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4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zation of rock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rmal conductivity−A case study of Datong Basin,China
1
作者 Meng-lei Ji Shuai-chao Wei +5 位作者 Wei Zhang Feng Liu Yu-zhong Liao Ruo-xi Yuan Xiao-xue Yan Long Li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4年第1期4-15,共12页
Rock thermal physical properti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understanding deep thermal conditions,modeling the thermal structure of the lithosphere,and discoveri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sedimentary basins.Recent adv... Rock thermal physical properti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understanding deep thermal conditions,modeling the thermal structure of the lithosphere,and discoveri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sedimentary basins.Recent advancements in geothermal exploration,particularly the identification of high-temperature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Datong Basin,Shanxi,China,have opened new possibilities.This study aims to characterize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rocks and explor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in basins hosting high-temperature geothermal resources.A total of 70 groups of roc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outcrops in and around Datong Basin,Shanxi Province.Thermal property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rock properties,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were studied through experi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water-filled stat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rocks in Datong,Shanxi Province,typically ranges from 0.690 W/(m·K)to 6.460 W/(m·K),the thermal diffusion coefficient ranges from 0.441 mm^(2)/s to 2.023 mm^(2)/s,and the specific heat capacity of the rocks ranges from 0.569 KJ/(kg·℃)to 1.117 KJ/(kg·°C).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e impact of temperature and water saturation o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rock.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rises with high water saturation.A temperature correction formula for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different lithologies in the area is proposed through linear fitting.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provide essential parameters for the 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development,and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he region and other basins with typical high-temperature geothermal resou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ong Basin Rock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rmal diffusivity Specific heat capacity Influencing factors
下载PDF
大同说下存伦何以可能?——康有为三世说下的人伦观申论
2
作者 刘斌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24年第3期44-60,197,共18页
康有为改造了董仲舒、何休、郑玄等汉儒的三世说和人伦观。汉儒认为三世皆五伦俱全,而康有为认为据乱世、升平世五伦俱全,太平世无人伦。终极的太平世之前有无量的升平世,且二者之间有质的区别。康有为的人为天生说和性善说是其大同说... 康有为改造了董仲舒、何休、郑玄等汉儒的三世说和人伦观。汉儒认为三世皆五伦俱全,而康有为认为据乱世、升平世五伦俱全,太平世无人伦。终极的太平世之前有无量的升平世,且二者之间有质的区别。康有为的人为天生说和性善说是其大同说的理论基础,二说之间的张力决定了大同只能存在于观念中,现实世界永恒地处于升平世,那么升平世中的人伦也将永恒地存在。通过这种曲形路线,康有为的大同说为保存人伦提供了可能,重新确立了孔子之法为万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说 人伦观 三世说 康有为
下载PDF
大同长城的时空分布与保护开发
3
作者 薛文礼 姚建爱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5-99,共5页
大同地处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融结合带,是中国长城分布的重要区域,而大同长城属沿长城带中段,从秦赵长城到明长城,时空分布极其丰富,无论是构筑形态研究探寻,还是文化遗产发掘保护,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键词 时空分布 长城 大同
下载PDF
Monitoring coal fires in Datong coalfield using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被引量:11
