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景观规划分析
1
作者 张烨 丁楠 《河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8-30,共3页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是郑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中的起步区,其整体景观规划对于起步区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的概况、景观规划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今后该区域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是郑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中的起步区,其整体景观规划对于起步区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的概况、景观规划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今后该区域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 景观规划
下载PDF
赣南大余地区农田土壤As、Cd元素化学形态含量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文帮勇 黄锦 +2 位作者 张涛亮 周强强 谢振东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5年第4期298-305,共8页
通过分析赣南大余地区农田土壤As、Cd元素化学形态含量,研究土壤中As、Cd元素形态含量特征和垂向变化、全量与形态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赣南大余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残渣态As、离子交换态Cd含量分别为22.14mg/kg和0.437mg/kg,分... 通过分析赣南大余地区农田土壤As、Cd元素化学形态含量,研究土壤中As、Cd元素形态含量特征和垂向变化、全量与形态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赣南大余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残渣态As、离子交换态Cd含量分别为22.14mg/kg和0.437mg/kg,分别占其总量的76.88%和54.97%;异常区表层土壤As、Cd元素的活动态百分比含量分别为4.03%和70.29%,分别高出对照区1.55倍和0.61倍;受污灌或洪水漫淹的农田土壤中As、Cd元素活动态含量具有垂直分布特征,其在0~20cm的表层土壤中富集显著,而20cm之下的土层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表层土壤As、Cd元素总量增加,残渣态As和离子交换态Cd的百分比含量增加,而其它形态的百分含量下降或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Cd元素 农田土壤 大余地区 形态含量 赣南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识别研究:以江西省大余县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晓平 胡紫红 +1 位作者 危小建 黄耀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31-1040,共10页
依据“生态安全格局-关键区-保护修复策略”思路,以江西省大余县为研究区,识别生态源地、生态“夹点”、障碍点、断裂点和破碎生态空间等关键区数量及空间分布,提出生态保护修复类型区及其相应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大余县生态源地共14... 依据“生态安全格局-关键区-保护修复策略”思路,以江西省大余县为研究区,识别生态源地、生态“夹点”、障碍点、断裂点和破碎生态空间等关键区数量及空间分布,提出生态保护修复类型区及其相应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大余县生态源地共147.36 km 2,涉及林地、水域和草地,生态廊道69条,呈现出两横五纵的空间特征。研究识别生态“夹点”12处,生态障碍点13处,生态断裂点23处,破碎生态空间57.46 km 2。(2)生态保护修复类型区包括矿山修复区、山水治理区、农田整治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区和交通用地优化区,建议分别采取矿山复绿、山体治理和水污染防控、农用地整理和耕地污染防控、居民点整合和农村道路复垦、建立野生动物通道和沿线植被恢复等策略。(3)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从区域整体视角识别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依据关键区所覆盖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生态保护修复类型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系统性的保护修复策略。研究结果有助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系统从关键点、线、面的修复工程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生态保护修复 生态源地 关键区 大余县
下载PDF
赣南樟(东坑)-九(龙脑)钨多金属矿床矿物学、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少轶 赵正 +3 位作者 方贵聪 欧阳翔 陈振宇 侯可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0-130,共11页
樟(东坑)-九(龙脑)钨矿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是赣南崇-余-犹世界级钨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分樟东坑和九龙脑两个矿段,前者以外带石英脉钨钼矿化为主、后者以内带石英脉型钨矿化为主,是赣南地区"五层楼+地下室"找... 樟(东坑)-九(龙脑)钨矿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是赣南崇-余-犹世界级钨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分樟东坑和九龙脑两个矿段,前者以外带石英脉钨钼矿化为主、后者以内带石英脉型钨矿化为主,是赣南地区"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型侧向分带的典型代表。本文在矿床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内外接触带矿物组合进行了系统对比,并对其中黑钨矿开展了电子探针测试,同时测定了与成矿密切相关的黑云母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结果表明九龙脑矿区的成岩年龄为(151.1±2.2)Ma,与其内、外带矿体成矿年龄(分别为151.1 Ma和151.3 Ma)在误差范围内高度一致,表明成岩与成矿作用基本同步。内、外带黑钨矿矿物化学成分连续,Mn-Fe含量呈明显线性相关,为同一次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产物。外带黑钨矿较内带黑钨矿Fe/Mn值偏高,反映外带矿体成矿温度高于内带矿体。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建立了樟东坑-九龙脑钨矿成矿模型,并提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余犹矿集区 钨多金属矿 “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型 锆石U-PB测年 矿物化学 樟-九钨矿
