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高含CO_(2)油气藏的类型、成因及成藏过程
1
作者 马宁 熊万林 +4 位作者 龙祖烈 朱俊章 温华华 杨兴业 汪晓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通过对阳江东凹高含CO_(2)油气藏的流体组分组成、P-T相图、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天然气组分及同位素、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分析了高含CO_(2)油气藏的类型、成因及成藏过程。结果表明,阳江东凹高含CO_(2)的油气藏分为3类:第一类为含CO_... 通过对阳江东凹高含CO_(2)油气藏的流体组分组成、P-T相图、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天然气组分及同位素、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分析了高含CO_(2)油气藏的类型、成因及成藏过程。结果表明,阳江东凹高含CO_(2)的油气藏分为3类:第一类为含CO_(2)溶解气的常规油藏,第二类为含CO_(2)溶解气的挥发性油藏,第三类为含溶解烃的CO_(2)气藏。油气藏中原油主要为浅湖-半深湖相及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成熟阶段的产物,烃类气均为原油伴生气,CO_(2)属于幔源型无机成因气。EP20-A井原油的充注时期为12~10.7 Ma,CO_(2)充注时期为5.6~1.7 Ma。EP20-C井存在两期原油充注及两期CO_(2)充注,第一期原油充注时期为14~6 Ma,为主要充注期,第二期原油充注时期为4~0 Ma,第一期CO_(2)的充注时期为11~10 Ma,第二期CO_(2)的充注时期为5~1.5 Ma。根据CO_(2)充注强度的相对大小,分别形成了EP20-C井含溶解烃的CO_(2)气藏,EP20-A井含CO_(2)溶解气的挥发性油藏,EP20-B井含CO_(2)溶解气的常规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CO_(2)油气藏 流体类型 油气成因 成藏过程 阳江东凹
下载PDF
河南济源凹陷邓2井油藏成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伟卫 金强 +1 位作者 王伟锋 李朝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济源凹陷是河南省油气勘探前沿区 ,由于构造活动和油气成藏条件比较复杂 ,仅在邓 2井发现了下第三系油藏。作者通过对该井砂岩储层的气液包裹体均一温度、包裹体内外生物标志物组成等分析 ,提出该油藏成藏温度为 75℃左右 ,成藏深度为 2... 济源凹陷是河南省油气勘探前沿区 ,由于构造活动和油气成藏条件比较复杂 ,仅在邓 2井发现了下第三系油藏。作者通过对该井砂岩储层的气液包裹体均一温度、包裹体内外生物标志物组成等分析 ,提出该油藏成藏温度为 75℃左右 ,成藏深度为 2 2 0 0m左右 (现今深度为 690m左右 )。该油藏的原油遭受了比较严重的生物降解作用 ,而成藏前原油只有轻微的生物降解作用。结合圈闭发育史分析 ,认为这是一个中生代原生油藏被破坏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成因 济源凹陷 油藏 包裹体均一温度 生物标志物 成藏作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克拉2特大型气田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作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鼐 郭宏莉 高志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65-669,共5页
储层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是研究油气运移、成藏时间和期次等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克拉 2气田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其丰度统计分析表明 ,烃类包裹体丰度与储层含油气性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根据包裹体产状、均一温度和包裹体成分拉... 储层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是研究油气运移、成藏时间和期次等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克拉 2气田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其丰度统计分析表明 ,烃类包裹体丰度与储层含油气性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根据包裹体产状、均一温度和包裹体成分拉曼光谱分析结果发现 ,油气在成岩早期就开始注入 ,并一直保存在储层中 ,直到后期才裂解成干气。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表现为一个主峰 ,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有三个区间 (峰值 ) ,其中第一个峰值与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几乎一致。因此 ,6 0~ 12 0℃为油气注入成藏时的温度 ,130~ 16 0℃为油气藏埋藏深度最大时的温度 ,最大埋深在 5 80 0 m左右 ,经后期构造作用抬升至 35 0 0~ 40 0 0 m;2 2 0~ 330℃这个温度段为高温热液改造时的温度 ,克拉 2气田受这一高温的改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运移 成藏作用 油气田 地质特征
下载PDF
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侵蚀残余地层油藏控制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凌春 李凤杰 +3 位作者 屈雪林 张雁 侯景涛 苏幽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9-725,共7页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分析,以及依据油藏所处的构造形态、储层成因类型、油藏成藏要素等对油藏进行解剖分析,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侵蚀残余地层油藏的控制因素。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储层砂体孔隙类型主要为剩余原生...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分析,以及依据油藏所处的构造形态、储层成因类型、油藏成藏要素等对油藏进行解剖分析,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侵蚀残余地层油藏的控制因素。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储层砂体孔隙类型主要为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孔,孔隙结构分选中等;发育上倾尖灭型、透镜体型、小幅背斜构造型和复合成因型4种油藏类型。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侵蚀残余地层油藏成藏受古地貌、岩性和构造等多重因素的控制,油藏主要分布于古河道两侧的斜坡带上。地层完整的长2油层组内,小幅背斜构造与分流河道砂体叠置,形成规模较大的构造-岩性复合成因油藏,是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主要的油藏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地层 油藏控制因素 2油层组 吴起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