉含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0、0.92、0.79,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4%、0.16 mmol/10 g、0.49%,模型的质量较好。并且利用验证样品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入窖糟醅水分、酸度、淀粉的模型预测的标准偏差分别为2.10%、0.22 mmol/10 g、1.32%,出窖糟醅水分、酸度、淀粉的模型预测的标准偏差分别为1.61%、0.56 mmol/10 g、1.13%,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生产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基酒 近红外光谱 理化指标 预测模型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分析不同基酒装量对美乐葡萄蒸馏酒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郭亚芸 邵学东 +3 位作者 张正文 李勃 薛伟 史红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69-276,共8页
以胶东半岛产区美乐葡萄为酿酒原料进行基酒发酵,考察蒸馏工艺中基酒装量(150、200、250 L)对美乐葡萄蒸馏酒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以期对美乐葡萄蒸馏酒的蒸馏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对不同... 以胶东半岛产区美乐葡萄为酿酒原料进行基酒发酵,考察蒸馏工艺中基酒装量(150、200、250 L)对美乐葡萄蒸馏酒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以期对美乐葡萄蒸馏酒的蒸馏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对不同基酒装量的蒸馏酒酒身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两种统计学方法对3个不同基酒装量的蒸馏酒酒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基酒装量为150、200、250 L时的蒸馏酒酒身分别检测出67、67、64种香气物质,种类最多的均是酯类物质,各37种,基酒装量为150 L时的蒸馏酒酒身中酯类含量最高,显著高于200 L和250 L。根据PCA结果,并运用OPLS-DA统计学方法验证,对基酒装量150、200、250 L蒸馏酒酒身有积极影响的物质分别有13、1、1种。本研究为生产高品质美乐葡萄蒸馏酒奠定基础,并有助于推动我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量 挥发性化合物 葡萄蒸馏酒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白酒基酒中典型醇的近红外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5
10
作者 刘建学 杨国迪 +3 位作者 韩四海 李璇 李佩艳 徐宝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1-286,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基酒中的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和异戊醇的含量作为建立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化学值,将近红外光谱图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和内部交互验证法建立基酒中典型醇的快速检测模型,并进一步优化模型。确定了最优光谱预处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基酒中的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和异戊醇的含量作为建立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化学值,将近红外光谱图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和内部交互验证法建立基酒中典型醇的快速检测模型,并进一步优化模型。确定了最优光谱预处理方法和最佳谱区,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和异戊醇的校正集样品的真实值与近红外预测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2、0.981、0.963和0.981,内部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7、0.49、0.101 mg/100 mL和0.67 mg/100 mL;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7、0.980、0.928和0.952,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40、0.81、0.49 mg/100 mL和1.35 mg/100 mL。结果表明建立的典型醇近红外快速检测模型的准确度、稳定性及预测性能均呈现良好,为白酒基酒的醇类物质品质分析方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白酒基酒 典型醇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白酒基酒中乙醇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韩四海 郭玉姗 +4 位作者 李璇 刘建学 李佩艳 徐宝成 罗登林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8-161,共4页
为了快速测定白酒基酒中的乙醇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处理白酒基酒近红外图谱,建立白酒基酒中乙醇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最佳预处理方法为减去一条直线法,最优波段谱为7 502~5 450 cm^(-1),主成分数为... 为了快速测定白酒基酒中的乙醇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处理白酒基酒近红外图谱,建立白酒基酒中乙醇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最佳预处理方法为减去一条直线法,最优波段谱为7 502~5 450 cm^(-1),主成分数为7。校正集样品的化学值与预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923 3,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89;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到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为0.954 8,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1.21。结果显示近红外检测方法快速有效,所建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模型的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白酒基酒 乙醇 检测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白酒基酒中己酸、乙酸的近红外快速检测 被引量:38
12
作者 刘建学 张卫卫 +6 位作者 韩四海 李璇 李佩艳 杨国迪 杨莹 徐宝成 罗登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1-185,共5页
