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间质瘤伴发其他原发癌的病理及DOG-1、P16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辛辛 林思彤 罗元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单发GIST 78例(单发GIST组)、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11例(GIST合并癌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例GIST合并癌组患者的DOG-1(DOG-1)、...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单发GIST 78例(单发GIST组)、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11例(GIST合并癌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例GIST合并癌组患者的DOG-1(DOG-1)、P16(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GIST合并癌组年龄(62.7±12.9)岁,明显大于单发GIST组年龄(53.3±12.9)岁(P<0.05);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IST合并癌组危险度分级明显低于单发GIST组(P<0.05),GIST直径明显小于单发GIST组(P<0.05)。11例GIST合并癌组的GIST位于胃9例(81.8%),位于回肠、腹腔各1例(各占9.1%);伴发的原发癌分别为食管癌5例(45.5%),胃癌2例(18.2%),肝癌、胰腺癌、肾癌及宫颈癌各1例(各占9.1%)。11例GIST合并癌组的GIST均为梭形细胞型。11例GIST合并癌组患者中GIST细胞DOG-1表达阳性11例(100.0%),P16表达阳性8例(72.7%);其他伴发癌细胞中DOG-1表达阳性6例(54.5%),P16表达阳性5例(45.5%)。结论 GIST伴发的其他原发癌主要为消化系统癌,组织学以梭形细胞型为主;DOG-1、P16蛋白可能与GIST合并其他原发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原发癌 dog-1 P16 食管癌 胃癌 肝癌
下载PDF
CD133、CD34、DOG-1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双江 舒俊伟 +5 位作者 杜嘉原 汪富涛 成勇 徐冰 李娜 樊林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4期543-545,549,共4页
目的探讨与胃肠间质瘤诊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CD133、CD34、DOG-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病理切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化法对CD133、CD34、DOG-1的含量进行染色检测并分析。结果 CD133阳性表达率在年龄... 目的探讨与胃肠间质瘤诊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CD133、CD34、DOG-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病理切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化法对CD133、CD34、DOG-1的含量进行染色检测并分析。结果 CD133阳性表达率在年龄因素中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D34阳性表达率在风险分级以及肿瘤直径因素中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DOG-1阳性表达率在性别、肿瘤部位以及肿瘤浸润程度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D133、CD34、DOG-1均高表达于胃肠间质瘤组织中,其中DOG-1的阳性表达率最高,并且三者可能存在协同刺激作用,共同促进了胃肠间质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CD133 CD34 dog-1
下载PDF
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DOG-1阳性不典型小肠间质瘤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孔繁静 谭诗云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939-940,共2页
该例中年女性患者以间歇性、自限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既往有多次腹部手术史。在行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时再次诱发上述症状出现,剖腹探查后发现小肠肿块,病检结果提示小肠间质瘤,恶性潜能为高危。虽然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发病率低,但对于... 该例中年女性患者以间歇性、自限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既往有多次腹部手术史。在行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时再次诱发上述症状出现,剖腹探查后发现小肠肿块,病检结果提示小肠间质瘤,恶性潜能为高危。虽然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发病率低,但对于腹部有多次手术病史的患者,除了需要常规考虑术后肠粘连的可能,还需放开思路考虑到患者小肠肿瘤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间质瘤 高危 肠梗阻 CD117阴性 dog-1阳性
下载PDF
Dog-1、CD117、CD34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褚红娟 李妹 万珍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3期54-56,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观察40例GIST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特征,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og-1、CD117、CD34、SMA和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 40例GIST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胃部不适,其中以腹胀...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观察40例GIST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特征,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og-1、CD117、CD34、SMA和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 40例GIST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胃部不适,其中以腹胀或腹痛最为常见。病理形态学特征表现为三种类型:梭形细胞型28例、上皮样细胞型8例和混合细胞型4例。免疫组化显示Dog-1、CD117、CD34在GIST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0%、70%,SMA、S-100大部分病例为阴性表达,仅少数病例呈局灶阳性表达。结论 GIST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多变、结构多样,联合检测Dog-1、CD117、CD34的表达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dog-1 CD117 CD34
