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顶空搅拌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8种香型凤凰单丛茶香气分析研究
1
作者 张琳 叶汉钟 +1 位作者 陈红平 张颖彬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0期25-31,共7页
为探究8种单丛茶的香气组分差异及其对香型形成的影响,采用顶空搅拌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BSE-TDU-GC-MS)对蜜兰香、芝兰香、杏仁香、鸭屎香、肉桂香、夜来香、黄枝香和老仙翁单丛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最小二乘判... 为探究8种单丛茶的香气组分差异及其对香型形成的影响,采用顶空搅拌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BSE-TDU-GC-MS)对蜜兰香、芝兰香、杏仁香、鸭屎香、肉桂香、夜来香、黄枝香和老仙翁单丛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从69个香气化合物中筛选出了19个关键差异性成分。基于差异性关键成分做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可以对8个香型凤凰单丛茶的香气变量信息进行有效解释。各个香型主要香气化合物风味特征与感官审评结果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丛茶 香气成分 顶空搅拌子吸附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11种凤凰单丛茶中9种黄酮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建立与分析
2
作者 陈惜燕 邵跃桁 《茶叶通讯》 2024年第2期243-249,共7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凤凰单丛茶中9种黄酮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采用色谱柱Waters Xterra■MS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和0.02%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80 nm波...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凤凰单丛茶中9种黄酮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采用色谱柱Waters Xterra■MS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和0.02%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80 nm波长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黄酮酚类物质中香豆酸、绿原酸、儿茶素、芦丁和槲皮素在0.01~0.20 mg/mL,木犀草素、金丝桃苷、山奈酚和槲皮苷在0.025~0.250 m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2~1.8μg/g,定量下限为0.6~5.9μg/g。在25μg/g和250μg/g两个加标水平下,9种黄酮酚类物质的平均回收率为95.4%~104.8%,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小于5%。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合于黄酮酚类物质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黄酮酚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下载PDF
潮州凤凰单丛生长气候适宜性分析与品质气候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小瑞 闵庆文 谭凯炎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4期111-117,共7页
为探究潮州凤凰单丛茶种植的气候优势,以凤凰单丛为研究对象,以潮州与饶平站1991—2020年气候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2019—2021年区域内不同高度自动气象观测站气温、湿度、降水等要素观测值和南方丘陵山区气象要素随高度变化规律,推算气... 为探究潮州凤凰单丛茶种植的气候优势,以凤凰单丛为研究对象,以潮州与饶平站1991—2020年气候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2019—2021年区域内不同高度自动气象观测站气温、湿度、降水等要素观测值和南方丘陵山区气象要素随高度变化规律,推算气象要素气候平均值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应用柯西分布模式阐释气候要素对茶树的影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计算不同海拔高度茶树生长的气候适宜度,利用气候品质评价方法评估不同高度茶园与不同采摘季节的茶叶气候品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凤凰单丛茶种植区域的综合适宜度都比较高,该地区普遍适宜种植茶树,尤以300~900 m高度层最为适宜;凤凰单丛茶不同采摘季的气候品质排序为春1茶、春2茶、秋茶、夏茶;同时,中高山茶叶品质好于低山与平地茶叶。该研究较好揭示了凤凰单丛栽培的气候优势和茶叶品质的气候背景,可为这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 气候品质 气候适宜性 广东潮州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下载PDF
超微粉碎联合超声波辅助提取鸭屎香单枞茶多糖工艺及活性研究
4
作者 丁莫 胡蕾 +3 位作者 刘谋泉 王忠合 林婉玲 王锦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59-163,191,共6页
