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二聚体/肌钙蛋白Ⅰ比值对二尖瓣成形术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分析
1
作者 朱玉 秦欣欣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1期2042-2045,共4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肌钙蛋白Ⅰ比值(D⁃D/cTnI)对二尖瓣成形术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二尖瓣成形术的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患者随访结果是否发生结局事件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D⁃二聚体/肌钙蛋白Ⅰ比值(D⁃D/cTnI)对二尖瓣成形术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二尖瓣成形术的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患者随访结果是否发生结局事件将患者分别分入预后良好组(n=61)、预后不良组(n=25)。检测所有患者二尖瓣成形术后D⁃二聚体,肌钙蛋白Ⅰ,计算比值,并收集所有患者的其他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D⁃二聚体/肌钙蛋白Ⅰ比值对二尖瓣成形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二尖瓣成形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60岁比例、机械通气时间≥48 h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9、12.397,P均<0.05)。预后不良组患者D⁃D、cTnI及D⁃D/cTnI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59、16.764、43.805,P均<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48 h,D⁃D/cTnI≥8.34是影响二尖瓣成形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D⁃D、cTnI及D⁃D/cTnI预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13、0.764、0.908。结论高水平的D⁃D/cTnI水平是二尖瓣成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对评估二尖瓣成形术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成形术 D⁃二聚体/肌钙蛋白Ⅰ比值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联合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检测对孕产妇B族链球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邹春生 游晓燕 钟福英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6期391-394,共4页
目的评估血浆D二聚体、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诊断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中的价值。方法于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集GBS阳性的妊娠晚期孕妇42例作为试验组,以及同期GBS阴性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 目的评估血浆D二聚体、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诊断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中的价值。方法于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集GBS阳性的妊娠晚期孕妇42例作为试验组,以及同期GBS阴性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者均接受了血浆D二聚体、PCT和IL6水平的检测。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和孕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浆D二聚体(0.89±0.15)mg/L、PCT(0.085±0.010)ng/ml、IL6(18.8±2.1)p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54±0.11)mg/L,(0.039±0.005)ng/ml,(9.7±0.8)pg/ml,P<0.01]。血浆D二聚体、PCT和IL6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6.2%、80.9%和83.3%,特异度分别为36.7%、40.0%和36.7%。联合检测GBS感染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9%、56.7%和75.0%。结论血浆D二聚体、PCT和IL6的升高可能提示GBS感染的存在。3项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妊娠末期 D二聚体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依诺肝素钠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生长因子、25-羟基维生素D、D-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孟红娟 贺漪 +2 位作者 周萍 高雪梅 朱一麟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02-505,509,共5页
目的观察依诺肝素钠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生长因子(PIGF)、25-羟基维生素D(25-OHVD)、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产科收治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目的观察依诺肝素钠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生长因子(PIGF)、25-羟基维生素D(25-OHVD)、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产科收治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依诺肝素钠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尿蛋白定量、PIGF、25-OH-VD、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D-二聚体、P-选择素、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记录患者分娩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对照组[(6.87±1.12)mmol/L vs.(7.56±1.34)mmol/L,(4.15±0.65)mmol/L vs.(5.32±0.75)mmol/L,(4.03±0.87)mmol/L vs.(5.12±0.97)mmol/L,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1.97±0.32)mmol/L vs.(1.76±0.31)mmol/L,P<0.05]。观察组患者的AT-Ⅲ和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65.89±11.02)%vs.(72.32±11.05)%,(1.22±0.15)g/24h vs.(1.56±0.24)g/24h,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PIGF、25-OH-VD高于对照组[(55.87±12.15)pg/ml vs.(46.54±10.54)pg/ml,(35.26±5.68)ng/ml vs.(26.05±4.58)ng/ml,P均<0.01];D-二聚体、sFlt-1、vWF、p-选择素低于对照组[(280.69±32.15)ng/ml vs.