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ntral neuromechanisms underlying control of intragastric pressure through acupuncture at Zusanli(ST36) in rats: the upper cervical cord is the key link between the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pathways 被引量:4
1
作者 Chun-yan Yong Shu Chen +5 位作者 Heng Chen Xiao Chu Chao Zhang Cheng Tan Lan Ye Jiang-shan L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971-976,共6页
Sensory inputs stimulated by Zusanli(ST36) acupuncture in the abdomen are known to converge in the upper cervical cord. However,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ese inputs are subsequently conveyed to the hypothalamic parav... Sensory inputs stimulated by Zusanli(ST36) acupuncture in the abdomen are known to converge in the upper cervical cord. However,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ese inputs are subsequently conveyed to the hypothalamic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and what kind of afferent fibers are involved. We focused on the upper cervical cord, where afferent inputs converge, and detected c-fos expression in oxytocinergic neurons. We found that Zusanli acupuncture therapy effectively elevated intragastric pressure, but inhibited expression of c-fos in oxytocinergic neurons of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in upper cervical cord injured rats. These Zusanli acupuncture effects remained even after complete dorsal cord transection. However, after complete transection of the spinal cord or dorsolateral funiculus, the effects were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and even disappeared.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is responsible for pooling and integrating signals from the Zusanli acupuncture and sensory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ragastric pressure variation,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the regulation of intragastric pressure. The upper cervical cord serves as the key link between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pathways, which conveys afferent inputs to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through the dorsolateral funicu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descending ascending nucleus inhibited Acupuncture minutes sensory acupoint attenuated
下载PDF
内源性下行抑制/易化系统与5-羟色胺对脊髓伤害感受性信息的调制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玉秋 吴根诚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1-216,共6页
内源性下行抑制系统在痛觉传递与调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 ,与这一系统相对的下行易化系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行抑制 /易化系统对外周伤害性信息进行双向调制。 5 羟色胺 ( 5 HT)是痛觉下行调制系统的主要神... 内源性下行抑制系统在痛觉传递与调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 ,与这一系统相对的下行易化系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行抑制 /易化系统对外周伤害性信息进行双向调制。 5 羟色胺 ( 5 HT)是痛觉下行调制系统的主要神经递质 ,电刺激或微量注射兴奋性氨基酸于中缝大核 (NRM )或巨细胞网状核(NGC)内 ,既可兴奋也可抑制脊髓伤害性反应。这种相互矛盾的效应可能与脊髓内的多种 5 HT受体亚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抑制 下行易化 5-HT受体 痛觉传递 痛觉调制
下载PDF