[目的]提高茶多糖的提取得率。[方法]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对鸭屎香单枞茶进行前处理,利用超声波辅助结合正交试验对其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鸭屎香单枞茶多糖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结果]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70... [目的]提高茶多糖的提取得率。[方法]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对鸭屎香单枞茶进行前处理,利用超声波辅助结合正交试验对其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鸭屎香单枞茶多糖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结果]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70℃、提取2次和料液比(g/mL)1∶30,在该提取条件下,鸭屎香单枞茶多糖的平均提取得率达到6.72%。体外抗氧化结果得出,鸭屎香单枞茶多糖对ABTS+和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清除率变化趋势与茶多糖浓度呈正相关;体外抑菌活性研究表明,茶多糖对4种菌株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最低抑菌浓度为3.125 mg/mL。[结论]茶多糖的提取工艺简单,得率高,抗氧化活性好,为鸭屎香单枞茶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及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屎香单枞茶 超微粉碎 多糖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单丛茶多糖的表征及其体外降糖降脂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彭紫君 林润 +1 位作者 李泓杭 吴小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283-288,共6页
目的探究单丛茶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体外降糖降脂活性。方法以制得的单丛茶多糖为原料,采用苯酚-硫酸法、咔唑-硫酸法检测其糖占比情况,采用DEAE-52色谱柱分析其多糖组成情况,通过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对其进行... 目的探究单丛茶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体外降糖降脂活性。方法以制得的单丛茶多糖为原料,采用苯酚-硫酸法、咔唑-硫酸法检测其糖占比情况,采用DEAE-52色谱柱分析其多糖组成情况,通过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对其进行初步表征,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其表面形貌,再通过测定其对α-葡萄糖苷酶,胰脂肪酶抑制率及体外胆酸盐结合能力,评价其体外降糖、降脂活性。结果该茶多糖的中性糖占比为(33.51±0.29)%,酸性糖占比为(47.39±0.47)%,DEAE-52色谱分离在洗脱剂NaCl溶液浓度0.9 mmol/L时出现一个主要峰,说明该茶多糖是一种酸性多糖。该多糖是以α构型的糖苷键连接的吡喃型糖环,且其中无核酸类和蛋白类杂质。热重-差热分析表明该多糖热稳定性较好。扫描电镜观测显示其为不规则片状结构,表面光滑且结构紧密。其与牛磺胆酸盐、甘氨胆酸盐和胆酸盐的结合率分别是(24.08±0.30)%、(8.30±0.70)%和(7.66±0.60)%,分别相当于阳性对照考来烯胺结合率的85.71%、31.58%和25.86%。其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最高分别达到了81.76%、61.16%,显示出较好的抑制效果。结论本研究获得的单丛茶多糖是一种酸性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降糖、降脂活性,在功能性食品及医疗保健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丛茶 多糖 胆酸盐结合能力 降脂 降糖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和生化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张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0,167,共10页
目的:优化凤凰单丛茶加工工艺。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分光光度计法等对凤凰单丛茶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茶叶挥发性香气和非挥发性生化成分进行提取、测定及分析。结果:加工过程中,凤凰单丛茶... 目的:优化凤凰单丛茶加工工艺。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分光光度计法等对凤凰单丛茶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茶叶挥发性香气和非挥发性生化成分进行提取、测定及分析。结果:加工过程中,凤凰单丛茶的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烷烃类和芳香环类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非挥发性生化成分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逐渐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则逐渐增加。茶叶香气中,吲哚、α-法尼烯、橙花叔醇等含量大幅增加,是凤凰单丛茶茶叶重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论:加工过程中,凤凰单丛茶的苦涩味和青草气逐渐减少,花果香味气体逐渐增加,形成了凤凰单丛茶特有的花果香味和香醇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挥发性香气 非挥发性成分 加工过程
下载PDF
