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gnostic Analysis of a Snowfall Weather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in 2010 被引量:2
1
作者 ZHOU He-ling CHEN Mi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2年第1期32-35,40,共5页
[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analyze a local snowstorm weather process which happened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during I - 4 January, 2010. [ Method] Based on routin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and NCEP... [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analyze a local snowstorm weather process which happened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during I - 4 January, 2010. [ Method] Based on routin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and NCEP/NCAR 2.5° ×2.5° grid data (four times every day), a lo- cal snowstorm weather process which happened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during 1 -4 January, 2010 was carried out diagnostic analysis by using composite analysis method. [Result] Circumfluence on the ground and strong cold advection in the rear of upper trough were the main weath- er system of the snowfall. The deep thick wet layer and strong water vapor convergence provided sufficient water vapor for snowfall. The divergence field of low-level convergence and high^level divergence, dynamic coupling effect of vorticity provided favorable dynamic condition upwardly for the occurrence of strong snowfall. The steep dense area of Oso, low temperature at the ground layer and inversion temperature at the high layer provided certain energy 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nowfall weather. [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snowfall forecast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WFALL physical quantity diagnostic analysis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China
下载PDF
Analysis of a Rare Continuous Rainy Process in Midsummer 被引量:1
2
作者 MA Ling CHEN Ling-ling WANG Xia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8期26-29,共4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analyze a rare low temperature and rainy weather process which happened in Anhui Province from July 22 to August 14,2009.[Method] Based on the data of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NCEP an...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analyze a rare low temperature and rainy weather process which happened in Anhui Province from July 22 to August 14,2009.[Method] Based on the data of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NCEP analysis field and automatic station,a rare low temperature and rainy weather process which occurred in Anhui Province from July 22 to August 14,2009 was analyzed.The formation reason of continuous rainy process in midsummer was discussed.The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systems of continuous rainy process were revealed.On the base,the influences of configuration of circulation fields and difference of physical quantity fields at high and low layers on range and intensity of precipitation were analyzed.[Result] According to the circulation situation and influence system,the continuous rainy process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July 22-24,from July 27 to August 1,August 4-8 and August 9-14.Moreover,it was respectively affected by northeast low vortex,cold and warm air,high-level low trough,typhoon and periphery of subtropical high at four stages.The maintenance of big specific humidity zone provided sufficient water vapor condition for the continuous rainy weather.The rainstorm appeared in dense zone of specific humidity line,where the specific humidity >13 g/kg in the humidity front zone.A temperature trough maintained at 850 hPa.The cold air which continued to diffuse and go south was main reason of the abnormally low temperature during the continuous rainy period.Moreover,it provided ascending motion condition for precipitation maintenance.[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actual forecast of continuous rainy wea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rainy weather MIDSUMME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physical quantity field Process analysis China