(360.54±42.15)ng/ml,(1068.75±108.11)pg/ml vs.(1 354.56±126.44)pg/ml,(965.25±86.57)U/L vs.(1 205.54±103.54)U/L,(98.54±9.57)ng/ml vs.(126.54±12.54)ng/ml,P均<0.01]。2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妊娠终止孕周、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10/40),对照组为55.0%(2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诺肝素钠能明显改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PIGF、25-OH-VD、D-二聚体、AT-Ⅲ、及血脂等指标,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诺肝素钠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胎盘生长因子 25-羟基维生素D D-二聚体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黏附分子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姜霞 田凤石 +5 位作者 张秀泉 赵明 雒容 杨军 张宏 王金良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615-617,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发病早期至 1周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 s ICAM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 ( s VCAM 1 )、D 二聚体 ( D D)、血小板第 4因子 ( PF4 )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 4 0例 AMI患者发...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发病早期至 1周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 s ICAM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 ( s VCAM 1 )、D 二聚体 ( D D)、血小板第 4因子 ( PF4 )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 4 0例 AMI患者发病 2 4小时和 1周时的血清 s ICAM 1、s VCAM 1、D D、PF4并与健康对照组 3 0例比较。结果 :AMI患者于发病 2 4小时及 1周时 s ICAM 1、s VCAM 1、D D、PF4〔发病 2 4小时分别( 42 0 .97± 1 2 8.83 )μg/L ,( 51 .4 4± 1 4.83 )μg/L ,( 3 57.93± 1 47.0 9)μg/L和 ( 6.1 0± 1 .54 ) mg/L ;发病 1周时分别为 ( 40 4 .96± 1 1 5.2 2 ) μg/L,( 48.0 1± 1 7.2 4 ) μg/L,( 3 81 .1 2± 1 63 .0 0 ) μg/L和 ( 6.3 3± 2 .1 9) 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 ( 1 80 .70± 3 2 .0 7)μg/L,( 1 3 .3 1± 1 2 .81 )μg/L ,( 84 .0 0± 2 6.99)μg/L和 ( 3 .0 7± 1 .3 4) mg/L ,P均 <0 .0 1〕。AMI组于发病 2 4小时及 1周时 s ICAM 1与 s VCAM 1均具有正相关性 ( P均 <0 .0 1 ) ,PF4与 s ICAM 1、s VCAM 1、D D间亦具有正相关性 ( P均 <0 .0 1 ) ,而 D D与 s ICAM 1、s VCAM 1间均无相关性 ( P均 >0 .0 5)。结论 :AMI从发病早期至 1周内 s ICAM 1、s V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细胞间黏附分子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D-二聚 血小板第4因子
下载PDF
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秀娥 王禺 王双云 《西部医学》 2012年第9期1794-1796,共3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检测结果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4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采用ACL900全自动血凝仪,通过胶体免疫...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检测结果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4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采用ACL900全自动血凝仪,通过胶体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对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血浆D-D和FDP含量及阳性检出率,AMI组比UAP组、SAP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比SAP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比正常对照组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D-D和FDP的含量可作为AMI的诊断指标及UAP和SAP的鉴别诊断指标,D-D和FDP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提高冠心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D-二聚体
下载PDF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中医证型与D-二聚体及免疫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侯月 王俊宏 +1 位作者 陈芳 李亚男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2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SMPP)中医证型的特点以及与D-二聚体及免疫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收治SMPP住院患儿73例,入院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各证型D-二聚体及免疫指标的...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SMPP)中医证型的特点以及与D-二聚体及免疫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收治SMPP住院患儿73例,入院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各证型D-二聚体及免疫指标的表现特点。结果1)SMPP病程按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毒热闭肺证、阴虚肺热和肺脾气虚证逐渐延长(P<0.05)。2)痰热闭肺组、毒热闭肺组及肺脾气虚组D-二聚体均升高,毒热闭肺组升高最明显,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肺脾气虚组与痰热闭肺组、毒热闭肺组比较,IgG、Ig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MPP患儿在证型分布上以毒热闭肺正多见,中医证型与病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毒热闭肺证血液高凝状态最明显,肺脾气虚证免疫功能紊乱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 肺炎喘嗽 中医证型 D-二聚体 免疫功能
下载PDF
