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中南段燕山期两类不同成矿花岗岩类角闪石的化学成分及其成岩成矿意义 被引量:17
1
作者 吕志成 段国正 +1 位作者 郝立波 李殿超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0,共6页
大兴安岭中南段燕山期两类不同成矿花岗岩类岩体中角闪石主要为钙质角闪石。角闪石的主化学成分表明本区燕山早期早阶段与铜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类主要为壳幔型花岗岩 :而与 Sn多金属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类可能为壳源成因。燕山期两个不同期... 大兴安岭中南段燕山期两类不同成矿花岗岩类岩体中角闪石主要为钙质角闪石。角闪石的主化学成分表明本区燕山早期早阶段与铜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类主要为壳幔型花岗岩 :而与 Sn多金属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类可能为壳源成因。燕山期两个不同期次不同成矿系列的花岗岩中角闪石的化学成分明显不同 ,燕山早期早阶段与铜成矿有关的斜长花岗斑岩其角闪石相对以富镁、硅贫铁为特征 ,M*变化于 0 .2 4~ 0 .5 4之间 ,平均值为0 .37;燕山晚期早阶段与锡、铅、锌多金属矿化有关的花岗斑岩类岩体角闪石以富铁贫硅、镁为特征。角闪石的 M* 为 0 .10~ 0 .2 7,平均值为 0 .19。角闪石的化学成分及不同成矿岩体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是区分区内两类不同成矿岩体的有效判别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 化学成分 成岩成矿意义 花岗岩 大兴安岭中南段
下载PDF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天然林分级木转换特征 被引量:19
2
作者 玉宝 乌吉斯古楞 +1 位作者 王百田 王立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750-5757,共8页
通过调查样地,作树干解析,分析了不同结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分级木(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转换特征。研究表明:(1)不同结构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分级木转换年龄、方向和转换率均不同。兴安落叶松分级木转换率29.4%。分级木中,优势木、平... 通过调查样地,作树干解析,分析了不同结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分级木(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转换特征。研究表明:(1)不同结构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分级木转换年龄、方向和转换率均不同。兴安落叶松分级木转换率29.4%。分级木中,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转换率分别35.3%、41.2%、11.8%。分级木转换中,优势木与平均木相互转换比例较高,优势木转平均木占83.3%,平均木转优势木占85.7%;优势木向被压木转换比例仅为16.7%;被压木不能转换成优势木,只能转换成平均木,被压木中无转换占88.2%,在森林经营和抚育采伐中应考虑伐除这些被压木。(2)在林分年龄36~65a范围内,随着林分年龄增大,其转换率呈增加趋势。林分年龄30~39a、50~59a和60~69a时,其转换率分别0、33.3%和46.7%。(3)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分级木转换率呈增高趋势。当林分密度小于2500株.hm-2时,主要于优势木与平均木间转换。当林分密度大于2500株.hm-2时,才出现其它分级木与被压木相互转换现象。(4)不同林型分级木转换率和转换方向不同。草类-落叶松和杜香-落叶松林分级木转换率分别50%和9.5%。(5)不同水平格局林分分级木转换率不同。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时,其转换率分别61.1%和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 分级木 转换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舒洋 周梅 +4 位作者 赵鹏武 葛鹏 张波 王梓璇 赵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52,共9页
【目的】分析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为研究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管理及造林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7-8月,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荒山荒地、水湿地、火烧迹地)和林龄(... 【目的】分析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为研究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管理及造林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7-8月,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荒山荒地、水湿地、火烧迹地)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的兴安落叶松林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兴安落叶松幼龄林和中龄林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碳密度以及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下,幼龄林和中龄林落叶松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6.84~105.42,30.26~101.81g/kg,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其所占比例在63%以上,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幼龄林和中龄林落叶松各土层土壤碳密度分别为23.80~106.98,34.84~89.48t/hm^2,也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0~20cm土层碳密度占土壤总碳密度的60%以上,呈现表层聚集现象。幼龄林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土壤总碳密度(0~40cm土层)分别为火烧迹地(258.98t/hm^2)>荒山荒地(249.24t/hm^2)>水湿地(238.12t/hm^2),中龄林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土壤总碳密度分别为荒山荒地(263.92t/hm^2)>火烧迹地(253.83t/hm^2)>水湿地(249.44t/hm^2),且不同更新造林方式之间差异均显著。【结论】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下,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在未来研究区造林实践中,建议选择火烧迹地、荒山荒地造林,对于水湿地应以保护和保护性利用为主,并且减少人类活动对森林表层土壤的干扰和破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人工林 兴安落叶松 土壤碳密度
