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竹秆水溶性多糖的分离提取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姚曦 岳永德 汤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20-123,共4页
采用高效离子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分析了梁山慈竹竹秆多糖组成及分子量分布,结合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波谱和热稳定性分析探讨了该多糖结构及性质。结果表明:水解后竹秆多糖组成是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相对含量分别为... 采用高效离子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分析了梁山慈竹竹秆多糖组成及分子量分布,结合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波谱和热稳定性分析探讨了该多糖结构及性质。结果表明:水解后竹秆多糖组成是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相对含量分别为40.57%、21.88%、19.89%、17.5%和0.15%。多糖的重均相对分子量Mw为16900 u,多分散性系数D(Mw/Mn)为1.33。该多糖具有典型多糖特征吸收峰,为吡喃型酸性多糖。热稳定性分析表明BCP在240℃开始发生降解,500℃基本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慈竹 竹秆 多糖 结构分析
下载PDF
不同纬度引种地马来甜龙竹(Dendrocalamus asper)光合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杜旭华 丁兴萃 +3 位作者 陈岩 吴寿国 邹跃国 巫广文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57,共5页
对试种于浙江、福建、广东等3省不同纬度试验地的马来甜龙竹(泰国种源)的光合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引种驯化过程中竹子光合生理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马来甜龙竹光合能力对纬度变化表现出适应性;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类型、光合能力以及... 对试种于浙江、福建、广东等3省不同纬度试验地的马来甜龙竹(泰国种源)的光合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引种驯化过程中竹子光合生理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马来甜龙竹光合能力对纬度变化表现出适应性;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类型、光合能力以及光响应特征等均会随纬度变化而不同。由于瑞安纬度最高,其光强、气温相对较低,马来甜龙竹的光合能力明显较华安和广宁弱。瑞安马来甜龙竹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在12:00出现,其他两地的呈现"双峰型",分别在10:00和14:00出现,且首峰高于次峰。在瑞安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均较低,仅约为其他两地的80%,且补偿点和饱和点都较低,饱和光强仅为712.60μmol/(m2.s)。华安马来甜龙竹的光补偿点最高,饱和点也较高。气孔导度是影响马来甜龙竹光合作用上午和午休的关键因子,下午则主要受非气孔因素影响。瑞安马来甜龙竹的气孔导度明显低于其他两地,这使瑞安马来甜龙竹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净光合速率要低于其他两地。气孔因素引起华安和广宁马来甜龙竹的净光合速率午休,下午则因非气孔因素引起马来甜龙竹净光合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甜龙竹(泰国种源) 引种 光合生理 光响应
下载PDF
<i>In Vitro</i>Plant Regeneration of <i>Dendrocalamus stocksii</i>(Munro) M. Kumar, Remesh &Unnikrisnan, through Somatic Embryogenesis 被引量:1
3
作者 P. V. Somashekar T. S. Rathore Tanzeem Fatima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8年第12期2429-2445,共17页
Dendrocalamus stocksii is fast cultivating economically important forest crop species. National Mission of Bamboo Application (NMBA) of India has been identified in 15 industrially important bamboo species. Traditiona... Dendrocalamus stocksii is fast cultivating economically important forest crop species. National Mission of Bamboo Application (NMBA) of India has been identified in 15 industrially important bamboo species. Traditionally it was propagated through by offset cuttings and rhizome splitting which was not meeting the demand, culm cuttings needed mass material to propagate and rooting percentage mixed. Plant regeneration through somatic embryogenesis was achieved in callus cultures derived from the callus initiated through type of explants viz. leaf, leaf sheath, shoot tip, nodal shoot segments, and inter node segments from aseptic cultures. Explants were cultured on Murashige & Skoog basal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2,4 Dichloro diphenyle ethane 0.44 μM/L with additives (Ascorbic acid 8.8 μM/L, citric acid 4.8 μM/L Cysteine 3.02 μM/L and Glutamine 14.6 μM/L) with 3% sucrose and Agar agar 0.6%. Cultures were incubated in the dark at 25&deg;C ± 1&deg;C. Out of five types of explants nodal shoot induced