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养老服务产业优化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武丽丽 张艳萍 +1 位作者 刘菲 王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58-61,共4页
我国正处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关键期,对养老服务产业提出了庞大需求。文章探索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优化策略,为政府决策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方式调查国内养老服务产业的需求和供给现状,查找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过程... 我国正处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关键期,对养老服务产业提出了庞大需求。文章探索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优化策略,为政府决策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方式调查国内养老服务产业的需求和供给现状,查找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结合对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养老服务产业的文献分析,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基于上述分析研究,提出增加制度供给引导行业有序发展、鼓励参与主体公平竞争、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养老服务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资格准入制度、搭建人才发展平台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 供需失衡 制度供给 长期护理保险 资格准入制度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基于老幼群体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与供需关系分析——以兰州市主城区为例
2
作者 刘昕雨 杨民安 +2 位作者 钱勇生 曾俊伟 魏谞婷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21期325-335,共11页
基于POI(兴趣点)数据,运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对老幼群体偏好使用的4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研究甄别,计算兰州市主城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及供需匹配程度。结果表明:步行可达性整体呈现出“圈层降低,东强西弱”的分... 基于POI(兴趣点)数据,运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对老幼群体偏好使用的4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研究甄别,计算兰州市主城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及供需匹配程度。结果表明:步行可达性整体呈现出“圈层降低,东强西弱”的分布特征;公交可达性整体较好,大部分街道居民能满足公交20min以内的游憩、就医、交通需求;文化与休闲设施可达性较差,步行与公交出行条件下15min可达区域占比都较少;设施分布与居住小区分布呈现高度相关性,以老城区为聚集中心,伴随城市圈层式向边缘扩展递减;休闲设施供需匹配关系差异明显,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主城区公共设施空间优化策略,为老弱群体设施需求建设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老幼群体 可达性 供需平衡
下载PDF
老龄化视角下城市公园绿地供需评价研究——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
3
作者 宁玲 邓子璇 邹游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5期221-230,共10页
以典型高密度城区武汉市江汉区为例,使用包括普查数据、路径规划API在内的多源数据建立江汉区地理信息模型,分析江汉区老年群体公园绿地可达性、服务水平和供需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服务范围上,区域内公园绿地15 min可达性覆盖率为65.1... 以典型高密度城区武汉市江汉区为例,使用包括普查数据、路径规划API在内的多源数据建立江汉区地理信息模型,分析江汉区老年群体公园绿地可达性、服务水平和供需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服务范围上,区域内公园绿地15 min可达性覆盖率为65.16%,低于预期值;在服务水平上,整体水平较好,但服务能够覆盖的老年人口占比在街道层面存在显著不均;在供需匹配上,对于居住小区老年人口需求,绿地服务能力供应整体不足,且存在明显空间差异。依据供需匹配结果,提出增加公园绿地规模,增补口袋公园,优化公园出入口等有针对性的布局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绿地 供需评价 可达性 服务能力 老龄化视角 路径规划API 优化策略
下载PDF
Traffic accessibility and the coupling degree of ecosystem services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urban agglomeration,China 被引量:3
4
作者 CHEN Wanxu BIAN Jiaojiao +2 位作者 LIANG Jiale PAN Sipei ZENG Yuanyua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2年第8期1471-1492,共22页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affic accessibility and supply and demand(S&D)of ecosystem services(ESs)are essential for the formula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ies and ESs regulation.In this study,an...