下载PD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Snowfall Weather Processes at Nanjing Airport in Early 2022
3
作者 Xiaoyin YANG Xin YU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22年第6期14-21,共8页
In early 2022,two snowfalls of different magnitudes occurred in southern Jiangsu and Anhui,which had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operation of Nanjing Airport.Based on NCEP reanalysis data and the WRF3.9 model,the weather... In early 2022,two snowfalls of different magnitudes occurred in southern Jiangsu and Anhui,which had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operation of Nanjing Airport.Based on NCEP reanalysis data and the WRF3.9 model,the weather condition and the physical quantity fields of two different situations were mainly compar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nowstorm occurred in the left front of the low-level jet stream and in the wind speed convergence area of the 700 h Pa shear line.The reasonable configuration of the convergence area of the water vapor flux divergence and the rising motion field can be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snowstorm.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two snowfalls of different magnitudes,the focus of the short-term forecast of heavy snowfall at Nanjing Airport was preliminarily drawn:the 0℃line at 700 h Pa basically pressed southward to the south of 31°N,and the 0℃line at 850 h Pa pressed southward to the south of 30°N.Surface temperature was≤0℃,and temperature at 925-800 h Pa was≤-3 or-4℃;temperature at 700 h Pa was<0℃,and there was temperature invers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troposphere.In the model forecast output field,the proportion of the mixing ratio of frozen precipitation in the near-surface atmosphere to the mixing ratio of water vapor that can condense into precipitation is very important,an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evolution of rain and snow boundaries and sleet areas or the south of rain and snow transition zone and precipitation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WFALL physical quantity field Comparative analysis
下载PDF
巴彦淖尔市春季一次大范围连续沙尘暴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尚瑜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3年第1期64-67,共4页
文章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CMCF数值预报产品,对2019-04-09/11发生在巴彦淖尔市大范围连续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文章根据天气实况,对高空和地面环流形势演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了高低空急流、层结条件、卫星云图... 文章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CMCF数值预报产品,对2019-04-09/11发生在巴彦淖尔市大范围连续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文章根据天气实况,对高空和地面环流形势演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了高低空急流、层结条件、卫星云图和单站地面气象要素资料,最后得出结论。所得结论为进一步认识内蒙古中西部沙尘暴气候学特征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诊断分析 物理量特征
下载PDF
广西雷暴大风环流特征和物理量诊断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钟利华 曾鹏 +2 位作者 李勇 熊文兵 胡宗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5,共7页
利用观测资料和ECMWF分析资料,对广西2006—2008年发生的雷暴大风强天气45次个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应用天气学方法进行影响模型分析,从雷暴大风发生的条件人手,探讨了一些稳定度指数和动力参数的物理意义,及雷暴大风发生区域的环境场特征... 利用观测资料和ECMWF分析资料,对广西2006—2008年发生的雷暴大风强天气45次个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应用天气学方法进行影响模型分析,从雷暴大风发生的条件人手,探讨了一些稳定度指数和动力参数的物理意义,及雷暴大风发生区域的环境场特征,统计归纳出了:(1)造成广西雷暴大风强天气过程可分为高原深槽型、台风低槽型、副高西部型和华北低槽型等四种天气模型;(2)雷暴大风多发生在午后,峰值出现在16时左右;7月和8月出现的最多;(3)局地雷暴大风的出现与地形作用有密切关系;(4)雷暴大风产生前,四种天气影响型广西大部地区大气层结均有不稳定能量聚集,低层有强的水汽辐合,相对湿度大;高原深槽、华北低槽和副高西部影响型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和正涡度中心位于广西北部,台风低槽影响型则位于广西东南部;(5)出现雷暴大风的区域大气层结不稳定性更显著,低层水汽辐合和中低层气旋性辐合也偏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大风 环流特征 物理量 诊断分析
下载PDF