电刺激延髓外侧网状核对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的下行性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韩曼 刘晓华 +1 位作者 孙娜 杜剑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3-437,F0002,共6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延髓外侧网状核(LRN)对大鼠心包内辣椒素(IC)诱发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MR)的下行性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电刺激组、电刺激+鞘内注射3g.L-1育亨宾组、电刺激+鞘内注射5g.L-1育亨宾组和... 目的:观察电刺激延髓外侧网状核(LRN)对大鼠心包内辣椒素(IC)诱发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MR)的下行性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电刺激组、电刺激+鞘内注射3g.L-1育亨宾组、电刺激+鞘内注射5g.L-1育亨宾组和电刺激+鞘内注射溶媒组,观察各组处理因素干预后大鼠IC诱发CMR的脊斜方肌肌电(EMG)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电刺激(10、20和30μA)LRN能够抑制EMG,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抑制效果也加强,EMG分别下降到对照组的51.41%、21.11%和1.43%,(P<0.001),同时伴有或不伴有血压的改变;与电刺激组比较(10μA),鞘内注射肾上腺素能α2受体拮抗剂育亨宾(3和5g.L-1)部分逆转了电刺激LRN对CMR的抑制作用,EMG从41.34%分别升高到72.40%和78.73%(P<0.01)。结论:电刺激LRN对CMR具有下行性抑制作用,脊髓水平的α2受体参与了其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外侧网状核 心脏-躯体运动反射 下行性抑制 育亨宾
下载PDF
脊髓5-羟色胺受体参与延髓外侧网状核对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的下行性抑制调控 被引量:4
4
作者 韩曼 刘晓华 杜剑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90-1194,共5页
目的观察脊髓水平5-羟色胺受体参与谷氨酸微注射激活延髓外侧网状核对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的下行性调控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缓激肽组、缓激肽+谷氨酸组、缓激肽+麦角新碱组、缓激肽+谷氨酸+麦角新碱组、缓激肽+谷氨酸+溶媒... 目的观察脊髓水平5-羟色胺受体参与谷氨酸微注射激活延髓外侧网状核对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的下行性调控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缓激肽组、缓激肽+谷氨酸组、缓激肽+麦角新碱组、缓激肽+谷氨酸+麦角新碱组、缓激肽+谷氨酸+溶媒组。谷氨酸微注射于延髓外侧网状核,联合鞘内注射,观察心包内缓激肽诱发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的变化,该反射以背斜方肌肌电(EMG)为观测指标;同时观察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结果(1)与缓激肽组相比,鞘内注射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麦角新碱对EMG活动无影响,然而,谷氨酸微注射激活延髓外侧网状核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了心包内缓激肽诱发的EMG活动;同时,脊髓背角c-Fos表达显著减少(P<0.05);(2)与缓激肽+谷氨酸组相比,鞘内注射麦角新碱后,部分反转了化学激活延髓外侧网状核对EMG活动的抑制作用;同时,脊髓背角c-Fos表达增加(P<0.05)。然而,鞘内注射溶媒后,心包内缓激肽诱发的EMG活动与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水平的5-羟色胺受体参与了延髓外侧网状核对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的下行性抑制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受体 延髓外侧网状核 心脏伤害性感受 下行性抑制
下载PDF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微注射内吗啡肽1诱导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的下行性抑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韩曼 刘晓华 杜剑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66-1070,共5页
目的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微注射内吗啡肽1(EM1)对大鼠心包内缓激肽(BK)诱发的心脏伤害性感受的调控作用及其μ阿片受体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肌电组和c-Fos组。两组均各分为5小组:0.9%Na Cl组、BK组、BK+... 目的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微注射内吗啡肽1(EM1)对大鼠心包内缓激肽(BK)诱发的心脏伤害性感受的调控作用及其μ阿片受体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肌电组和c-Fos组。两组均各分为5小组:0.9%Na Cl组、BK组、BK+EM1组、BK+CTOP组、BK+CTOP+EM1组。