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双通道与单通道内镜下ULBD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夏斌 梁青福 +1 位作者 胡春雷 卫建民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946-2949,共4页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与单通道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ULBD)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L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与单通道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ULBD)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L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单侧双通道内镜下ULB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59.89±4.19) min、(2.98±0.51)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5.29±4.31) min、(4.01±0.49)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JOA均升高,且观察组为(22.81±3.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28±3.01)分,而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为(2.09±0.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9±0.4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ULBD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单侧双通道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 疼痛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筋膜切开减压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在闭合性Ruedi-Allgower Ⅱ~Ⅲ型pilon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袁浩 程永刚 蔡执中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9期814-817,共4页
目的 探究筋膜切开减压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闭合性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4例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筋膜切开减压手术+常规... 目的 探究筋膜切开减压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闭合性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4例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筋膜切开减压手术+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筋膜切开减压手术+VSD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踝关节恢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创面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45、15.15、2.06,P均<0.05);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AOFAS评分和Mazu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73、16.46,P均<0.05),观察组的踝关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22、7.79,P均<0.05)。结论 筋膜切开减压联合VSD在闭合性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受限,进而缩短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闭合性Ruedi-AllgowerⅡ~Ⅲ型 负压封闭引流 筋膜切开减压
下载PDF
IsoC-3D计算机导航结合MastQuadrant通道管微创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8
3
作者 关宏刚 王刚 +3 位作者 霍智铭 沈源彬 陈超 梁亮科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6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IsoC-3D计算机导航下结合MastQuadrant通道管微创减压、椎间融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采用IsoC-3D计算机导航下经皮椎弓根内内固定结合MastQuadrant通道管下椎管减压、椎... 目的:探讨IsoC-3D计算机导航下结合MastQuadrant通道管微创减压、椎间融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采用IsoC-3D计算机导航下经皮椎弓根内内固定结合MastQuadrant通道管下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36~72岁,平均50.2岁。临床疗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18例(85.7%)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ODI评分术前(49.6±12.2)分,末次随访时为(17.2±9.2)分,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腿痛VAS评分术前(75.2±10.0)分,末次随访时下降至(12.2±11.8)分(P<0.01)。腰痛VAS评分从术前(59.9±17.3)分下降至末次随访时(16.6±11.5)分(P<0.01)。16例患者对手术效果感到满意。结论: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术式,MastQuadrant通道管在显微镜及目视下进行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同时结合三维导航系统技术快速辅助下行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临床疗效良好,具有组织损伤轻、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疾病 腰椎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脊柱融合术 减压
下载PDF
采用经肋横突入路术式一期治疗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郭春生 柳盛春 +4 位作者 陈凯 崔跃辉 姜广擎 张辉 李兆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经同一切口采用经肋横突入路术式,一期行病灶清除前方减压、椎板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沈阳市胸科医院对收治的26例年龄)60岁的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患者... 目的探讨经同一切口采用经肋横突入路术式,一期行病灶清除前方减压、椎板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沈阳市胸科医院对收治的26例年龄)60岁的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患者,采用经同一切口经肋横突入路术式,一期行病灶清除前方减压、椎板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64.4±5.1)岁;病程5~17个月,平均(12.4±4.2)个月。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B级17例,C级7例,D级2例。胸背部、肋间放射性疼痛7例,Cobb角(24.4±3.1)°,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椎板植骨融合时间、随访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及Cobb角矫正情况。结果26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412个月,平均(11.3±2.7)个月,术前合并胸背部、肋间放射性疼痛7例患者术后疼痛全部消失。椎板植骨融合时间约为6~8个月,26例截瘫患者术后1年随访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D级1例,其余25例全部恢复至E级。术后1周测量Cobb角,平均为(24.4±3.1)°,矫正(19.3±4.3)°,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一期后路经肋横突入路行病灶清除前方减压椎板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疗效满意,可以成为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手术治疗的一种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外科学 胸椎 截瘫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内固定器 治疗结果老年人
下载PDF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廖辰 姚壮凯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5期398-400,共3页
