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s: Characteriz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dew-point pressure 被引量:1
1
作者 ALAROUJ Mutlaq ALOMAIR Osamah ELSHARKAWY Adel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5期1091-1102,共12页
A large data bank of more than 700 gas-condensat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literature and experiments was established.On this basis,empirical correlations and equations of state commonly used to calculate dew-point pres... A large data bank of more than 700 gas-condensat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literature and experiments was established.On this basis,empirical correlations and equations of state commonly used to calculate dew-point pressure(DPP)were evaluated.A new model for estimating DPP was proposed.All the empirical correlations and the Peng-Robinson state equation were compared,and sensitivity of parameters was analyzed.The current standards used to identify gas condensate were evaluated and found to be not accurate enough.The Peng-Robinson state equation has no unique solution and is affected by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7+components and the splitting scheme.The Nemeth-Kennedy correlation has the highest accuracy when applied to the data bank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followed by Elsharkawy correlation and Godwin correlation.While Shokir correlation cannot be used for samples without C7+components,it is therefore the lowest in accuracy.The newly proposed model has an average absolute error,root mean square error and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of 7.5%,588,and 0.87,respectively,and is better than the above four correlations statistically.The proposed model proved to be more accurate and valid when compared to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simulation with the Peng-Robinson state eq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 dew-point pressure empirical relation equation of state
下载PDF
天津地区080625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坚红 张楠 +1 位作者 苗春生 寿绍文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8-696,共9页
强对流降水是天津地区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为了研究该类天气发生发展的动力学、热力学机制,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FY-2C卫星逐时TBB资料对2008年6月25日天津的强对流降水过程进行研究,然后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强对流降水是天津地区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为了研究该类天气发生发展的动力学、热力学机制,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FY-2C卫星逐时TBB资料对2008年6月25日天津的强对流降水过程进行研究,然后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中尺度数值模式对该次强对流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中尺度露点锋是该次强对流降水的重要机制,其对应的低层气流辐合所形成的强烈上升运动及相对应的强烈发展的对流云团,是此次天津强对流降水的直接影响系统;对流有效位能等参数的变化非常好地反映出此次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和发展特征;较大的相对螺旋度与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对应也较好。由此认为,中尺度露点锋锋生的动力学、热力学过程是此次强对流降水天气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降水 WRF模式 对流有效位能 螺旋度 中尺度露点锋
下载PDF
一次罕见的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谢梦莉 黄京平 俞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1-54,共4页
从天气形势、气象要素、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等方面分析了 2 0 0 1年 4月 2 8日出现在江西境内 ,沿浙赣铁路线一带的大风、陆龙卷、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机制 ,指出这是一次典型的飑线天气过程 ,其触发机制为 :弱冷锋、低空急流、露点... 从天气形势、气象要素、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等方面分析了 2 0 0 1年 4月 2 8日出现在江西境内 ,沿浙赣铁路线一带的大风、陆龙卷、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机制 ,指出这是一次典型的飑线天气过程 ,其触发机制为 :弱冷锋、低空急流、露点锋及地形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过程分析 飑线 冷锋 露点锋 地形作用 天气形势 卫星云图 强对流天气
下载PDF
2009年7月辽宁3次局地短时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陈传雷 阎琦 +3 位作者 吴艳青 乔小湜 魏红 方斌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4期12-16,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和NCEP1°×1°资料,对2009年7月辽宁省3次局地短时暴雨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垂直速度场、sθe场和水汽通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局地暴雨过程中,辽宁西部和北部的暴雨落区...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和NCEP1°×1°资料,对2009年7月辽宁省3次局地短时暴雨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垂直速度场、sθe场和水汽通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局地暴雨过程中,辽宁西部和北部的暴雨落区与上升速度中心对应,而辽宁东南部暴雨落区位于上升区边缘;露点锋、中α尺度低压和暖式切变线对三次短时暴雨过程起到触发作用;当T639降水产品预报降水时段内有大范围的小雨天气,说明将有弱的天气尺度强迫出现,此时应重点分析水汽辐合、高能舌和上升速度大值中心叠加的区域;如果该区域存在中尺度系统触发机制,则该区域可能是局地暴雨的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短时暴雨 对比分析 露点锋 中α尺度低压 T639数值预报产品检验