下载PDF
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秀梅 时磊 +2 位作者 王海 王舒靖 朴正爱 《实用癌症杂志》 2012年第5期465-467,共3页
目的研究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GIST中DOG-1的表达,并与CD117标记进行比较观察,分析DOG-1与GIST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D117和DOG-1在极低度及低度危险性GIST组织中表... 目的研究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GIST中DOG-1的表达,并与CD117标记进行比较观察,分析DOG-1与GIST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D117和DOG-1在极低度及低度危险性GIST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95.2%(20/21)和90.5%(19/21);在中度及高度危险性GIST中CD117和DOG-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40/40)和97.5%(39/40)。CD117表达与DOG-1无关;DOG-1表达与GIST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分级和年龄无关;DOG-1阴性与GIST复发及转移显著相关(P<0.01)。结论DOG-1可作为GIST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潜在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dog-1 CD117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c-KIT,PDGFRA基因突变及CD117,DOG-1蛋白的表达情况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净慈 吴焕文 +2 位作者 陆俊良 周炜洵 梁智勇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2期257-266,共10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133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中c-KIT及PDGFRA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中94例的CD117,DOG-1蛋白表达情况。方法:用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 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133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中c-KIT及PDGFRA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中94例的CD117,DOG-1蛋白表达情况。方法:用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以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标本中c-KIT,PDGFRA基因突变及CD117,DOG-1蛋白表达情况,探讨不同基因突变形式与病变原发部位的相关性,并分析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33例GIST患者中男74例,女59例,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为主。原发于胃的57例,小肠59例,腹腔8例,直肠5例,肠系膜2例,盆腔2例。97例(72.9%)检测到c-KIT突变,其中79例(59.4%)存在11号外显子突变,13例(9.8%)9号外显子突变,4例(3.0%)13号外显子突变,5例(3.8%)17号外显子突变,全为双突变。9号外显子插入突变主要见于小肠;11号外显子W557_K558缺失突变主要见于胃。11例(8.3%)检测到PDGFRA突变,其中8例(6.0%)为18号外显子突变,3例(2.3%)为12号外显子突变。PDGFRA突变病例均为胃原发。94例GIST患者中,89例(94.7%)CD117阳性,92例(97.9%)DOG-1阳性;双阳性表达88例(74例c-KIT突变,4例PDGFRA突变),CD117单独阳性1例(野生型),DOG-1单独阳性4例(1例c-KIT突变,3例PDGFRA突变),双阴性1例(c-KIT突变)。CD117与DOG-1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IST中c-KIT,PDGFRA基因突变率高。c-KIT及PDGFRA基因突变形式与GIST原发部位有关。绝大多数GIST病例CD117与DOG-1双表达,CD117与DOG-1双阴性及CD117单阳性GIST病例均十分罕见,DOG-1单阳性表达病例主要见于PDGFRA突变。对于单阳性及双阴性病例的确诊,依赖于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C-KIT PDGFRA CD117 dog-1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OG-1和C-erb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贺亚敏 高丽丽 +1 位作者 李惠 钱晓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60-136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DOG-1和C-erb 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PTC和3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桥本甲状腺炎15例)中DOG-1和C-erb B-2蛋白的表达。结...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DOG-1和C-erb 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PTC和3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桥本甲状腺炎15例)中DOG-1和C-erb B-2蛋白的表达。