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Manganese on DNA-Protein Crosslinks of Testicle in Chicken
1
作者 ZHANG Liming TANG Hongpeng GU Xijuan XU Shiwe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1期51-55,共5页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anganese on DNA-protein crosslinks (DPC) of testicle in chicken. 500, 800, 1 700 mg·kg^-1 MnC12 were added to forage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the sub-chronic manganese pois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anganese on DNA-protein crosslinks (DPC) of testicle in chicken. 500, 800, 1 700 mg·kg^-1 MnC12 were added to forage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the sub-chronic manganese poisoning. After 30, 60 and 90 d, testicles were taken out to detect hydroxyl radical inhibiting capacity and DPC cont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hydroxyl radical inhibiting capacit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DPC content notably increased, and there was a time-dose relationship. It demonstrated that manganese could decrease the inhibitng capacity of hydroxyl radical,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hydroxyl and DPC, and induce DNA da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GANESE CHICKEN TESTICLE dna-protein crosslinks hydroxyl radical inhibiting capacity
下载PDF
血清和血浆对甲醛诱导性细胞内DPC形成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昆 曹毅 +2 位作者 胡均猜 乔永康 杨旭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0-154,共5页
为了探讨胎牛血清和血浆对甲醛诱导性细胞内DNA-蛋白质交联的影响,以昆明纯系小鼠直接分离肝细胞为试验材料进行体外染毒实验,采用KCl-SDS沉淀法检测甲醛染毒后肝细胞中DNA-蛋白质交联含量.结果表明,当缺乏胎牛血清和血浆时,500μmol... 为了探讨胎牛血清和血浆对甲醛诱导性细胞内DNA-蛋白质交联的影响,以昆明纯系小鼠直接分离肝细胞为试验材料进行体外染毒实验,采用KCl-SDS沉淀法检测甲醛染毒后肝细胞中DNA-蛋白质交联含量.结果表明,当缺乏胎牛血清和血浆时,500μmol·mL-1甲醛仅引起较低水平的交联效应,而加入胎牛血清和血浆以后,甲醛诱导的DPC极显著上升(p<0.01).血浆作用比胎牛血清更明显,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胎牛血清和血浆对甲醛诱导性DPC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而不是以前学者认为的缓冲作用,这可能是甲醛远距离毒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DNA-蛋白质交联 远距离毒性
下载PDF
血清对Hela细胞内硫醇浓度和甲醛诱导性DNA-蛋白质交联(DPC)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付聪 曹毅 +4 位作者 王昆 梁思斯 肖琳 丁书茂 杨旭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88-492,共5页
吸入性甲醛如何将其遗传毒性从呼吸器官经血液转移全身?这是揭示"甲醛致白血病"这个科学问题的关键.以新生牛血清(NBS)为"模拟血液",以Hela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体外甲醛染毒实验,研究了培养基血清对细胞内硫醇浓度... 吸入性甲醛如何将其遗传毒性从呼吸器官经血液转移全身?这是揭示"甲醛致白血病"这个科学问题的关键.以新生牛血清(NBS)为"模拟血液",以Hela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体外甲醛染毒实验,研究了培养基血清对细胞内硫醇浓度,以及对甲醛诱导性DNA-蛋白质交联(DPC)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未添加血清时,250μmol·L-1甲醛仅引起较低水平的交联效应,同时细胞内硫醇浓度水平也较低;而加入1%和10%新生牛血清以后,甲醛诱导的DPC均显著上升(p<0.01,p<0.05),同时细胞内硫醇浓度水平也显著上升(p<0.05,p<0.01).培养基中新生牛血清能够再生Hela细胞内的硫醇,同时促进细胞DPC的形成.这可能为理解甲醛远距离毒性,解释吸入甲醛是否能导致白血病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血清 硫醇 DNA-蛋白质交联 远距离毒性
下载PDF
镉暴露对黑斑蛙精巢ROS的诱导及其蛋白质氧化损伤作用机理 被引量:12
4
作者 曹慧 施蔡雷 贾秀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199-4206,共8页