下载PDF
辽宁一次典型双雨带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青 阎琦 +4 位作者 陈力强 高松影 李爽 崔胜权 卢秉红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年第6期34-42,共9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结合卫星云图和诊断物理量场,对东北低压冷锋、高低空急流及中尺度辐合线形成的西北雨带与华北气旋、暖锋及切变线形成的东南雨带的双雨带暴雨影响系统、降水性质和形成机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北雨带是东北低压...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结合卫星云图和诊断物理量场,对东北低压冷锋、高低空急流及中尺度辐合线形成的西北雨带与华北气旋、暖锋及切变线形成的东南雨带的双雨带暴雨影响系统、降水性质和形成机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北雨带是东北低压冷锋前对流发展造成的强雷雨及华北气旋西北部辐合线强降水共同形成的。高低空急流耦合动力作用和中空干冷空气侵入触发大气能量释放,是冷锋前强对流降水的形成机制;中β尺度云团是强降水的主体,发生在地面三角形或梯形偏南风场中,由辐合切变线、辐合线和雷暴出流边界触发。东南部雨带为华北气旋暖锋形成的混合型强降水,气旋的发展及移动路径决定雨带位置和降水强度,由气旋暖锋和气旋西北部切变的中β尺度云团造成强降水;湿层深厚且垂直运动强盛是东南雨带降水形成机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雨带 抽吸作用 中β尺度云团 露点锋
下载PDF
顾震潮先生在中国天气学研究中的创新思想与对建立中国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的贡献 被引量:3
6
作者 丁一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73-780,共8页
2020年是顾震潮先生诞辰百年。顾震潮先生是现代中国天气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创建人之一,对中国天气学研究和现代天气预报业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有着深厚的天气学研究理论基础,善于从复杂的天气现象中抓住本质,并洞悉当时气象科学的世... 2020年是顾震潮先生诞辰百年。顾震潮先生是现代中国天气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创建人之一,对中国天气学研究和现代天气预报业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有着深厚的天气学研究理论基础,善于从复杂的天气现象中抓住本质,并洞悉当时气象科学的世界前沿与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方向,在洋为中用的同时立足中国实际,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的天气学理论和实际问题,提出了不少有创见的观点和事实。他还将科研成果进一步应用于业务预报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文章从七个方面回顾和梳理了顾震潮先生在中国天气学方面的卓著贡献,以此纪念和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震潮 现代天气预报业务 露点锋 西南涡 创新
下载PDF
山西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洪霞 郑皓文 苗爱梅 《山西气象》 2015年第2期1-6,10,共7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及区域雨量站资料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和GPS/MET、雷达、卫星等精细化监测资料,对2014年6月16日山西省境内发生的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对流天...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及区域雨量站资料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和GPS/MET、雷达、卫星等精细化监测资料,对2014年6月16日山西省境内发生的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在偏西北气流背景下,200hPa高空急流强烈的抽吸作用促使地面辐合加强,中层干冷、低层暖湿,使大气层结极不稳定;α中尺度地面冷锋、β中尺度地面辐合线和露点锋是局地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条件,β中尺度露点锋的存在激发了冰雹区降水的增幅;TBB梯度大值区和TBB低值区不断有γ中尺度强对流回波生成、发展与合并是局地强降水和冰雹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合线 露点锋 强对流 成因分析
下载PDF
“6·25”冰雹环境条件及物理量诊断分析
8
作者 马鸿青 郭志强 +2 位作者 徐义国 董疆南 赵占红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3期134-136,共3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风廓线雷达以及ear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6月25日发生在保定的冰雹天气进行了详细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冰雹发生在蒙古冷涡底部的西北气流中,冰雹路径与对流云团的移动方向吻合...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风廓线雷达以及ear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6月25日发生在保定的冰雹天气进行了详细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冰雹发生在蒙古冷涡底部的西北气流中,冰雹路径与对流云团的移动方向吻合,冰雹出现在对流云团移动方向的右后侧;(2)较大的高低空垂直风切变促进了深对流的发展,高空急流核左前侧辐散,地面低压区辐合,有利于高低空能量的交换;(3)地面露点锋、中尺度辐合线为本次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西北气流 露点锋 中尺度辐合线
下载PDF
一次弱垂直风切变环境条件下短时大暴雨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罗王军 蒋友严 +1 位作者 霍佳宇 敖泽建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年第2期32-39,共8页
利用雷达回波、探空、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对2016年8月22日发生在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的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在弱垂直风切变环境条件下发生在两个592 dagpm副热带高压之间切变区的短时大暴雨,地面冷锋、露点... 利用雷达回波、探空、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对2016年8月22日发生在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的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在弱垂直风切变环境条件下发生在两个592 dagpm副热带高压之间切变区的短时大暴雨,地面冷锋、露点锋以及地形抬升共同触发了对流;前期的逆温层结和高温高湿状态的空气对大暴雨发生有很重要的指示意义;大暴雨发生时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和明显的的水汽输送;新单体与旧单体的合并指示强降水的开始,降水主要集中在回波开始合并增强到趋于减弱的近2 h内,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大于1.00 kg/m^2的时段每10min降水量基本在10 m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大暴雨 弱垂直风切变 切变区 露点锋 雷达回波
下载PDF
湖北十堰“05.8”台风倒槽特大暴雨的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远波 尹恒 +1 位作者 赵世黎 梁代荣 《暴雨灾害》 2008年第1期49-53,72,共6页
