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 Crossed Dermal Flaps for Prevention of Bottoming out after Breast Reduc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Sinan Al Boudi Anwar Alhassanieh 《Modern Plastic Surgery》 2021年第4期71-78,共8页
<strong>Introduction:</strong> Breast redu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plastic surgery procedures in Syria and the world, bottoming out on the other hand is one of the most happened disadvantages aft... <strong>Introduction:</strong> Breast redu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plastic surgery procedures in Syria and the world, bottoming out on the other hand is one of the most happened disadvantages after breast reduction with inferior pedicle technique. Different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prevent this deformity after inferior pedicle. In this study we tried to prevent bottoming out by using two crossed dermal flaps suspending the inferior pedicle to the periosteum of the 2nd rib. <strong>Methods and materials:</strong> 32 patients had breast reduction surgery using inferior pedicle technique at Almowassat University Hospital in Damascus. We divide them into 2 groups, 16 patients each. First group we used crossed dermal flaps with the inferior pedicle and the second group was without these flaps, the dermal flaps had a base on the side of the inferior pedicle base, crossed anterior to it in the middle point between the lower edge of the areola and the IMF and then sutured to the periosteum of the 2nd rib on each side. <strong>Results:</strong> Preoperatively, the average distance between the inframammary fold and areola was 14.5 cm (range, 11 - 18 cm) in the first group without dermal flaps and 14 cm in the second group with dermal flaps. The average amount of breast parenchymal resection was 790 g (range, 140 - 1600 g). The average distance between the inframammary fold and the lower border of the areola was 8.5 cm (range, 7.5 - 9 cm) on the postoperative first-year measurements in the group with flaps and 10.2 cm (8.6 - 11.4 cm) in the other group. <strong>Conclusion:</strong> Inferior pedicle suspension using crossed dermal flaps has a real role in preventing bottoming out, without using any allogenic or alloplastic materials, making it one of the considered ways in preventing bottoming after breast 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Reduction Bottoming out Crossed dermal flaps
下载PDF
Reconstruction of the abdominal wall b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e human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implant and an interpositional omentum flap after extensive tumor re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wall neoplasm: A preliminary result 被引量:10
2
作者 Yan Gu Rui Tang +1 位作者 Ding-Quan Gong Yun-Liang Qi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52-757,共6页
AIM:To present our trial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e human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HADM) implant and an interpositional omentum flap to repair giant abdominal wall defects after extensive tumor resection. METHODS:Betw... AIM:To present our trial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e human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HADM) implant and an interpositional omentum flap to repair giant abdominal wall defects after extensive tumor resection. METHODS:Between February and October of 2007, three patients with giant defects of the abdominal wall after extensive tumor resection underwent reconstruction with a combination of HADM and omentum flap. Postoperative morbidities and signs of herniation were monitored. RESULTS:The abdominal wall reconstruction was successful in these three patients, there was no severe morbidity and no signs of herniation in the follow-up period. 