2008年宁夏久旱转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豫英 王秀文 +2 位作者 陈楠 陈晓娟 邵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7-743,共7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2008年7月中旬宁夏久旱转雨过程的环流演变及各种物理量场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期宁夏上空长期维持稳定的"西高东低"环流型;大尺度环流形势的调整,特别是中纬度环...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2008年7月中旬宁夏久旱转雨过程的环流演变及各种物理量场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期宁夏上空长期维持稳定的"西高东低"环流型;大尺度环流形势的调整,特别是中纬度环流形势向"东高西低"转变,是久旱转雨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分析发现,这次过程是典型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北抬西伸型,副高584 dagpm外围的"SW"气流增强,也与高空冷槽、低空急流、低涡切变和不稳定层结(能量)的发展等有关;久旱转雨时水汽、热力、动力等物理量场的变化也较明显,降水产生在低层高能舌、水汽辐合带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上升气流区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宁夏夏季久旱转雨预报概念模型及预报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久旱转雨 环流演变特征 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预报着眼点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一次区域性大风强沙尘暴天气诊断 被引量:20
7
作者 程鹏 李光林 +3 位作者 刘抗 张培燕 杨晓军 宋秀玲 《干旱气象》 2009年第3期245-249,共5页
应用常规和自动加密站观测资料,对2009年4月29日发生在河西走廊的一次区域性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从天气学成因、物理量要素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冷锋后大风引发的沙尘暴;沙尘暴发生在强气压梯度区;地面气象要素对冷锋... 应用常规和自动加密站观测资料,对2009年4月29日发生在河西走廊的一次区域性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从天气学成因、物理量要素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冷锋后大风引发的沙尘暴;沙尘暴发生在强气压梯度区;地面气象要素对冷锋过境及沙尘暴爆发有强烈反应,可以在沙尘暴预报中作为一个参考依据;沙尘暴爆发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明显的上升运动;锋生函数和螺旋度对沙尘暴爆发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物理量 冷锋 诊断分析
下载PDF
辽宁地区大暴雨环境场和物理量场合成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欣 陈传雷 +4 位作者 梁寒 杨青 贺慧 陆井龙 赵明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年第5期40-46,共7页
利用1960—2013年辽宁省61个国家气象站地面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选取60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采用天气学和物理诊断方法对暴雨发生过程中多个时次的环境场与物理量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地区大暴雨天气是极地、西风... 利用1960—2013年辽宁省61个国家气象站地面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选取60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采用天气学和物理诊断方法对暴雨发生过程中多个时次的环境场与物理量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地区大暴雨天气是极地、西风带、副热带及热带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低层冷式切变线带动极地冷空气从偏北路径入侵辽宁地区,西风带短波槽东移使低空急流加强,诱发地面辐合线锋生触发辽宁地区大暴雨。辽宁地区大暴雨的落区、强度与低空急流和冷暖空气的路径、强度密切相关;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是产生强降水的基础,动力抬升条件是降水强度的决定因素。环境场和物理量场的合成分析揭示了辽宁地区大暴雨的共性,可为辽宁地区大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环境场 物理量场 合成分析 影响系统
下载PDF
2008年盛夏湖北一次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童哲堂 胡昌琼 +2 位作者 汪高明 吴立霞 刘静 《暴雨灾害》 2010年第2期186-192,共7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T213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08年盛夏湖北省一次连续性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卫星云图和降水回波演变特征以及物理成因作初步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中纬度长...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T213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08年盛夏湖北省一次连续性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卫星云图和降水回波演变特征以及物理成因作初步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中纬度长波槽发展并缓慢东移南压、不断分裂出小槽带动冷空气南下与稳定的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在长江中游交汇的结果;暴雨过程中,中低层辐合和西南低空急流为暴雨形成提供了充足水汽,而低层强暖平流、地面暖倒槽为暴雨形成提供了大量不稳定能量;随着降水系统向东发展,冷暖空气交汇加剧有利对流加强,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多个中尺度云团生成、发展、合并,多普勒雷达产品表现为由层状云降水回波为主发展转为混合性降水回波,同时伴随多个强对流回波单体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诊断分析 物理量场 中尺度系统
下载PDF
福建春季冰雹天气物理量诊断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朱艳萍 刘爱鸣 李白良 《气象科技》 2006年第1期73-77,共5页
利用1980~1999年高空探测资料的合成分析,总结出福建区域性降雹的环境场特征,造成福建冰雹的天气型主要为冷切适中型、低涡冷切适中型、低涡冷切偏西型、冷切偏南型、冷切偏西型.福建春季冰雹的主要机理是冷空气与强暖湿气流相遇而引发... 利用1980~1999年高空探测资料的合成分析,总结出福建区域性降雹的环境场特征,造成福建冰雹的天气型主要为冷切适中型、低涡冷切适中型、低涡冷切偏西型、冷切偏南型、冷切偏西型.福建春季冰雹的主要机理是冷空气与强暖湿气流相遇而引发的.高空西风槽和南支槽及其前侧的副热带急流和低空强西南气流及准静止切变线是诱发福建省春季冰雹最主要的天气系统.同时还分析总结出冰雹过程的热力条件、动力条件、水汽条件等物理量特征.冰雹过程,福建处在高能区、强位势不稳定区和水汽通量高值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上下层配置有利于福建省对流天气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环境场 物理量 诊断分析
下载PDF
近10a黄河中游致洪暴雨物理量诊断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温丽叶 靳莉君 +1 位作者 邱淑会 王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8,12,共3页