两种单丛茶多糖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7
作者 林润 江雪儿 +2 位作者 傅嘉懿 彭紫君 吴小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4期234-241,共8页
目的对单丛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两种多糖(分别为TPS-40、TPS-80)进行表征,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离子交换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对两种多糖进行初步表征;测... 目的对单丛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两种多糖(分别为TPS-40、TPS-80)进行表征,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离子交换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对两种多糖进行初步表征;测定两种多糖对2,2-联苯基-1-苦基肼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评价它们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TPS-40、TPS-80的糖醛酸占比分别为(54.25±0.25)%、(46.39±0.39)%,说明它们均为酸性多糖。DEAE-52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中两种多糖都洗脱出一个主峰,说明它们的组分都较为集中。TPS-40、TPS-80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的半抑制浓度值分别为157.03μg/mL、98.71μg/mL和0.65 mg/mL、0.64 mg/mL;TPS-40、TPS-80的铁离子还原能力分别为72.29 mmol Fe^(2+)/g、77.45 mmol Fe^(2+)/g。结论两种多糖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TPS-80由于其具有较低的分子量和较高的酸性糖含量,体外抗氧化活性比TPS-40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丛茶 多糖 表征 体外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不同品种(系)凤凰单丛成品茶的香型分类与鉴定 被引量:36
8
作者 周春娟 庄东红 +3 位作者 郭守军 朱慧 马瑞君 吴清韩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9-616,共8页
利用SDE-GC/MS联用技术分析17种凤凰单丛成品茶的挥发性成分,以凤凰水仙群体种乌龙茶和石古坪乌龙茶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依据香型相似率大于或等于95%可以进行归类的标准,将17种凤凰单丛成品茶的香型归结为黄栀香、杏仁香、蜜兰... 利用SDE-GC/MS联用技术分析17种凤凰单丛成品茶的挥发性成分,以凤凰水仙群体种乌龙茶和石古坪乌龙茶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依据香型相似率大于或等于95%可以进行归类的标准,将17种凤凰单丛成品茶的香型归结为黄栀香、杏仁香、蜜兰香、芝兰香、玉兰香和香型名称未定的锯朵仔、贡香共7个类型。不同香型凤凰单丛成品茶之间的香型相似度存在明显差异,与凤凰水仙群体种的香气组分及香型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凤凰单丛茶的自然杂交变异及其加工工艺有关。通过分析同一香型不同凤凰单丛茶的香气组分差异,可以发现不同香型的单丛茶之间既存在共性成分的含量差异,又具有个性组分的差异,比如:芝兰香型凤凰单丛茶的异丁香酚,黄栀香型的α–杜松醇,蜜兰香的榧烯醇、β–紫罗酮、石竹烯以及锯朵仔单丛的4–萜烯醇和贡香单丛的氨茴酸甲酯等,这些成分可能是所对应品种(系)凤凰单丛茶的特征香气成分,可作为凤凰单丛成品茶香型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 香型 SDE-GC/MS 分类与鉴定
下载PDF
黄橙光晒青对岭头单丛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覃玉 熊忠平 +4 位作者 厉进山 张汝媛 王登良 黄亚亚 焦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7-141,共5页
为实现乌龙茶晒青的人工控光,利用黄色滤光膜从日光中获得黄橙光来对单丛茶进行晒青,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对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经此光波晒青前后,鲜叶及晒青叶芳香物质组分与含量,及部分与滋味相关的主要内含物的变化规律。结... 为实现乌龙茶晒青的人工控光,利用黄色滤光膜从日光中获得黄橙光来对单丛茶进行晒青,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对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经此光波晒青前后,鲜叶及晒青叶芳香物质组分与含量,及部分与滋味相关的主要内含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黄橙光晒青制得的毛茶含有的芳香物质种类、含量均较多,香气更加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橙光 晒青 单丛茶 香气成分 品质
下载PDF
做青和烘焙对单丛茶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赖幸菲 黄亚辉 +4 位作者 赖榕辉 赵文霞 张敏 吴春兰 赵文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5,共5页