结果 PTC中DOG-1的阳性率(27.08%,13/48)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0,0/3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C-erb B-2的阳性率(39.58%,19/48)也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3.33%,1/3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DOG-1、C-erb B-2的表达均与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在多灶且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中DOG-1与C-erb B-2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03,P=0.024)。结论 DOG-1及C-erb B-2的表达与PTC的转化、进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判断PTC的生物学行为、评估其复发风险的重要指标,并为靶向治疗提供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dog-1 C-ERBB-2
下载PDF
犬MC1R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聂庆华 刘清神 +2 位作者 方梅霞 谢亮 张细权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9-474,共6页
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具有调节哺乳动物细胞黑色素形成的作用,因此被认为是影响犬毛色的重要候选基因。基于NCBI数据库上发表的犬等10个动物种MC1R的氨基酸序列和cDNA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和网络信息资源... 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具有调节哺乳动物细胞黑色素形成的作用,因此被认为是影响犬毛色的重要候选基因。基于NCBI数据库上发表的犬等10个动物种MC1R的氨基酸序列和cDNA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和网络信息资源,对犬等10种脊椎动物进行了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MC1R氨基酸序列的聚类分析显示,10个物种明显归为2类,7个哺乳动物种为一紧密类群,鸡与斑马鱼和河豚为一松散类群,该聚类结果与公认的动物分类及进化关系密切吻合;(2)PAML的Branch模型预测显示,犬、猪、猫在与牛的分化过程中MC1R受到正向选择作用(ω=90.8177);Site模型预测显示,犬MC1R的2V、25E、184N、197V、314L为正选择氨基酸位点;(3)染色体连锁群比较分析显示,"ZFP276-MC1R-GAS8"基因连锁关系在人、黑猩猩、鸡和犬中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MC1R)基因 选择 分子进化
下载PDF
DOG1在胃肠间质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钱震 韩军平 +2 位作者 李金华 周志强 董亮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2288-2290,共3页
目的:探讨DOG1、CD117等在胃肠间质瘤(GIST)中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GIST中DOG1、CD117、CD34、SMA、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40例GIST中DOG1、CD117、CD34阳性率为97.5%、92.5%、80%。SMA,S-100阳性率分别为7... 目的:探讨DOG1、CD117等在胃肠间质瘤(GIST)中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GIST中DOG1、CD117、CD34、SMA、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40例GIST中DOG1、CD117、CD34阳性率为97.5%、92.5%、80%。SMA,S-100阳性率分别为7.5%和5%。结论:DOG1和CD117的联合应用在GIST的诊断中可以提高敏感性,但是DOG1和CD117表达与GIST的危险程度无关。DOG1蛋白是一种较为敏感和特异的GIST辅助诊断抗体,对指导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等靶向药物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免疫组化 dog-1蛋白 CD117蛋白
下载PDF
特异性生物标记物DOG1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军 刘妮 +3 位作者 康安静 靳耀锋 苏宝山 陈晓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DOG1在胃肠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与CD117、CD34、SMA和S-100进行比较。方法收集68例GISTs病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OG1、CD117、CD34、SMA和S-100的表达,以瘤旁胃肠肌层组织和子宫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纤... 目的探讨DOG1在胃肠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与CD117、CD34、SMA和S-100进行比较。方法收集68例GISTs病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OG1、CD117、CD34、SMA和S-100的表达,以瘤旁胃肠肌层组织和子宫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纤维瘤作为对照。结果 68例GISTs中,DOG1、CD117、CD3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1%(66/68)、89.7%(61/68)、82.4%(56/68),DOG1和CD117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D34阳性率(P<0.05),且DOG1阳性率也显著高于CD117阳性率(P<0.05)。SMA和S-100在GISTs中均为(-)。结论 DOG1是胃肠间质瘤特异性生物标记,联合检测DOG1、CD117、CD34、SMA和S-100蛋白的表达对于确诊GISTs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C-KIT DOG1 CD117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伴发其他原发癌11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辛辛 林思彤 罗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11例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OG-1在伴发其他原发癌的GIST细胞及原发癌细胞中...