4
作者 汪云甲 田丰 +2 位作者 黄翌 王坚 魏长婧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421-3428,共8页
Numerous coal fires burn underneath the Datong coalfield because of indiscriminate mining.Landsat TM/ETM,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and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were employed to monitor underground coal fires in th... Numerous coal fires burn underneath the Datong coalfield because of indiscriminate mining.Landsat TM/ETM,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and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were employed to monitor underground coal fires in the Majiliang mining area.The thermal field distributions of this area in 2000,2002,2006,2007,and 2009 were obtained using Landsat TM/ETM.The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were then analyzed to approximate the locations of the coal fires.Through UAV imagery employed at a very high resolution(0.2 m),the texture information,linear features,and brightness of the ground fissures in the coal fire area were determined.All these data were combined to build a knowledge model of determining fissures and were used to support underground coal fire detection.An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was used to map the thermal field distribution of areas where coal fire is serious.Results were analyzed to identify the hot spot trend and the depth of the burning po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coal fire datong coalfield remote sensing
下载PDF
基于时序InSAR的山西大同煤田地表沉降监测及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仝云霄 杨俊泉 +1 位作者 王雪 谭琨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83,共14页
[研究目的]地表沉降作为煤矿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安全稳定,有必要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快速高效监测。[研究方法]以大同煤田为例,研究使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31景Sentinel-1影像,基于短基... [研究目的]地表沉降作为煤矿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安全稳定,有必要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快速高效监测。[研究方法]以大同煤田为例,研究使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31景Sentinel-1影像,基于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Small Baseline Subset InSAR,SBAS-InSAR)对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取大同煤田地表沉降速率和累计沉降结果,使用已有研究成果对监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分析了沉降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结果]大同煤田地表沉降分布较广,沉降总体分布趋势与大同煤田矿业管理数据的走向基本一致。沉降主要分布在大同市南郊区西部以及大同市、怀仁市和山阴县交界处,其中塔山矿地表沉降最为严重,大同煤田最大沉降速率为168.03 mm/a,最大累计沉降量为329.12 mm,总沉降面积为270.95 km^(2),且沉降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根据沉降趋势推断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地表活动相对稳定。[结论]研究表明了InSAR技术在煤矿区沉降监测的可行性,可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可为煤矿区沉降监测预警、灾害防控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田 SBAS-InSAR 矿区沉降 地表形变监测 时空演化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Composition Analysis on Intermuscular Fatty Acid of Qinghai Datong Yak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永辉 阎萍 +1 位作者 梁春年 曾玉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1期145-148,共4页
[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Datong yak resource. [ Method] B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with gas chromatograph, th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 [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Datong yak resource. [ Method] B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with gas chromatograph, th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intermuscular fatty acid of Datong yak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Datong yellow cattle. [ Result] Comparing with Datong yellow cattle, Datong yak