受"珊瑚"台风倒槽的影响,2005年8月14日晚至15日凌晨在十堰市的房县、竹山和丹江口部分地区出现了一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地面加密气象资料,对此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1... 受"珊瑚"台风倒槽的影响,2005年8月14日晚至15日凌晨在十堰市的房县、竹山和丹江口部分地区出现了一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地面加密气象资料,对此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1)副热带高压的阻挡、地面弱冷空气的扩散、中低纬度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及低空急流对水汽的输送,是影响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大尺度环流背景;(2)暴雨发生前存在较为明显的中尺度露点锋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3)卫星云图上有组织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发生、发展、成熟与消散对强降水临近预报预警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倒槽 特大暴雨 多尺度 低空急流 露点锋
下载PDF
河南长葛南席一次龙卷成因分析及雷达预警初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红燕 王东平 +3 位作者 牛淑贞 张晓鹏 侯凯 胡彩菊 《暴雨灾害》 2013年第3期256-262,共7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四要素自动气象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发生在2010年7月19日05时30分左右长葛东部南席镇一次罕见龙卷天气成因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如何应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对类似强对流天气进行有效预警。结果表明:此次龙卷天气发生...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四要素自动气象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发生在2010年7月19日05时30分左右长葛东部南席镇一次罕见龙卷天气成因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如何应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对类似强对流天气进行有效预警。结果表明:此次龙卷天气发生在中空急流与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相互配置的有利环境背景下,中低空露点锋和强湿度梯度带为龙卷产生提供触发机制,龙卷产生于干、湿空气交界并靠近湿区一侧;龙卷发生前中气旋表现出较低的底高、逐渐变小的最强切变高度、降低的顶高、较小的方位角方向直径和较强的垂直风切变等特征,初步总结出识别龙卷的雷达探测中气旋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卷 露点锋 强湿度梯度带 中气旋 雷达预警
下载PDF
Humidity Effect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δ^(18)O in Monsoon Regions 被引量:6
12
作者 章新平 刘晶淼 +2 位作者 何元庆 田立德 姚檀栋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71-277,共7页
The humidity effect, namely the marked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able isotopic ratio in precipitation and the dew-point deficit ATd in the atmosphere, is put forward firstly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 The humidity effect, namely the marked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able isotopic ratio in precipitation and the dew-point deficit ATd in the atmosphere, is put forward firstly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δ18O in precipitation and ATd are analyzed for the Urumqi and Kunming stations, which have completely different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Although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δ18O and △Td exhibi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tations, their humidity effect is notabl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its confidence level of the humidity effect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amount effect at Kunming, showing the marked influence of the humidity conditions in the atmosphere on stable isotopes in precipitation. Using a kinetic model for stable isotopic fraction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mean monthly temperature at 500 hPa at Kunming, the variations of the δ18O in condensate in cloud are simulated. A very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simulated mean δ18O and the mean monthly temperature at 500 hPa is obtained, showing that the oxygen stable isotope in condensate of cloud experiences a temperature effect. Such a result is markedly different from the amount effect at the groun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s of seasonal variations of δ18O in falling raindrops, it can be found that, in the dry season from November to April, the increasing trend with falling distance of δ18O in falling raindrops corresponds remarkably to the great △Td, showing a strong evaporation enrichment function in falling raindrops; however, in the wet season from May to October, the δ18O in falling raindrops displays an unapparent increase corresponding to the small △Td, except in May. By comparing the simulated mean δ18O at the ground with the actual monthly δ18O in precipitation, we see distinctly that the two monthly δ18O variations agree very well. On average, the δ18O values are relatively lower because of the highly moist air, heavy rainfall, small ATd and weak evaporation enrichment function of stable isotopes in the falling