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HADM and omentum flap offers a new, safe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forms in the repair of giant abdominal wall defects.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long-term outcome and more cases are needed to assess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肿瘤 病变腹壁 症状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附着龈增宽临床研究现状
3
作者 景雪琴 苗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附着龈与游离龈相连续,均为角化上皮,两者合称为角化龈。附着龈紧紧附于牙槽骨,质地坚韧,抵抗力强,对于牙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附着龈不足或者缺失会造成一系列问题,如咀嚼过程中龈缘受到摩擦或肌肉牵引后与牙面分离,从而导致... 附着龈与游离龈相连续,均为角化上皮,两者合称为角化龈。附着龈紧紧附于牙槽骨,质地坚韧,抵抗力强,对于牙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附着龈不足或者缺失会造成一系列问题,如咀嚼过程中龈缘受到摩擦或肌肉牵引后与牙面分离,从而导致食物残渣等进入龈沟,造成牙周破坏;此外,在修复体、种植体边缘会导致患者咀嚼过程中出现疼痛;对于可摘局部义齿而言,还会影响义齿设计和患者佩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可见,附着龈不足或缺失已成为牙周、修复、种植等多学科共同面临的问题。针对其治疗,目前涉及的方法主要有自体软组织移植和生物替代材料两大类。本综述旨在探讨各种附着龈增宽治疗方式的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着龈 游离龈移植 结缔组织瓣移植 脱细胞真皮基质 胶原基质膜
下载PDF
人工真皮支架在合并肌腱和(或)骨外露慢性难愈合创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姚玉婷 陈中坚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支架在合并肌腱和(或)骨外露慢性难愈合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150例合并肌腱和(或)骨外露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支架在合并肌腱和(或)骨外露慢性难愈合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150例合并肌腱和(或)骨外露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观察组患者于负压封闭引流术后行人工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对照组患者于负压封闭引流术后单纯行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自体刃厚皮片成活情况、愈后皮肤色泽及质地恢复情况。结果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术后7 d,观察组患者皮片成活为优者48例、良者27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皮片成活为优者32例、良者25例、中者12例、差者6例(Z=-3.529,P<0.001)。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愈后皮肤色泽恢复效果为显效24例、有效49例、无效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显效14例、有效35例、无效26例(Z=-4.101,P<0.001);观察组患者愈后皮肤质地恢复效果为显效24例、有效49例、无效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显效14例、有效35例、无效26例(Z=-4.101,P<0.001)。结论与负压封闭引流术后单纯行自体刃厚皮片移植相比,合并肌腱和(或)骨外露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于负压封闭引流术后行人工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更有利于皮片成活和提高愈后皮肤色泽及质地恢复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支架 自体刃厚皮片 移植 慢性难愈合创面 移植成活率
下载PDF
臀部带蒂真皮复合组织瓣在压疮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新灵 周忠志 +5 位作者 熊武 陈莹莹 向聪莲 杨双喜 兰宏伟 蔡昫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臀部深度压疮患者应用带蒂真皮复合组织瓣修复的手术效果及其优势,为解决压疮复发提供新思路。方法:自2012年2月-2014年8月,收住院的深度臀部压疮患者38例,44处压疮创面,彻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后,从邻位设计皮瓣去掉表皮和大... 目的:探讨臀部深度压疮患者应用带蒂真皮复合组织瓣修复的手术效果及其优势,为解决压疮复发提供新思路。方法:自2012年2月-2014年8月,收住院的深度臀部压疮患者38例,44处压疮创面,彻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后,从邻位设计皮瓣去掉表皮和大部分真皮,制成真皮瓣,用带蒂真皮复合组织瓣填充创面后,再用局部皮瓣或穿支皮瓣覆盖修复压疮创面。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半,所有压疮创面愈合良好,未见复发。结论:真皮瓣具有良好的血供,抗感染能力强,填充消灭死腔的优点,利用带蒂真皮复合组织瓣填充修复压疮创面,填充效果确实可靠,局部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是修复臀部压疮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带蒂真皮瓣 创面修复 局部皮瓣 手术
