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在乳腺外Paget病分期及随访中的应用(附11例报道) 被引量:2
1
作者 范岩 张建华 +5 位作者 付占立 张旭初 崔永刚 王彦福 白艳霞 王荣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98-1901,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乳腺外Paget病的分期及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外Paget病患者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11例患者中,7例术前接受^(18)F-FDG PET/CT检查,4例术后接受^(...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乳腺外Paget病的分期及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外Paget病患者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11例患者中,7例术前接受^(18)F-FDG PET/CT检查,4例术后接受^(18)F-FDG PET/CT检查。10例检查时存在皮肤病变,1例无皮肤病变;9例病灶位于阴囊,2例病灶位于腋窝。皮肤病灶^(18)F-FDG PET/CT均表现为轻、中度摄取增高。5例患者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5/11,45.45%)。2例既往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征象;1例阴囊Paget病手术切除后1年局部复发患者,^(18)F-FDG PET/CT发现升结肠肿物,伴肝脏、骨骼及淋巴结多发转移。结论 ^(18)F-FDG PET/CT有助于乳腺外Paget病的术前分期,并可用于临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 分期
下载PDF
p73和p53基因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阎乎玲 刘芯 +1 位作者 贾静 颜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18-620,共3页
目的研究p73和p53基因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5例SCC、19例Bowen病、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标本p73和p53蛋白表达。结果在SCC、Bowen病和正常人皮肤间p73和p53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目的研究p73和p53基因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5例SCC、19例Bowen病、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标本p73和p53蛋白表达。结果在SCC、Bowen病和正常人皮肤间p73和p53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在各组样本中,p73与p53表达相关(r=0.343,P<0.05)。结论p53在皮肤SCC中高表达,p73在皮肤SCC中低表达,p73和p53基因在皮肤S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3 P53 皮肤肿瘤 鳞状细胞 免疫组化
下载PDF
Expressions of oncogenes c-fos and c-myc in skin lesion of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被引量:4
3
作者 Yan Zheng Guo-Rong Wang +3 位作者 Jin-Jing Jia Su-ju Luo Hao Wang Sheng-Xiang Xiao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10期761-764,共4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s of c-fos and c-myc in skin lesion of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Methods:Using retrospective analysis.73 cases of CSCC were selected from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the ...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s of c-fos and c-myc in skin lesion of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Methods:Using retrospective analysis.73 cases of CSCC were selected from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which were removed between January 2000 and January 2012.It was considered as experimental group.Meanwhile.11 cases of normal skin specimens of non tumor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The expression level of c-fos and c-myc was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expressions of c-fos[72.60%(53/73)]and c-myc[83.56%(61/73)]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0%).Expression of c-myc protein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differentiation of CSCC.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2=7.26.P=0.001<0.05).While expression of c-fos protein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differentiation of CSCC.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2=7.47,P=0.0012<0.025).Conclusions:The expression level of c-fos and c-myc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 indicator of CSCC differentiation,and it has closely connection with the differentiated degree,which can guide clinical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COGENE PROTEIN C-FOS ONCOGENE PROTEIN C-MY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dermatoma