通过做青和烘焙的组合实验,探究做青和烘焙工艺对单丛茶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做青对单丛茶的品质及生化成分变化起到主要的作用,烘焙起着次要的作用。轻做青单丛茶的茶多酚、黄酮类、可溶性糖、茶红素和水浸出物含量均比重做青的高... 通过做青和烘焙的组合实验,探究做青和烘焙工艺对单丛茶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做青对单丛茶的品质及生化成分变化起到主要的作用,烘焙起着次要的作用。轻做青单丛茶的茶多酚、黄酮类、可溶性糖、茶红素和水浸出物含量均比重做青的高,氨基酸、茶黄素、茶褐素的含量相差不大;长时间烘焙,茶多酚和黄酮类的含量变化不大,可溶性糖、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的含量下降,茶褐素和水浸出物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丛茶 加工 做青 烘焙 生化成分
下载PDF
利用AFLP技术鉴定凤凰单丛古茶树种质资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晏嫦妤 李家贤 +4 位作者 黄建安 赵超艺 黄华林 唐颢 罗军武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3,共5页
本文采用AFLP技术对34个凤凰单丛古茶树资源进行了种质鉴定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多态性较高的5对引物中,引物组合E41M42、E41M39和E41M33可鉴别出供试的全部资源,鉴别效率为100%;有23份资源具有特异带,占供试材料的67.6%。由此研究表明... 本文采用AFLP技术对34个凤凰单丛古茶树资源进行了种质鉴定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多态性较高的5对引物中,引物组合E41M42、E41M39和E41M33可鉴别出供试的全部资源,鉴别效率为100%;有23份资源具有特异带,占供试材料的67.6%。由此研究表明,AFLP技术可以通过特异带、特异的谱带类型、不同引物提供谱带的组合将凤凰单丛古茶树资源区分开来,这对保护凤凰单丛古茶树资源的育种产权、登录新品种、鉴定和检测其种子与苗木的真实性和纯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 鉴定 凤凰单丛古茶树 种质资源
下载PDF
不同光波晒青对单枞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2
12
作者 王登良 张灵枝 +1 位作者 毛明辉 江绍基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6-59,共4页
晒青是乌龙茶制造的关键工序,但晒青易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导致了春季多雨与单枞茶鲜叶高产、质优,却难以发挥其优良品质的矛盾;用几种滤光材料,从日光中获得连续的光波段对单枞茶进行晒青,以期找出较佳的光波段,为人工模拟日光萎凋、实... 晒青是乌龙茶制造的关键工序,但晒青易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导致了春季多雨与单枞茶鲜叶高产、质优,却难以发挥其优良品质的矛盾;用几种滤光材料,从日光中获得连续的光波段对单枞茶进行晒青,以期找出较佳的光波段,为人工模拟日光萎凋、实现全天候人工控制晒青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与茶鲜叶相比,5种光处理晒青叶中品质成分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幅度不一致。去紫外光膜(透过的波长大于400 nm)的处理晒青叶的多酚类物质保留量最多,而醚浸出物的减少量最大;黄色滤光膜(透过的波长大于520 nm)的处理晒青叶中氨基酸的增加量最多;毛茶品质成分,以黄色滤光膜处理多酚类含量、氨基酸含量、水溶性糖含量、醚浸出物含量均为最高,其品质得分最高;去紫外光膜处理氨基酸含量、水溶性糖含量、醚浸出物含量均较其它处理低,而酯型儿茶素/简单儿茶素的值较其它处理高。全光谱和透红外膜(透过的波长大于720 nm)处理毛茶中品质成分含量均居中,与毛茶感官审评结果中两处理品质相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 单枞茶 晒膏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吴清韩 庄东红 +3 位作者 朱慧 赵庆芳 杨培奎 马瑞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9-503,共5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8份凤凰单丛茶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10个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ISSR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21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带98个,多态位点比率(PPB)为81.0%。品种(系)之间的...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8份凤凰单丛茶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10个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ISSR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21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带98个,多态位点比率(PPB)为81.0%。品种(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590 9~0.967 4之间。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GS值为0.792的水平上供试材料可划分为7大类,其亲缘关系远近与地理来源关系不大且与香味类型没有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分子标记 凤凰单丛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品种(系)凤凰单丛茶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17
14
作者 马瑞君 梅洪娟 +2 位作者 庄东红 杨培奎 吴清韩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524,共10页