had lower saturated fatty acid (SFA) content and higher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 content at extremely significant level (P 〈0.01 ), while the difference of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MUFA) contents between them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The PUFA/SFA and n-6/n-3 PUFA of Datong yak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commended proportions. [ Conclusion] The intermuscular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Datong yak is superior to that of local yellow cattle, which indicates that Datong yak meat has high nutritive value and wide development prosp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ong yak Fatty acid Gas chromatography
下载PDF
利用结合土地覆盖类型的自适应DS-InSAR方法监测矿区地表形变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志亮 曾琪明 杨立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76,共12页
针对传统时序InSAR技术在测量点选取过程中多采用全局单一阈值,在受时空失相干影响严重和短时间内形变梯度较大的矿区容易出现测量点稀疏且空间采样不足,因而无法获取矿区地面沉降完整信息的问题,以覆盖大同矿区的22景ALOS-1数据为例,... 针对传统时序InSAR技术在测量点选取过程中多采用全局单一阈值,在受时空失相干影响严重和短时间内形变梯度较大的矿区容易出现测量点稀疏且空间采样不足,因而无法获取矿区地面沉降完整信息的问题,以覆盖大同矿区的22景ALOS-1数据为例,利用结合土地覆盖类型的自适应DS-InSAR方法(ADSI-CLC)获取该区域长时间序列地表形变信息。ADSI-CLC方法形变测量结果的时空分布模式与StaMPS-SBAS方法具有相似性,且与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上的采矿设施保持良好的空间相关性。ADSI-CLC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测量点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密度,在研究区识别出的DS点数量约是StaMPS-SBAS方法的4倍。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在无形变和小形变区域吻合程度较高;在大形变区域,StaMPS-SBAS方法无法有效地获取形变结果,而ADSI-CLC方法由于测量点数量的增加,反演得到的形变测量结果基本上符合由采矿活动造成的漏斗状的空间分布特征,间接地验证了该方法在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证明ADSI-CLC方法能够提供更详细的时空形变细节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矿区地表稳定性的监测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I-CLC方法 分布式散射体 矿区形变监测 大同矿区
下载PDF
大同盆地土壤盐碱化特征及地质成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晓宇 郑吉林 +1 位作者 吕凯宁 辛义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30,共2页
大同盆地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长期以来受到土壤盐碱化问题的困扰。盐碱化对土壤质量、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鲁佳等,2020)。因此,深入研究大同盆地盐碱化的形成... 大同盆地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长期以来受到土壤盐碱化问题的困扰。盐碱化对土壤质量、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鲁佳等,2020)。因此,深入研究大同盆地盐碱化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探索有效的防治和治理措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冯云格等,2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盆地 盐碱土 地质成因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大通河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淑芝 温得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13,共11页
大通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开展变化环境下水资源演变、归因研究对保护区域水生态环境,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线性倾向估计、集中度、集中期、有序聚类检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 大通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开展变化环境下水资源演变、归因研究对保护区域水生态环境,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线性倾向估计、集中度、集中期、有序聚类检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年内分配、周期和突变变化特征,基于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和双累积曲线定量评估了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60 a大通河流域气候暖湿化明显,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潜在蒸发量增幅分别为0.42℃·(10a)~(-1)和8.9 mm·(10a)~(-1)、5.6 mm·(10a)~(-1),年径流呈减少趋势,倾向率0.67×108m3·(10a)~(-1)。(2)径流集中度和不均匀系数呈微弱下降趋势,枯季径流增加趋势明显,年内分配更趋于均匀,集中期有推迟趋势,延迟速率为3.0 d·(10a)~(-1)。(3)年径流在44 a左右尺度上周期震荡明显,突变发生在1990年,突变后径流量减少3.52×108m3,流域冰川分布呈减小趋势,植被覆盖无显著变化。(4)气候、人类活动对大通河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1)7.7%和117.7%,降水量是流域来水的主要补给来源,跨流域调水是引起径流减小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 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大通河流域
