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vel diagnostic imaging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in anterior uveitis,intermediate uveitis,and scleritis 被引量:1
1
作者 Andrew Zheng Sumit Sharma 《Annals of Eye Science》 2020年第3期11-18,共8页
Uveitis can cause significant visual morbidity and often affects younger adults of working age.Anterior uveitis,or inflammation limited to the anterior chamber(AC),iris,and/or ciliary body comprises the majority of uv... Uveitis can cause significant visual morbidity and often affects younger adults of working age.Anterior uveitis,or inflammation limited to the anterior chamber(AC),iris,and/or ciliary body comprises the majority of uveitis cases.Current clinical biomarkers and conventional grading scales for intraocular inflammation are mostly subjective and have only a moderate degree of interobserver reliability,and as such they have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when used in either clinical practice or research related to uveitis.In recent years,novel imaging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have emerged that can supplement exam findings to detect subclinical disease,monitor quantitative biomarkers of disease progression or treatment effect,and provide overall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disease entities.The first part of this review discusses automated algorithms for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image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as a means to assess and describe intraocular inflammation with higher resolution than that afforded by conventional AC and vitreous cell ordinal grading scales.The second half of the review focuses on anterior segment OCT and OCT angiography(OCTA)in scleritis and iritis,especially with regards to their ability to directly image and characterize the pathologic structures and vasculature underlying these diseases.Finally,we briefly review experimental animal research with promising but more distant human clinical applications,including in vivo molecular microscopy of inflammatory markers and investig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as a potential contrast agent in OCT imaging.Imaging modalities are discussed 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trends within the field of uveitis towards greater objectivity and quantifiable outcome measures and biomark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EITIS SCLERITIS ophthalmological diagnostic techniques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常见眼底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陆华文 杨俊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1-83,87,共4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近年来应用广泛的非侵入性眼底血管成像技术,与传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相比,其分辨率更高,扫描速度更快。与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相比,OCTA无需注射造影剂,检查时间短,可清晰显示视网...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近年来应用广泛的非侵入性眼底血管成像技术,与传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相比,其分辨率更高,扫描速度更快。与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相比,OCTA无需注射造影剂,检查时间短,可清晰显示视网膜和脉络膜的三维结构,在多种眼底内科疾病的诊疗中均显示了其优越性。虽然目前临床上OCTA不能替代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眼底疾病诊断中一项不可或缺的辅助检查方法,本文对近年来OCTA在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常见眼底内科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诊断技术 眼科 黄斑变性 视网膜静脉闭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综述
下载PDF
光学相干弹性成像在眼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雁之(综述) 黄国富(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43-1048,共6页