为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不同品种(系)凤凰单丛茶进行鉴定,建立不同品种(系)凤凰单丛茶的DNA指纹图谱,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以4份凤凰单丛茶品种为材料,对UBC802~UBC899等58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得到了12条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 为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不同品种(系)凤凰单丛茶进行鉴定,建立不同品种(系)凤凰单丛茶的DNA指纹图谱,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以4份凤凰单丛茶品种为材料,对UBC802~UBC899等58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得到了12条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在确定引物最佳退火温度后,利用这12条ISSR引物对39份凤凰单丛茶进行了扩增,结果显示,从其中筛选出的6条核心引物共扩增出84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8条,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2.86%,多态信息量平均为0.9456,其中引物UBC843多态性最为丰富,品种相似性系数在0.4063-0.9836之间;为将39份凤凰单丛茶品种全部区分开,本研究对6条核心引物进行了组合,发现其中UBC827/UBC846的组合鉴别效率最高;通过综合品种名称、国家地区编号、采样地点、高效核心引物组合名称以及ISSR数据代码,本研究建立了39种凤凰单丛茶的DNA指纹代码。之后,通过整合软件录入如品种指纹图谱代码、香型、海拔、ISSR-PCR扩增数据图片等更多相关信息,形成指纹图谱二维编码,构成凤凰单丛茶的DNA指纹图谱,为凤凰单丛茶品种权益保护及信息平台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ISSR DNA指纹图谱
下载PDF
SDE-GC-MS与P&T-TD-GC-MS提取分析不同香型凤凰单丛茶香气比较 被引量:22
15
作者 周春娟 郭守军 +5 位作者 庄东红 马瑞君 朱慧 吴清韩 李妙清 陈协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37-142,共6页
分别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法和吹扫捕集热脱附解吸(purge and trap thermal desorption,P&T-TD)法提取黄栀香和肉桂香两种香型凤凰单丛茶的香气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 分别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法和吹扫捕集热脱附解吸(purge and trap thermal desorption,P&T-TD)法提取黄栀香和肉桂香两种香型凤凰单丛茶的香气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种方法提取的香气成分和相对含量比例有很大差异,两者各有优劣,相互补充,结合分析更加完整,更有利于准确地进行香型分类,并发现P&T-TD法有更大的运用空间。SDE法提取的萜烯类化合物较多,脂肪族和芳香族的化合物较少,不同香型的区别主要是成分的相对含量比例;P&T-TD法提取得到的成分种类多,不同香型的茶区别较大。通过萜酯指数可得P&T-TD法提取的香气更为清香,SDE法提取的香气较为浓烈,但两者都体现了凤凰茶清高持久的幽香特性。SDE法的高温加热可能引起成分的改变,P&T-TD提取法的成分较能真实地反应茶汤冲泡的特点。结合2种方法分析得出,黄栀香与肉桂香茶的区别明显,黄栀香茶以荜澄茄醇、橙花叔醇等为主,并特有丙酸芳樟酯、δ-杜松烯、萜品油烯等成分;肉桂香茶是吲哚、δ-壬内酯、苯乙腈相对含量多,且含有苯乙醇、苯甲醇、1,5,8-对-薄荷三烯、戊醛等特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 不同香型 同时蒸馏萃取 吹扫捕集热脱附解吸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不同品种(系)凤凰茶春梢生化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梨梨 郭守军 +2 位作者 马瑞君 张灵枝 庄东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26,共5页
以24个凤凰茶和4个非凤凰茶的春梢一芽三叶样为供试材料,通过对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儿茶素类组分等生化成分进行测定,考查凤凰茶样中各生化组分的含量变化并与非凤凰茶样中对应组分的含量进行比较,用聚类分析法探究13个... 以24个凤凰茶和4个非凤凰茶的春梢一芽三叶样为供试材料,通过对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儿茶素类组分等生化成分进行测定,考查凤凰茶样中各生化组分的含量变化并与非凤凰茶样中对应组分的含量进行比较,用聚类分析法探究13个生化指标在不同地点生长的同一单丛或同一香型单丛中的含量总体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生化组分中变化最大的是EC含量,变异系数达到37.16%;变化最小的为水浸出物含量,其值为9.44%。与凤凰茶样相比,除大叶奇兰香外,其余3个非凤凰茶样的酯型儿茶素类组分含量普遍较低,非酯型儿茶素类组分含量普遍较高;大叶奇兰香的氨基酸含量最高,其他各个组分含量均较低。聚类结果显示,4个非凤凰茶样被聚为一小类,生长于不同地点的同一单丛或同一香型单丛并不能被完全聚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茶 生化成分 单丛 非凤凰茶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传统焙火工序对岭头单枞乌龙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8
17
作者 王登良 郭勤 张大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7-200,206,共5页