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11例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OG-1在伴发其他原发癌的GIST细胞及原发癌细胞中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伴发其他原发癌的GIST平均直径为1.9 cm,其中伴发食管癌5例(46%);胃癌2例(18%);肝癌、子宫颈癌、胰腺癌和肾癌各1例(各占9%)。组织学类型均为梭形细胞型。生物学危险度分级较低(P<0.05)。免疫表型:GIST细胞DOG-1阳性者11例(100%);癌细胞DOG-1阳性者8例(72.7%)。结论 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主要为消化系统癌变,组织学以梭形细胞型为主。熟悉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的免疫表型和临床病理学特征对该类疾病病理诊断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原发癌 临床病理特征 dog-1
下载PDF
沙皮犬MC1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满清 刘清神 +2 位作者 方梅霞 谢亮 聂庆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27-130,共4页
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在哺乳动物中具有调节细胞黑色素形成的作用,被认为是影响犬毛色的重要候选基因.用PCR技术对沙皮犬MC1R基因序列进行扩增,获得沙皮犬MC1R基因序列1 333 bp,包含完整的MC1R基因开... 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在哺乳动物中具有调节细胞黑色素形成的作用,被认为是影响犬毛色的重要候选基因.用PCR技术对沙皮犬MC1R基因序列进行扩增,获得沙皮犬MC1R基因序列1 333 bp,包含完整的MC1R基因开放阅读框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该序列与鸡、鼠、犬、人等6种动物MC1R基因CDS序列有70.1%~98.3%的同源性,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61.1%~96.9%.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沙皮犬与已报道的黄金猎犬亲缘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皮犬 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MC1R)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下颌骨牵张成骨与骨缺损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诺 赵亮 +1 位作者 梁飞新 韦山良 《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260-263,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在牵张成骨和骨缺损修复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28只犬随机分为牵引组和直接延长组各12只及正常对照组4只,在牵张第6天,固定2周、固定8周时两组分别处死4只动物,取牵张区新...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在牵张成骨和骨缺损修复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28只犬随机分为牵引组和直接延长组各12只及正常对照组4只,在牵张第6天,固定2周、固定8周时两组分别处死4只动物,取牵张区新骨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比较VEGF、IGF-1的表达。结果下颌骨牵张组和直接延长组VEGF、IGF-1均呈高水平表达,牵张6 d和牵张2周时,牵张组VEGF的表达较直接延长组增高(P<0.05),而IGF-1的表达则在牵张固定2周时牵张组较直接延长组增高(P<0.05),两者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下降。结论VEGF、IGF-1可能共同参与促进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骨缺损修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狗尿中1-羟基芘鉴定和排出规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振华 全文熠 田德海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4-17,共4页
经高压液相色谱分离,萤光光谱法鉴定,狗肌肉注射芘后尿中的代谢产物为1-羟基芘。分别给狗1、2、5μmol/kg芘后,尿中排出的1-羟基芘均以第24-48h期间最高;尿中排出的1-羟基芘约占注入芘的0.05%左右。
关键词 尿 1-羟基芘 排出规律
下载PDF
犬源环孢子虫的ITS-1序列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岳彩玲 李国清 +3 位作者 程家林 高振永 朱海波 李结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对犬粪中新发现的环孢子虫进行分子鉴定。方法在GenBank中登录的环孢子虫18S和5.8S rDNA序列的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ITS-1+F/ITS-1+B,扩增犬源环孢子虫ITS-1+序列;将扩增产物纯化并连接到质粒载体pMD19-T,克隆转入感受态细胞JM109,挑... 目的对犬粪中新发现的环孢子虫进行分子鉴定。方法在GenBank中登录的环孢子虫18S和5.8S rDNA序列的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ITS-1+F/ITS-1+B,扩增犬源环孢子虫ITS-1+序列;将扩增产物纯化并连接到质粒载体pMD19-T,克隆转入感受态细胞JM109,挑选阳性克隆测序并进行相似性比较和种类鉴定。结果犬源环孢子虫ITS-1+序列长为547bp,包含58bp的18S rDNA序列,333bp的ITS-1序列和156bp的5.8S rDNA序列。其中的18S rDNA和5.8S rDNA与艾美耳科原虫的相似性最大;其中的ITS-1序列与人源环孢子虫、牛源环孢子虫、狒狒源环孢子虫均不相同。结论该犬源环孢子虫可能为环孢子虫属的一个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源环孢子虫 内转录间隔区1 PCR 分子鉴定
下载PDF