光学相干弹性成像(OCE)是近年发展起来用于获取组织生物力学性能的新兴技术,类似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是一种功能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OCE技术通过探测眼球各组织在载荷激励下的力学响应,定量分析组织的应力-应变曲线或... 光学相干弹性成像(OCE)是近年发展起来用于获取组织生物力学性能的新兴技术,类似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是一种功能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OCE技术通过探测眼球各组织在载荷激励下的力学响应,定量分析组织的应力-应变曲线或杨氏模量等生物力学指标,从而绘制出其弹性二维/三维图像。OCE具有多种优势,包括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实时快速和三维成像能力;此外,该技术实现了结构图像和弹性图像相融合,能够同时提供眼组织的结构和力学属性信息,为眼科疾病的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维度。本文从OCE的成像原理出发,就OCE的技术分类和研究现状,其在眼科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辅助角膜屈光手术设计、圆锥角膜患者筛查、角膜交联手术疗效评估、白内障诊断分级、视网膜生物力学测量和近视发病机制研究等,以及OCE在实现眼科临床转化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光学相干弹性成像 生物力学性质 诊断技术 眼科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晶状体悬韧带观察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武斌 吴迪 +5 位作者 周臻 何广辉 王健 徐志刚 陈松 李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3-457,共5页
背景在临床上晶状体悬韧带的状态对于决定白内障的手术方式非常重要。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是术前观察晶状体悬韧带状态的重要方法。目的探讨UBM观察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悬韧带情况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 背景在临床上晶状体悬韧带的状态对于决定白内障的手术方式非常重要。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是术前观察晶状体悬韧带状态的重要方法。目的探讨UBM观察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悬韧带情况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于2015年1—6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纳入拟行白内障摘出术且晶状体悬韧带情况不明的白内障患者130例130眼,包括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59例59眼和外伤性白内障患者71例71眼。所有术眼术前均行UBM检查,记录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情况和范围,与术中探查的悬韧带情况进行对比,比较2种检查方法显示的悬韧带异常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结果UBM检查可见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睫状体前旋及晶状体与睫状体间成一定距离,悬韧带的回声清晰。白内障合并PACG患者UBM图像可显示眼前节结构的典型PACG解剖形态,晶状体赤道部与睫状体接触,悬韧带回声欠清晰。UBM检查与术中探查的悬韧带异常情况一致(Kappa系数=0.952),2种检测显示的悬韧带异常眼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2种检查均有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75眼中1眼的悬韧带异常位置不能比较,占所有受检眼的0.77%;UBM检查所示悬韧带异常范围与手术记录完全一致者8眼,占全部受检眼的6.15%。2种检查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相差1个钟点范围者35眼,占全部受检眼的26.92%,相差2个钟点范围者27眼,占20.77%,相差3个钟点范围者4眼,占3.08%。2种检查均显示悬韧带异常的74眼中,UBM检查悬韧带异常方向与手术探查结果平均相差(1.36~1.29)个钟点,外伤性白内障的28眼平均相差(1.14±1.10)个钟点,合并PACG的36眼平均相差(1.64±1.48)个钟点。结论UBM可准确观察和定位晶状体悬韧带的异常,其对外伤性白内障的观察效果优于白内障合并PACG者,在对白内障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可能出现并发症的风险预见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诊断成像 超声检查法 悬韧带/检查 白内障/手术 眼科仪器 准确性 一致性
下载PDF
近视人群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5
作者 邓铮铮 李仕明 +1 位作者 周跃华 张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42-846,共5页
背景角膜屈光手术会对角膜生物力学产生显著影响,然而目前对角膜屈光手术前近视人群的角膜生物力学仍然研究较少,缺乏大样本人群报道。目的使用眼反应分析仪(ORA)分析单纯近视眼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即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 背景角膜屈光手术会对角膜生物力学产生显著影响,然而目前对角膜屈光手术前近视人群的角膜生物力学仍然研究较少,缺乏大样本人群报道。目的使用眼反应分析仪(ORA)分析单纯近视眼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即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CRF)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单纯近视患者896例1792眼,按受检眼等效球镜度(SE)不同分为-0.25~〈-3.0D组、-3.0~〈-6.0D组、-6.0~〈-9.0D组、-9.0~〈-12.0D组、-12.0~〈-15.0D组和≥-15.0D组;按受检眼中央角膜厚度(CCT)不同分为〈500μm组、500μm≤CCT〈550txm组、550μm≤CCT〈600μm组和CCT≥600μm组。所有受检眼均经过常规眼科检查;采用ORA测定受检眼CH值和CRF值,比较不同SE组或CCT组间受检眼CH值和CRF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评估近视眼CH和CRF的影响因素。结果受检眼CH和CRF值平均为(9.84±1.52)mmHg(1mmHg=0.133kPa)和(10.46±1.71)mmHg。