选取2003—2013年黄河中游地区16场致洪暴雨过程,将其分为以副热带高压影响为主形成的暴雨过程和以西风带低压槽为主形成的暴雨过程,同时对暴雨过程中的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副热带高压为主形成的暴雨过程物理量指标值明显... 选取2003—2013年黄河中游地区16场致洪暴雨过程,将其分为以副热带高压影响为主形成的暴雨过程和以西风带低压槽为主形成的暴雨过程,同时对暴雨过程中的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副热带高压为主形成的暴雨过程物理量指标值明显大于以西风带低压槽为主形成的暴雨过程的;盛夏7—8月的暴雨物理量指标明显大于9月的;暴雨容易出现在物理量场的几个典型区域内,如高能舌区、等值线密集区、闭合高中心附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分析 物理量 致洪暴雨 2003-2013年 黄河中游
下载PDF
青海省短时强降水环境场特征和物理量诊断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敏 李万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2期12658-12661,共4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卫星资料,对青海2006~2010年2、6和6h以上3个时段短时强降水(1h≥25mm)天气过程的环境场和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多发区在青海南部和东部,7和8月为峰值区;6h以下时段内强降水发生...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卫星资料,对青海2006~2010年2、6和6h以上3个时段短时强降水(1h≥25mm)天气过程的环境场和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多发区在青海南部和东部,7和8月为峰值区;6h以下时段内强降水发生的主要触发机制是中尺度低压和辐合线、干线,而6h以上是短波槽和切变线;强降水发生前,500hPa有强的水汽辐合,相对湿度大,有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中低层风场的垂直风切变强,且风随高度顺转,发生在6h内的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垂直风切变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环境场特征 物理量 诊断分析 青海
下载PDF
湖南隆回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综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校华 方宗义 +1 位作者 刘从省 毛予晖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9-355,共7页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及水文雨量点资料、T213数值预报资料和卫星云图等,对湖南隆回2006年6月25日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区中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均大于周围区域,中低层为对流不稳定层结;...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及水文雨量点资料、T213数值预报资料和卫星云图等,对湖南隆回2006年6月25日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区中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均大于周围区域,中低层为对流不稳定层结;大气层结的强烈不稳定,强烈的垂直运动,是形成暴雨的主要因素;700hPa的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850hPa和500hPa的水汽来自南海;大暴雨发生前,低层有较强的水平能量输送和能量积聚,同时整个暴雨区的大气运动由下沉运动转变为上升运动;中低层Q矢量的辐合和大暴雨的落区、发生时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与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一致;"抽吸作用"和反馈作用加强低空辐合,促使暴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中尺度分析 物理量场 湖南隆回
下载PDF
2010年京、津、冀一次降雪天气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贺玲 陈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290-21293,共4页
[目的]分析2010年1月1~4日发生在京、津、冀地区的一次局地暴雪天气过程。[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和NCEP/NCAR每日4次的2.5°×2.5°的格点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1~4日发生在京、津、冀地区的一次局地暴... [目的]分析2010年1月1~4日发生在京、津、冀地区的一次局地暴雪天气过程。[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和NCEP/NCAR每日4次的2.5°×2.5°的格点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1~4日发生在京、津、冀地区的一次局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地面高压底部暖湿气流与高空槽后强冷平流的共同作用是造成这次降雪的主要天气系统;深厚的湿层与强烈的水汽辐合为降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散度场以及涡度的动力耦合作用为强降雪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动力上升运动条件;近地面层θse陡峭密集区、低温以及高层逆温的存在为降雪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能量条件。[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的降雪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 物理量 诊断分析 京、津、冀
下载PDF
一次盛夏罕见连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玲 陈玲玲 汪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284-21286,共3页
[目的]分析2009年7月22日~8月14日安徽省出现的一次罕见低温阴雨过程。[方法]利用常规观测、NCEP分析场及自动站等资料对2009年7月22日~8月14日安徽省出现的一次罕见低温阴雨过程进行分析,探讨这次盛夏连阴雨过程的成因,揭示导致连阴... [目的]分析2009年7月22日~8月14日安徽省出现的一次罕见低温阴雨过程。[方法]利用常规观测、NCEP分析场及自动站等资料对2009年7月22日~8月14日安徽省出现的一次罕见低温阴雨过程进行分析,探讨这次盛夏连阴雨过程的成因,揭示导致连阴雨的环流特征和影响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低层环流场的配置及物理量场的差异对降水范围、强度的影响。[结果]这次连阴雨过程根据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可以分为7月22~24日、7月27日~8月1日、8月4~8日、8月9~14日4个阶段,且4个阶段分别受东北低涡影响、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高空低槽影响以及台风和副高外围影响;过程中大比湿区的维持为连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暴雨出现在等比湿线密集区内,即湿度锋区比湿中比湿>13 g/kg的区域;850 hPa上空维持一温度槽,不断扩散南下的冷空气既是造成连阴雨期间异常低温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为降水维持提供了上升运动条件。[结论]该研究为实际预报和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阴雨 盛夏 环流特征 物理量场 过程分析
下载PDF
RITC活跃年份的气候特征及个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小花 周群 +1 位作者 张润宇 黄焕卿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56,共12页