callus > 80% followed by leaf sheath (60%) and no callus was induced in leaf. Various nutrient media viz. Murashige and Skoog (MS), Woody Plant Media (WP), Gamborg media (B5) and Heller’s (HE) media fortified with 2,4 D (0.2 - 1.10 μM/L) and Kinetin 0.10 μM/L were tested for high frequency callus induction. Among four nutrient media tested MS media fortified with 2,4 D (0.55 - 1.1 μM/L) 100% callus induction. Calli multiplication was carried out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PGR’s with 10% coconut milk. Out of these MS media 2,4 D 0.55 μM /L and 10% coconut milk concentration were found best for high frequency (80%) calli multiplication.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α-naphthalene acetic acid (NAA) with N6-benzyiaminopurine (BAP) and kinetin were tested for embryo germination, out of which MS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NAA 0.55 μM /L and BAP 0.22 μM /L were showed high frequency (80%) germination. Germinated plantlets carefully transferred to polybags containing potting mixture of sand soil and compost in the ratio of 40:10:50 with 10 Kg/m3 + 250 gm/m3 fungicide. Plantlets were kept 4 weeks under poly tunnel inside mist chamber followed by two weeks outside poly tunnel in mist chamber. Plants are lifted to the canopy condition directed to a week before subjected to them in the institute division nurs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drocalamus stocksii Somatic EMBRYOGENESIS 2 4 D BAP KINETIN NAA
下载PDF
牡竹属一新种——三江麻竹
4
作者 黄大勇 卢宗军 +4 位作者 韦岑妮 周通 李立杰 陈述琳 邓毅晖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描述了广西北部地区牡竹属新种——三江麻竹Dendrocalamus sanjiangensis D.Y.Huang et al.。其与麻竹D.latiflorus Munro的区别在于节间密被深褐色、灰白色刺毛;箨耳鞘口繸毛发达,箨舌高8~12 mm,先端双峰状隆起。
关键词 牡竹属 三江麻竹 麻竹 新种 种质资源 广西三江县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麻竹光合特性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林美霞 苏建霖 +5 位作者 朱芃铠 陈凌艳 何天友 陈礼光 荣俊冬 郑郁善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1,共5页
本试验以麻竹为材料,分别设置0 g/丛(N0,对照)、11.2 g/丛(N1)、13.5 g/丛(N2)、22.5 g/丛(N3)共4个施氮量水平,于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笋期麻竹叶片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出笋数量的影响,并分析出笋数量与各出笋期叶片光... 本试验以麻竹为材料,分别设置0 g/丛(N0,对照)、11.2 g/丛(N1)、13.5 g/丛(N2)、22.5 g/丛(N3)共4个施氮量水平,于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笋期麻竹叶片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出笋数量的影响,并分析出笋数量与各出笋期叶片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显著增强笋期麻竹叶片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显著提高出笋数量。麻竹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及出笋数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N3处理即施氮量为22.5 g/丛时各指标达到最大值,而胞间二氧化碳(Ci)则呈相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出笋期叶片Pn、Gs、Tr和NR、GS、GOGAT活性与出笋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看出,施氮量22.5 g/丛(N3)能够更好地协调碳氮代谢水平,增强麻竹光合特性,提高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增加麻竹出笋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施氮量 光合特性 氮代谢 出笋数量
下载PDF
低磷胁迫对麻竹幼苗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抗氧化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6