下载PDF
江西崇义铁木里钨铁矿床中首次发现铍榴石
5
作者 鲁麟 梁婷 +2 位作者 刘善宝 赵正 刘民武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4,共6页
铁木里矿床位于赣南崇义—大余—上犹多金属矿集区,是该区唯一的一个矽卡岩型钨铁矿床,研究程度很低。本文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显微镜观察、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首次在该矿床中发现了铍的独立矿物——铍榴... 铁木里矿床位于赣南崇义—大余—上犹多金属矿集区,是该区唯一的一个矽卡岩型钨铁矿床,研究程度很低。本文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显微镜观察、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首次在该矿床中发现了铍的独立矿物——铍榴石。矿床中出现磁铁矿-白钨矿-铍榴石的矿物组合,这在整个矿集区乃至华南是绝无仅有的。铍榴石的发现,对寻找潜在铍资源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还为矿集区多期多阶段花岗质岩浆演化与多金属成矿藕合关系提供矿物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榴石 铁木里矿床 崇余犹多金属矿集区 江西
下载PDF
矿区县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研究——以赣州市大余县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青洲 张晓平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469-473,共5页
在我国众多以资源开采为主要产业的县区,由于矿产的大面积开采,导致部分原有耕地被占用,耕地总量持续下降,对宜耕未利用地进行合理开发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保证耕地保有量指标不被突破,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针对县域未利用... 在我国众多以资源开采为主要产业的县区,由于矿产的大面积开采,导致部分原有耕地被占用,耕地总量持续下降,对宜耕未利用地进行合理开发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保证耕地保有量指标不被突破,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针对县域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进行研究,确定待开发土地的范围,选择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多项评价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确定宜耕未利用地的等级,最后测算出各等级潜力区的新增耕地面积.评价结果得出:大余县县域宜耕未利用地待开发区总面积517.7622 hm 2,预计完成新一轮土地开发项目后可新增耕地面积为490.6759 hm 2.其中池江镇、南安镇、青龙镇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最大,开发后可补充耕地规模分别为105.3377、78.2877 hm 2和117.5026 hm 2,占大余县未利用地开发潜力的61.37%,为规划期内重点整治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利用地 适宜性评价 矿区 开发潜力 大余县
下载PDF
甘南高原区大峪沟流域水文要素特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仲复捷 王东 曹杰 《地下水》 2021年第1期148-150,共3页
以大峪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坝水文站水文要素监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距平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水文要素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大峪沟流域水文要素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变化呈减小趋势,减小倾向率为1... 以大峪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坝水文站水文要素监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距平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水文要素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大峪沟流域水文要素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变化呈减小趋势,减小倾向率为1.1276 mm/a、0.0276亿m^(3)/a,年蒸发量变化呈增大趋势,增加倾向率为1.601 mm/a,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趋势不显著,径流量的变化趋势显著;不同年代段降水量的变化较为平稳,处于正常水平,径流量变化幅度不大,蒸发量变化相对平稳;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在序列内均发生突变,该流域径流量的减少、蒸发量的增加与降水量减少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要素 变化特征分析 大峪沟流域
下载PDF
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水绿地设计——大禹神话园解读
8
作者 王忠宝 熊运华 叶眉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229-231,16,共3页
武汉是一个内陆滨江城市,长江与汉江的交汇造就了独特的"两江四岸三镇"格局,城市的形成与"水"有着不解之缘。以依托城市"水"文化设计建造的大禹神话园为例,从构思来源、布局结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解... 武汉是一个内陆滨江城市,长江与汉江的交汇造就了独特的"两江四岸三镇"格局,城市的形成与"水"有着不解之缘。以依托城市"水"文化设计建造的大禹神话园为例,从构思来源、布局结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解读,进而分析了地域文化对于滨水绿地设计乃至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滨水绿地 汉阳江滩 大禹神话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