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 vitro effects of monoclonal antibody targeted daunomycin o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1
作者 汪森明 陈希陶 +1 位作者 张学庸 樊代明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1年第4期324-327,331,共5页
In the present study,daunomydn (DIM) was chosen to conjugate cowdently with amonoclonal antitibody,MGb<sub>2</sub>,against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via a cis-aconitic anhydride linker(directly) or a ... In the present study,daunomydn (DIM) was chosen to conjugate cowdently with amonoclonal antitibody,MGb<sub>2</sub>,against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via a cis-aconitic anhydride linker(directly) or a dextmn bridge (indirectly,) The mo-lar ratio of MGb<sub>2</sub> to DM in the conjugates was1:6 (direct method) and 1:54 (indirect method),respectively.The ELISA results revealed theantibody after conjugation retained antigen-binding capacity.The conjugates showed a highly se-lective cytotoxicity to the target cells.In lh cytotoxidty test,cytotoxidty of the conjugates wasgreater than that of free DM or irrevalent conjugates to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SGC-7901and very low as far as non-target cells (HeLa) were concerned.It is sugared that theselective cytotoxidty on target cells of the conjugates is mediated by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MACH NEOPLASMS daunomycin MONOCLONAL antibodies IMMUNOTOXIN targeting therapy
下载PDF
Synthesis of Novel Spin Labeled Daunomycin Derivatives
2
作者 Shu Jia ZHANG Yan Guang WANG Ju Biao L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83-484,共2页
Three spin labeled daunomycin derivatives 2-4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were tested against mouse leukemia L1210 and human liver cancer BEL-7402 cells in vitro.
关键词 Spin labeled daunomycin derivatives antitumor activity SYNTHESIS
下载PDF
一种由抗TF抗原的McAb和Daunomycin构建的免疫霉素在体外对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3
作者 杜世彧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2年第1期22-25,共4页
在纯化了的抗TF(Thomsen—Friedenreich)抗原的McAb49H.8和抗肿瘤药物道诺霉素(Daunomyciu,DM)之间通过酸性敏感的顺式乌头酰基(Cis—Aconityl,CA)配接成免疫毒素49H.8—CA—DM.通过DNA合成抑制检测了此配接物在3个人癌细胞株(647V,EJ—... 在纯化了的抗TF(Thomsen—Friedenreich)抗原的McAb49H.8和抗肿瘤药物道诺霉素(Daunomyciu,DM)之间通过酸性敏感的顺式乌头酰基(Cis—Aconityl,CA)配接成免疫毒素49H.8—CA—DM.通过DNA合成抑制检测了此配接物在3个人癌细胞株(647V,EJ—S—47, LOVO)和一种小鼠肺癌细胞株KLN205的体外抗肿瘤效应.此免疫毒素显示了有相对选择性的细胞杀伤作用,对49H.8抗原强阳性的胱膀癌细胞株647V有确定的细胞杀伤效应,且呈剂量依赖性的,而在同一剂量范围对细胞表面缺乏49H.8抗原的小鼠肺癌细胞株KLH205不显示细胞毒性作用,对49H.8抗原弱阳性的细胞株EJ—S—47和LOVO的作用是不恒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毒素 抗TF抗原McAb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Survivin in HL-60 Cells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eutic Drugs
4
作者 吴耀辉 邹萍 +2 位作者 张敏 刘芳 陈建华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6年第3期213-215,共3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vivin and drug resistance, and the changes of the survivin expression in HL-60 cells treated with three kinds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 Methods: HL- 60 cells were 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vivin and drug resistance, and the changes of the survivin expression in HL-60 cells treated with three kinds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 Methods: HL- 60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appropriate concentration of daunomycin (DNR), mitoxantrone (MIT) or arsenic trioxide (As2O3).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mRNA and protein on the first or third day 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mRNA was decreased on the first day by 10% in DNR-treated group, 40% in MIT-treated group (P〈0.01) and 25% in As2O3-treated group (P〈0.01) respectively. On the third day,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mRNA in DNR- and MIT-treated group was up-regulated to 120% (P〈0.05) and 165% (P〈0.01) respectively as compared with that on the first day, but down-regulated to 68% in As2O3-treated group (P〈0.01).