作者 江瑞熠 朱梦恬 +5 位作者 杨靖 韩永振 何天友 荣俊冬 郑郁善 陈礼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磷胁迫下麻竹幼苗叶片的生理变化探究麻竹幼苗对低磷环境的耐受性。【方法】以麻竹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法进行室内控制条件下的低磷胁迫试验。按照霍格兰配方配制营养液,用KH2PO4分别配制0、0.2、0.4、0.8和1.6 mmo... 【目的】通过研究磷胁迫下麻竹幼苗叶片的生理变化探究麻竹幼苗对低磷环境的耐受性。【方法】以麻竹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法进行室内控制条件下的低磷胁迫试验。按照霍格兰配方配制营养液,用KH2PO4分别配制0、0.2、0.4、0.8和1.6 mmol·L^(-1)磷溶液,其他营养元素含量保持相同。【结果】麻竹幼苗叶片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磷含量的提高而提高;淀粉、纤维素、MDA含量及抗氧化酶(CAT、POD、SOD)活性随磷含量的提高而降低。相比于缺磷处理(0 mmol·L^(-1)),磷浓度为1.6 mmol·L^(-1)时麻竹幼苗叶片的各个生理指标均呈显著差异,还原糖及纤维素含量分别上升了56.45%和67.08%,淀粉、可溶性糖、MDA含量及抗氧化酶(CAT、POD、SOD)活性分别下降了34.86%、14.61%、73.89%、64.19%、89.99%和65.34%;在不同浓度磷胁迫下MDA含量均呈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最小,而POD酶活性差异最大。【结论】麻竹幼苗对低磷胁迫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在苗期能适应低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低磷胁迫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抗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梁山慈竹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7
作者 魏亚楠 龚明贵 +2 位作者 白娜 苏佳杰 姜霞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6-705,共10页
【目的】探究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使用形式,分析影响梁山慈竹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主要原因,并确定最优密码子,为竹亚科Bambusoideae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号... 【目的】探究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使用形式,分析影响梁山慈竹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主要原因,并确定最优密码子,为竹亚科Bambusoideae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号MZ681865.156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中下载85条梁山慈竹叶绿体基因序列,利用CodonW、CUSP及R语言软件分析有效密码子数(ENC)、适应指数(CAI)和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等指标,对RSCU进行对应性分析,并根据ENC和RSCU对密码子进行排序。【结果】梁山慈竹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鸟嘌呤(G)和胞嘧啶(C)所占的比率(GC比率)平均为39.48%,且GC1(47.69%)>GC2(39.70%)>GC3(31.05%),密码子末位碱基偏好以A/U结尾;ENC多数在35以上,CAI为16.6%,其密码子偏好性较弱;中性绘图分析、ENC-plot分析和PR2-plot分析表明:影响梁山慈竹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共有GCA、GCU、UUC及GGU等18个密码子被鉴定为梁山慈竹叶绿体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结论】自然选择是梁山慈竹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的主要因素,并筛选出梁山慈竹叶绿体基因组有GCU、GAU以及GGU等18个最优密码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慈竹 密码子偏好性 叶绿体基因组 最优密码子
下载PDF
柳州市不同产区麻竹笋品质分析
8
作者 贾冬冬 梁绍煜 +4 位作者 熊建文 潘慧玲 朱秀芬 崔娜 徐振国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为揭示柳州市不同产区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笋品质差异,以柳州螺蛳粉酸笋原材料认定基地的麻竹笋为研究对象,测定麻竹笋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比较分析各产区麻竹笋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竹笋外观品质差异显著;... 为揭示柳州市不同产区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笋品质差异,以柳州螺蛳粉酸笋原材料认定基地的麻竹笋为研究对象,测定麻竹笋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比较分析各产区麻竹笋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竹笋外观品质差异显著;柳北、柳城县-1产区竹笋基径、长度和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产区,可食率均较高;柳北产区竹笋外观品质最好。不同产区竹笋营养品质差异显著;柳城县-2产区竹笋蛋白质、淀粉、总糖、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均较高,营养品质最好。不同产区竹笋食味品质差异显著;柳城县-1产区竹笋纤维素和单宁含量均最低,草酸含量较低,食味品质最好。不同产区竹笋品质综合得分指数表现为柳城县-1>柳北>柳城县-2>柳南>鱼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观品质 营养品质 食味品质 麻竹
下载PDF
不同水热温度对梁山慈竹水热炭的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9
作者 杨凡钦 李汉邯 胡尚连 《竹子学报》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目的】为系统研究不同水热温度条件下竹基水热炭理化性质变化。【方法】以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为供试材料,基于系列水热温度(453、493、513、533和573 K)制备竹基水热炭,对其元素含量、孔隙结构及表面官能团等理化性质... 【目的】为系统研究不同水热温度条件下竹基水热炭理化性质变化。【方法】以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为供试材料,基于系列水热温度(453、493、513、533和573 K)制备竹基水热炭,对其元素含量、孔隙结构及表面官能团等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评估其对铀(U^(6+))吸附性能。【结果】梁山慈竹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在较低温度条件下优先转化为碳微球,有利于形成发达孔隙结构。在低温区(453和493 K)制备的水热炭具备较高产率的同时还具备丰富的官能团,其中493 K温度下制备的竹基水热炭具备最大的比表面积(55.61 m 2·g^(-1))和最小的平均孔径(7.77 nm),具备优质吸附结构特征。而高温区(513、533及573 K)则破坏了其优质吸附结构及官能团。U^(6+)吸附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493 K下制备的竹基水热炭对U^(6+)吸附最佳,吸附容量达到12.63 mg·g^(-1)。【结论】梁山慈竹在493 K条件下水热炭化的生物炭对U^(6+)吸附效率更高,在资源化利用及核污染治理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梁山慈竹 竹基水热炭