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affic accessibility and supply and demand(S&D)of ecosystem services(ESs)are essential for the formula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ies and ESs regulation.In this study,an ESs matrix and coupling analysis method were used to assess ESs S&D based on land-use data for 2000,2010,and 2020,and spatial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ed impacts of traffic accessibil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Ss supply and balance index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urban agglomeration(MRYRUA)continuously decreased,while the demand index increased from 2000 to 2020.The Gini coefficients of these indices continued to increase but did not exceed the warning value(0.4).The coupling degree of ESs S&D continued to increase,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we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ESs demand index,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s in the plains than in the montane areas,contrasting with those of the ESs supply index.The results of global bivariate Moran’s I analysis showed a significant spatial dependence between traffic accessibility and the degree of coupling between ESs S&D;the spatial regres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an increase in traffic accessibility promoted the coupling degree.The present results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ffic accessibility and the coupling degree of ESs S&D,representing a case study for similar future research in other regions,and a reference for policy creation based on the matching between ESs S&D in the MRYRU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accessibility ecosystem services supply ecosystem services demand coupling analysis spatial regression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urban agglomeration China
原文传递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以厦门市92个保留村庄为例
5
作者 肖铭 罗帅韬 +1 位作者 罗娆 杨思声 《新建筑》 2023年第5期132-138,共7页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的人口、就业、交通等基本情况发生很大改变,形成了以流动性为特点的“新乡村”模式,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也因此产生了供需不匹配的新问题。文章以厦门市城镇开发边界外92个保留村庄的基本公服...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的人口、就业、交通等基本情况发生很大改变,形成了以流动性为特点的“新乡村”模式,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也因此产生了供需不匹配的新问题。文章以厦门市城镇开发边界外92个保留村庄的基本公服设施配置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配置标准的评价模型对村庄进行分类,继而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指导下对村庄进行调研,发现现有设施配置与村民实际需求有差异、信息反馈渠道缺乏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自下而上的村民需求反馈和自上而下的规范要求相结合,形成以设施跨界共享为主的新配置模式,并对改良后的配置模式进行可达性验证。最终总结出设施统筹配置及政村沟通机制两项建议,对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模式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供给水平 可达性 流动性 马斯洛需求理论
下载PDF
考虑出行起讫点的公交服务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石磊 陈明明 +2 位作者 张浩 张艺铭 康蓉桂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3-451,共9页
考虑公交乘客出行的直观感受,提出基于乘客感知的公交服务可达性评价方法,分析出行起讫点(origin destination,OD)间的公交可达性.基于网格划分采集出行强度、提取出行热点OD,并调用公交路径规划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 考虑公交乘客出行的直观感受,提出基于乘客感知的公交服务可达性评价方法,分析出行起讫点(origin destination,OD)间的公交可达性.基于网格划分采集出行强度、提取出行热点OD,并调用公交路径规划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获取热点OD的公交出行数据.从乘客感知角度出发,基于理想出行轨迹与实际出行轨迹的时空差异性,构建OD间公交服务可达性评价模型;将公交服务可达性作为公交供给指标,构建公交供需耦合协调性评价模型.以中国兰州市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热点OD的公交服务可达性均值为0.89,属于较高等级;兰州市公交服务可达性空间分布特征受行政区资源集中程度、地形特征、路网密度及天然屏障阻隔等因素影响,在行政区及横纵方向分布不均衡.兰州市热点OD的公交供需协调度均值为0.62,处于初级协调水平;失调OD以轻度失调为主,其空间分布没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能较全面反映出行OD的公交服务可达性水平及供需耦合协调度水平,识别供需失调OD,并提取失调OD的公交线路,明确公交线网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公交服务可达性 出行起讫点数据 出行强度 公交供需耦合协调度 供需失调OD