D-二聚体评估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政霖 曹勇 +1 位作者 付文良 耿玉秀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7期39-40,共2页
目的研究D-二聚体用于评估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名脓毒血症患者,入院后连续3天测量D-二聚体,并记录患者28d的病死率,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确定D-二聚体对于评估患者预后的最佳临界值。结果生存组的前3天D-... 目的研究D-二聚体用于评估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名脓毒血症患者,入院后连续3天测量D-二聚体,并记录患者28d的病死率,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确定D-二聚体对于评估患者预后的最佳临界值。结果生存组的前3天D-二聚体平均值(5.83±2.3)U/L,明显低于死亡组(8.46±1.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852,P<0.01)。应用ROC曲线确定前3天D-二聚体平均值判断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4.85 U/L,灵敏度为88.6%,特异度为75.3%。结论收入ICU后连续3天的D-二聚体平均值可以作为判断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脓毒血症 预后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脂蛋白a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3
8
作者 许琳 杜肖彦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脂蛋白a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06~2016-06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84例,同期选自我院于2015-06~2016-06期间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脂蛋白a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06~2016-06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84例,同期选自我院于2015-06~2016-06期间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脂蛋白a含量。结果:观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脂蛋白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脂蛋白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面积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脂蛋白a含量高于中面积梗死组和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脂蛋白a含量高于小面积梗死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脂蛋白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脂蛋白A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浓度测定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崔秀平 丁敏 +2 位作者 孙多成 肖忠 李玮 《腹部外科》 2017年第3期234-236,F0003,共4页
通过血浆D-二聚体在国内外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肠系膜缺血中的应用状况,结合笔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通过D-二聚体等凝血指标来间接反映急腹症腹腔病变器官血运状况的思路,从病变器官的血运状况来判断该... 通过血浆D-二聚体在国内外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肠系膜缺血中的应用状况,结合笔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通过D-二聚体等凝血指标来间接反映急腹症腹腔病变器官血运状况的思路,从病变器官的血运状况来判断该病变器官的严重程度,有望为急腹症诊断增加一种新的检验诊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急腹症 血液循环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高D-D含量患者预防DVT发生的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云霞 周观明 +6 位作者 卢绍燊 石星 谭杏贤 颜玲 杨延斌 黎华珍 邓泳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24期3702-3704,共3页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 veins thrombosis,DVT)的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骨十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D二聚体(D-dimer,D-D)高含量的患者30例,通过健康宣教、患肢护理、早期功...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 veins thrombosis,DVT)的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骨十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D二聚体(D-dimer,D-D)高含量的患者30例,通过健康宣教、患肢护理、早期功能锻炼等措施后,观察其并发DVT的情况.结果 30例研究对象术前D-D二聚体含量为(0.95±0.18)μg/ml,术后24小时D-D二聚体含量为(8.07±2.55)μg/ml,经合理科学护理干预后D-D二聚体含量为(1.25±0.25)μg/n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DVT.结论 及时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D二聚体含量高的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和及早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极大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D-D二聚体 深静脉血栓 护理
下载PDF
不同压力二氧化碳气腹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程燕 张宁 +1 位作者 陈京 汪文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二氧化碳(CO_2)气腹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根据气腹压力不同随机分为两组:低压力组(10mm Hg)和高压力组(14mm Hg),每组30例。于术前、术后1h、术后24h...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二氧化碳(CO_2)气腹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根据气腹压力不同随机分为两组:低压力组(10mm Hg)和高压力组(14mm Hg),每组30例。于术前、术后1h、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结果在各时间点,两组PT、AST、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h的APTT较术前均明显缩短(P<0.05);两组FIB、DD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高压力组的FIB、DD水平升高幅度显著大于低压力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低气腹压力和高气腹压力均可导致术后高凝状态,但低气腹压力对凝血和纤溶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气腹压力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载PDF