通过心包内注射BK建立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模型,观察心脏-躯体运动反射的变化,该反射以背斜方肌肌电(EMG)为观测指标;同时观察T3~T5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结果(1)与0.9%Na Cl组相比,心包内BK诱发了大鼠背斜方肌EMG活动,T_3~T_5脊髓背角c-Fos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5);(2)与BK组相比,VLPAG微注射EM1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了背斜方肌EMG活动,c-Fos阳性表达显著减少(P<0.05);VLPAG微注射CTOP,EMG活动与c-Fos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BK+EM1组相比,VLPAG微注射CTOP翻转了EM1对EMG活动与c-Fos阳性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EM1通过激活μ阿片受体参与了VLPAG对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的下行性抑制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内吗啡肽1 心脏伤害性感受 下行性抑制
下载PDF
CCI大鼠延髓头端腹内侧核5-HT1A受体参与疼痛-抑郁共病的可能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威 徐静 万燕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56-263,共8页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结扎慢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大鼠的延髓头端腹内侧核(rostroventromedial medulla,RVM)5-HT1A受体参与疼痛-抑郁共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6只),...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结扎慢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大鼠的延髓头端腹内侧核(rostroventromedial medulla,RVM)5-HT1A受体参与疼痛-抑郁共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6只),假手术组(Sham组,6只),坐骨神经结扎手术组(CCI组,6只),CCI+拮抗剂组(6只),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组(CUMS组,6只),CUMS+拮抗剂组(6只)。其中Normal组不做任何处理,Sham组颅内立体定位注射生理盐水,CCI组结扎左侧腿部坐骨神经,CUMS组进行应激刺激,持续30天;在30天后,对于CCI组和CUMS组造模成功的大鼠,分别脑立体定位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0.1 mg/Kg),测量各组机械超敏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爪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所有组均进行强迫游泳测试,测量大鼠在水中的漂浮不动时间。取RVM和脊髓腰骶膨大,分别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RVM内5-HT1A受体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测量脊髓背角内5-HT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的MWT和TWL均呈降低的趋势,并且在2周左右时降到最低,随后维持稳定,强迫游泳实验中的漂浮状态时间显著延长(P<0.05),同时5-HT1A受体在RVM内表达增多,脊髓中5-HT表达增高,但当RVM内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后,脊髓内的5-HT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与Normal组相比,CUMS组的MWT和TWL逐渐降低,漂浮状态的时间达到最长(P<0.05),同时5-HT1A受体在RVM内表达比CCI组增加的更明显,脊髓中5-HT表达增高,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以后,CCI组和CUMS组的MWT和TWL均比注射前阈值增高(P<0.05),强迫游泳时间降低(P<0.05),并且RVM中的5-HT1A受体表达增高,脊髓内5-HT表达量减少(P<0.05)。结论:RVM内的5-HT1A受体可能参与了疼痛-抑郁共病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下行抑制/易化系统 5-HT1A受体 RVM CCI模型 CUMS模型
下载PDF
电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对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的下行性抑制调控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曼 刘晓华 杜剑青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对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的下行性调控作用。方法36只雄性10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缓激肽组、电刺激+缓激肽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均行心包内插管,生理盐水组心包... 目的观察电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对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的下行性调控作用。