下载PDF
改良乳晕真皮瓣沉降技术矫正中重度乳头内陷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振宇 李正勇 +3 位作者 陈俊杰 刘睿奇 蒲怡 岑瑛 《西部医学》 2018年第4期549-551,557,共4页
目的评价改良乳晕真皮瓣沉降技术治疗中重度乳头内陷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6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采用改良乳晕真皮瓣沉降技术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乳头内陷患者36例(59只)。观察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36例患者手术均顺... 目的评价改良乳晕真皮瓣沉降技术治疗中重度乳头内陷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6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采用改良乳晕真皮瓣沉降技术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乳头内陷患者36例(59只)。观察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3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乳头内陷矫正率100%。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红肿、出血、感染及乳头血运障碍等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患者乳头轮廓和突度满意,未见乳头回缩及内陷,双侧乳头外形基本对称,2只重度内陷的乳头(3.4%)早期出现轻度感觉障碍,术后6个月逐渐恢复,其余感觉基本一致且无异常感觉。结论改良乳晕真皮瓣沉降技术能有效矫治中、重度乳头内陷。改良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对乳头支撑好,损伤小和瘢痕轻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内陷 真皮瓣 重度 改良
下载PDF
交叉菱形真皮瓣联合乳头持续牵引矫正乳头内陷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杨锴 李广学 +2 位作者 穆籣 刘岩 彭喆 《中国医药》 2016年第3期396-399,共4页
目的 探讨交叉菱形真皮瓣联合乳头持续牵引矫正乳头内陷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4年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乳头内陷患者30例(56个乳头),双侧乳头内陷26例,单侧乳头内陷4例.采用乳晕交叉菱形真皮瓣支撑内陷的乳头基底... 目的 探讨交叉菱形真皮瓣联合乳头持续牵引矫正乳头内陷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4年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乳头内陷患者30例(56个乳头),双侧乳头内陷26例,单侧乳头内陷4例.采用乳晕交叉菱形真皮瓣支撑内陷的乳头基底,同时松解牵拉乳头的纤维结缔组织,缩窄乳头颈部矫正乳头内陷,术后采用自制乳头牵引器牵拉乳头4~8周.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血肿、乳头坏死、乳头永久性感觉丧失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 ~38个月,24例患者(47个乳头)内陷完全矫正,乳头感觉正常,4例患者(7个乳头)由重度内陷转为轻度内陷,2例(2个乳头)复发,通过再次牵引得以矫正,5例术后妊娠患者哺乳正常.结论 乳晕交叉菱形真皮瓣联合乳头持续牵引矫正乳头内陷方法简单,能获得良好的外形,且复发率低,对乳管损伤小,患者耐受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内陷 交叉菱形真皮瓣 持续牵引 乳头矫正
下载PDF
真皮脂肪瓣修复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 被引量:6
8
作者 梁志为 黄泽春 +3 位作者 张安利 谭章梅 余涵 侯浪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1486-1488,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利用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15例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结果:15例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充填术后Ⅰ期愈合,随访6个月~2年,除2例因真皮脂肪充填量不足而再次手术外,其余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利用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15例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结果:15例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充填术后Ⅰ期愈合,随访6个月~2年,除2例因真皮脂肪充填量不足而再次手术外,其余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真皮脂肪瓣移植是矫正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脂肪瓣 充填 面部凹陷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邻位皮瓣修复眼睑全层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9