raindrop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por from the oceans; but they are relatively higher because of the dry air, light rainfall, great △Td and strong evaporation enrichment function in falling raindrop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ontinental air mass. Therefore, the δ18O in precipitation at Kunming can be used to indicate the humidity situation in the atmosphere to a certain degree, and thus indicate the intensity of the precipitation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monsoon indirectly. The humidity effect changes not only the magnitude of the stable isotopic ratio in precipitation but also its seasonal distribution due to its influence on the strength of the evaporation enrichment of stable isotopes in falling raindrops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net mass transfer of stable isotopes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the raindrops. Consequently,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humidity effect is probably one of the foremost causes generating the amount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idity effect dew-point deficit stable isotope seasonal variation PRECIPITATION
下载PDF
“威马逊”台前飑线环境场及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唐明晖 王强 +3 位作者 叶成志 兰明才 王起唤 庄庭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5-282,共8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资料、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等对2014年7月18日发生在湘赣地区一次台前飑线过程的环境条件及多普勒天气雷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台前飑线产生前,对流层低...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资料、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等对2014年7月18日发生在湘赣地区一次台前飑线过程的环境条件及多普勒天气雷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台前飑线产生前,对流层低层较好的水汽条件、条件不稳定层结以及两者结合形成的高CAPE值均为其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台风倒槽是此次台前飑线过程主要影响系统,露点锋、地面辐合线为其提供了抬升触发和维持加强机制;台前飑线西移北上的过程中出现"弓形"回波、中层径向辐合(MARC)、速度大值区、阵风锋。本次台前飑线和以往研究的西风带飑线存在以下差异:本次飑线低层垂直风切变主要是以风速差为主;中高层的冷空气侵入并不明显;在成熟阶段,气压场上也没有明显的雷暴高压,但有明显正变压;本次飑线过程是发生在暖湿的环境条件下,后侧入流为相对湿度较大的东南急流,雨水蒸发并没有西风带飑线强烈;雷达速度图上虽有MARC特征但最大正负速度差值并不是很大(15-27 m/s)。上述特征可能是该台前飑线过境湖南过程中没有造成极端大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前飑线 条件不稳定 露点锋 辐合线 低层暖湿环境 中层径向辐合
下载PDF
大连地区雷暴大风的气候和天气学特征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景泰 隋玉秀 +4 位作者 王健 周美娥 于德华 孙立娟 潘玉成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年第6期49-57,共9页
基于1999—2013年大连地区的雷暴大风、雷暴和冰雹等观测资料,对大连地区雷暴大风天气的气候和天气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9—2013年大连地区雷暴大风天气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夜间雷暴大风天气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白天,海岛站雷... 基于1999—2013年大连地区的雷暴大风、雷暴和冰雹等观测资料,对大连地区雷暴大风天气的气候和天气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9—2013年大连地区雷暴大风天气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夜间雷暴大风天气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白天,海岛站雷暴大风出现次数明显多于陆地站;雷暴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出现在夏季,10月雷暴大风发生也较多。统计表明,大连地区雷暴大风天气通常发生在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均相对较大的雷暴群中,单体雷暴出现雷暴大风的概率极低,且大都伴有降水,但雷暴大风与暴雨或冰雹相伴出现的概率较低。大连地区的雷暴大风天气是由多种有利的高低空系统配置及高低空急流和中高空干空气的共同作用产生的,其中高空急流和中高空干空气是制约雷暴大风产生的重要因素,高空急流有时制约雷暴大风的产生方位和分布形态,大连地区雷暴大风通常位于高空急流轴下方及其附近区域;中高空干空气具有3个作用:一是增强大气不稳定度;二是在干湿区的交界处形成较强的露点锋,有时具有雷暴的触发作用;三是与其他天气系统叠加时具有增强上升运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空气 急流 稳定度 露点锋 上升运动
下载PDF
上海空域一次雷暴天气形成及可预报性分析
15
作者 李新峰 陈博 梅珏 《河南科技》 2021年第22期134-138,共5页
利用实况资料、FNL再分析资料和客观预报资料,对2017年8月7日夜间上海空域雷暴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条件、中尺度触发机制进行天气学分析,讨论了客观预报在此次雷暴天气过程的可预报性问题。结果表明:此次上海空域雷暴天气过程的环流背... 利用实况资料、FNL再分析资料和客观预报资料,对2017年8月7日夜间上海空域雷暴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条件、中尺度触发机制进行天气学分析,讨论了客观预报在此次雷暴天气过程的可预报性问题。结果表明:此次上海空域雷暴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是东北冷涡底部的短波槽配合低层切变发展东伸,在副高北部形成了西南急流和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700 hPa露点锋南侵导致大面积强对流天气发生;影响上海地区的中-β尺度对流由近地面辐合线触发,配合高空不稳定能量的集聚和垂直风切变的增大,为对流风暴强烈发展提供条件;RUC因能快速吸收最新观测,对流范围预报效果在逐次循环中得到提高,但对上海空域的中-β尺度对流均为漏报,没有可预报性。Nowcasting能够提前1.5 h准确预报雷暴移动和强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露点锋 辐合线 可预报性
下载PDF
Breakdown characteristics of CF4 and CF4/N2 hybrid gas in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range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孟希 李卫国 +2 位作者 袁创业 阳以歆 欧阳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861-865,共5页