方法36只雄性10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缓激肽组、电刺激+缓激肽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均行心包内插管,生理盐水组心包内注射0.2 ml无菌生理盐水;缓激肽组心包内注射0.2 ml缓激肽;电刺激+缓激肽组心包内注射0.2 ml缓激肽联合PAG电刺激。观察心包内缓激肽诱发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的变化,该反射以背斜方肌肌电(electromyogram,EMG)为观测指标;同时观察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心包内注射缓激肽诱发了背斜方肌EMG活动,且心包内注射缓激肽诱发的EMG反应具有可靠的重复性,大鼠心包内各间隔40 min连续5次注射缓激肽,EMG反应依次为100%±0.00%,98.75%±0.75%,97.94%±0.56%,97.11%±0.52%,96.63%±0.68%;同时,脊髓背角c-Fos表达显著增多(P<0.05)。与缓激肽组相比,电刺激+缓激肽组电刺激PAG(100,150,200μA)强度依赖性抑制了心包内缓激肽诱发的EMG活动,EMG分别下降至50.63%±1.52%,43.27%±1.99%和28.88%±0.97%;同时,脊髓背角c-Fos表达减少(P<0.05)。结论电刺激PAG对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发挥了下行性抑制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心脏伤害性感受 下行性抑制
下载PDF
大鼠蓝斑核区微量注射L-谷氨酸钠对脊髓背表面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红香 李鸿勋 曹星灿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0年第6期56-60,55,共6页
实验在25只清醒麻痹的大白鼠身上进行。以1s的刺激间隔、C类纤维的最大刺激强度兴奋腓肠神经,用计算机叠加所诱发的脊髓背表面电位(CDP),观察蓝斑(LC)区微量注射L-谷氨酸钠(L-Glut)对CDP的影响。结果显示:大白鼠腓肠神经A+G类纤维诱发的... 实验在25只清醒麻痹的大白鼠身上进行。以1s的刺激间隔、C类纤维的最大刺激强度兴奋腓肠神经,用计算机叠加所诱发的脊髓背表面电位(CDP),观察蓝斑(LC)区微量注射L-谷氨酸钠(L-Glut)对CDP的影响。结果显示:大白鼠腓肠神经A+G类纤维诱发的CDP由N_1、N_2、P_1、N_3、P_2波组成。注射L-Glut命中LC区者10例,有9例对CDP产生明显的抑制。所受影响大小依次为p_2、N_3、p_1波,N_1波则完全不受影响。其中2例动物的中缝大核(NRM)被损毁,损毁后仍不改变注射L-Glut于LC区对CDP的影响。注射L-Glut于LC区周围者10例,对GDP各波的波幅、时程和潜伏期均无影响。另外有5例将人工脑脊液注入LC区,对CDP也不发生影响。统计结果表明:L-Glut兴奋LC区神经元,通过其下行的NE能神经纤维,直接抑制由外周纤维诱发的CDP波成分(P_2、N_3波)。本文对兴奋LC神经元影响CDP波成分的相对特异性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CDP L-谷氨酸 去甲肾上腺素
下载PDF
刺激大鼠外侧缰核对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一红 程珍凤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0-326,共7页
电刺激大鼠一侧外侧缰核(LHb)可对脊髓背角广动力型(WDR)神经元的伤害性放电产生明显抑制;这种抑制效应可部分地被静脉注射赛庚啶及酚妥拉明所阻断;电解损毁LHb对WDR神经元的放电无影响。本文结果表明:LHb参与了... 电刺激大鼠一侧外侧缰核(LHb)可对脊髓背角广动力型(WDR)神经元的伤害性放电产生明显抑制;这种抑制效应可部分地被静脉注射赛庚啶及酚妥拉明所阻断;电解损毁LHb对WDR神经元的放电无影响。本文结果表明:LHb参与了脊髓上结构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下行抑制,这种下行抑制为位相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抑制 缰核 脊髓背角 神经元
下载PDF
痛厌恶情绪对疼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付彤童 徐静 +1 位作者 万燕杰 王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28-435,共8页
目的:探讨痛厌恶情绪对疼痛是否存在易化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n=6)、福尔马林组(Formalin组,n=6),生理盐水组(NS组,n=6),假颅内定位手术组(Sham组,n=6),颅内定位ACC毁损+福尔马林... 目的:探讨痛厌恶情绪对疼痛是否存在易化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n=6)、福尔马林组(Formalin组,n=6),生理盐水组(NS组,n=6),假颅内定位手术组(Sham组,n=6),颅内定位ACC毁损+福尔马林组(KA+Formalin组,n=8)。其中NORMAL组不做任何处理,Formalin组足底注入5%福尔马林50μl,NS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KA+Formalin组于前扣带皮层(ACC)定位注射毁损剂海人酸(Kainic acid)且足底注入5%福尔马林,Sham组ACC颅内定位注入生理盐水。测量各组机械超敏阈值(MWT)和热缩爪潜伏期(TWL)。Formalin组和KA+Formalin组还将在进行条件性位置回避测试(F-CPA)。除NS组外,皆取延髓头端腹内侧核群区域(RVM)及脊髓腰骶膨大,分别通过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RVM内色氨酸羟化酶(TPH),脊髓背角内5-HT和c-fos的表达。结果:与NORMAL,Sham组比较,KA+Formalin组的MWT和TWL降低,TPH,5-HT和c-fos表达增高(P<0.05)。与Formalin组比较,KA+Formalin组的MWT,TWL升高,TPH,5-HT表达降低(P<0.05),c-fos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NORMAL组比较,NS组的MWT和TWL没有统计学差异。当单侧足底注入福尔马林的刺激同条件训练装置中的黑箱相匹配时,Formalin组大鼠在条件室(黑箱)中停留的时间较训练前明显缩短(P<0.05),而KA+Formalin组进行F-CPA匹配实验,大鼠滞留在黑箱中的时间和训练前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CC的毁损可以影响痛厌恶情绪的产生,阻断痛厌恶情绪的产生可以缓解疼痛,其原因可能是打断了疼痛与痛厌恶情绪相互促进的正反馈循环,其机制可能与下行抑制/易化系统对疼痛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扣带皮层 痛厌恶情绪 下行抑制/易化系统 F-CPA模型