建立白酒基酒中的己酸、乙酸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分析白酒基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对光谱数据进行不同处理。结果表明:白酒基酒中己酸、乙酸对近红外有特异吸收,最佳预处理方法与最优波段分别为:一阶导数+减去一条直线、一阶导数+矢量... 建立白酒基酒中的己酸、乙酸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分析白酒基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对光谱数据进行不同处理。结果表明:白酒基酒中己酸、乙酸对近红外有特异吸收,最佳预处理方法与最优波段分别为:一阶导数+减去一条直线、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预处理光谱;谱区选择6 101.7-5 446 cm^(-1)和11998.9-7 501.7 cm^(-1),6 101.7~5 449.8 cm^(-1)和11 998.9~7 497.9 cm^(-1)。利用偏最小二乘法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相结合,采用内部交叉验证法建立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优化,己酸、乙酸校正集样品的化学值与近红外的预测值的决定系数分别为99.73%、97.00%;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差分别为0.90、0.63 mg/100 mL;进一步对己酸、乙酸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己酸和乙酸模型验证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99.47%、95.63%,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1.00、1.73 mg/100 mL。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效果很好,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良好的稳定性,能满足白酒生产中己酸和乙酸的快速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白酒基酒 己酸 乙酸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近红外分析方法测定润滑油基础油的化学族组成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艳斌 郭庆洲 +1 位作者 陆婉珍 袁洪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4-227,共4页
测定了不同来源、不同工艺的润滑油基础油近红外谱图 ,以偏最小二乘方法为数学工具 ,通过硅胶吸附法取得基础数据 ,建立基础油的近红外光谱 -化学族组成模型。采用该模型测定未知样品与硅胶吸附法的测定结果相比 ,饱和烃质量分数和芳烃... 测定了不同来源、不同工艺的润滑油基础油近红外谱图 ,以偏最小二乘方法为数学工具 ,通过硅胶吸附法取得基础数据 ,建立基础油的近红外光谱 -化学族组成模型。采用该模型测定未知样品与硅胶吸附法的测定结果相比 ,饱和烃质量分数和芳烃质量分数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877和 0 9875。对子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分析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近红外分析方法重现性好 ,分析速度快 ,结果准确 ,且不消耗有机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基础油 化学族组成 近红外 偏最小二乘方法 测定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白酒基酒中甲醇含量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建学 郭玉姗 +2 位作者 李璇 韩四海 李佩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82,88,共6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白酒基酒中的甲醇含量,对光谱数据进行了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甲醇的定量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主成分数为2,最优波段谱为6 102~5 450 cm^(-1),校正集...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白酒基酒中的甲醇含量,对光谱数据进行了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甲醇的定量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主成分数为2,最优波段谱为6 102~5 450 cm^(-1),校正集样品的真实值与预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955 2,校正标准偏差为1.30。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到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为0.950 6,预测标准偏差为1.83。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甲醇定量分析模型与常用的气相色谱法预测效果一致,模型的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可为白酒基酒中甲醇含量的在线快速检测提供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白酒基酒 甲醇 偏最小二乘法 定量分析
下载PDF
构建支持向量机-偏最小二乘法为药物构效关系建模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剑 陈德钊 +1 位作者 成忠 叶子青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3-266,共4页
为研究药物构效关系积累样本数据的过程中,需为小样本建模。此时较易造成过拟合,影响模型的预测性能和稳定性。为此可用偏最小二乘(PLS)法从样本数据中成对地提取最优成分,消除自变量间的复共线性,并有效的降维,然后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 为研究药物构效关系积累样本数据的过程中,需为小样本建模。此时较易造成过拟合,影响模型的预测性能和稳定性。为此可用偏最小二乘(PLS)法从样本数据中成对地提取最优成分,消除自变量间的复共线性,并有效的降维,然后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成对成分进行非线性回归,并以基于误差修正的策略调整,使之更有效地表达自、因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由此构建为EB-LSSVM-PLS算法,所建模型的预报精度高,稳定性良好。将其应用于新型黄烷酮类衍生物的QSAR建模,效果令人满意,其泛化性能优于其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偏最小二乘 基于误差修正 小样本 构效关系 泛化性能
下载PDF
基于自然光照反射光谱的温室黄瓜叶片含氮量预测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喜杰 李民赞 +2 位作者 张彦娥 赵朋 张建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14,共4页