Common insulation gas cannot normally work in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range(153-243 K), especially in extremely cold regions.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essay uses cubic equation combined with two-parameter model i... Common insulation gas cannot normally work in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range(153-243 K), especially in extremely cold regions.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essay uses cubic equation combined with two-parameter model in theorem of corresponding states to estimate dew-point of hybrid gas.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mixing ratio is studied by using van der Waals equ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ixing ratio is stable during temperature-fall period. Insulation property of CF_4 and CF_4/N_2 in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range is studied through self-designed low-temperature test system. The result shows when the density of hybrid gas is invariable, temperature changing has less influence on breakdown voltage, and when the mixing ratio is 20%, CF_4/N_2 is the greatest potential hybrid 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w-point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RANGE CF4 gas INSULATION
下载PDF
浙江省北部地区一次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雷 张伟红 +1 位作者 林伟 王志武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100,共4页
文章分析了 2 0 0 2年 7月 16日浙江省北部地区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分析表明 :高空前倾槽是这次飑线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飑线发生在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不稳定区域。浙江省北部地区低层暖湿平流和地面的持续强烈升温 ,一方面为其积蓄... 文章分析了 2 0 0 2年 7月 16日浙江省北部地区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分析表明 :高空前倾槽是这次飑线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飑线发生在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不稳定区域。浙江省北部地区低层暖湿平流和地面的持续强烈升温 ,一方面为其积蓄了大量不稳定能量 ;另一方面高空冷平流形成并大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的不稳定层结 ,这一不稳定层结主要是通过高空、地面的温度差动平流来实现的。水汽分析表明 :低层 85 0hPa的水汽输送是通过暖湿西南气流来实现的 ,强对流发生的浙江省北部地区正好处于低层 85 0hPa干湿区交界中的露点锋区 ,而高层 70 0hPa和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北部地区 飑线 天气过程分析 高空前倾槽 天气预报 水汽输送 露点锋区 强雷暴
下载PDF
一次攀西地区飑线天气过程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永军 陈科艺 《气象科技》 2019年第6期997-1005,共9页
利用地面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雷达及卫星资料和NCEP 1°×1°的逐6h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5月13日攀西地区南部的飑线天气过程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飑线发生在高空槽前,高空槽逐渐东移推动冷性... 利用地面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雷达及卫星资料和NCEP 1°×1°的逐6h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5月13日攀西地区南部的飑线天气过程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飑线发生在高空槽前,高空槽逐渐东移推动冷性气流沿背风坡东移,然后与前方低层暖空气汇合抬升形成对流;露点锋触发了飑线天气过程的形成;产生飑线天气区域的大气具有上干下湿、不稳定能量高、垂直风切变强、高层风速大和形成之前存在逆温层的特点;高空急流和动量下传对飑线的发生和加强具有促进作用;地形对飑线的形成和天气现象的分布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飑线 露点锋 高空急流 动量下传
下载PDF
2004年7月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雷 赵海林 张蔺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5-69,共5页
对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两次强对流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高、低空西南急流适宜配置而引起的高低层动力场的耦合是强对流发生的动力条件,强对流发生在低层露点锋区及低层水... 对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两次强对流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高、低空西南急流适宜配置而引起的高低层动力场的耦合是强对流发生的动力条件,强对流发生在低层露点锋区及低层水汽通量和散度辐合、高层则相应辐散的大值区域。高低层相对散度正值越大,其所产生的雨量也就越大。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弓状回波的后侧出现下沉入流急流,相应速度图上的速度值越大,回波移动速度越快,预示着所造成的地面风力也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西南急流 动力场耦合 露点锋区 弓状回波 下沉入流急流
下载PDF
一次罕见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学华 严红梅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4,共6页
利用高空场、地面场、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06年6月10日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为一次典型的飑线天气过程,500 hPa的阶梯槽及冷平流、925 hPa暖湿舌的存在是形成该天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利用高空场、地面场、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06年6月10日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为一次典型的飑线天气过程,500 hPa的阶梯槽及冷平流、925 hPa暖湿舌的存在是形成该天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底层辐合场为大气运动提供抬升作用;露点锋是触发强对流天气的重要原因;IC、K指数分布说明此次过程的大尺度典型的不稳定层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飑线 阶梯槽 露点锋 不稳定层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