重金属镉对精巢发育、呼吸及神经系统信号转导等途径均有不良影响,被认为是造成两栖动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有关镉对精巢损伤的分子机理还不清楚。通过对镉暴露后的黑斑蛙精巢活性氧自由基(ROS)、蛋白质羰基(PCO)以... 重金属镉对精巢发育、呼吸及神经系统信号转导等途径均有不良影响,被认为是造成两栖动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有关镉对精巢损伤的分子机理还不清楚。通过对镉暴露后的黑斑蛙精巢活性氧自由基(ROS)、蛋白质羰基(PCO)以及DNA蛋白质交联(DPC)等指标的系统分析,探讨了镉对精巢毒害的分子作用机理。随镉浓度的增加,黑斑蛙精巢细胞线粒体ROS随镉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0.5、1.0 mg/L镉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巢组织PCO和DPC也随镉暴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且均呈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结果表明:镉诱导机体产生ROS,进而导致蛋白质氧化损伤以及DNA损伤,说明精巢组织ROS的产生是镉致雄性生殖毒效应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自由基 蛋白质羰基含量 DNA-蛋白质交联
下载PDF
氯氰菊酯对小鼠脑细胞的氧化损伤及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马萍 张忠杰 +4 位作者 焦铭 单士刚 武阳 陈姣娥 杨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23-1327,共5页
以昆明小鼠为受试动物,随机分为6组,包括1个阴性对照组、3个氯氰菊酯染毒组、1个维生素E组和1个高剂量氯氰菊酯加维生素E组,染毒组按10,20,40mg/kg 3个剂量水平,维生素E的剂量为100mg/kg,灌胃染毒小鼠7d.以脑组织匀浆测定活性氧(ROS)、... 以昆明小鼠为受试动物,随机分为6组,包括1个阴性对照组、3个氯氰菊酯染毒组、1个维生素E组和1个高剂量氯氰菊酯加维生素E组,染毒组按10,20,40mg/kg 3个剂量水平,维生素E的剂量为100mg/kg,灌胃染毒小鼠7d.以脑组织匀浆测定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脑组织细胞测定DNA-蛋白质交联(DPC)系数.随着氯氰菊酯染毒剂量的升高,脑组织的ROS、MDA含量和DPC系数逐渐上升,GSH含量逐渐降低,各指标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染毒剂量≥20mg/kg时,ROS含量(841.3±100.34)、GSH含量[(12.54±1.316)nmol/L]和DPC系数(0.054±0.004)有显著差异(P<0.05);染毒剂量≥40mg/kg时,GSH含量[(10.51±1.545)nmol/L]有显著差异(P<0.05),ROS含量(1014.3±81.67)、MDA含量[(2.849±0.218)μmol/L]和DPC系数(0.079±0.005)有极显著差异(P<0.01).高剂量染毒加维生素E组与高剂量染毒组相比较,脑组织的ROS、MDA含量和DPC系数均有下降,GSH含量上升.脑组织的ROS(719.5±74.56)、GSH[(16.52±1.985)nmol/L]和DPC系数(0.055±0.005)有显著差异(P<0.05),MDA含量[(1.662±0.265)μmol/L]有极显著差异(P<0.01).较高剂量(≥20mg/kg)的氯氰菊酯能造成小鼠脑组织的氧化损伤,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氰菊酯 活性氧 还原型谷胱甘肽 丙二醛 DNA-蛋白质交联 氧化损伤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致小鼠不同器官细胞DNA-蛋白质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黎明 丁书茂 +6 位作者 吴凯 杨光涛 娄小华 李艳 柯翔鸿 袁均林 杨旭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6年第4期5-9,共5页
目的为了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导致生物机体内不同器官DNA-蛋白质的交联(DPC)作用。方法以采用KCl-SDS沉淀法来检测DEHP体外染毒后昆明纯系小鼠体内肝、脑、睾丸、肺等4个器官的细胞中DNA-蛋白质交联含量。结果当DEHP的浓度为... 目的为了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导致生物机体内不同器官DNA-蛋白质的交联(DPC)作用。方法以采用KCl-SDS沉淀法来检测DEHP体外染毒后昆明纯系小鼠体内肝、脑、睾丸、肺等4个器官的细胞中DNA-蛋白质交联含量。结果当DEHP的浓度为5μM时,小鼠肝细胞的DPC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当DEHP的浓度分别升高到10、20、40和80μM时,DPC系数显著上升,且DP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在脑细胞中,当DEHP的浓度分别为5、10μM时,能显著诱导DPC的生成(P<0·05),但是,随着DEHP的浓度升高,DPC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睾丸的细胞中,当DEHP的浓度为5μM时,小鼠睾丸的细胞DPC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升高(P<0·05);当DEHP的浓度升高到10、20、40、80μM时,DPC系数显著上升,且DP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肺细胞中,DEHP的浓度为5μM时,就能显著诱导DPC的生成(P<0·05)。结论DNA-蛋白质交联是一种严重的DNA损伤,DEHP可诱导DNA-蛋白质交联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已酯 KCl-SDS沉淀法 DNA-蛋白质交联
下载PDF
甲醛致人血淋巴细胞DNA-蛋白质交联作用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刘英帅 鲁志松 +2 位作者 杨继文 吴连锋 杨旭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4-7,共4页