利用1981—2010年期间的热带气旋实况数据、ERA-Interim逐月和逐日的再分析资料及NOAA提供的向外长波辐射月数据,采用合成分析方法及天气学方法,对强度快速增强气旋活跃年份及不活跃年份的海温条件、向外长波辐射、垂直风切变、100 hPa... 利用1981—2010年期间的热带气旋实况数据、ERA-Interim逐月和逐日的再分析资料及NOAA提供的向外长波辐射月数据,采用合成分析方法及天气学方法,对强度快速增强气旋活跃年份及不活跃年份的海温条件、向外长波辐射、垂直风切变、1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及季风槽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RITC活跃年份-不活跃年份的海温距平场多表现为厄尔尼诺特征,即活跃年份的整个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较不活跃年份明显偏高;(2)RITC活跃年份所对应的赤道大部分地区(140°E以东)向外长波辐射值更低,表明对流活动明显东移;(3)RITC活跃年份的垂直风切变较小区域较不活跃年份总体偏东10~15个经度;(4)RITC活跃年份的南亚高压主体东端出现明显的扩展;(5)RITC活跃年份的季风槽为偏东型,不活跃年份的季风槽则为西北型。同时,对具有代表性的1983年第10号热带气旋"Forrest"的物理量场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该气旋强度快速增长阶段,气旋的整个中低层增暖增湿效果明显;表征积云对流发展的大范围的对流有效位温高值区存在于气旋及其周围,尤其是前进方向上;该阶段仍存在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但强度及范围明显变弱、变小;各通道的水汽条件充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TC 活跃年份 不活跃年份 合成分析 物理量场
下载PDF
2006年6月25日邵阳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校华 刘从省 +2 位作者 朱和香 钟伟业 杨志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24-1328,共5页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T213数值预报资料和卫星云图等,对发生在邵阳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是在欧亚中高纬度两槽一脊型的环流形势中产生的,槽线和切变线是主要影响系统;700 hPa的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和南...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T213数值预报资料和卫星云图等,对发生在邵阳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是在欧亚中高纬度两槽一脊型的环流形势中产生的,槽线和切变线是主要影响系统;700 hPa的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850和500 hPa的水汽来自南海;大暴雨发生前,低层有较强的水平能量输送和较强的能量积聚,同时整个暴雨区的大气运动由下沉运动转变为上升运动;中低层Q矢量的辐合和大暴雨的落区、发生时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与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完全一致,"抽吸作用"和反馈作用对大暴雨的形成非常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诊断分析 物理量场 反馈作用
下载PDF
湖北省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32
18
作者 王建生 《暴雨灾害》 2008年第2期154-159,共6页
采用T213产品中的物理量资料和天气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07年7月1日江汉平原和鄂东的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其动力、热力、水汽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乌山低槽分裂出的冷空气东移,在华北东北部形成气旋波,其后... 采用T213产品中的物理量资料和天气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07年7月1日江汉平原和鄂东的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其动力、热力、水汽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乌山低槽分裂出的冷空气东移,在华北东北部形成气旋波,其后部冷空气南下与副热带高压北上携带的暖湿气流相对峙所形成的湿度锋锋生和低层低涡、切变线是造成本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有利强降水的各物理量场配合是降水云团迅速发展加强的有利条件。有能量锋区配合的!se高能区和K指数≥39℃的区域是有利大暴雨产生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锋锋生 低涡 切变线 物理量场 综合分析
下载PDF
桂西两次强降雨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曾小团 农孟松 +1 位作者 岑瀚 邓海光 《广西气象》 2006年第3期18-21,共4页
对2005年8月20日和2006年6月13日发生在桂西的两次强降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和FY-2C红外云图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桂西两次强降雨都是在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条件下发生的;主要... 对2005年8月20日和2006年6月13日发生在桂西的两次强降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和FY-2C红外云图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桂西两次强降雨都是在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条件下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来自低层切变线、高空低槽和地面静止锋;强降雨过程发生在强烈的不稳定层结区域和K指数高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对比分析 环流背景 物理量场
下载PDF
2003年7月22日漳县大暴雨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魏锋 杨金虎 +2 位作者 高鹏 肖万有 郭俊文 《干旱气象》 2004年第2期28-31,共4页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入手,用物理量诊断分析方法,对2003年7月22日下午16时20分至19时10分发生于漳县县城的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大暴雨、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和分析,探讨漳县大暴雨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副...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入手,用物理量诊断分析方法,对2003年7月22日下午16时20分至19时10分发生于漳县县城的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大暴雨、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和分析,探讨漳县大暴雨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副高西伸北抬,北方冷空气南下及高原低槽切变东移是这次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背景。分析这种环流形势的物理量场三维结构特征,发现物理量场对暴雨的临近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物理量 诊断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