下载PDF
不同栖息地类型对东北大兴安岭红花尔基地区鸟类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健 王文 《野生动物》 2010年第1期26-29,48,共5页
2001~2002年和2004~2005年分别于5~6月,在内蒙古红花尔基地区,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环境因子与鸟类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草地生境中,鸟类多样性与草的高度和盖度相关性显著,鸟的密度与草的高度和盖度相关性不显著。(2)在樟... 2001~2002年和2004~2005年分别于5~6月,在内蒙古红花尔基地区,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环境因子与鸟类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草地生境中,鸟类多样性与草的高度和盖度相关性显著,鸟的密度与草的高度和盖度相关性不显著。(2)在樟子松森林生境中,叶层高度多样性指数(FHD)与鸟类多样性指数(BSD)呈正相关(r=0.814,P<0.05),回归方程为y=1.332x+0.103(R^2=0.663)。叶总量(IF)与鸟类多样性指数(BSD)有显著的正相关(r=0.912,P<0.05),回归方程为y=1.267x+0.428(R^2=0.832)。(3)樟子松林的胸径和森林的郁闭度与鸟类多样性呈显著的正相关,树的高度、密度、森林下草的高度和盖度与鸟类多样性相关性不显著。樟子松森林的郁闭度与鸟类的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即随着樟子松森林郁闭度的增加,鸟类密度增加。树的高度、密度、胸径、森林下草的高度,草的盖度与鸟类密度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群落 多样性 栖息地 内蒙古
下载PDF
大兴安岭偃松林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垦田 李玉昌 张桂玲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7年第2期55-59,共5页
评述了中国大兴安岭偃松林的类型、生物生态学特性、食物链特点,分析了偃松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途径.指出,在大兴安岭高海拔生态脆弱地带,要优先考虑偃松林这一濒危珍稀动植物种质资源库的保护问题,充分发挥其保持水土、涵... 评述了中国大兴安岭偃松林的类型、生物生态学特性、食物链特点,分析了偃松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途径.指出,在大兴安岭高海拔生态脆弱地带,要优先考虑偃松林这一濒危珍稀动植物种质资源库的保护问题,充分发挥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巨大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展株体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偃松 开发利用 保护 松林资源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鼠害防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武晓东 曹润波 +2 位作者 邹元平 孟祥玉 孙添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52-57,共6页
1991年~ 1993年作者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地 12块 ,对 6种经口化学毒饵进行了毒饵适口性、毒饵剂型和不同投饵量的野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林区大面积鼠害控制中 ,应用经口毒饵控制鼠密度 ,首选毒饵为敌鼠钠毒饵 ,... 1991年~ 1993年作者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地 12块 ,对 6种经口化学毒饵进行了毒饵适口性、毒饵剂型和不同投饵量的野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林区大面积鼠害控制中 ,应用经口毒饵控制鼠密度 ,首选毒饵为敌鼠钠毒饵 ,投药方法为 2 0 m行距 ,每隔 5 m投放 2 0 g袋装毒饵 ,灭效可达 90 %以上 ,从而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大面积鼠害防治提供了 1种省时、省料的控制鼠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林区 鼠害防治 毒饵 敌鼠钠 宽行距投毒
下载PDF
大兴安岭草地的研究——Ⅱ 草甸的类型与利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克平 齐根伊 张跃华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年第3期31-36,共6页
本文依据草甸的群落学特征,将大兴安岭草甸分为3个群系、4个群丛,并对各群丛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开发利用各类草甸的建议。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分类 草地
下载PDF
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大兴安岭森林植被变化进行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彩虹 孙力 孙越天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0年第7期153-154,共2页
应用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选用基本方法对大兴安岭(黑龙江省管辖范围内)森林植被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其结果由于林木采伐等人为活动对其干扰,使得森林景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导致原始林斑块数量增多,森林在景观中的面积减少,森林的斑块... 应用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选用基本方法对大兴安岭(黑龙江省管辖范围内)森林植被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其结果由于林木采伐等人为活动对其干扰,使得森林景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导致原始林斑块数量增多,森林在景观中的面积减少,森林的斑块形状趋于不规则,森林内部生境的面积减少。而森林的斑块被隔离,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景观破碎程度逐期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方法 大兴安岭森林 变化 分析
下载PDF
抚育间伐强度对大兴安岭落叶松次生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管惠文 董希斌 +2 位作者 曲杭峰 陈蕾 张期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3,共7页