试验分析了焙火前后岭头单枞乌龙茶内含成分和芳香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岭头单枞乌龙茶经过焙火工序后,水浸出物的含量、多酚类含量、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含量、茶黄素含量、茶红素含量均有所减少,茶褐素含量增加较多;具有清新花... 试验分析了焙火前后岭头单枞乌龙茶内含成分和芳香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岭头单枞乌龙茶经过焙火工序后,水浸出物的含量、多酚类含量、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含量、茶黄素含量、茶红素含量均有所减少,茶褐素含量增加较多;具有清新花香的芳香组分相对含量减少,具有果香的芳香组分相对含量增加。说明经过焙火工序后,岭头单枞乌龙茶滋味变得醇厚回甘,香型由花香型向其特有的蜜香型转变,可见焙火工序对岭头单枞乌龙茶特殊品质的形成具有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火工序 岭头单枞 乌龙茶 品质 茶褐素 水浸出物
下载PDF
适度低温胁迫诱导岭头单枞香气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曹藩荣 刘克斌 +1 位作者 刘春燕 王登良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采用广东主栽乌龙茶品种之一岭头单枞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适度低温胁迫处理茶树,分析鲜叶香气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处理能明显提高鲜叶中芳香物质的种类;T3处理的香气种类最多,共有62种,T1处理香气种类最少;随着温度的降低,芳... 采用广东主栽乌龙茶品种之一岭头单枞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适度低温胁迫处理茶树,分析鲜叶香气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处理能明显提高鲜叶中芳香物质的种类;T3处理的香气种类最多,共有62种,T1处理香气种类最少;随着温度的降低,芳樟醇等30种物质的含量增加,而吲哚、橙花醇等12种物质则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少;2-甲基十一烷等8种物质只在处理T3和T4中出现;十六酸在处理T3中含量最高,而在T4处理下降;低温胁迫使芳香物总数增加约21%,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能诱导形成不同种类的芳香物质的合成,并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其诱导的芳香物质种类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岭头单枞 香气成分 鲜叶
下载PDF
茶角胸叶甲侵害对岭头单枞茶鲜叶芳香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曹潘荣 刘克斌 +1 位作者 刘春燕 雷建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98-2101,共4页
通过不同程度的茶角胸叶甲虫侵害胁迫处理,研究了广东主栽岭头单枞茶鲜叶香气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茶角胸叶甲侵害的处理能明显地提高鲜叶芳香物质的种类,其中中度侵害处理的香气种类最多,共有36种;随着侵害处理程度的加深,1,6-亚甲基... 通过不同程度的茶角胸叶甲虫侵害胁迫处理,研究了广东主栽岭头单枞茶鲜叶香气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茶角胸叶甲侵害的处理能明显地提高鲜叶芳香物质的种类,其中中度侵害处理的香气种类最多,共有36种;随着侵害处理程度的加深,1,6-亚甲基轮烯等9种物质含量增加,而芳樟醇等8种物质含量则下降;2-甲基十六醇等4种物质只在轻度侵害处理中出现,而二十二碳-1-醇等6种物质只在中度侵害处理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侵害胁迫,能诱导形成不同种类的芳香物质的合成,侵害处理可诱导1,6-亚甲基轮烯等23种物质的形成,同时也可抑制壬醛等6种物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角胸叶甲胁迫 岭头单枞茶 香气成分 诱导
下载PDF
3种香型凤凰单丛茶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肖凌 毛世红 童华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33-239,共7页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提取玉兰香、蜜兰香和桂花香3种香型凤凰单丛茶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嗅辨(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分析其香气...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提取玉兰香、蜜兰香和桂花香3种香型凤凰单丛茶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嗅辨(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分析其香气组分。通过GC-MS在3种单丛茶中共检测出91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38种,各茶样均以醇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但各香型间仍有明显差异。通过GC-O分析共嗅闻出31种活性香气成分,鉴定出30种,其主要香气类型表现为花香、甜香、清香、果香。芳樟醇氧化物I、橙花醇、芳樟醇氧化物II和橙花叔醇4种成分在3种单丛茶中相对含量丰富,嗅闻强度值高,且呈现出愉快的花香、花香甜香、花香蜜香、清香果香的香气特征,对凤凰单丛茶香气品质形成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挥发性成分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气相色谱-质谱法 气相色谱-嗅辨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