目的 探讨甲醛致 DNA-蛋白质的交联作用以及交联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人血淋巴细胞为材料 ,设定 0、0 .0 0 5、0 .0 2 5、0 .1 2 5、0 .6 2 5 mmol/ L 五个甲醛浓度梯度 ,采用 KCl- SDS沉淀法来检测染毒后细胞中 DNA-蛋白质交联的含量... 目的 探讨甲醛致 DNA-蛋白质的交联作用以及交联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人血淋巴细胞为材料 ,设定 0、0 .0 0 5、0 .0 2 5、0 .1 2 5、0 .6 2 5 mmol/ L 五个甲醛浓度梯度 ,采用 KCl- SDS沉淀法来检测染毒后细胞中 DNA-蛋白质交联的含量。结果 甲醛浓度在 0、0 .0 0 5、0 .0 2 5 mm ol/ L 时 ,交联现象不明显或不能诱导DPC(P>0 .0 5 ) ;在 0 .1 2 5、0 .6 2 5 mm ol/ L 时交联程度显著增加 (P<0 .0 1 ) ,并有较好的剂量 -效应关系。结论 在低浓度时 ,甲醛诱导 DNA-蛋白质交联现象不明显或不诱导该现象 ,在高浓度时可显著诱导交联现象。KCl- SDS沉淀法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人血淋巴细胞 DNA-蛋白质交联 检测方法
下载PDF
甲醛致大鼠离体骨髓细胞DNA-蛋白质交联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思佳 王昆 +3 位作者 郑宇铎 杨光涛 吴凯 杨旭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8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检测经不同浓度甲醛染毒后所致大鼠骨髓细胞的DNA-蛋白质交联程度。方法采用KCl-SDS沉淀法检测液态甲醛所致DNA-蛋白质交联(DPC)效应。结果低浓度的甲醛(10μmol/L和50μmol/L)能引起DNA-蛋白质的交联;较高浓度的甲醛(250μmol/L和1... 目的检测经不同浓度甲醛染毒后所致大鼠骨髓细胞的DNA-蛋白质交联程度。方法采用KCl-SDS沉淀法检测液态甲醛所致DNA-蛋白质交联(DPC)效应。结果低浓度的甲醛(10μmol/L和50μmol/L)能引起DNA-蛋白质的交联;较高浓度的甲醛(250μmol/L和1 250μmol/L)可以产生明显的DNA-蛋白质交联作用(P<0.01)。结论甲醛可造成骨髓细胞DNA-蛋白质交联,而DPC可以对细胞产生严重的遗传毒性,这可能是甲醛导致白血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骨髓细胞 DNA-蛋白质交联 白血病
下载PDF
甲醛在体外对HEK293细胞Rab26基因复制的影响
9
作者 姜英 袁均林 +5 位作者 徐钱 吴凯 吴扬 谭宏亮 杨旭 丁书茂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11期45-48,共4页
以HEK293细胞为材料,经不同浓度的甲醛(≥250μmol.L-1)染毒后,检测其DPC的含量,同时对染毒后HEK293基因组中的Rab26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随着甲醛浓度的升高,DPC的含量显著升高;Rab26基因的扩增量随甲醛浓度的升高、DPC含量的升... 以HEK293细胞为材料,经不同浓度的甲醛(≥250μmol.L-1)染毒后,检测其DPC的含量,同时对染毒后HEK293基因组中的Rab26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随着甲醛浓度的升高,DPC的含量显著升高;Rab26基因的扩增量随甲醛浓度的升高、DPC含量的升高而降低。说明高浓度甲醛能够诱导DPC产生,同时说明Rab26基因形成了DPC,因此,扩增量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DNA-蛋白质交联(dpc) Rab26 小的GTP结合蛋白(LMWGs)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对大鼠肝细胞的氧化损伤
10
作者 秦龙娟 王诗嘉 +4 位作者 魏晨曦 程文 胡传禄 杨旭 罗勤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7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BBP对大鼠肝脏细胞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5μmol/L,20μmol/L,80μmol/L)的BBP对大鼠肝脏细胞进行体外染毒1h,然后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法和KCl-SDS沉淀法来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DP... 目的研究BBP对大鼠肝脏细胞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5μmol/L,20μmol/L,80μmol/L)的BBP对大鼠肝脏细胞进行体外染毒1h,然后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法和KCl-SDS沉淀法来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DPC系数的变化。结果各染毒浓度下MDA的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上升(P<0.01),并且具有很好的剂量-效应关系(R=0.973,P<0.05)。当BBP的浓度为5μmol/L和20μmol/L时,DPC系数与对照组相比略有上升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BBP的浓度上升为80μmol/L时,DPC系数明显上升,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BBP可对大鼠肝脏造成损伤,对机体有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 肝细胞 氧化损伤 丙二醛 DNA-蛋白质交联
下载PDF
甲醛和苯并(a)芘联合作用对DNA损伤的体外研究
11
作者 董红燕 刘君卓 陈冠英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46-148,共3页