为改善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的生态环境,观测间伐后林地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探讨最有利于林地土壤改良的间伐强度。在大兴安岭设置间伐强度分别为9.43%、16.75%、29.00%、40.01%、53.09%、67.25%的实验样地和未间伐的对照样地,样地... 为改善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的生态环境,观测间伐后林地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探讨最有利于林地土壤改良的间伐强度。在大兴安岭设置间伐强度分别为9.43%、16.75%、29.00%、40.01%、53.09%、67.25%的实验样地和未间伐的对照样地,样地分别栽植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兴安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促进林分更新。选取能够反映土壤肥力的化学性质指标和物理性质指标共13项,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运用灰色关联法,对各间伐样地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0.222)、有机质(0.145)在所有评价指标中所占权重偏高,灰色关联度(间伐强度)由大到小排序为0.73(40.01%)> 0.70(29%)> 0.65(16.75%)> 0.64(9.43%)> 0.63(53.09%)> 0.60(0)> 0.55(67.25%)。说明土壤有效磷、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间伐强度40.01%的改造样地土壤肥力最佳,间伐强度9.43%~53.09%的落叶松次生林土壤肥力优于对照样地。适当的间伐强度能够改善林地内的土壤肥力,为大兴安岭落叶松次生林的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天然次生林 间伐强度 土壤肥力 大兴安岭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中幼龄天然林空间利用特征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玉宝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7-415,共9页
【目的】以大兴安岭过伐林为研究对象,界定林分空间利用,提出林分空间利用率计算方法,从林分水平空间、垂直空间、综合空间利用率3个方面分析天然林空间利用规律。【方法】利用14块样地数据,应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揭示影响林... 【目的】以大兴安岭过伐林为研究对象,界定林分空间利用,提出林分空间利用率计算方法,从林分水平空间、垂直空间、综合空间利用率3个方面分析天然林空间利用规律。【方法】利用14块样地数据,应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揭示影响林分空间利用率的主要因子。【结果】14块样地林分水平空间利用率、垂直空间利用率和综合空间利用率分别为62.5%~85.9%、31.2%~65.5%和50.1%~68.7%;平均水平分别达73.6%、46.0%和59.2%;随着林分生长,林木数量、个体大小、分布格局不断被调整,林分水平空间利用率发生变化;林分水平空间利用率与样地林木株数、更新密度和林木聚集系数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林分蓄积量显著负相关(P<0.05),与林分平均胸径极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生长阶段的林分垂直空间大小不一,随着林分生长,林分高度、各层林木株数和高度逐渐被调整,林分垂直空间大小和空间利用率发生动态变化;林分垂直空间利用率与更新层高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样地林木株数、更新密度、林木聚集系数显著负相关(P<0.05),与垂直层次数、主林层高、演替层高、主林层与更新层高差、演替层与更新层高差、更新层株数极显著负相关(P<0.01);林分综合空间利用率受水平和垂直结构两方面因素影响,与林分密度、主林层株数显著正相关(P<0.05),与垂直层次数、演替层高显著负相关(P<0.05),与主林层高、主林层与更新层高差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随着林分生长,林分空间大小和空间利用率发生动态变化。影响林分水平空间、垂直空间、综合空间利用率主要因子分别为更新密度、演替层与更新层高差、主林层高、林分密度和演替层高。提高林分空间利用率,优化林分结构,需要采取兼顾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多种因子的立体技术措施。在林分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控林分密度,确保林分自然更新能力,合理设置林分各层次林木株数和高度分布,形成阶梯式分布状态,使林分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利用 影响因子 林分空间填充 林分结构 结构优化 过伐林 大兴安岭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一次闪电定位数据分析与雷击火发生环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亮 吕东波 +2 位作者 张伟淇 张春龙 陆明明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0年第1期65-68,共4页
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是中国重点林区,总面积8.35万平方公里,全省闪电定位仪监测系统记录的闪电数据,包括每次闪电回击发生的时间、地点、电流强度。大兴安岭林区位于高纬度地区,经常出现干雷暴天气环境,极易引燃含水量较低的... 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是中国重点林区,总面积8.35万平方公里,全省闪电定位仪监测系统记录的闪电数据,包括每次闪电回击发生的时间、地点、电流强度。大兴安岭林区位于高纬度地区,经常出现干雷暴天气环境,极易引燃含水量较低的林木及其他易燃物,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与森林环境有关,山区草地、水系较多地带比干燥沙土地带多,文章从气象、雷暴等方面分析了雷击火的发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重点防火区 闪电监测 雷击火发生环境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博乌勒山一带早白垩世侵入岩地质特征
12
作者 那晓红 李斌 +1 位作者 单玄龙 臧兴运 《吉林地质》 2015年第1期21-24,共4页
大兴安岭博乌勒山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发育,可分为两个岩石系列:闪长岩类,有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岩系列,有花岗闪长岩、正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类型由中性向酸性演化,以成份演... 大兴安岭博乌勒山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发育,可分为两个岩石系列:闪长岩类,有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岩系列,有花岗闪长岩、正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类型由中性向酸性演化,以成份演化为特征;属碱钙性-钙碱性系列,成因类型为同熔型(I型),并具有同源岩浆演化特点。成矿专属性,闪长岩类对Au、Ag、Pb、Zn金属成矿有利,花岗岩类对Cu、Pb、W、Mo金属成矿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博乌勒山 早白垩世侵入岩 地质特征