下载PDF
金华市婴幼儿家庭托育服务获得与需求研究
7
作者 刘媛 张淑琼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0-56,共7页
金华市持续推动托育服务发展,从“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努力打造服务民生的“金”字招牌。对此,婴幼儿家庭的实际获得与真实反馈成为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调查发现,当前托育服务发展仍面临公办托位供给不足、入托形式不够... 金华市持续推动托育服务发展,从“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努力打造服务民生的“金”字招牌。对此,婴幼儿家庭的实际获得与真实反馈成为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调查发现,当前托育服务发展仍面临公办托位供给不足、入托形式不够灵活、入托费用难以承担等现实问题,家长对于充满爱心、善于互动的早教师资;安全卫生、空间充足的早教环境;精心照料、发展适宜的保教活动等多方面仍有期待。为进一步推动托育服务的普及普惠和优质发展,建议在托育机构、托育形式、托育环境、托育课程以及托育政策上同向发力,促进托育服务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家庭 托育服务 获得 需求 优化建议
下载PDF
基于综合交通可达性的城市轨交站点服务范围识别与评价
8
作者 孙世超 郑勇 《交通运输研究》 2023年第3期89-99,共11页
研究综合交通接驳下的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对于优化站点周边的接驳环境、完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衔接、保证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融合手机信令数据与高德地图路径规划应用程度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 研究综合交通接驳下的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对于优化站点周边的接驳环境、完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衔接、保证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融合手机信令数据与高德地图路径规划应用程度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数据,以精准识别轨道交通乘客的出行行为为基础,从乘客实际出行需求的角度出发,采用置信椭圆方法识别了轨道交通站点的服务范围。随后,以花费的时间成本为指标,构建了交通可达性模型,对轨道交通站点及线路的综合交通可达性进行了分析,并以大连市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为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站点的服务范围近似于一个短半轴平行于轨道交通线路方向、长半轴垂直于轨道交通线路方向的椭圆;轨道交通的接驳方式以步行为主、公交为辅;常规公交可达性在不同轨道交通站点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是造成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差异的主要原因;线路首尾端站点的可达性相对较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措施建议,旨在为轨道交通的发展和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衔接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站点服务范围 综合交通可达性 乘客出行需求 手机信令数据
下载PDF
基于G2-SFCA的乡村旅游服务供需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钟永德 魏娟 +2 位作者 廖小平 曾溪桐 李达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2-195,共14页
【目的】发达的交通网络系统以及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需要,更好地支撑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本研究旨在评估以乡村为主的区域的旅游供给和大众需求的可达性空间分布和差异。【方法】本文的研究范... 【目的】发达的交通网络系统以及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需要,更好地支撑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本研究旨在评估以乡村为主的区域的旅游供给和大众需求的可达性空间分布和差异。【方法】本文的研究范围是基于湖南省中西部地区南北连接重要通道的官新高速主要枢纽节点的1小时等时圈辐射县的乡村。首先构建了官新高速建设前后完整的交通网络,其次模拟了建设前后的1小时等时圈范围,最后采用高斯两步搜索法,以乡村旅游服务为供给量,以人口为需求量,计算了人均(每千人)的乡村旅游服务供需可达性。【结果】出行阻抗对可达性有着很大的影响,结果显示,30分钟的可达性高于60分钟,但是60分钟辐射范围更广。官新高速建设后,道路沿线主要节点乡村的人均旅游服务可达性均有提高,60分钟的结果更为显著。旅游服务设施供需可达性的分布呈现明显的沿高速路网节点向外递减的趋势。官新高速辐射范围内购物服务可达性最高;餐饮服务次之;休闲娱乐服务第三;交通服务第四;住宿服务第五;观光游览服务最低。官新高速建设后沿线村镇的旅游服务可达性有显著的增加。【结论】“吃住行游购娱”六类乡村旅游服务可达性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乡村旅游服务高可达性主要受道路条件、旅游设施数量和分布影响,乡村旅游服务设施供需的空间不均衡需要在改善低值区交通通达度的前提下,增加更多均匀分布的乡村旅游服务设施,以确保不同区域人们获取乡村旅游服务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服务 高速公路 供需可达性 G2-SFCA POI
下载PDF
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精准化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匡纬 李莎 周慧荻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0-169,共10页