下载PDF
细纤维活动引起的大鼠脊髓背表面电位 被引量:2
11
作者 柏李 刘红香 李鸿勋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2年第3期204-207,共4页
以浅麻醉和麻痹大鼠为对象,利用计算机叠加技术观察了对脖肠神经施加不同强度的电刺激所诱发的脊髓背表面电位(CDP)的波形;延髓网状巨细胞核(NGC)对CDP的影响。实验发现,大鼠腓肠神经诱发的CDP由N_1、N_2、P_1、N_3、P_2、N_4波组成。... 以浅麻醉和麻痹大鼠为对象,利用计算机叠加技术观察了对脖肠神经施加不同强度的电刺激所诱发的脊髓背表面电位(CDP)的波形;延髓网状巨细胞核(NGC)对CDP的影响。实验发现,大鼠腓肠神经诱发的CDP由N_1、N_2、P_1、N_3、P_2、N_4波组成。在同侧NGC微量注射谷氨酸钠后,A_β纤维引起的N_1波无显著性改变,A_β和A_δ纤维引起的P_1波以及A_δ和C纤维引起的N_3波轻微减小,C类纤难引起的P_2和N_4波明显减小。结果提示:NGC对由细纤维诱发的CDP成分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类纤维 脊髓 表面电位 大鼠
下载PDF
The central nucleus of amygdala is involved in tolerance to the antinociceptive effect of NSAIDs 被引量:1
12
作者 Merab G. Tsagareli Nana Tsiklauri +2 位作者 Gulnazi Gurtskaia Ivliane Nozadze Elene Abzianidze 《Health》 2010年第1期62-66,共5页
Aim: Repeated microinjections of non-opioid an-algesics into the midbrain periaqueductal gray matter and 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 induce antinociception with development of tolerance. Antinociception following sy... Aim: Repeated microinjections of non-opioid an-algesics into the midbrain periaqueductal gray matter and 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 induce antinociception with development of tolerance. Antinociception following systemic administra-tion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 SAIDs) also exhibit tolerance. Presently our aim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tolerance to the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NSAIDs analgine, ketorolac, and xefocam microinjected into cen-tral nucleus of amygdala (Ce) in rats. Methods: Under anesthesia with thiopental a stainless steel guide cannula was stereotaxically implanted uni- laterally or bilaterally into the Ce using stereo-taxic atlas coordinates, and anchored to the cra- nium by dental cement. Five days after surgery, 3 μl of these NSAIDs were injected via the injec-tion cannula while the rat was gently restrained. Twenty min post microinjection, i.e. 10-min be-fore the peak of the drugs’ effect is normally rea- ched, animals were tested with tail flick (TF) and hot plate (HP) tests. On the 5th experimental day all animals received a Ce microinjection of mor-phine. Results: Daily microinjection of NSAIDs into the Ce uni- or bilaterally, produced antino-ciception with development of complete toler-ance over a 5-day period. Following the treat-ment period, morphine microinjection into the Ce failed to elicit antinociception, indicating cro- ss-tolerance to the antinociceptive effect of N SAIDs. In other words, the “non-opioid tolerant” rats showed cross-tolerance to morphine. Con-clusions: Our data confirmed the suggestion that NSAIDs interact with endogenous opioid systems, which likely play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lerance to the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NSA 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cending inhibition MORPHINE CROSS-TOLERANCE NOCICEPTION