以豚鼠肺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甲醛和苯并(a)芘(BaP)在LD50、DNA-蛋白质交链(DPC)、DNA单链断裂(SSB)等3项指标上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甲醛和苯并(a)芘对豚鼠肺巨噬细胞的LD50分别为24... 以豚鼠肺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甲醛和苯并(a)芘(BaP)在LD50、DNA-蛋白质交链(DPC)、DNA单链断裂(SSB)等3项指标上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甲醛和苯并(a)芘对豚鼠肺巨噬细胞的LD50分别为240.4mg/L和13.8mg/L,联合使用的LD50为61.7mg/L(其中甲醛为55.8mg/L,BaP为5.88mg/L),呈增强作用。甲醛能引起DPC,BaP不能引起DPC,联合作用时甲醛引起的交链程度降低;甲醛和BaP都能引起SSB,联合作用时SSB的程度增强。由此可见,甲醛和BaP对细胞杀伤和SSB具有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苯并(A)芘 DNA 蛋白质交链 肺巨噬细胞
下载PDF
Mineral nutrient imbalance,DNA lesion and DNA-protein crosslink involved in growth retardation of Vicia faba L.seedlings exposed to lanthanum ions 被引量:1
12
作者 Chengrun Wang Kegui Zhang +4 位作者 Mei He Chuanjun Jiang Liumin Tian Yuan Tian Xiaorong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14-220,共7页
Effects of mineral nutrient imbalance,DNA lesion and DNA-protein crosslink on growth of Vicia faba L.seedlings hydroponically cultivated in concentrations of extraneous lanthanum(La) for 20 days were investigated in... Effects of mineral nutrient imbalance,DNA lesion and DNA-protein crosslink on growth of Vicia faba L.seedlings hydroponically cultivated in concentrations of extraneous lanthanum(La) for 20 day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ntents of La,Cu or K elements in roots generally changed synchronously with those in leaves,while Ca,Fe,Zn,Mg,Mn or P in the roots altered inversely to those in the leaves.Thus,the extraneous La led to redistribution and imbalance of mineral nutrient elements in the roots and leaves.DNA lesion and DNA-protein crosslink were investigated by 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 and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tassium(SDS/K+) precipitation method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creasing La induced DNA break and DNA-protein crosslinks(DPCs) in the seedlings.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mineral nutrient imbalance,DNA lesion and DNA-protein crosslink were involved in the growth retardation and growth alteration of the seedlings,which may help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rare earth elements(REEs) on plant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 elements mineral nutrient 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DNA lesion dna-protein crosslinks
原文传递
茯苓多糖抑制甲醛染毒小鼠DPC和8-OHDG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昌军 张志军 +1 位作者 姚祖福 张在其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目的观察茯苓多糖对甲醛诱导DNA-蛋白交联物(DPC)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抑制作用,探索茯苓多糖的抗遗传毒性效应。方法将40只成年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阳性对照组(甲醛染毒)和茯苓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阳性对照组灌胃... 目的观察茯苓多糖对甲醛诱导DNA-蛋白交联物(DPC)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抑制作用,探索茯苓多糖的抗遗传毒性效应。方法将40只成年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阳性对照组(甲醛染毒)和茯苓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阳性对照组灌胃0.4 ml浓度为0.5 g/L的甲醛溶液,茯苓多糖组小鼠除了灌胃0.2 ml浓度为1.0 g/L的甲醛溶液外,还灌胃0.2 ml不同浓度的茯苓多糖溶液(低剂量组2.0 g/L,中剂量组4.0 g/L和高剂量组8.0 g/L)。