为提升城市公园绿地使用效率,查找公园绿地分布布局短板,基于公平理念,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从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能力与社区人群需求出发,利用分级公园绿地服务覆盖率、地均绿地服务水平、人均绿地服务水平区位熵及可达性指标,通过优... 为提升城市公园绿地使用效率,查找公园绿地分布布局短板,基于公平理念,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从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能力与社区人群需求出发,利用分级公园绿地服务覆盖率、地均绿地服务水平、人均绿地服务水平区位熵及可达性指标,通过优化可达性评价模型,提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精准化评价方法;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北京市海淀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公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海淀区大尺度城市公园绿地供给充足;海淀区社区型游憩绿地供给有待提高;海淀区“三山五园”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社区绿地可达性。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增加社区级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及增加社区到达绿地空间的便捷性。实证研究表明,提出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精准化评价模式能为城市公园绿地的更新及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空间公平 绿地服务 绿地需求 可达性 评价方法 北京市海淀区 精准规划
下载PDF
中继卫星S频段多址系统应用服务模式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宝升 耿淑敏 +2 位作者 尹曙明 高坚 史西斌 《飞行器测控学报》 CSCD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通过深入分析TDRSS(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多址业务的主要能力、业务类型以及服务对象,概括总结出了TDRSS多址业务的2种应用服务模式,即周计划模式和按需接入模式。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我... 通过深入分析TDRSS(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多址业务的主要能力、业务类型以及服务对象,概括总结出了TDRSS多址业务的2种应用服务模式,即周计划模式和按需接入模式。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我国中继卫星SMA(S-band Multiple Access,S频段多址系统)的预分配服务模式、周计划服务模式和按需接入服务模式等3种应用服务模式。针对这些,建议:低速测控及数传需求的用户平台在安装S频段中继终端时,考虑兼容S频段单址和多址业务;用户中心S频段低速测控及数传服务尽可能使用SMA;用户在单独使用返向SMA资源时,必须确保中继终端处于开机状态,并指向中继卫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 中继卫星(TDRS) 相控阵天线 多址接入 按需接入 服务模式
下载PDF
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开放获取期刊服务方式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怡帆 任慧玲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79-83,共5页
通过文献调研与专题小组讨论设计问卷,面向图书馆用户开展OA期刊服务方式调查。在对开展OA期刊服务的必要性、OA期刊服务的需求程度与降低用户需求程度的因素3个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议图书馆重视OA期刊服务的开展,特别需要结合... 通过文献调研与专题小组讨论设计问卷,面向图书馆用户开展OA期刊服务方式调查。在对开展OA期刊服务的必要性、OA期刊服务的需求程度与降低用户需求程度的因素3个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议图书馆重视OA期刊服务的开展,特别需要结合用户的需求程度完善OA期刊的浏览、发现与获取服务,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用户体验、增进用户沟通、创新服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获取期刊 用户需求 问卷调查 图书馆服务
下载PDF
基于运输需求的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文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20,共7页
为了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内外快速增长的客货运需求,针对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进行规划研究。通过对标三大世界级大湾区铁路发展现状,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粤港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湾区区位发展优势,对湾区铁路客货... 为了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内外快速增长的客货运需求,针对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进行规划研究。通过对标三大世界级大湾区铁路发展现状,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粤港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湾区区位发展优势,对湾区铁路客货运需求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考虑客货运需求、网络空间结构等因素影响,研究提出“外放射、内三角”的路网布局架构,并分层对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进行研究。规划期(2035年)完成后,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内部形成1 h交通圈,湾区对外北至长江中游城市群实现4 h通达,京津冀8 h通达,西至北部湾、东盟自贸区3 h通达。本文的研究对进一步强化港澳与内地的快捷联系,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支撑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铁路网规划 需求预测 路网布局 服务水平 网络通达