正常平稳的腹内压是机体器官系统正常运转的保证。腹内高压可导致腹腔内脏器的灌注减少,并引起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其发病隐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对患者危害极大,临床上需警惕其发生,并在... 正常平稳的腹内压是机体器官系统正常运转的保证。腹内高压可导致腹腔内脏器的灌注减少,并引起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其发病隐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对患者危害极大,临床上需警惕其发生,并在其发生时作出快速有效的正确处置,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ACS病因、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腹内高压 开腹减压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前路选择性椎体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智 黄轩 +5 位作者 李凤宁 张帆 綦珂 何平 侯铁胜 沈洪兴 《脊柱外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3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接受前路选择性椎体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平均年龄为63.4岁。测量术后颈椎矢状面的活动度;采用日本...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3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接受前路选择性椎体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平均年龄为63.4岁。测量术后颈椎矢状面的活动度;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评估融合程度。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平均25.2个月的有效随访。JOA评分术前为8.3±1.6,术后6个月为12.5±1.6,末次随访时为12.6±1.6,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除1例出现假关节外,其余病例均已达到骨性融合。术前活动度为68.3°±5.8°,术后6个月为43.9°±4.2°,末次随访时为45.9°±4.5°,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选择性椎体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因保留中间椎体,并结合应用多组螺钉固定钢板,避免了因为跨多节段植骨内固定而导致的内置物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骨移植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Arnold-Chiari畸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香琰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第7期698-700,共3页
Arnold-Chiari畸形(Arnold-Chiari malformation,ACM)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一般以小脑部分疝入椎管为主要影像特征,多伴随颅底先天发育畸形,及寰枢椎脱位,脊髓空洞,颅内压增高等。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方案也存在争议... Arnold-Chiari畸形(Arnold-Chiari malformation,ACM)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一般以小脑部分疝入椎管为主要影像特征,多伴随颅底先天发育畸形,及寰枢椎脱位,脊髓空洞,颅内压增高等。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方案也存在争议。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就其发病机制、分型、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NOLD-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 单纯骨性减压 后颅窝减压硬脊膜成形术
下载PDF
后路前中柱重建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鑫营 陈子华 +3 位作者 曾红生 陈建威 刘丹 钟鑫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5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前中柱重建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后路前中柱重建组(A组)和单纯前路减压内固定组(B组)。观察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评估两组术后6个月的感觉和运动评分、Cob... 目的探讨后路前中柱重建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后路前中柱重建组(A组)和单纯前路减压内固定组(B组)。观察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评估两组术后6个月的感觉和运动评分、Cobb角及伤椎高度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B组。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感觉、运动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A组两项指标均优于B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Cobb角及伤椎高度较术前改善(P<0.05),A组两项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后路前中柱重建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优于前路减压内固定术,能实现脊髓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脱位 前中柱重建 前路减压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西安地区PHC管桩上浮问题初探及预防 被引量:3
9
作者 曹小飞 黄宇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3年第1期66-69,共4页
在西安地区,随着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也逐渐增多。个别工程项目甚至出现了在南方饱和软土地区常见的因桩身上浮导致单桩承载力大幅降低的工程病害。结合西安地区东郊某静压管桩(PHC)工程... 在西安地区,随着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也逐渐增多。个别工程项目甚至出现了在南方饱和软土地区常见的因桩身上浮导致单桩承载力大幅降低的工程病害。结合西安地区东郊某静压管桩(PHC)工程的特点,分析并阐述了挤土效应和桩身卸压回弹造成饱和黄土场地静压PHC管桩出现场地隆起、桩身上浮形成"吊脚桩"的原因和机理,并据此提出了针对饱和黄土场地管桩施工所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和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黄土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管桩上浮 挤土效应 卸压回弹 西安地区
下载PDF
后路减压加CAGE植骨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10
作者 文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4期642-644,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cage植骨椎间融合、RF-Ⅱ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4年6月对30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RF-Ⅱ系统内固定术,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0例均获...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cage植骨椎间融合、RF-Ⅱ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4年6月对30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RF-Ⅱ系统内固定术,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0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45个月。手术效果按照Nakai标准评定:优26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达93%。术后JOA评分平均13.3分,显著高于术前的3.6分(P〈0.05)。【结论】后路减压、Cage植骨椎间融合、RF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疗效可靠,并具有复位满意、植骨融合率高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外科学 椎间盘移位/外科学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Ⅰ期前后联合入路脊髓减压病灶切除内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展望 张建新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讨Ⅰ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of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OPLL)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自2001年10月至2004年3月采用前路及后路联合减压术治疗颈椎OPLL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32~55岁,平均48.... 目的探讨Ⅰ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of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OPLL)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自2001年10月至2004年3月采用前路及后路联合减压术治疗颈椎OPLL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32~55岁,平均48.2岁。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30个月。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术后评分提高了1~8分,平均4.5分,术后症状改善率4/8。结论采用Ⅰ期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成形前路钢板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颈椎OPLL具有病灶切除彻底、减压完全、安全有效的特点,是目前治疗该病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减压 病灶切除 内固定 治疗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原文传递