下载PDF
Chromosomal-level genome and metabolome analyses of highly heterozygous allohexaploid Dendrocalamus brandisii elucidate shoot quality and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10
作者 Jutang Jiang Zeyu Zhang +8 位作者 Yucong Bai Xiaojing Wang Yuping Dou Ruiman Geng Chongyang Wu Hangxiao Zhang Cunfu Lu Lianfeng Gu Jian Ga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087-1105,共19页
Dendrocalamus brandisii(Munro)Kurz is a sympodial bamboo species with inimitable taste and flavorful shoots.Its rapid growth and use as high-quality material make this bamboo species highly valued for both food proces... Dendrocalamus brandisii(Munro)Kurz is a sympodial bamboo species with inimitable taste and flavorful shoots.Its rapid growth and use as high-quality material make this bamboo species highly valued for both food processing and wood applications.However,genome information for D.brandisii is lacking,primarily due to its polyploidy and large genome size.Here,we assembled a high-quality genome for hexaploid D.brandisii,which comprises 70chromosomes with a total size of 2,756 Mb,using long-read Hi Fi sequencing.Furthermore,we accurately separated the genome into its three constituent subgenomes.We used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long reads to construct a transcriptomic dataset covering 15 tissues for gene annotation to complement our genome assembly,revealing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and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By integrating metabolome analysis,we unveiled that well-balanced lignin formation,as well as abundant flavonoid and fructose contents,contribute to the superior quality of D.brandisii shoots.Integrating genomic,transcriptomic,and metabolomic datasets provide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enhancing bamboo shoot quality and developing efficient gene-editing techniques.This study should facilitate research on D.brandisii and enhance its use as a food source and wood material by providing crucial genomic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boo shoots dendrocalamus brandisii(Munro)Kurz flavonoid GENOME lignin
原文传递
甜龙竹种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质组分的影响
11
作者 刘佳林 刘蔚漪 +2 位作者 赵秀婷 辉朝茂 朱书红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1期30-38,共9页
土壤团聚体的数量和分布特征是土壤稳定性的反映。土壤团聚体有机质与土壤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探究植物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质的影响,揭示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对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土保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不... 土壤团聚体的数量和分布特征是土壤稳定性的反映。土壤团聚体有机质与土壤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探究植物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质的影响,揭示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对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土保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不同种植年限(5、10、20、40 a)的甜龙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尺度代替时间尺度的方法,比较不同种植年限的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等稳定性指标,同时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腐殖质与碳水化合物含量,分析其与团聚体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甜龙竹林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在不同种植年限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相同种植年限中不同粒径团聚体分布呈"V"字型,以<0.25 mm和≥5 mm的粒径为主;2)甜龙竹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当种植年限为10 a时,浅层土(0~20 cm)土壤团聚性最好,稳定性最高,D值最小;当延长种植年限达到40 a时,深层土(20~40 cm和40~60 cm)的各项指标最优。