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protein in DNR- or MIT-treated group was increased by 14% or 11% on the third day respectively, but it was decreased by 18% in As2O3-treated group. Conclusion: In DNR- and MIT-treated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surivin was de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obviously, which may be one of the causes for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against leukemia. Different from other two drugs, As2O3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toring chemotherapy sensi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UKEMIA daunomycin MITOXANTRONE arsenic trioxide SURVIVIN
下载PDF
DNA电化学传感器在DNA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孙星炎 徐春 +2 位作者 刘盛辉 何品刚 方禹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393-1396,共4页
利用单链DNA分子共价固定在石墨电极表面,采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以道诺霉素作为杂交指示剂形成DNA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了在不同致突变剂的作用下,特定碱基序列的DNA在电极表面能否杂交及杂交程度的差异,探讨了DNA突变情... 利用单链DNA分子共价固定在石墨电极表面,采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以道诺霉素作为杂交指示剂形成DNA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了在不同致突变剂的作用下,特定碱基序列的DNA在电极表面能否杂交及杂交程度的差异,探讨了DNA突变情况及可能的突变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电化学传感器 道诺霉素 杂交 突变 损伤
下载PDF
抗癌药物柔红霉素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屈海云 程圭芳 +2 位作者 彭惠琦 何品刚 方禹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00-2004,共5页
采用现场光谱电化学技术 ,结合循环伏安和红外光谱等手段 ,研究了柔红霉素的电极过程 ,并提出了可能的还原机理 .结果表明 ,柔红霉素的还原途径与其浓度存在一定的联系 :稀溶液的还原经历一 ECE过程——得到两个电子还原为柔红霉氢醌后 ... 采用现场光谱电化学技术 ,结合循环伏安和红外光谱等手段 ,研究了柔红霉素的电极过程 ,并提出了可能的还原机理 .结果表明 ,柔红霉素的还原途径与其浓度存在一定的联系 :稀溶液的还原经历一 ECE过程——得到两个电子还原为柔红霉氢醌后 ,发生化学反应脱去 7位上的糖基侧链 ,得到的 7-去氧柔红霉醌继续被还原 ,生成的自由基中间体可发生歧化反应或通过分子间缔合而稳定 ;当溶液浓度较大时 ,柔红霉素分子在得到一电子生成半醌自由基中间体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药物 柔红霉素 循环伏安 光谱电化学 抗癌机理 抗癌药物 药物代谢
下载PDF
加速型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娜 陈荣华 +4 位作者 黄松明 郭梅 费莉 潘晓勤 蔡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病变稳定、制作周期短、重复性好、最接近人类肾小球硬化病理改变的动物模型。方法 在摘除一侧肾脏的基础上 ,通过两次尾静脉注射柔红霉素 ,定期观察血、尿及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于用药后第 4周时 ,出... 目的 建立一种病变稳定、制作周期短、重复性好、最接近人类肾小球硬化病理改变的动物模型。方法 在摘除一侧肾脏的基础上 ,通过两次尾静脉注射柔红霉素 ,定期观察血、尿及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于用药后第 4周时 ,出现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 ,病理形态上开始出现典型的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第 9周时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 (P<0 .0 5 ) ,80 %的肾小球出现节段性硬化。结论 此模型制作周期短 ,各项指标均符合肾小球硬化的病理及临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硬化症 局灶性 柔红霉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抗癌药物的电化学研究(Ⅱ)道诺霉素在DNA修饰石墨粉末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罗济文 张敏 +1 位作者 张蓉颖 庞代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了道诺霉素 ( DNM)在石墨粉末微电极和 DNA修饰石墨粉末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并分析了产生差别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测定微量 DNM的方法 ,DNM浓度在 1 .0× 1 0 - 7~ 1 .0× 1 0 - 5mol/L之间其微分脉冲伏安 ( DPV... 研究了道诺霉素 ( DNM)在石墨粉末微电极和 DNA修饰石墨粉末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并分析了产生差别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测定微量 DNM的方法 ,DNM浓度在 1 .0× 1 0 - 7~ 1 .0× 1 0 - 5mol/L之间其微分脉冲伏安 ( DPV)峰电流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5 .0× 1 0 - 8mol/L。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了模拟样品中的 DNM,回收率在 94%~ 1 0 8%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物 电化学研究 道诺霉素 DNA修饰石墨粉末微电极 分析 标准加入法 尿 测定
下载PDF
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在柔红霉素高产菌选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连碧 朱春宝 朱宝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97-299,313,共4页
应用低能 N+ 离子对柔红霉素产生菌天蓝淡红链霉菌 SIPI 1482野生型菌株的孢子进行注入诱变选育 ,获得了柔红霉素产抗能力提高 15倍的高产突变株。与亲株的菌落形态比较发现 ,高产突变株 SIPI 1482
关键词 柔红霉素 离子注入诱变 菌种选育 抗生素
下载PDF
柔红霉素修饰的纳米金电极的制备及其对DNA检测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郑华 胡劲波 李启隆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06-810,共5页
利用双硫醇分子作为连接剂,将纳米金颗粒固定于金电极上,用伏安法、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化学交流阻抗对其组装过程以及活性进行了表征.制备的纳米金修饰电极用于DNA测定及其对DNA损伤的检测.DNA的检测限为1.2×10-9mol/L.该法灵敏、简便.