-0.25~〈-3.0D组、-3.0~〈-6.0D组、-6.0~〈-9.0D组、-9.0~〈-12.0D组、-12.0~〈-15.0D组≥-15.0D组受检眼CH值分别为(10.35±1.53)、(10.07±1.55)、(9.81±1.46)、(9.71±1.59)、(9.35±1.55)和(9.234-1.28)mmHg,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69,P〈0.01),其中-6.0~〈-9.0D组、-9.0~〈-12.0D组、-12.0~〈-15.0D组≥-15.0D组受检眼CH值均明显低于-0.25~〈-3.0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叭),而不同sE组CRF值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5,P=0.49)。〈500μm组、500μm≤CCT〈550μM组、550~〈600μm组和≥600μm组受检眼随着CCT的增加CH值和CRF值逐渐增加,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H:F=110.99,P〈0.01;CRF:F=84.35,P〈0.01),其中550~〈600μm组和≥600μm组受检眼CH值和CRF值明显高于〈500μ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受检眼CH值与SE间呈弱的正相关(r=0.24,P〈0.01),CRF与SE间无明显相关(r=0.03,P=0.20);受检眼CH值和CRF值与CCT值间均呈中等正相关(r=0.42、0.57,均P〈0.01);CH和CRF值随着SE、角膜曲率(CC)、CCT的增加而增加,回归方程为CH=-7.87+0.08SE+0.16CC+0.02CCT(R^2=0.26,P〈0.01)和CRF=-11.42+0.14CC+0.03CCT(R^2=0.34,P〈0.01),受检者的CH值和CRF值不随年龄和性别的变化而变化。结论近视眼角膜生物力学的改变与CCT、CC和SE有关,其CH和CRF值随着CCT和CC值的增加而增加,CH值与SE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现象/生理 角膜/生理病理 眼科诊断技术/仪器 弹性/生理 屈光手术 近视
下载PDF
Pentacam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前后前房形态和参数的评估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晓丽 刘丹岩 +3 位作者 张斌 郭从容 杜颖华 段佳良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8-612,共5页
背景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Pentacam)在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眼前节的定量评估中比裂隙灯显微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更为准确,但目前其在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和慢性PACG对侧眼的YAG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LPI)... 背景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Pentacam)在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眼前节的定量评估中比裂隙灯显微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更为准确,但目前其在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和慢性PACG对侧眼的YAG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LPI)后前房测量中的应用仍较少。目的评估Pentacam在早期PACG眼LPI手术前后前房形态变化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PACG患者70例70眼,包括急性PACG对侧眼(临床前期眼)和慢性PACG对侧眼各35眼,所有受检眼均行LPI。采用Pentacam测量受检眼LPI术前与术后1、7和28d的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和前房夹角(ACA),并比较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与慢性PACG对侧眼LPI术后前房形态参数的变化幅度。结果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各时间点ACD和ACV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CD:F=6.783,P=0.004;ACV:F=19.090,P=0.000),各时间点ACA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53,P=0.928),其中LPI术后各时间点ACD较术前加深,ACV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PACG对侧眼各时间点ACD和ACV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D:F=21.576,P=0.000;ACV:F=47.506,P=0.000),而各时间点间A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81,P=0.629),其中LPI术后各时间点ACD较术前加深,ACV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术后28d,ACD和ACV与术前的变化值分别为(0.064+0.022)mnl和(27.84JD±4.963)mm3,明显高于慢性PACG对侧眼的(0.047±0.020)mm和(21.000±3.278)mm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CD:t=2.783,P=0.008;ACV:t=5.749,P=0.000)。结论Pentacam可以用来量化评价PACG患者LPI后的眼前节形态和参数的变化,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术后ACD和ACV的增加值大于慢性PACG对侧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手术 前房/病理状态 生物测量 三维成像 眼科诊断技术/仪器 激光 疗法 虹膜切开术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
下载PDF
眼底正常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下周边视网膜荧光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玲 陈长征 +4 位作者 许阿敏 易佐慧子 何璐 刘珏君 郑红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9-613,共5页