下载PDF
乳房外Paget病免疫组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琛 高炳爱 +2 位作者 刘岩 陈玉欣 徐钧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第2期91-93,共3页
乳房外Paget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性疾病,易发生于富有大汗腺的区域。免疫组化技术发现多种免疫表型在该肿瘤中表达,这些不同的免疫表型在研究肿瘤的组织来源、诊断、鉴别诊断、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佩吉特病 乳房外 皮肤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外生殖器部位皮肤肿瘤临床病理和HPV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蔓小红 王家璧 《中国性科学》 2007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外生殖器部位皮肤肿瘤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通用型引物-PCR方法对89例外生殖器部位皮肤肿瘤进行HPV DNA的检测,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HPV DNA分型... 目的:探讨外生殖器部位皮肤肿瘤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通用型引物-PCR方法对89例外生殖器部位皮肤肿瘤进行HPV DNA的检测,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HPV DNA分型。结果:40例鲍温样丘疹病中22例(55%)HPV DNA阳性,其中20例为HPV16,1例为HPV31,1例为HPV6+16;5例鲍温病HPV DNA全部阳性(100%),其中4例为HPV16,1例为HPV6+16;6例Queyrat增殖性红斑中2例(33.3%)HPV DNA阳性,均为HPV16。18例外生殖器鳞状细胞癌中5例(27.8%)HPV DNA阳性,均为HPV16;20例乳房外Paget病HPV DNA为阴性。结论:外生殖器部位皮肤肿瘤中鲍温样丘疹病、鲍温病、Qu-eyrat增殖性红斑的发生可能与HPV16感染有密切关系;外生殖器鳞状细胞癌中,HPV16感染可能是多种致癌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外生殖器部位乳房外Paget病的发病可能与HPV感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外生殖器皮肤肿瘤
下载PDF
生肌玉红膏对面部圆形皮肤肿瘤环切术后创面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抒 朱金土 卞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2期316-318,共3页
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膏对面部圆形皮肤肿瘤环切术后创面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面部圆形皮肤肿瘤环切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B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配合生肌玉红膏外涂。评估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情... 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膏对面部圆形皮肤肿瘤环切术后创面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面部圆形皮肤肿瘤环切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B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配合生肌玉红膏外涂。评估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进行回访。结果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B组的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术后回访患者满意度比较上,B组优于A组(P〈0.05)。结论环切法联合生肌玉红膏治疗面部圆形或近圆形皮肤肿瘤具有组织损伤小、创面愈合快、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切除法 生肌玉红膏 面部皮肤肿瘤
下载PDF
皮肤肿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检测
7
作者 李文维 赵莉蓉 +1 位作者 钟文 汪江准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40-141,共2页
本文采用生物学活性方法,测定23例良性皮肤病和19例皮肤癌以及1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TNFα,并对5例皮肤癌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其结果,皮肤良性肿瘤和皮肤癌患者血清TNT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5例皮肤癌患者,经治疗后TNFα水... 本文采用生物学活性方法,测定23例良性皮肤病和19例皮肤癌以及1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TNFα,并对5例皮肤癌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其结果,皮肤良性肿瘤和皮肤癌患者血清TNT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5例皮肤癌患者,经治疗后TNFα水平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 血清诊断
下载PDF
肺移植患者发生毛鞘癌1例
8
作者 赵杰 蔡大幸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46-248,共3页
报告1例毛鞘癌。患者男,71岁。患者4年前曾行左肺移植术,3年余前在左颞部发现一绿豆粒大小淡红色丘疹,未诊治。半年前皮损增长速度较快,无红肿、破溃,无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左颞部见一约2.5 cm×2.0 cm大小淡红色斑块... 报告1例毛鞘癌。患者男,71岁。患者4年前曾行左肺移植术,3年余前在左颞部发现一绿豆粒大小淡红色丘疹,未诊治。半年前皮损增长速度较快,无红肿、破溃,无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左颞部见一约2.5 cm×2.0 cm大小淡红色斑块,表面略粗糙。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团块呈侵袭性生长,累及皮脂腺、皮脂腺导管及毛囊,可见细胞异型性及病理性核分裂像。诊断:毛鞘癌。行手术扩大切除+菱形皮瓣成形术。现随访中,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鞘癌 皮肤肿瘤 移植