关键词 纳米金 柔红霉素 DNA
下载PDF
链霉素抗性筛选法在柔红霉素产生菌S.coeruleorubidus var.zhengding SIPI 1482菌种选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连碧 曹进新 +1 位作者 朱春宝 朱宝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45-347,共3页
采用链霉素抗性筛选法 ,用含链霉素的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筛选天蓝淡红链霉菌 SIPI 1482菌株对链霉素的抗性自发突变株 ,检测突变株产抗生素水平。实验结果发现 ,在 SIPI 1482菌株的链霉素抗性自发突变株中 ,正向突变的频率比较高 (34% ... 采用链霉素抗性筛选法 ,用含链霉素的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筛选天蓝淡红链霉菌 SIPI 1482菌株对链霉素的抗性自发突变株 ,检测突变株产抗生素水平。实验结果发现 ,在 SIPI 1482菌株的链霉素抗性自发突变株中 ,正向突变的频率比较高 (34% ) ,同时获得了产抗生素能力是原菌株的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链霉素 菌种选育 抗性筛选法
下载PDF
多种化疗药对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HL-60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耀辉 邹萍 +2 位作者 刘芳 张敏 陈建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47-350,共4页
Survivin基因是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新成员,由于其具有在人类正常组织不表达而在各种肿瘤组织高表达的特性,因此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选择性靶点;有研究还表明survivin的表达与耐药性的发生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查明HL-60细胞在多种化... Survivin基因是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新成员,由于其具有在人类正常组织不表达而在各种肿瘤组织高表达的特性,因此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选择性靶点;有研究还表明survivin的表达与耐药性的发生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查明HL-60细胞在多种化疗药物作用后mRNA和蛋白的改变,初步探讨survivin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用合适浓度的柔红霉素(DNR)、米托蒽醌(MIT)和三氧化二砷(As2O3)作用于HL-60细胞,随后用RT-PCR检测给药的第1天和第3天HL-60细胞中survivinmRNA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blot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给予化疗药的第1天3组HL-60细胞中survivinmRNA表达水平全部降低,其中DNR组下降了10%,MIT组下降40%(P<0.01),As2O3组下降了25%(P<0.01)。在给予化疗药的第3天,DNR和MIT组的HL-60细胞中survivinmRNA表达较第1天有明显的升高,分别上升20%(P<0.05)和65%(P<0.01);但给予As2O3组中的survivinmRNA表达仍持续降低,仅为第1天的68%(P<0.01)。Westernblot检测发现,给予DNR和MIT3天后的HL-60细胞中survivin蛋白含量分别升高了14%和11%,而给予As2O3组则下降了82%。结论:在给予化疗药后白血病细胞survivin表达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可能与化疗中耐药性的发生有关,而三氧化二砷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这在逆转耐药性上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米托蒽醌 三氧化二砷 Survivin HL-60细胞
下载PDF
柔红霉素预防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毅倩 陈才根 +1 位作者 周绍荣 祝肇荣 《眼科新进展》 CAS 199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在体实验探讨柔红霉素预防后囊膜混浊的作用及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采用0.5~10mg·L-1柔红霉素在兔眼晶体囊外摘除术中行囊袋内灌注10min(30例),以20mg·L-1柔红霉素作维持前房灌注(1例)。通过手术显微镜及扫... 目的通过动物在体实验探讨柔红霉素预防后囊膜混浊的作用及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采用0.5~10mg·L-1柔红霉素在兔眼晶体囊外摘除术中行囊袋内灌注10min(30例),以20mg·L-1柔红霉素作维持前房灌注(1例)。通过手术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术后眼组织反应。结果随访3mo发现,随用药浓度增加,后囊膜混浊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下降,未发现角膜损伤及术后葡萄膜反应,较高浓度桑红霉素应用亦未造成明显的角膜内皮细胞改变。结论本研究表明应用桑红霉素1次性眼内灌注可减少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且无邻近眼组织损伤。高效。安全、简便的用药特点提示柔红霉素在后覆膜混浊预防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后囊混浊 白内障 囊外摘除术
下载PDF
