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MS/MS的生脉饮(党参方)口服液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安琪 武林芝 +3 位作者 侯丽华 刘亮亮 王知平 孙红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期120-136,共17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对生脉饮(党参方)口服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表征。方法:选择ACQUITY UPLC?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对生脉饮(党参方)口服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表征。方法:选择ACQUITY UPLC?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下采集数据,扫描范围为m/z 50~1500。利用SCIEX OS-Q 1.6软件建立生脉饮(党参方)中单味中药材化学成分的本地数据库,将采集的化合物精确m/z和二级碎片离子信息与本地数据库及SCIEX OS-Q 1.6软件配置的中药二级数据库匹配,结合文献和对照品的相应信息进行化学成分表征。结果:共推断和鉴定了90个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皂苷类、苯丙素类、多炔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等类及其他类成分,其中41个化合物来源于党参、33个化合物来源于麦冬、24个化合物来源于五味子。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UPLC-Q-TOF-MS/MS对生脉饮(党参方)口服液中不同类型化合物进行鉴别的有效方法,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提升其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党参方) 口服液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定性分析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党参方生脉饮煎剂中9种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3
2
作者 梁晨 赵春杰 +2 位作者 刘雅茹 于丽娜 余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11期85-87,共3页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党参方生脉饮煎剂中Ca、Cu、Fe、K、Mg、Mn、Zn、Cd、Na共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溶出率。样品经硝酸-高氯酸(4∶1,体积比)浸泡,置电热板上140℃消解处理。测得线性范围(μg.mL-1)如下:Ca、K为1...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党参方生脉饮煎剂中Ca、Cu、Fe、K、Mg、Mn、Zn、Cd、Na共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溶出率。样品经硝酸-高氯酸(4∶1,体积比)浸泡,置电热板上140℃消解处理。测得线性范围(μg.mL-1)如下:Ca、K为1.0-40.0;Cu为0.1-2.0;Mn为0.2-5.0;Cd为0.0001-0.004;Fe、Mg、Zn、Na为0.5-8.0;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6。回收率在95.1%-104.8%之间;方法精密度RSD在0.57%-3.6%之间。该方法适合中药样品生脉饮中Ca、Cu、Fe、K、Mg、Mn、Zn、Cd、Na的含量测定,并为进一步研究生脉饮中微量元素与其临床疗效的关系提供了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党参方生脉饮 微量元素 溶出率
下载PDF
生脉饮(党参方)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宁 郭阳 +1 位作者 刘微 段树卿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2期52-54,共3页
目的建立生脉饮(党参方)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生脉饮(党参方)中五味子醇甲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2:38),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为1... 目的建立生脉饮(党参方)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生脉饮(党参方)中五味子醇甲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2:38),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五味子醇甲的进样量在0.02084~0.41680 m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2×10~7X(r=1,n=5);精密度良好(RSD=0.23%)、稳定性良好(RSD=0.4%)、重复性试验的RSD为0.8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9%,RSD为0.7%(n=6)。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3批生脉饮(党参方)中五味子醇甲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27、1.736和1.703 mg/支,平均RSD为0.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简便,可用于生脉饮(党参方)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脉饮(党参方) 五味子醇甲 含量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生脉饮(党参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分子机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婷 陈利娜 +6 位作者 瞿水清 杨源民 王娅杰 郑钟原 刘慧 郑晓俊 李玉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51-161,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生脉饮(党参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分子通路,揭示生脉饮(党参方)治疗ASCVD的分子机制,并为组方配伍的合理性阐释提供依据。方法:借助中西医结合数据库(SymMap),中药...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生脉饮(党参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分子通路,揭示生脉饮(党参方)治疗ASCVD的分子机制,并为组方配伍的合理性阐释提供依据。方法:借助中西医结合数据库(SymMap),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以及BATMAN-TCM平台获取生脉饮(党参方)主要化学成分,SymMap和中医药百科网站(ETCM)检索化合物靶点,借助疾病相关的基因与突变位点数据库(DisGeNET)和基因组注释(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化合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作交集得到生脉饮(党参方)作用于ASCVD的预测靶点。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借助Cytoscape软件获取生脉饮(党参方)作用于ASCVD的关键化合物和关键靶点,最后用The 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DAVID)网站将富集到的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过程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生脉饮(党参方)作用于ASCVD的关键化合物有33个,关键靶点有25个。GO分析结果显示,生脉饮(党参方)治疗ASCVD关键靶点的生物功能主要涉及凋亡过程的调控、炎症反应、一氧化氮合成的调节、胰岛素分泌的调节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主要富集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20条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脉饮(党参方)治疗ASCVD的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初步验证了生脉饮(党参方)的作用机制,并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党参方)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种化学模式识别评价生脉饮(党参方)质量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娜娜 李俊 +3 位作者 饶高雄 浦滇 王俏俏 杨朝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433-2442,共10页
目的:建立多批次生脉饮(党参方)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多种化学计量学分析评价多厂家多批次生脉饮(党参方)的整体质量。方法:采用Ultimate X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5%甲酸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0... 目的:建立多批次生脉饮(党参方)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多种化学计量学分析评价多厂家多批次生脉饮(党参方)的整体质量。方法:采用Ultimate X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5%甲酸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0.8 mL·min^(-1),柱温20℃,对多批不同厂家和来源的生脉饮(党参方)制剂进行分析,建立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生脉饮(党参方)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生脉饮(党参方)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3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7个色谱峰;多批次生脉饮(党参方)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061~0.798;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3类主成分中包含的7个成分峰是造成不同批次生脉饮(党参方)质量差异的主要标志物。在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中,7种指标性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在97.32%~101.26%,RSD为1.89%~3.56%。结论:不同批次的生脉饮(党参方)之间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存在质量差异。生脉饮(党参方)检测方法的建立可以为其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且具有一定的药用开发价值,为其进一步药效及制剂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党参方)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