3)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组分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相关性最强。4)3种土壤碳水化合物提取方式(热水、浓酸、稀酸)所提取的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差异显著,其中浓酸提取的效率最高,与土壤稳定性的相关性表现为浓酸>稀酸>热水。研究表明,适当延长甜龙竹种植年限(10 a以上)有利于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龙竹 种植年限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性质 土壤有机质
下载PDF
黔竹笋期生长特性及配方施肥效应研究
12
作者 侯贻菊 姚雾清 +2 位作者 杨光能 崔迎春 周华 《贵州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9-24,共6页
以贵州特有材用竹种黔竹为研究对象,观测其笋期生长特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_(10)(3)^(4),对氮磷钾施肥配比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丰富黔竹生物学特性研究,为科学制定黔竹林施肥管理技术措施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黔竹出笋期可分为初期、盛... 以贵州特有材用竹种黔竹为研究对象,观测其笋期生长特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_(10)(3)^(4),对氮磷钾施肥配比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丰富黔竹生物学特性研究,为科学制定黔竹林施肥管理技术措施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黔竹出笋期可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笋高生长过程表现为“慢—快—慢”的规律,笋径生长过程可分为上升期、稳定期和下降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3种养分元素中K元素是影响黔竹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施用180 g尿素+30 g过磷化钙+345 g氯化钾可以促进提前出笋、新竹径粗生长,施用255 g尿素+30 g过磷化钙+345 g氯化钾可以增加出笋数量,施用255 g尿素+90 g过磷化钙+345 g氯化钾可以增加成竹数量。竹林经营时可视竹丛径级大小和培育目标酌情调整肥种配比及施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竹 生长特性 氮磷钾配方施肥
下载PDF
云南沧源竹文化产业发展“一村一品”模式构建——以班洪乡南板村为例
13
作者 辉宇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2期50-56,共7页
云南省沧源县是中国巨龙竹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具有发展特色竹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在沧源县构建特色民族竹文化产业“一村一品”模式,符合当地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创新发展的需求,能够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同时能够促进边疆少数民... 云南省沧源县是中国巨龙竹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具有发展特色竹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在沧源县构建特色民族竹文化产业“一村一品”模式,符合当地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创新发展的需求,能够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同时能够促进边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品牌的建立和推广,具有维护边疆少数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大战略意义。文章以沧源县班洪乡南板村为例,基于大量实地调研,分析了沧源县竹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优势,提出班洪乡南板村民族竹文化产业“一村一品”模式建设的内容与路径,旨在为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竹文化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并在学术上填补少数民族竹文化产业“一村一品”模式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龙竹 竹文化产业 一村一品 少数民族 品牌建设 云南沧源
下载PDF
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体细胞突变体No.30生物量及品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身昌 胡尚连 +1 位作者 曹颖 徐刚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08-2513,共6页
本试验对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No.30的生物量以及品质特性,如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和纤维形态等相关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同龄的实生苗相比,No.30突变体具有生物量大、纤维素含量高、纤维长和长宽比大等特性。尽管No.30突变体... 本试验对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No.30的生物量以及品质特性,如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和纤维形态等相关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同龄的实生苗相比,No.30突变体具有生物量大、纤维素含量高、纤维长和长宽比大等特性。尽管No.30突变体中木质素含量也有升高,但木质素组成S/G值并没有明显改变,表明木质素脱除的难易程度并未受影响。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在No.30突变体中,纤维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Ces A和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Prx基因明显上调,可能与其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增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慈竹 体细胞突变体 生物量 品质特性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牡竹属吊丝竹新品种‘黄纹吊丝’