下载PDF
“大同模式”下的无障碍融合设计探索——以浙江省残疾人之家改造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激 周欣 +1 位作者 冯余萍 陈秋颖 《新建筑》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首先,基于人们对残障认知的变化,在西方的“普同模式”之外提出具有东方特质的“大同模式”;回顾无障碍设计方法的变迁,在国外的“通用设计”之外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设计”。随后,进一步提出具备差异性、复合性、灵活性、隐藏... 首先,基于人们对残障认知的变化,在西方的“普同模式”之外提出具有东方特质的“大同模式”;回顾无障碍设计方法的变迁,在国外的“通用设计”之外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设计”。随后,进一步提出具备差异性、复合性、灵活性、隐藏性和整体性的无障碍融合设计策略,并将其应用于浙江省残疾人之家的改造设计中。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以适合东方文化传统的理念和方法,为面向全龄化使用、多元化需求的无障碍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障碍设计 融合设计 大同模式 浙江省残疾人之家
下载PDF
大同盆地地下水中铀的成因机制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11
作者 邵政 葛勤 +3 位作者 米振华 陈功新 李翔 张瀚月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6,共13页
查明地下水中铀(U)的分布特征、富集机制及对不同人群的暴露风险,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持。综合利用Shukarev分类法、热力学计算、水文地球化学数值模拟和人类健康风险评估(HRA)等方法,分析了大同盆... 查明地下水中铀(U)的分布特征、富集机制及对不同人群的暴露风险,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持。综合利用Shukarev分类法、热力学计算、水文地球化学数值模拟和人类健康风险评估(HRA)等方法,分析了大同盆地地下水和地表水中U污染分布特征和形态分布,解释了地下水中U的形成机制,评估了U污染对不同人群的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地下水TDS分布范围较大,为27.60~4034.00 mg/L,其中浅层地下水(Ⅰ区)整体上TDS较高,为338.00~4034.00 mg/L(平均1371.80 mg/L),U含量为0~2.44 mg/L(平均0.26 mg/L),超标率为71.74%,与TOC、NO_(3)^(-)和SO_(4)^(2-)浓度垂向分布一致,随着埋深深度增加,整体浓度呈现变小趋势。氧化还原条件、络合、吸附和蒸发浓缩作用是控制研究区地下水中U浓度和形态分布的机制,其中微生物参与下的还原作用是制约地下水中U浓度的关键。此外,铀酰离子(UO_(2)^(2+))与碳酸盐配体形成易于迁移的UO_(2)(CO_(3))22-和UO_(2)(CO_(3))_(3)^(4-)稳定络合物,也是影响地下水中U迁移的因素之一。人类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非致癌风险排序为儿童>青年人>成年人,地表水和Ⅰ区地下水的非致癌风险超标率最大(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盆地 地下水 地球化学 数值模拟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青海大通河流域不同类型青杄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12
作者 祁海玉 付振杰 +3 位作者 赵昌宏 张玉海 刘桂英 王得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90,共12页
【目的】探讨青海大通河流域5种类型青杄林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为该林区不同青杄林分质量评价、养分管理和混交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以中龄(平均林龄57 a)为主的青杄纯林、青杄×山杨林、青... 【目的】探讨青海大通河流域5种类型青杄林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为该林区不同青杄林分质量评价、养分管理和混交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以中龄(平均林龄57 a)为主的青杄纯林、青杄×山杨林、青杄×白桦林、青杄×红桦林和青杄×油松林,在不同类型林地内各设置3块20 m×20 m的样地,每块样地以“S”形选取5个采样点,采集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含水率、体积质量、pH及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计算土壤C/N、C/P和N/P,比较不同林型间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青杄针阔混交林(青杄×山杨林、青杄×白桦林、青杄×红桦林)的土壤含水率、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高于青杄纯林和青杄针叶混交林(青杄×油松林),其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土壤体积质量表现为青杄纯林和青杄针叶混交林高于青杄针阔混交林;5种类型青杄林土壤pH值介于7.88~8.41,青杄×红桦林和青杄×白桦林的土壤pH值显著小于其他类型青杄林(P<0.05);5种类型青杄林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及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高于20~40 cm土层,但20~40 cm土层土壤体积质量高于0~20 cm土层土壤。②青杄针阔混交林的C/N、C/P和N/P均显著高于青杄纯林;2个土层均以青杄纯林土壤C/N和C/P最小,青杄×油松林的土壤N/P最小。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与全氮和全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含水率与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和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体积质量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氮含量与C/P、有机碳含量与N/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青海大通河流域,与青杄纯林和青杄针叶混交林相比,青杄针阔混交林明显提高了林分土壤养分含量,其中对表层(0~20 cm)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显著,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杄林 林分类型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 大通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D-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沉陷监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仝云霄 杨俊泉 +1 位作者 胡晓佳 孟中玙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0-422,共13页