计算机辅助视神经管三维立体定位的CT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钦泰 李源 +5 位作者 邹艳 康庄 刘贤 张革化 王晓红 王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06-308,311,共4页
目的:为临床安全、有效地行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提供更加充分的影像学支持。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和AW4.1影像工作站对14例(14侧)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蝶、筛窦外侧壁的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进行三维重建、空间立体定位和相关数据测量... 目的:为临床安全、有效地行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提供更加充分的影像学支持。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和AW4.1影像工作站对14例(14侧)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蝶、筛窦外侧壁的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进行三维重建、空间立体定位和相关数据测量,并与术中视神经实际走行情况进行比较验证。结果:①鼻骨尖-前床突扫描基线与视神经管走行一致;②视神经管内侧壁长度为(11.83±2.31)mm;③CT影像学的视神经管定位标记线和增强的颈内动脉可以同时并全程显示在矢状位三维重建的蝶、筛窦外侧壁上,而且与术中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结论:鼻骨尖-前床突线是研究视神经管的最佳扫描基线;采用MSCT和AW4.1工作站能对视神经管进行术前空间立体定位,可简单、直观、准确地反映每例患者视神经管的长度,与蝶、筛窦外侧壁的毗邻关系和空间走行情况以及与颈内动脉的关系,其临床价值明显优于传统的CT,为术者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进行安全、有效的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提供了更加充分和实用的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成像 三维 视神经管 视神经减压术
原文传递
大于6月龄伴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诊断性治疗一根治性手术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承虎 苏俊武 +4 位作者 李志强 范祥明 陈焱 贺彦 刘迎龙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80-583,共4页
目的总结年龄大于6个月的伴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诊断性治疗一根治性手术策略的应用经验及术后效果,探讨手术指征。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手术治疗17例伴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完全性大动脉转... 目的总结年龄大于6个月的伴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诊断性治疗一根治性手术策略的应用经验及术后效果,探讨手术指征。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手术治疗17例伴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男13例,女4例。中位年龄1.2岁,其中0.5岁~〈1.0岁6例,≥1.0岁~〈3.0岁3例,≥3.0岁8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例,房间隔缺损5例,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肺动脉瓣轻度狭窄2例。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CT检查11例,右心导管检查3例。全组均行诊断性治疗2~4周,静吸复合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大动脉调转术(ASO),术后残留肺动脉高压者继续予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前经诊断性治疗动脉氧饱和度提高10%-21%,肺动脉平均压下降10—20mmHg(1.33—2.67kPa)。随访6~32个月,平均11.2个月。随访期间1例死于食物中毒致急性腹泻、电解质紊乱和心律失常,余患儿至最终随访日均生存。术后6例(35.29%)残余肺动脉高压,年龄均≥3岁,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6—20个月后,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结论大于6个月的伴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经诊断性治疗后可以选择性实施根治性手术(ASO),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错位 动脉 大动脉调转术 肺动脉高压 心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和保留植物神经的三腔清扫技术治疗中晚期直肠癌247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翟春宝 王永刚 +3 位作者 田利军 牛丽云 杨建永 贾守仁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1期739-741,746,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保留植物神经(PANP)的三腔清扫(TSD)技术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247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采用 TME 和(或)TSD 技术行根治性切除。其中,185例(74.9%)进行了 PANP(P 组)的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其余患... 目的分析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保留植物神经(PANP)的三腔清扫(TSD)技术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247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采用 TME 和(或)TSD 技术行根治性切除。其中,185例(74.9%)进行了 PANP(P 组)的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其余患者由于怀疑侵犯植物神经丛而行植物神经非保留式(P-组)切除术,P 组中行 TME 者139例(Pm 组),行 TSD 者46例(Ps 组)。结果 247例患者中无手术死亡病例。Pm 组在手术时间、手术操作难度等方面优于 Ps 组(P<0.05)。P组在术后泌尿和性功能上明显好于 P-组(P<0.05)。P 组与 P-组、Pm 组与 Ps 组在肛门直肠功能、2年生存率及远期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TME 技术PANP 对绝大多数中晚期直肠癌均是应该优先选择的术式,应争取行"三明治"疗法。TSD 手术操作相对复杂。TME、TSD 的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生存期主要取决于癌肿的早期发现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 三腔清扫
全文增补中
外旷内挂(切)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12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7年第7期36-37,共2页
为观察外旷内挂(切)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将23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108例,治疗组采用外旷内挂(切)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创口愈合时间、治愈率及... 为观察外旷内挂(切)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将23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108例,治疗组采用外旷内挂(切)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创口愈合时间、治愈率及复发率,评价2组患者的肛门括约肌功能等指标。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对肛门括约肌功能和肛门外形影响较对照组低(P〈0.05),2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外旷内挂(切)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缩短患者创口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痛苦,较好的保护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手术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