15
作者 黄大勇 黄大志 +3 位作者 韦丽颜 李立杰 程琳 陈仕昌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3期92-93,共2页
‘黄纹吊丝’Dendrocalamus minor‘Huangwendiaosi’为牡竹属吊丝竹D.minor的变异植株培育而成的竹类新品种。2019年发现于广西林科院竹藤种质资源库的吊丝竹丛中,变异植株萌发的新竹变异特征一致、稳定。‘黄纹吊丝’与吊丝竹的关键... ‘黄纹吊丝’Dendrocalamus minor‘Huangwendiaosi’为牡竹属吊丝竹D.minor的变异植株培育而成的竹类新品种。2019年发现于广西林科院竹藤种质资源库的吊丝竹丛中,变异植株萌发的新竹变异特征一致、稳定。‘黄纹吊丝’与吊丝竹的关键区别在其秆为绿色,节间具黄色纵条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竹属 吊丝竹 黄纹吊丝 栽培品种
下载PDF
云南龙竹实生苗质量分级探讨
16
作者 程琳 李立杰 +1 位作者 陈仕昌 黄大勇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1期24-27,共4页
为评价云南龙竹实生苗质量,以其半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以地径、苗高、每丛株数为苗木质量分级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法及标准差法确定苗木质量等级。结果表明:云南龙竹实生苗苗高、地径与其他生长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为评价云南龙竹实生苗质量,以其半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以地径、苗高、每丛株数为苗木质量分级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法及标准差法确定苗木质量等级。结果表明:云南龙竹实生苗苗高、地径与其他生长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以苗高、地径和每丛株数作为苗木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是可行的。经综合评定,确定云南龙竹半年生实生苗质量分级标准为:Ⅰ级苗高度≥37 cm、地径≥3 mm、每丛株数≥4;Ⅱ级苗27≤苗高<37 cm、2≤地径<3 mm、3≤每丛株数<4株;Ⅲ级苗16≤苗高<27 cm、1≤地径<2 mm、2≤每丛株数<3株。研究结果可为云南龙竹苗木等级进一步划分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龙竹 种苗质量 分级标准 广西
下载PDF
麻竹笋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和功能组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莹 董浩 +3 位作者 白卫东 李湘銮 李焱鑫 钱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7,共7页
麻竹笋是我国常见竹笋中品质优良的一种禾本科植物,常出现于南方地区,其含糖率高,富含氨基酸、膳食纤维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优质食材,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首先系统综述了麻竹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 麻竹笋是我国常见竹笋中品质优良的一种禾本科植物,常出现于南方地区,其含糖率高,富含氨基酸、膳食纤维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优质食材,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首先系统综述了麻竹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元素等物质;总结了麻竹笋中的主要风味物质并明确了其关键醛类风味化合物,对麻竹笋中苦涩风味的来源进行讨论,发现单宁是引起麻竹笋苦味的主要原因,简要总结了降低麻竹笋苦味的措施;重点探讨了麻竹笋中的黄酮、多酚、甾醇等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功能,同时对膳食纤维在麻竹笋中发挥的功能性进行了简要的叙述。本综述可为麻竹笋的进一步应用推广,尤其是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提高麻竹笋的利用率提供参考意义,进而拉动产区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笋 营养物质 风味物质 膳食纤维 甾醇 生物活性物质
下载PDF
不同种源麻竹表型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东宝 吴敏 +4 位作者 余蓉 何天友 荣俊冬 郑郁善 陈礼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50,共12页
以来自福建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贵州省、浙江省和江西省的20个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种源为研究对象,采用Duncan s多重比较、巢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种源... 以来自福建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贵州省、浙江省和江西省的20个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种源为研究对象,采用Duncan s多重比较、巢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种源麻竹表型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富顺种源的株高、胸径和分枝角度最大,云南绥江种源的最长节间长、总节数和胸高处节间长最大,贵州望谟种源的枝下节数、枝下高和丛内株数最大,浙江苍南种源的分枝数最大,广东仁化种源的最长枝长和冠幅最大,广西兴宁种源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最大,浙江苍南种源的叶厚最大,四川东坡种源的叶长宽比最大;除叶厚外,其余16个表型性状在种源内和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麻竹表型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麻竹各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在13.64%~67.91%之间,其中,枝下高的变异系数均值最大,最长节间长的变异系数均值最小;不同种源麻竹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在14.21%~43.93%之间,其中,云南陇川种源的变异系数均值最大,广东仁化种源的变异系数均值最小。