作者 章余兰 石璐 +1 位作者 宋映 周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1-673,共3页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邻位皮瓣I期修复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眼睑全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35眼)眼睑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基底细胞癌21例,睑板腺癌13例,鳞状细胞癌1例;累及上睑者12例,累及下睑者23例。所有患者均行术中冰...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邻位皮瓣I期修复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眼睑全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35眼)眼睑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基底细胞癌21例,睑板腺癌13例,鳞状细胞癌1例;累及上睑者12例,累及下睑者23例。所有患者均行术中冰冻并根据冰冻结果确定切缘,肿物切除后眼睑有不同程度全层缺损。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替代结膜睑板组织,根据皮肤缺损大小做邻近滑行或转位皮瓣修补眼睑缺损。术后观察皮瓣及口腔修复膜愈合情况、有无眼睑闭合不全及睑球粘连。结果随诊半年,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已完全溶解,被爬行结膜上皮覆盖,皮瓣愈合良好、无一例皮瓣坏死。其中2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眼睑闭合不全及睑内、外翻。4例患者出现轻度眼睑闭合不全,均无暴露性角膜炎。3例患者出现轻度睑球粘连。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可替代睑板结膜组织,联合邻位皮瓣治疗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眼睑全层缺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少患者因取口唇黏膜或行二次眼睑重建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缺损 眼睑恶性肿瘤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皮瓣
下载PDF
对偶交叉真皮瓣法在严重乳头内陷整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力 杨川 +2 位作者 王健 张波 朱昌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1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对偶交叉真皮瓣在严重乳头内陷整形中的应用。方法 39侧严重乳头凹陷患者行手术整形,以内陷为中心,设计4个方向的对偶交叉真皮瓣,于乳头下方双向交叉固定,支撑内陷乳头组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乳头均保持良好形态,无复发,未出现... 目的探讨对偶交叉真皮瓣在严重乳头内陷整形中的应用。方法 39侧严重乳头凹陷患者行手术整形,以内陷为中心,设计4个方向的对偶交叉真皮瓣,于乳头下方双向交叉固定,支撑内陷乳头组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乳头均保持良好形态,无复发,未出现感染、血肿、乳头永久麻木以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在Ⅲ度乳头内陷的治疗中,对偶交叉真皮瓣提供了两个方向上的立体支撑,复发率低,能获得良好且稳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内陷 真皮瓣 对偶交叉
下载PDF
真皮瘢痕组织瓣在增生性瘢痕美容性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翔 黎冻 +3 位作者 潘福强 莫海雁 梁海洁 王琪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真皮瘢痕组织瓣在增生性瘢痕美容性修复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09年以来在临床治疗增生性瘢痕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65例增生性瘢痕患者利用真皮瘢痕组织瓣进行切除瘢痕后的创面的减张修复,真皮瓣设计灵活,宽度在0.2~... 目的:探讨真皮瘢痕组织瓣在增生性瘢痕美容性修复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09年以来在临床治疗增生性瘢痕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65例增生性瘢痕患者利用真皮瘢痕组织瓣进行切除瘢痕后的创面的减张修复,真皮瓣设计灵活,宽度在0.2~2cm,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65例增生性瘢痕患者,切口均为Ⅰ期愈合,伤口愈合后早期切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术后配合激光、药物、加压包扎等综合治疗,随访6个月至3年,经医患双方共同评价,100%患者均觉得术后较前有改善,57例87.6%对术后效果满意,8例12.4%的患者感觉效果改善,但不够满意。结论:利用真皮瘢痕组织瓣治疗增生性瘢痕,是一种有效的伤口减张缝合的方法,并取得较好增生性瘢痕的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手术 真皮瘢痕组织瓣 减张缝合 激光
下载PDF
自体真皮脂肪游离移植在局部凹陷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涂晓宇 张建文 刘林嶓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真皮脂肪复合组织瓣矫正局部凹陷的临床价值。方法:切取自体下腹部或髂腰部真皮脂肪瓣作为充填材料的方法,2014年9月-2015年9月,笔者对10例局部凹陷患者进行矫正,经半年随访,凹陷改善明显,效果满意。结果:10例患者切口均... 目的:探讨自体真皮脂肪复合组织瓣矫正局部凹陷的临床价值。方法:切取自体下腹部或髂腰部真皮脂肪瓣作为充填材料的方法,2014年9月-2015年9月,笔者对10例局部凹陷患者进行矫正,经半年随访,凹陷改善明显,效果满意。结果:10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按时拆线,出院后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除1例自觉填充量不足,要求再次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外,其余均获得较满意结果。结论: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具有来源丰富、移植后成活率高、质地柔软逼真、供区隐蔽等特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脂肪瓣 修复 游离移植 凹陷畸形
下载PDF