矿山开采可能诱发各种地质灾害,威胁矿区的社会稳定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快速准确监测矿区沉陷可有效预防地质灾害。本文以山西省大同煤矿为研究对象,获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共13景Sentinel-1影像,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 矿山开采可能诱发各种地质灾害,威胁矿区的社会稳定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快速准确监测矿区沉陷可有效预防地质灾害。本文以山西省大同煤矿为研究对象,获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共13景Sentinel-1影像,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 SAR)进行地表沉陷监测研究,获取大同煤矿地表累计沉陷量,使用已有研究成果对比验证了本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大同煤矿沉陷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大同市南郊区西部以及南郊区、怀仁市、左云县和山阴县四县市交界处,监测期间最大、平均沉陷量分别为381.43 mm、13.88 mm,总沉陷面积约为207.91 km2,根据7个重点沉陷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化规律发现沉陷呈现持续扩张趋势,推断地表沉陷仍会持续较长时间。研究证明了In SAR技术在矿山开采沉陷监测的可靠性,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开采沉陷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矿 D-INSAR 矿区沉陷 地表形变监测 地质灾害 Sentinel-1
下载PDF
大通水文站流量演变及其旱涝特征分析
14
作者 闫桂霞 何健 +1 位作者 姚天祺 黄凤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共5页
在变化环境和上游水库调蓄影响下,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流量的演变规律和旱涝特征,对江苏省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利用至关重要。为定量评估长江中下游近50年来流量演变规律和旱涝变化特征,基于大通水文站1971~2020年逐月流量实测数据,采用Mann... 在变化环境和上游水库调蓄影响下,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流量的演变规律和旱涝特征,对江苏省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利用至关重要。为定量评估长江中下游近50年来流量演变规律和旱涝变化特征,基于大通水文站1971~2020年逐月流量实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大通站流量变化趋势、突变性、周期性和年内分布规律,并计算标准化流量指数分析其旱涝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大通水文站年均流量具有非显著增加趋势,年际变化较为稳定,但在2003年存在显著突变,突变后显著增加;年均流量序列主要存在12年的周期,且主要集中在1995年之前,具有3次丰枯交替震荡;大通站流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7、8月流量最大,但汛期各月流量序列变化不显著,而枯季各月如12月至次年3月流量具有显著增加趋势;不同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反映干湿变化较为一致,2003年后干旱发生几率较高,年干旱发生频率为44.4%,而洪涝发生几率由37.5%减少到16.7%,发生率明显降低。从季节上看,2003年秋季和夏季干旱发生率偏高,而春季和冬季发生率明显降低。对各季标准化降水指数进行MK趋势检验可知,除在秋季减少外,其他各季增加,尤其是冬季增加趋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站 流量 小波分析 MANN-KENDALL检验 标准化流量指数
下载PDF
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流的图像研究——以大同沙岭七号墓乐舞图像为中心
15
作者 孙天慧 程金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4,共12页
3—6世纪期间,我国中原音乐文化经历了先向周围传播而后又回流到中原的过程,而在此期间河西走廊一带是保存中原文化与接纳西域各民族文化的重要枢纽。通过对大同沙岭七号墓中以乐舞图像为中心的相关历史事实的具体考证,并将其与同时期... 3—6世纪期间,我国中原音乐文化经历了先向周围传播而后又回流到中原的过程,而在此期间河西走廊一带是保存中原文化与接纳西域各民族文化的重要枢纽。通过对大同沙岭七号墓中以乐舞图像为中心的相关历史事实的具体考证,并将其与同时期丝绸之路出现的相似图像进行对比,可知大同沙岭七号北魏墓中的乐舞图像的具体内容应是来源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这进一步体现了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 大同沙岭七号墓 乐舞图像
下载PDF
大同方言詈辞“□[xəu^(423)]”缀本字考
16
作者 张珍妮 黄思贤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3-37,共5页
在大同方言中,有多种形式的詈辞,其中有一种以“□[xəu^(423)]”为类词缀的詈词,“□[xəu^(423)]”位于词末,形成“X+□[xəu^(423)]”的结构。在以往文献中,这一类词缀一般用“猴”字表示,故此类词常描写为“X猴”。虽然该类词缀有了记... 在大同方言中,有多种形式的詈辞,其中有一种以“□[xəu^(423)]”为类词缀的詈词,“□[xəu^(423)]”位于词末,形成“X+□[xəu^(423)]”的结构。在以往文献中,这一类词缀一般用“猴”字表示,故此类词常描写为“X猴”。虽然该类词缀有了记录字,但是目前学界尚未对这一本字进行深入考证,缺乏说服力。文章从语音和语义两方面出发,通过田野调查和综合比较,认为这一类词缀的本字确为“猴”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方言 本字 詈辞
下载PDF
超采区浅层地下水数值模拟及预测分析
17
作者 宁阁 苏冬阳 +2 位作者 高春杰 苏澳 卢德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97,共15页