下载PDF
中缝大核对大鼠脊髓第十层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抑制可被P物质受体拮抗剂Spantide部分阻断
13
作者 李菊香 李鸿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37-242,共6页
本文采用单管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观察微电流刺激中缝大核(NRM) 对大鼠脊髓L1 ~4 第十层神经元机械伤害性刺激反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观察了局部应用SP 受体拮抗剂Spantide 在脊髓第十层神经元伤害性信息传递及电刺激NRM 对该区伤害... 本文采用单管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观察微电流刺激中缝大核(NRM) 对大鼠脊髓L1 ~4 第十层神经元机械伤害性刺激反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观察了局部应用SP 受体拮抗剂Spantide 在脊髓第十层神经元伤害性信息传递及电刺激NRM 对该区伤害性信息传递调制的作用。结果证明,位于脊髓第十层神经元的机械伤害性反应可被刺激NRM 强烈抑制,SP受体拮抗剂Spantide 可部分阻断NRM 的下行抑制作用。由此推断,中缝大核可抑制脊髓第十层伤害性信息的传递,P 物质参与了NRM 对脊髓第十层神经元的下行抑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第十层神经元 中缝大核 伤害性反应 P物质
下载PDF
从承制角度认识脾胃在同治之法和升降施治中的地位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盛君 李国臣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193-1197,共5页
肺胃同治、心胃同治、心脑同治和痰瘀同治之法,无不体现脾胃在承制系统中扮演着机体自平衡的重要角色。脾胃为何处于平衡的核心地位,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脾胃处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二是,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研究发现,... 肺胃同治、心胃同治、心脑同治和痰瘀同治之法,无不体现脾胃在承制系统中扮演着机体自平衡的重要角色。脾胃为何处于平衡的核心地位,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脾胃处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二是,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研究发现,阴阳学说是辨证思维的基础,辨证施治契合中药四气,而五行学说下的整体观念,由此而衍生的升降施治内容恰好与中药五味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制 脾胃 肺胃同治 心胃同治 心脑同治 痰瘀同治 升降施治
下载PDF
对侧网状巨细胞核对脊髓背表面电位的影响
15
作者 柏李 曹星灿 李鸿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7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对侧网状巨细胞核(NGC)对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的调制作用。方法:以浅麻醉和麻痹大鼠为对象,利用计算机平均技术,记录强电流刺激腓肠神经诱发的脊髓背表面电位(CDP),观察对侧网状巨细胞核微量注射 L-谷氨酸钠,使神经细胞体兴奋后... 目的:观察对侧网状巨细胞核(NGC)对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的调制作用。方法:以浅麻醉和麻痹大鼠为对象,利用计算机平均技术,记录强电流刺激腓肠神经诱发的脊髓背表面电位(CDP),观察对侧网状巨细胞核微量注射 L-谷氨酸钠,使神经细胞体兴奋后对 CDP 的影响。对照组向对侧 NGC 内注射等量的人工脑脊液。CDP 变化用对照的百分数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 t 检验,以 P<0.05为有显著性意义。结果:对侧 NGC 微量注射 L-谷氨酸钠后,CDP 中N_1波无显著性改变(P>0.05),P_1波及 N_3波分别减少到对照的70.68%±2.66%(P<0.01)和78.94%±7.91%(P<0.05),P_2波明显减小到对照的4.33%±3.1%(P<0.01),N_4波消失。结论:对侧 NGC 对细纤维诱发的 CDP 成分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表面电位 网状巨细胞核
下载PDF
电解损毁丘脑中央下核对电针抑制大鼠甩尾反射的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玉秋 唐敬师 +1 位作者 袁斌 贾红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84-287,F003,共5页
研究发现,双侧电解损毁浅麻大鼠丘脑中央下核(Sm)可明显易化大鼠甩尾(TF)反射,并可明显减弱强电针"足三里"穴对TF反射的抑制作用,但对弱电针的作用无明显影响。这一结果表明Sm可能参与痛觉的调制过程,并在针刺镇痛,... 研究发现,双侧电解损毁浅麻大鼠丘脑中央下核(Sm)可明显易化大鼠甩尾(TF)反射,并可明显减弱强电针"足三里"穴对TF反射的抑制作用,但对弱电针的作用无明显影响。这一结果表明Sm可能参与痛觉的调制过程,并在针刺镇痛,尤其是细纤维传入产生的镇痛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中央下核 针刺镇痛 电解损毁 甩尾反射
下载PDF
对侧网状巨细胞核对大鼠脊髓背表面电位的影响
17