利用便携式光谱辐射仪测量了自然光照条件下温室黄瓜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并计算了反射率光谱的一次微分光谱。反射率光谱以及一次微分光谱与叶片含氮量的相关分析表明,温室内光谱特性与叶片含氮量相关性最大的敏感波段分别是505~664nm和... 利用便携式光谱辐射仪测量了自然光照条件下温室黄瓜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并计算了反射率光谱的一次微分光谱。反射率光谱以及一次微分光谱与叶片含氮量的相关分析表明,温室内光谱特性与叶片含氮量相关性最大的敏感波段分别是505~664nm和685~722nm。当利用原始光谱进行分析时,通过变量筛选得到了4个敏感波长,分别是568、596、640和664nm。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R)以及归一化颜色指数(NDCI)分析都表明,建模时的相关系数RC>0.800,模型验证时的相关系数RV>0.700。对微分光谱进行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单一敏感波长520nm就可获得理想模型,建模时的相关系数为0.880,模型验证时的相关系数为0.787。对比原始光谱的PLSR模型与一阶微分光谱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得知,原始光谱以及一阶微分光谱都可用于温室内叶片含氮量的预测,而且一阶微分光谱在一些特殊的波长处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这些模型将成为开发便携式作物长势诊断仪器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遥感 叶片氮元素含量 温室栽培 多元回归分析(MLR)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R)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烃族组成的薄层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杜国华 杨海鹰 +1 位作者 蔺玉贵 顾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83,共3页
采用薄层色谱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了不同来源、不同工艺的润滑油基础油 ,提取了薄层色谱图特征变量 ,以偏最小二乘法为数学工具 ,通过洗脱色谱法取得基础数据 ,建立基础油的薄层色谱 -烃族组成模型 ;采用该模型预测待测样品的烃族组... 采用薄层色谱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了不同来源、不同工艺的润滑油基础油 ,提取了薄层色谱图特征变量 ,以偏最小二乘法为数学工具 ,通过洗脱色谱法取得基础数据 ,建立基础油的薄层色谱 -烃族组成模型 ;采用该模型预测待测样品的烃族组成 ,并与洗脱色谱法的测定结果比较 ,饱和烃和芳烃质量分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7和0.9611;对子分析结果进行t检验表明 ,建立的方法与洗脱色谱法的测定结果相一致 ;另外 ,薄层色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基础油 烃族组成 薄层色谱法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偏最小二乘法 分析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算法的人脸图像超分辨率技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炜 杨晓敏 +1 位作者 陈默 何小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025-3033,共9页
提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回归的超分辨率复原算法.介绍了偏最小二乘法回归算法的原理,研究和分析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回归的超分辨率复原算法.将高低分辨率图像块的高频信息和中频信息作为其特征,并采用分块重叠的方法解决了复原时存在的... 提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回归的超分辨率复原算法.介绍了偏最小二乘法回归算法的原理,研究和分析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回归的超分辨率复原算法.将高低分辨率图像块的高频信息和中频信息作为其特征,并采用分块重叠的方法解决了复原时存在的方块效应.通过对亚洲人脸和欧美人脸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无论是对亚洲人脸还是欧美人脸都能取得较好的复原效果,并且在放大倍数较大的情况下,复原的效果仍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学习的超分辨率 幻觉脸 偏最小二乘法 回归算法
下载PDF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 被引量:36
19
作者 仲蔚 俞金寿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3-87,共5页
根据几个模型相加可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及鲁棒性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软测量建模的新方法。即先用模糊c 均值聚类算法将训练集分成具有不同聚类中心的子集,每一子集用RBF网络或部分最小二乘法进行训练得出子模型,再用模糊聚... 根据几个模型相加可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及鲁棒性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软测量建模的新方法。即先用模糊c 均值聚类算法将训练集分成具有不同聚类中心的子集,每一子集用RBF网络或部分最小二乘法进行训练得出子模型,再用模糊聚类后产生的隶属度将各子模型的输出加权求和得到最后结果。此算法通过一个复杂非线性函数的仿真建模和一个分馏塔柴油倾点软测量建模的工业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比其它算法具有更好的泛化结果和预报精度,具有良好的在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测量 模糊C均值聚类 鲁棒性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近红外分析方法测定润滑油基础油粘度指数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艳斌 袁洪福 陆婉珍 《润滑油》 CAS 2001年第6期53-56,共4页
采用PLS校正方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 -粘度指数校正模型 ,能够覆盖多种原油、多种工艺及牌号的基础油。使用该模型对 2 3个样品的对比测定结果表明 ,验证集标准误差 (SEV)为 2 .13。成对t检验结果表明 ,近红外分析方法与标准分析方法测定... 采用PLS校正方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 -粘度指数校正模型 ,能够覆盖多种原油、多种工艺及牌号的基础油。使用该模型对 2 3个样品的对比测定结果表明 ,验证集标准误差 (SEV)为 2 .13。成对t检验结果表明 ,近红外分析方法与标准分析方法测定的粘度指数没有显著性差别 ,具有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 ,结果准确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模型 润滑油 基础油 粘度指数 近红外分析方法 偏最小二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