1周后摘眼球取血,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DPC和8-OHDG含量。结果各茯苓多糖组DPC和8-OHDG浓度均低于甲醛组;茯苓多糖剂量越高,DPC和8-OHDG浓度越低,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DPC:rs=-0.855,P<0.01;8-OHDG:rs=-0.412,P<0.05);DPC与8-OHDG呈正相关关系(r=0.361,P<0.05)。结论茯苓多糖可抑制甲醛诱导小鼠体内DPC和8-OHDG水平,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作用随茯苓多糖剂量的提高而增强,表明茯苓多糖具有较强的抗遗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DNA-蛋白交联物 8-羟基脱氧鸟苷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甲醛 小鼠
原文传递
“活性甲醛”与甲醛远距离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娄小华 陈莉 +5 位作者 吴丹 付小沫 李学彬 赵伟 曹毅 杨旭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7-612,共6页
甲醛是否具备远距离毒性(distant-sitetoxicity)是揭示甲醛与白血病关系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采用DPC、MTT实验方法检测甲醛的远距离毒性,结果发现当把等剂量的甲醛与GSH联合作用对细胞进行染毒后细胞内产生的DPC系数比单独同剂量的甲醛组... 甲醛是否具备远距离毒性(distant-sitetoxicity)是揭示甲醛与白血病关系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采用DPC、MTT实验方法检测甲醛的远距离毒性,结果发现当把等剂量的甲醛与GSH联合作用对细胞进行染毒后细胞内产生的DPC系数比单独同剂量的甲醛组要高很多,在MTT实验中发现在单独甲醛组中加入等量的GSH后细胞活性也出现了显著下降;在动物实验中,当对小鼠肝染毒后脑组织中也同样出现了损伤.说明甲醛在机体内与GSH形成了结合物,这种结合物可能协助甲醛完成跨膜并进入到局部组织再次释放出游离态甲醛,实现了甲醛的远距离毒性,这种结合态的甲醛称之为"活性甲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FA) 谷胱甘肽(GSH) DNA-蛋白质交联(dpc) 细胞活性检测 远距离毒性
原文传递
塑料增塑剂DEHP环境污染水平、人体负荷及生物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谢沁珊 王杉杉 +2 位作者 蔡凤云 艾燕 杨旭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0年第5期19-22,共4页
目的为了初步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thylhexy1)phthalate,DEHP)的环境污染水平,采用气相色谱技术检测常用塑料容器浸提液中DEHP的含量,部分样品中检测出DEHP。方法为了初步调查DE-HP在人体中的负荷水平,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目的为了初步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thylhexy1)phthalate,DEHP)的环境污染水平,采用气相色谱技术检测常用塑料容器浸提液中DEHP的含量,部分样品中检测出DEHP。方法为了初步调查DE-HP在人体中的负荷水平,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中学生尿液中DEHP主要代谢产物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酯(MEHP)的含量,其检出率达到60%。结果为了进一步探讨DEHP的生物毒性作用,以大鼠肝脏、肾脏细胞作为受试对象,以0、5、20、80μmol.L-1的DEHP溶液对其体外染毒1h,用丙二醛(malondia ldehyde,MDA)含量和DNA-蛋白质交联(DPC)系数的变化为测试指标。结论结果表明,随着DEHP浓度的升高,大鼠肝脏、肾脏细胞的MDA含量和DPC系数均上升,说明DEHP能够通过氧化损伤途径对大鼠肝脏、肾脏细胞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 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酯 肝脏细胞 肾脏细胞 丙二醛 DNA-蛋白质交联
原文传递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体外大鼠肝脏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蔡凤云 王萌 +2 位作者 王婧 秦龙娟 杨旭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9年第4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大鼠肝脏细胞的急性氧化损伤作用。方法用0、5、20、80μmo·lL-1的DBP溶液对大鼠肝脏细胞进行体外染毒1h,然后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和KCl-SDS沉淀法来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DNA-蛋白质交联(D...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大鼠肝脏细胞的急性氧化损伤作用。方法用0、5、20、80μmo·lL-1的DBP溶液对大鼠肝脏细胞进行体外染毒1h,然后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和KCl-SDS沉淀法来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DNA-蛋白质交联(DPC)系数的变化。结果随着DBP染毒浓度的升高,大鼠肝脏细胞的MDA含量和DPC系数逐渐上升,且在5μmo·lL-1浓度时就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BP能够对体外大鼠肝脏细胞造成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肝脏细胞 氧化损伤 丙二醛 DNA-蛋白质交联