下载PDF
利用气候模型估算大兴安岭地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13
作者 李安 罗景玟 陈银灵 《林业科技情报》 2015年第4期18-19,共2页
对大兴安岭地区及其周围8个气象站点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进行反距离权重插值,并代入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来估算1990年和2010年大兴安岭地区的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获得这两项气候因子及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空间分布图,进一步对其... 对大兴安岭地区及其周围8个气象站点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进行反距离权重插值,并代入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来估算1990年和2010年大兴安岭地区的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获得这两项气候因子及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空间分布图,进一步对其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反距离权重插值 大兴安岭地区 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
下载PDF
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生态移民效益评价研究——以伊春市美溪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喜凤 林强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4年第2期20-22,共3页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的方式对伊春市美溪区生态移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研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伊春市美溪区生态移民满意度及评价较高,生态移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后期扶持工作有序开展。
关键词 大小兴安岭 生态移民 森林 效益
下载PDF
大兴安岭生态产业体系战略研究
15
作者 张赋 谭俊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1年第2期7-10,共4页
保护与建设好大兴安岭生态环境产业 ,不仅是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需要 ,而且是改善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生态环境 生态产业体系 战略研究
下载PDF
加速结构调整是大兴安岭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16
作者 谭俊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0年第3期44-47,共4页
文章指出以“天保工程”为契机 ,以林业的持续发展为目的 ,调整大兴安岭林业生产结构 。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林业生态结构 布局调整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吉文林区啮齿动物区系及危害的调查 被引量:4
17
作者 武晓东 邹元平 +3 位作者 郝玉山 曹润波 孟祥玉 孙添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8-23,共6页
1991年6~9月在内蒙古大安岭吉文林区共设置27块野外样地,对该地区的啮齿类区系进行了调查,1992年10月到1993年5月选择野外样地4块对鼠类危害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当地啮齿动物共有2目6科12种,鼠类的密度与... 1991年6~9月在内蒙古大安岭吉文林区共设置27块野外样地,对该地区的啮齿类区系进行了调查,1992年10月到1993年5月选择野外样地4块对鼠类危害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当地啮齿动物共有2目6科12种,鼠类的密度与林龄有密切关系,林龄较长的林地鼠类密度较低。当地干旱阳坡樟子松15a以下林木受害鼠危害最为严重,其被害率高达30%,幼林地和新植林地受害鼠危害也较严重,被害率达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啮齿动物 区系 危害 调查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冻土区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对地温变化的响应
18
作者 张武 张雪萍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7,共5页
对大兴安岭不同冻土带土壤动物进行的研究,将该区土壤动物划分为植食性、腐食性和捕食性三个功能类群。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的水平分布与地温的相关性表明,不同冻土带腐食性土壤动物总的生物量和地温的相关系数为-0.999,呈显著的负相关... 对大兴安岭不同冻土带土壤动物进行的研究,将该区土壤动物划分为植食性、腐食性和捕食性三个功能类群。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的水平分布与地温的相关性表明,不同冻土带腐食性土壤动物总的生物量和地温的相关系数为-0.999,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不同冻土带捕食性土壤动物总的生物量和地温的相关系数为-0.997,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的垂直分布与地温的相关性表明,岛状融区冻土带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的垂直分布与8月份地温值呈显著正相关,岛状融区冻土带的腐食性动物的垂直分布与8月份地温呈显著正相关。各功能类群的个体数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腐食性动物和捕食性动物相关系数为0.8723,呈显著正相关(P〈0.05);生物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腐食性动物和捕食性动物相关系数为0.7551,呈著正相关(尸〈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 冻土区 功能类群 大兴安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