下载PDF
天地网络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凤华 张林杰 +2 位作者 陆月明 耿魁 郭云川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2020年第1期17-25,共9页
梳理天地网络的特征,针对天地网络中的安全威胁,系统地梳理测控/运控信息、终端接入、无线信道、传输、业务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风险,提出融合安全支撑层、接入安全层、网络安全层、安全服务层及安全态势预警、统一安全管理... 梳理天地网络的特征,针对天地网络中的安全威胁,系统地梳理测控/运控信息、终端接入、无线信道、传输、业务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风险,提出融合安全支撑层、接入安全层、网络安全层、安全服务层及安全态势预警、统一安全管理等的天地网络安全保障架构,设计统一安全管理与安全态势预警、实体认证与接入防护、多域网络互联安全控制、密码按需服务、安全服务动态重构等的实现机制,为天地网络安全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网络安全保障 安全态势预警 实体认证与接入防护 安全互联控制 密码按需服务 安全服务动态重构
下载PDF
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家庭基本卫生情况分析
15
作者 贾月辉 祁艳波 +2 位作者 韩云峰 谢志平 葛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8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家庭基本卫生状况,为相关部门制订卫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2013年黑龙江省共计调查6601户,共18 016人,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户调查并收集问卷。运用SAS 9.3软件...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家庭基本卫生状况,为相关部门制订卫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2013年黑龙江省共计调查6601户,共18 016人,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户调查并收集问卷。运用SAS 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与2008年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黑龙江省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2013年黑龙江省城市住房类型以楼房和砖瓦房为主;农村住房类型以砖瓦房和土坯房为主,其中土坯房仍占28.1%;与2008年(农村土坯房的比例占37.5%)比较,住房条件虽改善,但农村土坯房的比例仍较高,居住条件依然较差。城市和农村居民饮用自来水的比例分别为96.7%和56.2%,使用卫生厕所的住户比例分别为92.5%和69.6%。农村自来水的饮用率和卫生厕所的比例显著低于城市,改水改厕任务仍十分艰巨。调查地区疾病和损伤均是致贫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劳动力人口少。城市地区住户就诊的医疗机构主要是综合医院、诊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地区88.4%的住户选择在诊所或村卫生室就诊。结论农村地区的卫生条件差,居住条件及改水改厕任务仍十分艰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地区,疾病和损伤均是致贫的首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需要 可及性
下载PDF
城际长途慢行交通驿站间距设置研究
16
作者 李磊 杨雍彬 《交通运输研究》 2020年第2期109-115,共7页
鉴于我国城际长途慢行交通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为提高其交通旅游服务水平,改善游客出行体验和控制建设成本,并为制订相关标准提供基础性指标,对慢行交通驿站设置间距进行了综合性量化研究。首先,构建了基于慢行交通人群出行过程的生理机... 鉴于我国城际长途慢行交通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为提高其交通旅游服务水平,改善游客出行体验和控制建设成本,并为制订相关标准提供基础性指标,对慢行交通驿站设置间距进行了综合性量化研究。首先,构建了基于慢行交通人群出行过程的生理机能、不同情境下的应急需要及驿站设施建设成本等多因素的量化规划模型。然后,利用MATLAB软件求解函数极值,得到综合社会效益较优的驿站设置间距范围。最后,基于计算结果对《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中驿站间距设置标准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提出城际长途慢行交通服务驿站设施最佳间距为2.2~3.4km,并进一步推断出旅游公路服务驿站间距的设置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交通 慢行交通 驿站间距 可达性模型 出行需求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休闲游憩服务供需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陶芹 陶宇 欧维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77-1785,共9页
依托生态空间的休闲游憩服务是提升人类福祉至关重要的贡献者。但由于经济发展、城市扩张、人口增长等因素,区域休闲游憩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且供给与需求在空间上错位、不匹配等问题严重。研究休闲游憩服务供需关系对合理规划、管理区域... 依托生态空间的休闲游憩服务是提升人类福祉至关重要的贡献者。但由于经济发展、城市扩张、人口增长等因素,区域休闲游憩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且供给与需求在空间上错位、不匹配等问题严重。研究休闲游憩服务供需关系对合理规划、管理区域生态用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以长三角为例,基于土地利用与人口数据,提出不同可达半径下区域休闲游憩服务供需关系的评价方法,研究41个地级市不同可达半径下供需关系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2015年长三角地区休闲游憩服务的供需比为1028%,供给远大于需求,但供需关系空间异质性明显,高供给区与高需求区明显错位,空间不匹配问题严重。(2)随着可达半径由0 km扩大至50 km,区域赤字区面积占比由43.14%减少至7.83%,休闲游憩服务需求未得到满足的人口占比由65.47%下降至10.64%。(3)根据41个地级市不同可达半径下休闲游憩服务供需关系的演变规律,将其划分为5种类型区,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研究表明,快速城市化和城市扩张过程中,应强化城区内绿色空间的分散化配置;同时,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休闲游憩服务供需的盈余区、赤字区可以建立生态补偿和经济合作关系,促进长三角绿色发展的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游憩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 可达半径 长三角