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法用于血浆和尿液中柔红霉素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佳 吴海龙 +2 位作者 方冬梅 夏阿林 俞汝勤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6-320,共5页
文章采用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与化学计量学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二阶校正法相结合,对血浆液和尿液中柔红霉素(DM)进行定量测定。实验不需对血浆和尿液预测样进行萃取等分离预处理,选取激发波长410~530nm,发射波长550~650nm,分别每隔... 文章采用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与化学计量学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二阶校正法相结合,对血浆液和尿液中柔红霉素(DM)进行定量测定。实验不需对血浆和尿液预测样进行萃取等分离预处理,选取激发波长410~530nm,发射波长550~650nm,分别每隔5nm取一个数据,利用激发发射荧光扫描分别获得两个三维响应数阵(大小为21×25×12)。当组分数选择为3时,血浆和尿液校正集中盐酸柔红霉素的相对浓度与实际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990和r2=0.9952,经ATLD算法解析得到的血浆和尿液预测样中柔红霉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8±7.6)%和(94.7±4.4)%。实验结果表明,此法能够解决血浆和尿液中盐酸柔红霉素药物因血浆和尿液内源物质与分析物光谱重叠所引起的难分辨的问题,可用于未知干扰共存下柔红霉素的直接快速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发射荧光 二阶校正 交替三线性分解 柔红霉素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道诺霉素脂质体玻璃体内代谢及视网膜毒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梁厚成 惠延年 蔡用舒 《眼科研究》 CSCD 1993年第2期87-89,152,T008,共5页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了道诺霉素脂质体,测得脂质体包裹率为31.6%,终浓度为100μg/ml,直径为60~125nm。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在24只兔进行了道诺霉索及其脂质体玻璃体内药物清除率测定。18只兔用于ERG、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以评价药物的视网...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了道诺霉素脂质体,测得脂质体包裹率为31.6%,终浓度为100μg/ml,直径为60~125nm。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在24只兔进行了道诺霉索及其脂质体玻璃体内药物清除率测定。18只兔用于ERG、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以评价药物的视网膜毒性。结果道诺霉素在玻璃体内的半衰期为145.5min;道诺霉素脂质体在眼内的头两天清除较快,但在14d仍可测出平均浓度为0.64μg/ml。电镜观察表明道诺霉素剂量超过5μg,或其脂质体超过20μg出现光感受器毒性。提示道诺霉素脂质体能明显延长有效浓度时间并减低眼内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道诺霉素 药代动力学 毒性
下载PDF
去炎松与道诺霉素脂质体联合应用对玻璃体切除兔眼视网膜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健 惠延年 +2 位作者 马吉献 郭守一 骆阁大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去炎松与道诺霉素脂质体联合应用对玻璃体切除兔眼视网膜的影响。方法对16只兔双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并分为4组,分别在各组兔的1眼玻璃体内注入空白脂质体、1mg去炎松、10μg道诺霉素脂质体,另1眼作对照。观察术后2... 目的研究去炎松与道诺霉素脂质体联合应用对玻璃体切除兔眼视网膜的影响。方法对16只兔双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并分为4组,分别在各组兔的1眼玻璃体内注入空白脂质体、1mg去炎松、10μg道诺霉素脂质体,另1眼作对照。观察术后28天内眼底和ERGb波的变化以及28天时视网膜结构的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ERGb波较空白脂质体组、去炎松组有升高(P<0.05),而与道诺霉素脂质体组无差异(P>0.05),光镜和电镜下视网膜结构无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炎松 道诺霉素 脂质体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电图
下载PDF
Ru(phen)_2 dppx^(2+)光谱探针法研究道诺霉素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蒋玲玲 胡建火 +2 位作者 陈芳 蔡苹 何治柯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51-1054,共4页
