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肾降浊冲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洪江淮 王建挺 +3 位作者 郑素琴 丘余良 吴竞 阮诗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0期2400-2403,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降浊冲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并试图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入选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为常规治疗+益肾降浊冲剂,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干预治疗3个月,观... 目的:探讨益肾降浊冲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并试图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入选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为常规治疗+益肾降浊冲剂,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干预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临床证候疗效、实验室检查、单室KT/V(spKT/V)、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以及人体测量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清瘦素(Leptin)。人体测量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 fold,TSF)和上臂中部周径(MAC)。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ALB、PA、HGB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P<0.01),各项指标的升高水平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两组治疗后CRP水平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Leptin明显下降(P<0.01)。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BMI和MAC均有显著升高(P<0.05)。460例脾肾气虚型MHD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Alb、PA、BMI、TSF、MAC、HGB、spKT/V均负相关;与血清Leptin、CRP正相关。5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SGA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1益肾降浊冲剂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具有降低脾肾气虚型MHD营养不良患者血清Leptin的作用,能够更有效的改善MHD患者体内的慢性炎症状态、改善贫血、增加血清蛋白的合成。2中医证候积分与营养指标密切相关。益肾降浊冲剂配合西医常规治疗从整体上改善了脾肾气虚型MHD患者营养不良,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脾肾气虚 益肾降浊冲剂
下载PDF
补脾益气方对实验性“脾虚”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严梅桢 宋红月 +1 位作者 谢念祥 刘林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28-31,共4页
以肠道中厌氧菌主要成员双歧杆菌、乳杆菌为观察对象,研究了脾虚动物肠道菌群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补脾益气方均能对抗大黄引起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下降的作用,实验结果从一个方面阐明了补脾益气方的作用机理,同时表明了双歧杆菌和乳... 以肠道中厌氧菌主要成员双歧杆菌、乳杆菌为观察对象,研究了脾虚动物肠道菌群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补脾益气方均能对抗大黄引起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下降的作用,实验结果从一个方面阐明了补脾益气方的作用机理,同时表明了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稳定性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肠道菌群 脾益气方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扶正调神法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凯 赵丹 +2 位作者 陈佳佳 侯佳慧 邓永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研究扶正调神法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病例疗效,以及与常规针刺疗法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扶正调神法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2组留针30 min/次,1次/d,连续治... 目的研究扶正调神法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病例疗效,以及与常规针刺疗法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扶正调神法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2组留针3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6天/周,休息1天,1个疗程为1周,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优于对照组的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扶正调神法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肝郁脾虚证)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耳鸣 针刺 扶正调神法 肝郁脾虚证
下载PDF
补肾健脾方联合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于绣红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5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联合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湿浊内蕴、脾肾气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肾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健...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联合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湿浊内蕴、脾肾气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肾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健脾方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GF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肌酐(SCr)等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的数值变化,并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以上4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GFR、CCr、GSH-Px、GSH、SO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观察组5项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状态,采用补肾健脾方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活性,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脾肾气虚证 肾康注射液 补肾健脾方 肾功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抑郁症病机演变及其内涵探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靖林林 孙睿博 +2 位作者 吕志平 崔维维 文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106-109,共4页
根据“病机辨证”理论,课题组提出郁病初在肝,继则及脾,终至命门火衰的病机演化规律。疏泄不及,肝气自郁;木不疏土,土壅木郁;脾虚及肾,命门火衰,一方面概括了郁病脏腑传变,另一方面体现三脏相互为用、互资互制的调节情志之功。在此基础... 根据“病机辨证”理论,课题组提出郁病初在肝,继则及脾,终至命门火衰的病机演化规律。疏泄不及,肝气自郁;木不疏土,土壅木郁;脾虚及肾,命门火衰,一方面概括了郁病脏腑传变,另一方面体现三脏相互为用、互资互制的调节情志之功。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肝郁、脾虚与肾阳虚的病机本质,发现病机的演变与单胺类递质的紊乱、脑-脏腑交流(crosstalk)障碍、脑能量代谢及功能连接异常相关。审察疾病演变规律,扭转核心病机,对疏肝法、逍遥散疗效不佳的抑郁症病人提出了以温阳为主的辨治新思路,既是对抑郁症病机论精华的传承,又是对病机内涵的创新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病机辨证 肝郁脾虚 命门火衰 能量代谢
下载PDF
从“阴火”论治脾虚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 被引量:10
6
作者 潘秋 李硕 +1 位作者 潘满立 王静飞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10期979-982,共4页
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属于中医学"痒风"范畴,在临证中效法先贤李东垣,从"阴火"论治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推测其病机在于中焦脾气亏虚,阴火乘机上窜占其土位,火热郁表而发为瘙痒,从3个典型病例分别辨证论治,以补脾益气... 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属于中医学"痒风"范畴,在临证中效法先贤李东垣,从"阴火"论治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推测其病机在于中焦脾气亏虚,阴火乘机上窜占其土位,火热郁表而发为瘙痒,从3个典型病例分别辨证论治,以补脾益气、升阳散火为主要治法,临床收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 脾气亏虚 阴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