下载PDF
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医疗需要和卫生服务利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茂玲 黄文涌 +1 位作者 宋沈超 莆泾青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 :了解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 ,尤其是其中的弱势人群医疗卫生需要量及卫生服务利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访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 2 94 3人。结果 :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P <0 ... 目的 :了解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 ,尤其是其中的弱势人群医疗卫生需要量及卫生服务利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访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 2 94 3人。结果 :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P <0 0 5 ) ,两周患病率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 1 8倍 ,两周就诊率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婴幼儿、老年人及特困人口的医疗需要量高于其他人群。老年人相对于其高需要而言卫生服务利用率低 ;不同收入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率非贫困人口最高 ,贫困人口次之 ,特困人口最低。结论 :与全国农村相比 ,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状况呈现出高需要、低利用的特点 ;老年人、特困人口是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易得程度 卫生保健费用 贫困区 贵州
下载PDF
面向大规模汇聚接入网的分布式VoD服务的性能仿真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珉 王新 +2 位作者 郑常熠 汪斌强 薛向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35-2039,共5页
流媒体应用有着实时性、连续性、带宽消耗大等特点,对传输网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用户接入网作为传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流媒体服务质量有重要影响.新一代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的试运行,初步验证了大规模汇聚接入网络技术在某些条件下支... 流媒体应用有着实时性、连续性、带宽消耗大等特点,对传输网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用户接入网作为传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流媒体服务质量有重要影响.新一代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的试运行,初步验证了大规模汇聚接入网络技术在某些条件下支持流媒体的有效性.然而,由于某些限制,在试运行中还不能实现在大规模用户并发访问流媒体服务器的条件下的验证,而在仿真中却可以实现这种验证.在本文中,我们对于面向不同接入网的分布式VoD系统作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面向大规模汇聚接入网的VoD系统在接入路由器无拥塞时,在相同的硬件成本下,在端到端时延及其抖动指标上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汇聚 接入网络 视频点播 分布式服务 仿真
下载PDF
中国地市卫生资源需求测度及其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敖荣军 汤慧 +3 位作者 伊尔凡江·艾合买提江 赵芮 谭爽 强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8-918,共11页
测度地区卫生资源需求是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卫生资源空间配置的前提.综合考虑地区卫生资源需求决定因素及空间相互作用,构建卫生资源需求指数,分析2000年—2010年中国卫生资源需求在地市之间的分布及变化.结果发现,中国卫生资源需求自... 测度地区卫生资源需求是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卫生资源空间配置的前提.综合考虑地区卫生资源需求决定因素及空间相互作用,构建卫生资源需求指数,分析2000年—2010年中国卫生资源需求在地市之间的分布及变化.结果发现,中国卫生资源需求自西向东呈“高-低-高”的总体空间格局.西部的青海、西藏、新疆和川西地区主要因为居民健康需要水平高,卫生资源需求中高值地市连片分布,形成青藏地区高值集聚区和以藏中为核心的中国西部卫生资源需求热点区域.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因为卫生服务可及性高,卫生资源需求中高值地市集中分布,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高值地市集聚区和以苏浙沪为核心的中国东部卫生资源需求热点区域.中部地域整体上居民健康需要和卫生服务可及性较低,连片分布卫生资源需求低值地市,其中广州、武汉、成都等部分省会城市和豫北地区因卫生服务可及性较高,川云桂黔地区因健康需要水平较高而成为卫生资源需求中高值区,形成以甘川陕晋豫鄂湘为主的低值地市集聚区和以甘陕鄂湘赣为核心的中国卫生资源需求冷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资源需求指数 健康需要 卫生服务可及性 时空格局 中国地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