下载PDF
微分子核糖核酸与皮肤肿瘤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韩露露 邓丹琪 《皮肤病与性病》 2015年第1期22-24,共3页
微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大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的单链RNA小分子,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miRNA通过调节与皮肤肿瘤增殖、侵袭、转移等相关的基因表达,参与皮肤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对微分子核糖核酸... 微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大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的单链RNA小分子,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miRNA通过调节与皮肤肿瘤增殖、侵袭、转移等相关的基因表达,参与皮肤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对微分子核糖核酸在皮肤肿瘤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子核糖核酸 皮肤肿瘤 基因
下载PDF
易误诊性单发结节皮肤镜及病理特征分析
10
作者 朱晶 朱麒麟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几组误诊单发结节的皮肤镜图像及病理特征,从而获取相关鉴别要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近2年皮肤镜误诊的单发结节共18例,重点选取频繁出现的疾病,观察和描述其皮肤镜下表现特征及病理特征,总结鉴别要点。结果误诊疾... 目的通过分析几组误诊单发结节的皮肤镜图像及病理特征,从而获取相关鉴别要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近2年皮肤镜误诊的单发结节共18例,重点选取频繁出现的疾病,观察和描述其皮肤镜下表现特征及病理特征,总结鉴别要点。结果误诊疾病间皮肤镜下表现出相似的特征;与结节型基底细胞癌相比,毛发上皮瘤和角化棘皮瘤均有相对较细的血管;小汗腺汗孔瘤表现为血管外周白粉色晕,Spitz痣表现为淡粉色团块与白色相间;与寻常疣相比,脂溢性角化有特征性的蛙卵样结构。结论易误诊疾病在皮肤镜下的图像仍有不同的镜下特点,可辅助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诊 皮肤肿物 皮肤镜 病理
下载PDF
c-Kit和PDGFR在皮肤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堵建岗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c-Kit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在皮肤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52例皮肤肿瘤标本,良性肿瘤10例(良性组);30例为恶性肿瘤(恶性组)。并... 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c-Kit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在皮肤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52例皮肤肿瘤标本,良性肿瘤10例(良性组);30例为恶性肿瘤(恶性组)。并选取同期10例皮肤正常组织(正常组)。结果恶性组c-Kit突变阴性2例,阳性28例,阳性率93.3%;良性组阴性9例,阳性1例,阳性率10.0%。恶性组c-Kit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组(2=6.515,P〈0.05)。恶性组PDGFR突变阴性3例,阳性27例,阳性率90.0%;良性组阴性9例,阳性1例,阳性率10.0%。恶性组PDGFR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组(χ~2=7.609,P〈0.05)。恶性组DNA含量及PGDFR荧光强度DI为(1.248±0.198),FI为(1.509±0.377),显著高于良性组及正常组(P〈0.05)。结论 c-Kit和PDGFR基因突变在皮肤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与皮肤肿瘤的发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早期进行标本c-Kit和PDGFR基因检测,可帮助判断肿瘤分化、浸润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IT PDGFR 皮肤肿瘤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常见皮肤良性肿瘤不同疗法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陈惠阳 周星 +1 位作者 刘寿全 何洢博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13期1623-1625,162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最常关注的6种皮肤良性肿瘤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科自2010年12月-2016年11月治疗的500例常见老年良性皮肤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00例皮损位于头面部374例、躯干部42例、肢端84例;手术224例,其中...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最常关注的6种皮肤良性肿瘤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科自2010年12月-2016年11月治疗的500例常见老年良性皮肤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00例皮损位于头面部374例、躯干部42例、肢端84例;手术224例,其中病理发现癌前病变3例,基底细胞癌2例;冷冻104例,CO2激光172例。卡方检验显示,年龄、病程、是否浸润、术前诊断、治疗方法是疗效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及治疗方法是肿瘤治疗显效的影响因素。结论皮肤良性肿瘤治疗方法依皮损的特点和性质而定,也要考虑老年患者的身体综合状况和皮肤状态以及耐受性;手术切除覆盖面广最彻底、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病理检验为肿瘤最终诊断;而基底较浅的、较小或处于肢端不易手术部位的皮损可采取冷冻或激光方法,但不易彻底,需反复治疗多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良性皮肤肿瘤 疗效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