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在岩相古地理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
作者 侯中健 陈洪德 +2 位作者 田景春 覃建雄 彭军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6-382,共7页
岩相古地理图既是记录和说明地质作用过程中构造演化和沉积历史的重要图件 ,又是反映沉积学研究现状的标志之一。早期岩相古地理研究中 ,经典的年代地层单元编图为古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以板块理论为指导、以岩石地层为单元的优势相编... 岩相古地理图既是记录和说明地质作用过程中构造演化和沉积历史的重要图件 ,又是反映沉积学研究现状的标志之一。早期岩相古地理研究中 ,经典的年代地层单元编图为古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以板块理论为指导、以岩石地层为单元的优势相编图是第二代岩相古地理编图的标志 ,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为岩相古地理编图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以川滇黔桂地区泥盆系为例 ,在对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泥盆系海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 ,选择了层序、体系域、层序界面或相关界面为编图单元 ,进行了编制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的尝试。实践表明 ,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能够用更客观的动态变化来反映盆地的充填和演化历史 ,具有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实用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层序地层学 层序岩相古地理图 编图单元 沉积盆地 泥盆纪
下载PDF
右江盆地东缘早泥盆世莫丁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飞 严乐佳 +3 位作者 李堃 黄圭成 汤朝阳 邱啸飞 《华南地质》 CAS 2022年第1期135-146,共12页
右江盆地东缘南宁地区泥盆系发育大量碎屑岩至碳酸盐岩夹层状硅质岩、硅质团块和硅质结核的海相沉积。层状硅质岩最早出现于早泥盆世莫丁组(D_(1)m),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研究表明:莫丁组硅质岩具较高的SiO_(2)含量(91.86%-95.57%,均值... 右江盆地东缘南宁地区泥盆系发育大量碎屑岩至碳酸盐岩夹层状硅质岩、硅质团块和硅质结核的海相沉积。层状硅质岩最早出现于早泥盆世莫丁组(D_(1)m),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研究表明:莫丁组硅质岩具较高的SiO_(2)含量(91.86%-95.57%,均值为94.36%),较低的Al/(Al+Fe+Mn)值(0.05-0.30,均值为0.12),较高的Y/Ho值(24.20-48.79,均值为37.14)和U/Th值(0.90-11.84,均值为5.72),具明显的Ce负异常(δCe=0.32-0.83,均值为0.62)和Eu正异常(δEu=1.15-2.92,均值为1.76)。岩石地球化学综合判别表明,莫丁组硅质岩为热液成因。结合古生物、沉积特征及前人在邻区的研究成果,认为莫丁组硅质岩形成于开阔海盆的沉积环境。区域对比显示,右江盆地早泥盆世以来的海侵由南东向北西发展,海水自南东向北西逐渐变浅,至埃姆斯期晚期海侵范围持续扩大,盆地东缘已发展成为开阔海盆。莫丁组硅质岩的热液成因进一步证实了右江盆地基底在埃姆斯期晚期发生裂解,而热液活动自东向西,自边缘至内部逐渐减弱的规律表明盆地基底的裂解可能受控于盆地边界的深大断裂,在盆地边缘基底断裂围限的区域热液活动更强、裂解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江盆地东缘 莫丁组 硅质岩 热液成因 基底裂解 早泥盆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