原文传递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诱发HeLa细胞株DNA-蛋白质交联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芳 唐蓓 +5 位作者 黄思佳 常青 吴丹 郭靖 袁均林 杨旭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9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BBP(0、5、25、125、625μmol.L-1)对HeLa细胞进行体外染毒2h,利用KCl-SDS沉淀法检测DNA-蛋白质交联DPC效应。结果不同浓度的BBP均能引起HeLa细胞DPC系数的上升,但这种效...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BBP(0、5、25、125、625μmol.L-1)对HeLa细胞进行体外染毒2h,利用KCl-SDS沉淀法检测DNA-蛋白质交联DPC效应。结果不同浓度的BBP均能引起HeLa细胞DPC系数的上升,但这种效应在低浓度(5μmol.L-1)时不显著(P>0.05);而在高浓度(25、125、625μmol.L-1)时,BBP能够显著地或非常显著地(P<0.01,P<0.05)诱导HeLa细胞产生DNA-蛋白质交联效应。结论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可诱发HeLa细胞株DNA-蛋白质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 DNA-蛋白质交联 HELA细胞
原文传递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ytotoxicity of the nanosized and microsized tellurium powders on HeLa cells 被引量:1
18
作者 Huanan WEN Jiaxin ZHONG +5 位作者 Bei SHEN Tao GAN Chao FU Zhihong ZHU Rui LI Xu YANG 《Frontiers in Biology》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44-450,共7页
To compare the cytotoxicity on HeLa cells induced by nanosized and microsized tellurium powders, HeLa cells were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ellurium powders (0, 50, 100, 150 and 200 μg/mL) for 12 h. In... To compare the cytotoxicity on HeLa cells induced by nanosized and microsized tellurium powders, HeLa cells were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ellurium powders (0, 50, 100, 150 and 200 μg/mL) for 12 h. In this study, detection of a series of biomarkers, includ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glutathione (GSH), 8-hydroxy-2'- deoxyguanosine (8-OHdG), in addition to DNA and protein crosslink (DPC) and MTT assay,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cytotoxicity. It is indicat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duced cytotoxicity at concentrations lower than 50 μg/mL for both nanosized and microsized tellurium powders. While there appear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duced cytotoxicity for nanosized tellurium powder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is higher than 100 μg/mL as well as for microsized tellurium powder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is higher than 200 μg/mL. Moreover, it is found that the cytotoxicity induced on HeLa cells exhibits a certain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tellurium powders. A conclusion has been reached that the toxicity on HeLa cells can be induced by both nanosized and microsized tellurium powders, and the toxicity of the nanosized tellurium powders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e microsized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ized and microsized tellurium powder HeLa cells oxidative damag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glutathione (GSH) DNA and protein crosslink (dpc 8-hydroxy-2'-deoxyguanosine (8-OHd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