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外周血RPR、DFR对血栓形成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莉 魏秀丽 +1 位作者 王继芳 吴志敏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1期3087-3091,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RPR)、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R)对血栓形成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22... 目的探讨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RPR)、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R)对血栓形成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22例M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形成组(n=37)和非血栓形成组(n=8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DFR、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RP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MPN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外周血RPR、DFR对MPN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形成组患者在年龄≥60岁、原发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吸烟、高血压、脑卒中、既往血栓史比例和血红蛋白(Hb)、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RDW、DD、FIB水平方面高于非血栓形成组,而PLT计数明显低于非血栓形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既往血栓史、RDW≥18.01%、DD≥4.38 mg/L是MPN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血栓形成组患者外周血RPR、DFR分别为0.05±0.01、(1.23±0.39)×10^(-3),明显高于非血栓形成组的0.03±0.01、(1.08±0.25)×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RPR、DFR预测MPN患者血栓形成的AUC(95%CI)分别为0.812(0.798~0.826)、0.754(0.705~0.803),截断值分别为0.036、1.125×10^(-3),特异度分别为65.88%、57.65%,敏感度分别为91.89%、91.89%,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04(0.867~0.941),特异度为87.06%,敏感度为83.78%。结论MPN患者血栓形成与年龄、既往血栓史、RDW、DD有关。外周血RPR、DFR水平在MPN血栓形成患者中明显升高,对MPN患者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 血栓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 影响因素 预测效能
下载PDF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及血小板CD62_p检测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金秀国 方国安 +3 位作者 刘波 刘晓光 庄晓玲 方汉波 《浙江检验医学》 2004年第2期22-23,2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及血小板CD62p的变化规律,为术后抗凝治疗,预防继发血栓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胶体金方法分别检测39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32例非老年恶性肿瘤患者、55例老年健康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及血小板CD62p的变化规律,为术后抗凝治疗,预防继发血栓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胶体金方法分别检测39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32例非老年恶性肿瘤患者、55例老年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CD62p及血浆D-二聚体。结果两组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CD62p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老年对照组(P【0.001),且术后显著高于术前(P【0.001)。术后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CD62p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非老年恶性肿瘤患者(P【0.001),术前两组恶性肿瘤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术对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有明显活化作用,并能促进高凝状态的发生,老年患者更为显著,故应重视手术后的防凝措施,以预防血栓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老年病 CD62P D-二聚体
下载PDF
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早期左心室血栓形成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呼日乐巴特尔 吴红丽 +5 位作者 刘雪婷 李志鹏 杨志鹏 王洪军 辛琦 陈宏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230-2235,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早期左心室附壁血栓(left ventricular thrombus,LVT)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我院,行急诊PCI老年前壁心...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早期左心室附壁血栓(left ventricular thrombus,LVT)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我院,行急诊PCI老年前壁心肌梗死患者435例,住院期间发现LVT形成40例为LVT组,从非LVT患者中按照性别和年龄1∶2匹配80例患者为非LVT组,最终1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探讨LVT的危险因素,分析LVT的预测因素。结果LVT发生率为9.2%,出院时持续ST段抬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0.40、室壁瘤、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symptom to balloom,STB)≥8 h、术后TIMI血流<3级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dimer to fibrinogen ratio,DFR)升高是LVT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FR≥0.30对LVT预测的敏感度为72.5%,特异度为78.7%(AUC=0.834,P<0.01)。