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被引量:6
1
作者 苏琪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14-116,共3页
解构主义领军人物德里达将其解构主义思想引入翻译理论,其激进的反传统观念如否定原文文本终极意义的存在,消解原作者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权威性,废除作者与译者、原文与译文之分,宣称译者是创造主体无疑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 解构主义领军人物德里达将其解构主义思想引入翻译理论,其激进的反传统观念如否定原文文本终极意义的存在,消解原作者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权威性,废除作者与译者、原文与译文之分,宣称译者是创造主体无疑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翻译理论对一些基本问题的固有认识。然而,在承认解构主义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解构主义自身的局限性及其给翻译研究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解构主义 翻译理论
下载PDF
从解构主义翻译观视角简析《红楼梦》的不同翻译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林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45-147,151,共4页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学创作的奇葩,对它的研究和批评形成了至今仍蓬勃发展的"红学"。《红楼梦》在世界文坛也享有极高的声誉,它的全译本在许多国家陆续出现,甚至在某些国家拥有十几种版本。因而对《红...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学创作的奇葩,对它的研究和批评形成了至今仍蓬勃发展的"红学"。《红楼梦》在世界文坛也享有极高的声誉,它的全译本在许多国家陆续出现,甚至在某些国家拥有十几种版本。因而对《红楼梦》的不同翻译也成了众多学者热衷的课题。在借鉴和吸收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辩证翻译系统观为哲学指导,以解构主义为主要理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定量与定性、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它的两个著名全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The Story of the Stone,力求系统掌握解构主义在《红楼梦》翻译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价值所在,进而推动"红学"的不断发展和扩大"红学"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翻译 辩证翻译系统观 解构主义 德里达
下载PDF
在言语和文字中突围
3
作者 崔秀云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8期114-115,共2页
柏拉图在《斐德若篇》篇中确立了言语/文字二元对立模式,也奠定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和传统。作为解构主义的主要鼓手,德里达通过《斐德若篇》文本内部逻辑的漏洞,颠覆了传统的言语/文字二元对立模式,并提出了"延异"等西方... 柏拉图在《斐德若篇》篇中确立了言语/文字二元对立模式,也奠定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和传统。作为解构主义的主要鼓手,德里达通过《斐德若篇》文本内部逻辑的漏洞,颠覆了传统的言语/文字二元对立模式,并提出了"延异"等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本文通过对德里达内在逻辑的梳理,指出,延异替代逻各斯,则使得文本的意义永远无法得到确证,文本就像一个迷宫,而读者则在语言的迷宫中不停地冒险和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文字 解构 德里达
下载PDF
Justice and "Divine Violence" in Melville's Billy Budd
4
作者 Louis Lo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5年第4期187-196,共10页
关键词 正义 暴力行为 解构主义 劳伦斯 文本 法律
下载PDF
析德里达的友谊政治学
5
作者 陆扬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3-39,共7页
后期德里达一般认为历经了一个“政治学转向”,其中《友谊政治学》可视为这个转向的代表作。友谊政治学的核心是解构“博爱”(fraternit),揭示其希腊语境中兄弟义气的语境,以及博爱这样一种作为西方政治学基础的自然血统实际上何以是子... 后期德里达一般认为历经了一个“政治学转向”,其中《友谊政治学》可视为这个转向的代表作。友谊政治学的核心是解构“博爱”(fraternit),揭示其希腊语境中兄弟义气的语境,以及博爱这样一种作为西方政治学基础的自然血统实际上何以是子虚乌有。针对德国政治理论家卡尔·施密特以分清敌友为政治学前提的观点,德里达指出后冷战时代敌人消失之后西方政治学迷失方向,是为各种错位移位提供了可能。而德里达的“款待”和“民主”思想,是再一次呼应了《马克思的幽灵》中提出的“新国际”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友谊 政治学 博爱 施密特 款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