191例胃肠间质瘤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卓士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7期2774-2776,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技术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分析。结果胃肠道间质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CD117、Dog-1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95.83%和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技术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分析。结果胃肠道间质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CD117、Dog-1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95.83%和74.16%,且呈弥漫强阳性表达。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CD117、Dog-1和CD34标记阳性对确诊间质瘤最具有诊断价值;手术切除是胃肠道间质瘤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首次完整的肿瘤切除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CD117 dog-1 CD34 免疫组化
下载PDF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 and Contribution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Congolese from Kinshasa
17
作者 Rive Lukuaku Jérémie Okumadi +7 位作者 Fabrice Bokambandja Andy Mbangama Vincent Mbatu Georges Mvumbi Jean-Louis Mumbere David Azako Serge Pezo Dieudonné Mvumbi 《Ope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CAS 2024年第4期109-116,共8页
Introducti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digestive tumors very often requires the use of techniques currently not widely in use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DRC), such as immunohistochemistry. This is perfectly ve... Introducti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digestive tumors very often requires the use of techniques currently not widely in use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DRC), such as immunohistochemistry. This is perfectly verified for GISTs whose precise, or at least highly certain, diagnosis can only be made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markers. This underuse of these techniques due to lack of equipment and human skills explains the limited epidemiological data available to date, thus leading to untargeted and too often late treatment of patients. Research question: What contribution can immunohistochemical markers make to the diagnosis of digestive tract tumours? Objective: Discuss the contribution of immunohistochemical 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of GIST and provide basic data on the epidemiology of these nosological entities in Kinshasa. Methodology: 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study carried out at the LEBOMA private anatomy and pathological cytology centre. The main inclusion criterion was any digestive tract block or slide whose diagnosis of GIST had been requalified after review by at least 2 pathologists. An immuhistochemical study was performed using an automated technique (with a Ventana XT machine) using a panel of antibodies: CD-117 and DOG-1 which are listed in the literature 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GIST, all slides were made at Hj Hospital using an OLYMPUS BX41 co-observation microscope. Results: Of 601 cases of digestive tumors recorded during the concerned period, 32 (5.32%) concerned GIST. This prevalence was confirmed by our 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where the expression of CD117 and that of DOG-1 were positive in 90.6% and 100% of cases which prevalence is high compared with the worldwide prevalence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spectively.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atients concerned was made with a sex ratio of 1.6 women/men with a median age of 53 years. Most cases (81%) had a gastric location and were fusiform GISTs. Conclusio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 although rare and underestimated, account for 5.32% of cases in the DRC. This is a considerable and high prevalence compared with the world average.