结论出院时持续ST段抬高、LVEF≤0.40、室壁瘤、STB≥8 h、术后TIMI血流<3级和DFR升高是早期LVT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DFR对LVT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左心室血栓形成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血小板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子丰 王敏 +1 位作者 乔金平 张妍蓓 《国际呼吸杂志》 2019年第10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小板(PLT)在肺结核与肺炎的表达差异及在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肺结核患者与100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入组患者的D-二聚体、FDP、PLT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D-二聚体、FDP在... 目的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小板(PLT)在肺结核与肺炎的表达差异及在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肺结核患者与100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入组患者的D-二聚体、FDP、PLT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D-二聚体、FDP在肺结核和肺炎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73±0.27)mg/L、(5.20±0.65)mg/L,表达均高于肺炎组(0.61±0.04)mg/L(P<0.05)和(2.16±0.14)mg/L(P<0.05),而PLT在肺结核组里表达水平为(259.03±13.50)×109/L,与肺炎组(236.16±8.21)×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D-二聚体和FDP在肺结核组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0.913,P<0.01)。D-二聚体和FDP的敏感度分别为53.8%和56.9%,特异度分别为83.0%和84.0%,而两者合并后,其敏感度升高至66.2%。当D-二聚体和FDP合并,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95%CI:0.717~0.847),显著高于D-二聚体(P=0.031)。结论D-二聚体和FDP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肺炎者,其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对活动性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炎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D-二聚体 血小板
原文传递
外踝截骨入路骨瓣移植并红花黄色素应用在距骨颈Ⅲ型骨折中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王伟 刘涛 程应全 《医药论坛杂志》 2017年第8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在距骨颈Ⅲ型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采用经外踝低位截骨入路带血管蒂骰骨瓣移植治疗距骨颈骨折(HawkinsⅢ型)22例,其中,试验组11例,术后静脉应用红花黄色素,2次/d,连续12d。观察病人围术期D2...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在距骨颈Ⅲ型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采用经外踝低位截骨入路带血管蒂骰骨瓣移植治疗距骨颈骨折(HawkinsⅢ型)22例,其中,试验组11例,术后静脉应用红花黄色素,2次/d,连续12d。观察病人围术期D2聚体水平变化、术后平均住院日及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试验组术后D2聚体水平迅速升高,第3d达峰值,之后快速下降,术后第l Od D2聚体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1,3d D2聚体水平明显升高;第7,10d则减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日(13.53±1.67)d小于对照组(16.36±2.0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均获随访(9个月~4年),平均1.9年,骨折均愈合,7例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试验组3例,发生率27.27%;对照组4例,发生率36.36%),8例轻度踝及距下关节炎(两组各4例,发生率均为36.36%),踝关节功能按照Hawkins标准评定:优良率为试验组90.91%,对照组81.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踝低位截骨入路带血管蒂骰骨瓣移植术结合红花黄色素治疗距骨颈Ⅲ型骨折,能较大程度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及距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红花黄色素有抗血栓,降低D2聚体水平,减轻血液高凝状态,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缩短术后平均住院日;而本术式能有效保护并重建距骨血供,是恢复踝关节功能、减少距骨缺血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颈 骨折 红花黄色素 D2聚体
原文传递
术前凝血检测对于评估根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索海进 张华 +2 位作者 朱建权 刘俊 王长利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40-47,共8页
目的评估术前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根治性完整切除术后总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完全性切除手术的NSCLC患者754例。利用Kruskall-Wallis和Mann-WhitneyU... 目的评估术前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根治性完整切除术后总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完全性切除手术的NSCLC患者754例。利用Kruskall-Wallis和Mann-WhitneyU检验,评价术前常规凝血检测水平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并且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确定凝血功能的术前水平和总体生存率之间的关联。结果所有术前常规凝血检测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NSCLC患者T分期及临床分期均存在相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凝血试验巾血浆凝血酶原时间(χ^2=8.254,P=0.004)和国际标准化比值(χ^2=5.4.4,P=0.020)延长,以及异常升高的纤维蛋白原(χ^2=9.184,P=0.002)和D-二聚体(χ^2=9.184,P=0.002)水平提示预后较差。多变量模型证实术前D-二聚体为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OR=1.274,95%CI:1.040~1.559,P=0.019)。结论术前凝血检测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值延长以及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提示NSCLC患者预后不良,而术前凝血检测中D-二聚体是行根治性手术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预后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