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杉叶栖真菌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被引量:4
1
作者 许秀兰 张翅 +2 位作者 黄晓丽 张雪 刘应高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2-125,共4页
采用表面消毒和不消毒2种方式处理,对四川二郎山林场不同海拔、不同冠层以及不同叶龄的云杉叶栖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纯化的真菌有26个属,其中Pestalotiopsis和Penicillium同为云杉上、中、下冠层的优势种群。多样性分析表... 采用表面消毒和不消毒2种方式处理,对四川二郎山林场不同海拔、不同冠层以及不同叶龄的云杉叶栖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纯化的真菌有26个属,其中Pestalotiopsis和Penicillium同为云杉上、中、下冠层的优势种群。多样性分析表明,云杉下冠层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中冠层最低。随着叶龄的增加,真菌种群数量也表现为上升趋势。从云杉上分离得到了引起云杉叶疫病的根球壳孢菌(Rhizosphaera kalkhoff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针叶 叶栖真菌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红松树栖真菌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与病害关系(Ⅵ) 被引量:5
2
作者 宋瑞清 黄永青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2-125,共4页
以红松不同栖息地的树栖真菌分离率作为种群个体参数.采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对树栖真菌 进行多样性比较。结果表明:树栖真菌多样性和均匀度越高.病害发生的可能性越低.呈负相关。
关键词 红松 树栖真菌群落 物种多样性 病害
下载PDF
云杉八齿小蠹体内外和坑道内真菌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曹翠 宋瑞清 +4 位作者 周秀华 邓勋 刘淑双 张北红 李航 《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7-11,共5页
2009年8月在黑龙江丰林国家级保护区云杉八齿小蠹危害的红皮云杉林内,对云杉八齿小蠹体内外和坑道内真菌进行了分离。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云杉八齿小蠹体内外和坑道内栖息真菌多样性比较丰富,获得真菌13属26种,其... 2009年8月在黑龙江丰林国家级保护区云杉八齿小蠹危害的红皮云杉林内,对云杉八齿小蠹体内外和坑道内真菌进行了分离。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云杉八齿小蠹体内外和坑道内栖息真菌多样性比较丰富,获得真菌13属26种,其中Alternaria、Fusarium、Hypocrea、Ophiostoma、Penicillium和Trichoderma属真菌出现频率较高,为优势属;引起木材蓝变真菌2种,Ophiostoma penicillatum和Ophiostoma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八齿小蠹 红皮云杉 栖息真菌 真菌多样性
下载PDF
樟子松树栖真菌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病害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杨传波 黄敬林 +7 位作者 李宝年 徐树辉 庞丽杰 张树森 陈金贵 李耀民 项存悌 谢运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4-96,共3页
通过对樟子松叶、枝、芽、果等部位进行组织切片和真菌分离培养 ,鉴定出真菌 2 4种 ,其中子囊菌 3种、担子菌 1种、半知菌 2 0种。这些真菌种群在樟子松树体上可分为芽栖真菌、叶栖真菌、枝栖和果栖真菌 4大类 ,其种类组成和数量与樟子... 通过对樟子松叶、枝、芽、果等部位进行组织切片和真菌分离培养 ,鉴定出真菌 2 4种 ,其中子囊菌 3种、担子菌 1种、半知菌 2 0种。这些真菌种群在樟子松树体上可分为芽栖真菌、叶栖真菌、枝栖和果栖真菌 4大类 ,其种类组成和数量与樟子松树龄、叶龄、枝龄、树冠层次等有密切关系。芽栖真菌种类和数量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多 ,叶栖真菌 (特别是兼性寄生真菌 )的种类和数量随叶龄的增加而增多 ,枝栖真菌种类和数量随枝龄的增加而增多。樟子松树栖真菌种群组成也随环境条件而发生变化 ,在发病的樟子松林分内樟子松枯梢病菌数量激增占主导地位 ,环境条件的恶化是促成变动的主要原因。在健康的樟子松林分内也广泛地分离到樟子松枯梢病菌 ,表明该病害是潜伏性的侵染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于松 枯梢病 树栖真菌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与区系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付作霖 曹秀文 +4 位作者 朱学泰 李丹春 赖宏杰 汪宏波 高智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3-188,275,共7页
为了揭示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大型真菌物种种群结构,在收集已有文献资料和补点调查的基础上,对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天然分布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区分布大型真菌共计486种,隶属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 为了揭示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大型真菌物种种群结构,在收集已有文献资料和补点调查的基础上,对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天然分布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区分布大型真菌共计486种,隶属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55科,119属;2)优势科有红菇科、口蘑科等14科(占总科数的25.45%)364种(占总种数的75.78%);3)优势属有红菇属、丝膜菌属等27属(占总属数的22.69%)330种(占总种数的67.90%);4)大型真菌区系由多种地理分布类群组成,世界广布类群占71.43%,北温带类群占18.94%,泛热带地理分布中能够向北延伸分布的类群占7.56%,其余类群占比均不足2%。表明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大型真菌分布为北温带区系性质,具备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度的区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物种多样性 真菌区系 地理特征
下载PDF
Six novel species of Fusarium from natural ecosystems in Australia
6
作者 M.H.Laurence J.L.Walsh +7 位作者 L.A.Shuttleworth D.M.Robinson R.M.Johansen T.Petrovic T.T.H.Vu L.W.Burgess B.A.Summerell E.C.Y.Liew 《Fungal Diversity》 SCIE 2016年第2期349-366,共18页
Six new species of Fusarium associated with soil and plant hosts from ecosystems of minimal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in Australia are described.Fusarium coicis from Coix gasteenii,F.goolgardi from Xanthorrhoea glauca... Six new species of Fusarium associated with soil and plant hosts from ecosystems of minimal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in Australia are described.Fusarium coicis from Coix gasteenii,F.goolgardi from Xanthorrhoea glauca,F.mundagurra from soil and Mangifera indica,F.newnesense from soil,F.tjaetaba from Sorghum interjectum and F.tjaynera from soil,Triodia microstachya,Sorghum interjectum and Sorghum intrans.Morphology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EF-1α,RPB1 and RPB2 sequence data were used to delineate species boundaries.The new species were phylogenetically distributed in the Fusarium sambucinum,F.fujikuroi,and F.chlamydosporum species complexes,and two novel species complexes.These six new species have particular phylogeographic significance as not only do they provide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geographic patterns of Fusarium evolution but also challenge current phylogeographic hypothe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ies diversity ENDOPHYTE PHYLOGENETICS mycoflora PHYLOGEOGRAPH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