改良真皮帽双环法行乳房缩小整形术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立 叶子荣 +1 位作者 冯幼平 吴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灵活应用真皮帽双环法行乳房缩小成形。方法:采用传统的双环法设计切口,外下象限辅助S形切口线,保留乳晕周围较大面积完整的真皮帽,切除乳房外下象限腺体组织,设计外上及内下两个腺体组织瓣交错连接固定成形,乳晕周围内外环真皮荷... 目的:灵活应用真皮帽双环法行乳房缩小成形。方法:采用传统的双环法设计切口,外下象限辅助S形切口线,保留乳晕周围较大面积完整的真皮帽,切除乳房外下象限腺体组织,设计外上及内下两个腺体组织瓣交错连接固定成形,乳晕周围内外环真皮荷包缝合,修整乳晕周围及外象限多余皮肤,切口呈环形,辅助切口瘢痕较小。结果:术后三月随访,新乳房的大小和形态,乳头乳晕的位置和形态均满意,除具有良好的感觉及勃起功能外,还保留了泌乳功能。结论:用组织瓣旋转固定的改良真皮帽双环法行乳房缩小成形,手术操作简单,组织瓣及乳头乳晕供血丰富,组织损伤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帽双环法 乳房缩小整形术 对偶易位组织瓣 设计 切口
下载PDF
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在眼睑凹陷畸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谭青 董冰松 熊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矫治中重度眼睑凹陷畸形的价值。方法:利用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13例先天性或外伤所致中重度眼睑凹陷畸形。结果:随访6个月,13例眼睑凹陷填充术后Ⅰ期愈合,效果满意,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矫治中重度眼睑凹陷畸形的价值。方法:利用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13例先天性或外伤所致中重度眼睑凹陷畸形。结果:随访6个月,13例眼睑凹陷填充术后Ⅰ期愈合,效果满意,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矫治眼睑凹陷畸形满意,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游离真皮脂肪瓣 眼睑凹陷畸形 修复重建 眼整形
下载PDF
乳头内陷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倩 李伟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204-206,共3页
乳头内陷是指部分或全部乳头凹陷于乳晕平面下,是较为常见的女性乳房畸形,发病率约为2%~10%。先天性乳头内陷多由于乳头下中胚层发育障碍引起,后天性多继发于手术或外伤引起的瘢痕挛缩。常用的乳头内陷治疗方法包括手法牵引、负压吸引... 乳头内陷是指部分或全部乳头凹陷于乳晕平面下,是较为常见的女性乳房畸形,发病率约为2%~10%。先天性乳头内陷多由于乳头下中胚层发育障碍引起,后天性多继发于手术或外伤引起的瘢痕挛缩。常用的乳头内陷治疗方法包括手法牵引、负压吸引、器械吸引等非手术疗法,以及微创缝合、乳晕真皮瓣、游离组织移植等手术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乳头内陷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现有的各类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内陷 牵引 手术疗法 真皮瓣 矫正
下载PDF
真皮瓣修复口内粘膜缺损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慧增 熊宇 孙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21-923,共3页
目的 研究真皮瓣转移至口腔后的组织学变化并探讨毛发减少甚至消失的机制。方法 构建真皮瓣修复口内缺损的动物模型 ,常规病理观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观察真皮瓣转移口内后组织瓣及毛囊的组织学变化。临床采用真皮瓣修复 13例恶... 目的 研究真皮瓣转移至口腔后的组织学变化并探讨毛发减少甚至消失的机制。方法 构建真皮瓣修复口内缺损的动物模型 ,常规病理观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观察真皮瓣转移口内后组织瓣及毛囊的组织学变化。临床采用真皮瓣修复 13例恶性肿瘤术后所致口内粘膜组织缺损。结果 再生上皮在 2周内完全形成 ,结构近似于正常皮肤组织 ,TEM示毛囊上皮存在局部代谢障碍表现。临床 13例患者均获满意修复。结论 术后 2周内是新生上皮形成的重要时期 ,毛囊成分的破坏可能与局部组织缺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瓣 口内粘膜缺损 实验研究 临床应用 口内粘膜修复术
下载PDF
预防腮腺术后Frey综合征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建华 邱建忠 +2 位作者 陈正岗 童磊 王莉莉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评价腮腺肿瘤术后预防Frey综合征常见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2010年住院行腮腺浅叶或部分切除的患者153例,分为4组:A组(对照组)51例,传统的不保留腮腺咬肌筋膜手术;B组(保留咬肌筋膜组)18例,采取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保留腮腺咬... 目的评价腮腺肿瘤术后预防Frey综合征常见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2010年住院行腮腺浅叶或部分切除的患者153例,分为4组:A组(对照组)51例,传统的不保留腮腺咬肌筋膜手术;B组(保留咬肌筋膜组)18例,采取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保留腮腺咬肌筋膜手术;C组(胸锁乳突肌瓣组)23例,不保留腮腺咬肌筋膜,采取胸锁乳突肌瓣覆盖创面;D组(ADM组)61例,不保留腮腺咬肌筋膜,使用异种脱细胞真皮覆盖创面。所有术后患者随访,采取主观及客观评价方法对其预防Frey综合征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B、C、D四组Frey综合征主观症状的发生率为39.22%(20/51)、5.56%(1/18)、13.04%(3/23)、4.92%(3/61);客观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72.55%(37/51)、16.67%(3/18)、17.39%(4/23)、8.20%(5/61);经统计学分析,B、C、D组与A组间Frey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间两两比较Frey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脱细胞真皮基质方法简单,对预防Frey综合征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Y综合征 腮腺切除术 胸锁乳突肌瓣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下载PDF