超采区的地下水变化趋势分析对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同盆地浅层地下水超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明确了潜水含水层为影响地下水变化的主要区域。基于GMS与MODFLOW软件... 超采区的地下水变化趋势分析对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同盆地浅层地下水超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明确了潜水含水层为影响地下水变化的主要区域。基于GMS与MODFLOW软件,建立了大同盆地潜水含水层各向同性非均质二维非稳定流模型,利用实测地下水流场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开展了未来不同场景条件下地下水位预测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同盆地2010—2019年平均地下水开采量(6.0861亿m^(3))大于2001—2016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5.6254亿m^(3)),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明显。若地下水开采量下降至2019年开采量的85%,至2035年平均地下水位可回升11.6 m,恢复速度约0.68 m a;若综合考虑未来水源替换工程,至2035年地下水位可显著回升,恢复速率可达1.4 m a。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大同盆地地下水管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于我国北方类似地下水超采区的水资源管理和评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盆地 浅层地下水 地下水超采区 数值模拟 预测分析
下载PDF
大同煤田矿区微震记录特征与识别方法研究
18
作者 赵晓云 李斌 《山西煤炭》 2024年第2期73-83,共11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同煤田矿震的特点,以山西矿震监测研究中心在山西北部设立的矿震监测研究试验区,以及山西地震监测台网在大同煤田及周边区域持续开展的近3年(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的非天然地震监测所获取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大同煤田矿...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同煤田矿震的特点,以山西矿震监测研究中心在山西北部设立的矿震监测研究试验区,以及山西地震监测台网在大同煤田及周边区域持续开展的近3年(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的非天然地震监测所获取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大同煤田矿震记录特征与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大同煤田及周边区域矿震活动发生较频繁,活动特征以M_(L)<2.0的微震或小震为主,最大矿震震级为M_(L)=2.8级;具有空间上集中分布的特征,主要集中在煤矿开采区域,特别是深部矿井附近;相比于天然地震和其他非天然地震事件,矿震震相中往往含有较多高频部分,其优势频率一般在10 Hz以上,但易受震源与传播路径(距离和介质)衰减影响;波形记录形态上往往表现为波形的快速上升和迅速衰减,波形持续时间较短;初动向上和向下都有,当记录台站较多时有四象限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田 矿山地震 非天然地震 波形特征 震相识别
下载PDF
大同山杉木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与种内竞争关系
19
作者 曹雨婷 叶生晶 +2 位作者 张超 周维 宁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2,18,共6页
为了解大同山国有林场不同龄组杉木人工林林分空结构特征与种内竞争强度的相关性,以大同山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幼龄、中龄、近熟、成熟4个龄组共设置8块标准地,应用样地数据,通过计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林分的空间结... 为了解大同山国有林场不同龄组杉木人工林林分空结构特征与种内竞争强度的相关性,以大同山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幼龄、中龄、近熟、成熟4个龄组共设置8块标准地,应用样地数据,通过计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和林分竞争关系。结果表明:(1)杉木人工林在水平维度上普遍处于密集状态,除幼龄林外,其他龄组的林木密集度指数较高,各个龄组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密度集分布在0.436 3~0.863 6,各龄组林分内对象木的密集程度处于密集状态。(2)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垂直结构较为简单,垂直空间的利用率较低,各龄组样地的林层指数随林龄增加而呈现减小-增大-减小的趋势,且各龄组大部分对象木的林层指数为0~0.33。(3)杉木人工林的密度集和竞争指数的相关性比林层指数和竞争指数的相关性相对较强,林分密集度和竞争指数的相关系数随林龄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林层指数和竞争指数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随林龄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林分空间结构 种内竞争 大同山国有林场
下载PDF
肉牛遗传资源培育品种价值评估体系构建——以大通牦牛为例
20
作者 马卓 马芝祥 浦华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0期96-104,共9页
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良种是肉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开展良种培育是实现肉牛遗传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路径,建立肉牛遗传资源价值评估体系至关重要。该文基于世界粮农组织畜禽遗传资源价值框架,开... 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良种是肉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开展良种培育是实现肉牛遗传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路径,建立肉牛遗传资源价值评估体系至关重要。该文基于世界粮农组织畜禽遗传资源价值框架,开展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的归纳、分析和评价,结合我国实际,初步建立了肉牛培育品种遗传资源价值评估体系。以大通牦牛为例,将其遗传资源价值划分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潜在使用价值和保护价值,评估方法确定为市场价格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3种主要方法,提出尽快建立肉牛遗传资源价值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肉牛遗传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推进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产权制度,以期为促进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遗传资源 培育品种 价值框架 评估方法 大通牦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