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no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se aspects in the DRC, which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this study.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se 2 markers as specific and effective biomarkers for optimal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 GIST. In view of the above, it is therefore more than necessary to popularise the use of these biomarkers in order to contribute effectively to improving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tumours by improving their ident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estive Tumors GIST IMMUNOHISTOCHEMISTRY CD117 dog-1
下载PDF
犬膝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血清及关节液中IL-1、TNF-α和HA的分析
18
作者 刘健莹 罗春海 +4 位作者 刘瑶 郑程远 邹晓 徐美花 付世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29-34,共6页
测定模型组与对照组犬的血清和关节液中IL-1、TNF-α和HA浓度,为验证犬膝关节骨关节炎(OA)不同阶段与其浓度变化是否具有临床意义。将36只犬随机平均分成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前十字韧带切断法建立犬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对照... 测定模型组与对照组犬的血清和关节液中IL-1、TNF-α和HA浓度,为验证犬膝关节骨关节炎(OA)不同阶段与其浓度变化是否具有临床意义。将36只犬随机平均分成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前十字韧带切断法建立犬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对照组只切开关节囊不切断前十字韧带。造模后第4、8、12周分别采集各组血清和关节液样品,用ELISA方法定量测定各项指标浓度。结果在第4、8、12周模型组与对照组IL-1、TNF-α和HA浓度比较分别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模型组犬骨性关节炎的加重,犬关节液和血清中IL-l、TNF-α的浓度均呈逐渐升高趋势,犬关节液中HA浓度呈逐渐升高,犬血清中HA的浓度呈下降。说明犬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组血清及关节液各成分变化与OA的致病机制密切相关,能作为反应OA病程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 TNF-Α HA 膝关节骨关节炎
下载PDF
CA-1对Baegle犬的毒性试验研究
19
作者 陆瑛 杨荣 +1 位作者 张玲 张六一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6-42,共7页
目的 :观察经口给予CA - 1对Baegle犬所产生的毒性反应、中毒症状、毒作用靶器官和无毒性反应剂量 ,为CA - 1的开发研究提供毒理学依据 .方法 :CA - 1以 1 0、 3 0、 6 0 g/kg体重连续 90d经口给予Baegle犬 ,每周 6d ,停药恢复 30d的... 目的 :观察经口给予CA - 1对Baegle犬所产生的毒性反应、中毒症状、毒作用靶器官和无毒性反应剂量 ,为CA - 1的开发研究提供毒理学依据 .方法 :CA - 1以 1 0、 3 0、 6 0 g/kg体重连续 90d经口给予Baegle犬 ,每周 6d ,停药恢复 30d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结果 :给药期和停药恢复期动物一般状况良好 ,体重增长 ,未见中毒反应 .骨髓象检查发现高剂量组晚幼粒细胞和浆细胞数均高于其他三个组 ,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P <0 0 1) .血液学、血清生化、心电图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由CA - 1所致的异常改变 .结论 :试验结果提示经口给予CA - 190d对Beagle犬未产生毒性反应 ,该试验结果可作为CA - 1新药开发研究的安全性参考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 经口 停药 毒性反应 心电图 毒性试验 毒作用 试验结果 BEAGLE犬 动物
下载PDF
血浆心钠肽、脑钠肽、N末端脑钠肽及内皮素-1在体外膜肺氧合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天悦 段大为 李彤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体外膜肺氧合(ECMO)过程中血浆心钠肽(ANP)、脑钠肽(BNP)、N末端脑钠肽(NT-pro BNP)及内皮素-1(ET-1)浓度的变化,寻找监测ECMO过程中心肌功能变化的有效指标。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杂种犬6只,于股动静脉行VA ECMO,在ECMO...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体外膜肺氧合(ECMO)过程中血浆心钠肽(ANP)、脑钠肽(BNP)、N末端脑钠肽(NT-pro BNP)及内皮素-1(ET-1)浓度的变化,寻找监测ECMO过程中心肌功能变化的有效指标。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杂种犬6只,于股动静脉行VA ECMO,在ECMO开始前30 min和开始后1、2、3、6、24、36 h取血浆,应用ELISA检测血浆ANP、BNP、NT-pro BNP和ET-1的动态变化。结果:与ECMO开始前比较,转流开始后3 h血浆BNP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到达最高值16.12 pg/mL,之后呈下降的趋势,在第36 h时下降至13.53 pg/mL;转流开始后24 h血浆NT-pro BNP浓度显著升高(P<0.05),并达到最高值541.83 pg/L,36 h时NT-pro BNP浓度又显著下降至460.05 pg/L;转流开始后1 h ANP浓度显著升高(P<0.05),并达到最高值26.33 pg/mL,之后恢复到转流前水平,24 h时再次升高达到23.75 pg/mL,但与转流开始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下降;转流开始后1 h与转流前30 min相比,血浆ET-1浓度显著下降至65.07 pg/mL(P<0.05),之后又恢复到ECMO开始前水平。结论:血浆BNP、NT-pro BNP、ANP和ET-1浓度可作为监测ECMO对心肌功能影响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心钠肽 脑钠肽 N末端脑钠肽 内皮素-1 心肌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