作者 柏李 李鸿勋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6年第1期4-8,共5页
以浅麻醉和麻痹大鼠为对象,利用计算机平均技术记录强电流刺激腓肠神经诱发的脊髓背表面电位(CDP),观察对侧网状三细胞核(NGC)微量注射L一谷氨酸钠,使神经细胞兴奋后对CDP的影响.实验发现,对侧NGC神经细胞兴奋后,Aβ和Aσ纤维引起的P_1... 以浅麻醉和麻痹大鼠为对象,利用计算机平均技术记录强电流刺激腓肠神经诱发的脊髓背表面电位(CDP),观察对侧网状三细胞核(NGC)微量注射L一谷氨酸钠,使神经细胞兴奋后对CDP的影响.实验发现,对侧NGC神经细胞兴奋后,Aβ和Aσ纤维引起的P_1波及Aσ和C类纤维引起的N_3波减小,C类纤维引起的P_2波明显减小,N_4 波消失.以上结果提示:对侧NGC对细纤维诱发的CDP成分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表面电位 网状巨细胞核 下行抑制 L-谷氨酸钠
下载PDF
SPONTANEOUS DISCHARGES OF HABENULAR NUCLEUS AND ITS INHIBITORY ACTION ON NUCLEUS RAPHE MAGNUS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绍 江岩 +2 位作者 肖家思 刘敏芝 柳苏平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0年第1期83-88,共6页
It has been shown in our previous work that the impulses from acupuncture points might inhibit the impulses from pain points through presynaptic inhibition in the spinal tract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The stimulat... It has been shown in our previous work that the impulses from acupuncture points might inhibit the impulses from pain points through presynaptic inhibition in the spinal tract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The stimulation of nucleus raphe magnus migh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algesia in spinal tract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It has also been shown that there are desce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GEMINAL acupuncture ANALGESIA descending nucleus ACTION RAPHE stimulation inhibit INTRAVENOUS
原文传递
5-HT能神经通路参与偏头痛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9
作者 裴培 刘璐 +3 位作者 赵洛鹏 曲正阳 唐楚英 王麟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97-501,共5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证实,下行抑制/易化系统的5-HT能神经通路通过分布在三叉神经血管痛觉通路各级结构上不同亚型的5-HT受体,介导了下行抑制/易化系统中抑制和易化疼痛的双重调痛作用,与偏头痛病理生理机制的...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证实,下行抑制/易化系统的5-HT能神经通路通过分布在三叉神经血管痛觉通路各级结构上不同亚型的5-HT受体,介导了下行抑制/易化系统中抑制和易化疼痛的双重调痛作用,与偏头痛病理生理机制的形成及治疗密切相关。本文拟对与偏头痛相关的5-HT受体亚型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下行抑制/易化系统 5-HT 5-HT受体
原文传递
中药干预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超 刘春芳 林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4-39,共6页
以标题结合主题词检索方式从CNKI,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筛查出近20年中药干预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作用机制的文献70多篇,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多种中药对NP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主要表现为对NP下行抑制/易化... 以标题结合主题词检索方式从CNKI,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筛查出近20年中药干预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作用机制的文献70多篇,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多种中药对NP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主要表现为对NP下行抑制/易化系统、离子通道、膜受体、神经炎症及胶质细胞活化、相关信号通路及调控原件、抗凋亡和氧化应激、抑制酶活性等方面的有效调节,且具有多靶点干预的特点,不仅能抑制神经冲动,亦能有效改善NP的神经源性炎症。目前,中医药对NP神经炎症的干预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但相关机制研究还不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NP下行抑制/易化系统 离子通道 膜受体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