以核酸分子“光开关”Ru(phen)2dppx2+为探针,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抗癌药物道诺霉素(daunomycin,DNM)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DNM是以插入的方式与DNA相互作用。Scatchard方程的研究表明,Ru(ph... 以核酸分子“光开关”Ru(phen)2dppx2+为探针,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抗癌药物道诺霉素(daunomycin,DNM)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DNM是以插入的方式与DNA相互作用。Scatchard方程的研究表明,Ru(phen)2dppx2+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比为1∶4~1∶5;表观结合常数为2.58×107L/mol。DNM加入后,表观结合常数大大降低,这也表明道诺霉素主要是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作为研究核酸分子的荧光探针,与溴化乙锭相比,Ru(phen)2dppx2+具有灵敏度高、毒性低、稳定性好、选择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分子光开关 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 道诺霉素 光谱探针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粒子/1,6-己基二硫醇组装的脱氧核糖核酸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凝血因子Ⅻ片段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玉梅 张雯艳 朱果逸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8-482,共5页
将含有17个碱基对的凝血因子Ⅻ单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固定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MAB)保护的金纳米粒子/1,6-己基二硫醇/金电极上,以道诺霉素(DNR)为电活性指示剂,用于检测其互补序列。电化学阻抗谱(EIS)监测了整个组装过程,电... 将含有17个碱基对的凝血因子Ⅻ单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固定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MAB)保护的金纳米粒子/1,6-己基二硫醇/金电极上,以道诺霉素(DNR)为电活性指示剂,用于检测其互补序列。电化学阻抗谱(EIS)监测了整个组装过程,电极界面性质随组装层的改变而变化。循环伏安(CV)研究发现,DNR与单、双链DNA以不同的方式结合。通过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DNR的还原峰电流,获得DNA杂交的最佳条件为:杂交时间1h,道诺霉素的浓度为1.0×10-4mol/L,巯基修饰的单链DNA(SH-ssDNA)组装时间为24h。在最佳杂交条件下,当互补DNA(cDNA)的浓度从1.0×10-13mol/L增加到1.0×10-8mol/L,DNR的还原峰电流与cDNA浓度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288+0.022lgx,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7,cDNA的检出限达8.1×10-14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Ⅻ 金纳米粒子 道诺霉素 电化学阻抗 微分脉冲伏安法 化学修饰电极
下载PDF
巨噬细胞刺激人成纤维细胞增生及去炎松和道诺霉素对其的抑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丹 惠延年 +1 位作者 汤朝武 胡明 《眼科研究》 CSCD 1996年第1期28-30,共3页
采用离体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加入巨噬细胞调理培养液(MCM),及3H-胸腺嘧啶掺入液体闪烁检测,观察了成纤维细胞受MCM刺激后的增殖及药物对其的抑制作用。结果,加入MCM组细胞增殖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150ng/ml道... 采用离体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加入巨噬细胞调理培养液(MCM),及3H-胸腺嘧啶掺入液体闪烁检测,观察了成纤维细胞受MCM刺激后的增殖及药物对其的抑制作用。结果,加入MCM组细胞增殖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150ng/ml道诺霉素及联合用药组的细胞抑制率最高达95%以上(P<0.01),250μg/ml去炎松的抑制率在不加MCM组约为20%~40%,而在加MCM组约为40%~60%(P<0.01)。证实去炎松除有直接抑制作用外,更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活性因子对成纤维细胞增生的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去炎松 道诺霉素
下载PDF
天蓝淡红链霉菌SIPI 1482及其突变株的研究 Ⅱ.钠离子对突变株SIPI 1482-NS-4恢复合成柔红霉素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钱秀萍 李继安 +1 位作者 陈代杰 许文思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04-207,共4页
:SIPI1482 - NS- 4是柔红霉素产生菌天蓝淡红链霉菌 SIPI1482经紫外诱变获得的阻断突变株 ,没有合成柔红霉素的能力。但在 GM培养基中添加 2 % Na Cl后 ,该突变株的菌体生长量虽有所减少 ,却能恢复合成柔红霉素2 2 %~ 2 4% (以亲株为对... :SIPI1482 - NS- 4是柔红霉素产生菌天蓝淡红链霉菌 SIPI1482经紫外诱变获得的阻断突变株 ,没有合成柔红霉素的能力。但在 GM培养基中添加 2 % Na Cl后 ,该突变株的菌体生长量虽有所减少 ,却能恢复合成柔红霉素2 2 %~ 2 4% (以亲株为对照 )。研究还发现使突变株恢复合成柔红霉素起主要作用的是 Na+ ,而非高渗透压、Cl- 或整个 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生物合成 天蓝淡红链霉素 钠离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