Parry-Romberg综合征19例报道 被引量:10
18
作者 沈国芳 唐友盛 +2 位作者 张志愿 邱蔚六 卢晓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43-147,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Parry-Romberg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并探讨5种血管化游离组织瓣(腹股沟真皮脂肪瓣、大网膜瓣、背阔肌瓣、前锯肌瓣、背阔肌-前锯肌一蒂双瓣)行颜面萎缩畸形整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Parry-Romberg综合征患者进行... 目的回顾分析Parry-Romberg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并探讨5种血管化游离组织瓣(腹股沟真皮脂肪瓣、大网膜瓣、背阔肌瓣、前锯肌瓣、背阔肌-前锯肌一蒂双瓣)行颜面萎缩畸形整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Parry-Romberg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病程、发病部位、临床表现、游离组织瓣的选择、术后随访功能恢复情况,探讨不同组织瓣行颜面萎缩畸形充填整复的适应证和优缺点。本组病例中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12~48岁,中位年龄23岁。右侧11例,左侧8例。病程4~16a,中位病程9a。病损涉及半侧颜面组织,如皮肤、皮下组织、肌、软骨及骨,造成部分或全部萎缩。结果19例患者全部用游离组织瓣修复,其中腹股沟真皮脂肪瓣11例,大网膜瓣4例,背阔肌瓣2例,前锯肌瓣1例,前锯肌瓣+背阔肌一蒂双瓣1例。所有组织瓣均经血管吻合,除1例腹股沟真皮脂肪瓣因术后感染发生部分坏死液化外,其余均全部成活(94.7%),术后随访6个月~5a,除3例因局部臃肿等原因需行二期修复外,颜面凹陷畸形得到满意修复。结论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技术矫正Parry-Romberg综合征颜面萎缩畸形,恢复和重建颜面形态和丰满度,有着良好的效果。腹股沟真皮脂肪瓣具有供区隐蔽,组织供应量大,且其吸收有一定自限性等特点,最多用于这种畸形的填塞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ry-Romberg综合征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症 腹股沟真皮脂肪瓣 大网膜瓣 背阔肌瓣 前锯肌瓣 前锯肌瓣+背阔肌-蒂双瓣
下载PDF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茶 彭云 庄君灿 《江西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 切除面颈部瘢痕,创面移植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术后14d拆包拆线,持续佩带弹力面罩6个月-1年。结果 62例皮片均成活良好,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随访6个月-3年,5例术后3个月内... 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 切除面颈部瘢痕,创面移植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术后14d拆包拆线,持续佩带弹力面罩6个月-1年。结果 62例皮片均成活良好,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随访6个月-3年,5例术后3个月内可见较明显花斑或轻度色素沉着,随时间推移逐渐减退,1年左右颜色、感觉、质地和饱满感均接近周围正常皮肤。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面颈部瘢痕操作简便,成活率高,能使面颈部外观及功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 面颈部 瘢痕挛缩畸形
下载PDF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联合人工真皮组织及真空封闭引流技术修复手部创面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强 郭涛 +1 位作者 杨智斌 赵翔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9期934-938,共5页
目的探究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联合人工真皮组织及真空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修复手部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手部严重损伤患者15例,手部创面面积2cm×3cm^5cm×7cm,皮瓣面积4... 目的探究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联合人工真皮组织及真空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修复手部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手部严重损伤患者15例,手部创面面积2cm×3cm^5cm×7cm,皮瓣面积4cm×3.5cm^8cm×8cm,应用一期手术扩创人工真皮组织覆盖,VSD封闭创面,二期手术再次扩创清除残余坏死组织,利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创面。结果15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动脉血管危象,其中3例患者术后皮瓣出现静脉危象,经抗凝、保暖等对症治疗,皮瓣颜色逐渐恢复,未出现血运障碍及坏死。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满意,皮瓣外形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2例患者有指伸肌腱断裂,未能行一期修复致第4、5指伸指功能受限,余13例患者手部外形满意,手部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联合人工真皮组织及VSD技术修复手部深度创面,可最大程度减少正常肌腱、神经等组织的损伤,术后手部功能恢复较好,外形满意,可作为一种修复手部深度创面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组织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 真空封闭引流技术 手部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