麻竹种源内变异(方差分量百分比均值为44.48%)大于种源间变异(方差分量百分比均值为37.25%),表型分化系数均值为41.61%,其中,株高、丛内株数和冠幅的表型分化系数较高,分别为77.47%、76.63%和71.9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6.8处,20个种源可分为3类,即云贵川渝地区一类(包括9个种源)、东南沿海地区一类(包括9个种源)和粤桂地区一类(包括2个种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麻竹多数表型性状与经度、纬度、年均温、年均降水量、极端最高温和年均日照时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综上所述,不同种源麻竹表型多样性丰富,种源内变异是麻竹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不同种源麻竹并没有严格依据地理位置聚类,麻竹表型性状变异存在片段性和不连续性。麻竹表型性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揭示了麻竹东西分布较广、南北分布狭窄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表型性状 变异系数 表型分化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麻竹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锈贤 李在留 +2 位作者 贾冬冬 郑云丽 徐振国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271,共8页
【目的】为麻竹的快速繁殖、栽培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麻竹枝条为扦插材料,采用三因素多水平析因设计,研究生长调节剂的种类(IBA、NAA、IBA+NAA、ABT 1号、GGR 6号)、质量浓度(100、200、400、600 mg/L)、浸泡时间(2、4、6 h)对... 【目的】为麻竹的快速繁殖、栽培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麻竹枝条为扦插材料,采用三因素多水平析因设计,研究生长调节剂的种类(IBA、NAA、IBA+NAA、ABT 1号、GGR 6号)、质量浓度(100、200、400、600 mg/L)、浸泡时间(2、4、6 h)对麻竹枝条扦插生根的影响,统计生根率、平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根径、最长根长等根系生长指标,计算根系效果指数,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筛选最优生根处理组合。【结果】麻竹的扦插生根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根系诱导期(扦插后0~20 d)、根系伸长期(扦插后20~60 d)和根系成熟期(扦插60 d后)。从生长调节剂种类看,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对各根系生长指标存在极显著影响,其中IBA+NAA处理的生根率(64.20%)和根系效果指数(5.08)最高,生根效果最好;从生长调节剂浓度看,200 mg/L质量浓度处理的生根率最高(63.60%),100 mg/L质量浓度处理的根系效果指数最高(5.40);从浸泡时间看,浸泡2 h处理的生根率(59.70%)和根系效果指数(3.67)最高。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生根效果的影响较大,浸泡时间对生根的影响较小;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浓度的交互作用对各项根系生长指标存在极显著影响,生长调节剂种类与浸泡时间、生长调节剂浓度与浸泡时间、生长调节剂种类与其浓度及浸泡时间的交互作用对部分根系生长指标存在显著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使用200 mg/L的IBA+NAA浸泡2 h处理的隶属函数值最高,表明该处理是麻竹枝条扦插的最优处理。【结论】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及浸泡时间共同影响着麻竹扦插的生根效果,IBA+NAA处理的生根率较高,以200 mg/L的IBA+NAA浸泡插穗2 h后麻竹扦插生根的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扦插繁殖 生根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竹笋发酵中挥发性物质及菌群多样性动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雅雯 钟源 +2 位作者 郭爱玲 唐丹萍 齐豫川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3,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不同发酵阶段酸笋样品中的特征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自然发酵不同时期的微生物菌群结构。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共检测出88种挥发性化合物,对甲酚...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不同发酵阶段酸笋样品中的特征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自然发酵不同时期的微生物菌群结构。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共检测出88种挥发性化合物,对甲酚是酸笋中特殊味道的主体成分,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二甲胺等有害物质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而消失。环辛醇、环庚醇、乙酸、乳酸、苯酚等物质在发酵中、后期形成;麻竹笋发酵的不同时期菌群结构多样性改变显著。发酵初期优势细菌菌群主要有乳球菌属、魏斯氏菌属和肠杆菌属;发酵中期优势细菌菌群主要有明串珠菌属和片球菌属;发酵末期优势细菌菌群主要是乳杆菌属。优势菌群-挥发性组分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乳杆菌属和乳球菌菌属与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大多呈正相关。研究结果阐明了麻竹笋自然发酵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形成与微生物菌群之间的关系,为酸笋中优势功能菌株的筛选和定向发酵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笋 发酵 挥发性物质 菌群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