目的分析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A)下眼底正常眼周边视网膜的荧光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常规UWFA检查的受试者95例190眼,其中男94眼,占49.47%,女96眼,占50.53%;轻微白内障72... 目的分析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A)下眼底正常眼周边视网膜的荧光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常规UWFA检查的受试者95例190眼,其中男94眼,占49.47%,女96眼,占50.53%;轻微白内障72眼,占37.89%,中低度近视60眼,占31.58%,主观性视物困扰58眼,占30.53%。根据UWFA检查周围视网膜荧光特征是否涉及视网膜血管将其分为血管相关特征和非血管相关特征2类。根据年龄将受试者分为≤40岁组和>40岁组,比较2个组各种特征的差异。结果周边视网膜荧光非血管特征包括均匀高荧光158眼,高低荧光混杂边界82眼,椒盐状高荧光24眼,局部斑驳高荧光21眼,分别占83.16%、43.16%、12.63%和11.05%。周边视网膜荧光血管相关特征包括周边无血管区92眼,血管跨过锯齿缘66眼,微血管瘤60眼,晚期荧光素轻微渗漏56眼,微血管扩张30眼,分别占48.42%、34.74%、31.58%、29.47%和15.79%。>40岁组周边视网膜血管跨过锯齿缘眼数百分比为19.61%(20/102),明显低于≤40岁组的52.27%(46/88),微血管瘤及微血管扩张眼数百分比分别为43.10%(44/102)和19.61%(20/102),明显高于≤40岁组的18.23%(16/88)和11.36%(10/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235、10.451、9.259,均P<0.01)。结论UWFA揭示眼底正常眼周边部视网膜4个非血管荧光特征和5个血管荧光特征。年龄可能对周边视网膜血管跨过锯齿缘、微血管瘤及微血管扩张荧光特征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眼/诊断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诊断技术 眼科
下载PDF
正确分析周边部视网膜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长征 王晓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62-565,共4页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FA)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可以观察传统7视野之外的视网膜广泛区域的荧光征象,在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和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等血管性疾病周边视网膜时优势明显。传统荧光素...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FA)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可以观察传统7视野之外的视网膜广泛区域的荧光征象,在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和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等血管性疾病周边视网膜时优势明显。传统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正常荧光和异常荧光表现已较明确,但对正常眼周边荧光特征了解尚少。周边部荧光表现不同于后极部和赤道部,需考虑RPE分布不同、色素差异、血管发育及玻璃体后皮质等因素,还要关注年龄及全身代谢疾病的影响。对于部分荧光表现还需要动态全程分析,结合彩色眼底照相和前置镜检查。明确视网膜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的正常荧光是判定异常荧光的前提。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在诊断RVO、DR等血管性疾病时,需审慎解读UWFFA周边部荧光征象。不断积累周边部视网膜正常和异常的荧光征象判读经验,进一步提升UWFFA技术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眼/诊断 诊断技术/眼科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述评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睑板腺与眼表状况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于花 李冰 王晶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38-842,共5页
背景睑板腺是位于上下睑板内一种特殊分化的皮脂腺,其形态学和功能学的严重改变与多种眼表疾病有关,研究睑板腺形态学和功能变化与干眼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睑板腺形态、结构及功能变化,探讨衰... 背景睑板腺是位于上下睑板内一种特殊分化的皮脂腺,其形态学和功能学的严重改变与多种眼表疾病有关,研究睑板腺形态学和功能变化与干眼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睑板腺形态、结构及功能变化,探讨衰老与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及眼表健康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3—9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45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3例93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45—59岁组和≥60岁组;按照睑板腺缺失范围将受检眼分为睑板腺缺失范围≥1/3组和睑板腺缺失范围〈1/3组。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表组织、睑缘形态、睑板腺开口形态和睑脂性状;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问卷对眼表症状进行调查和评分;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测定受检眼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睑板腺缺失、结膜充血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结果93例受检者均无干眼主观症状,OSDI问卷评分均〈12分。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受检眼均未发现睑缘及皮肤黏膜交界线的形态学变化,无睑板腺开口、睑脂排出及睑脂性状的异常。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发现,42眼BUT缩短,占45.16%;52眼泪河高度下降,占55.91%;58眼睑板腺缺失范围≥1/3,占62.27%。45-59岁组受检眼睑板腺缺失评分为1.65±0.79,≥60岁组为1.86±0.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1,P=0.197)。但相关分析示年龄与睑板腺缺失评分呈弱正相关(rs=0.323,P=0.002),与BUT及泪河高度均无明显相关性(0=0.154,P=0.141;rs=-0.024,P=0.821);睑板腺缺失评分与BUT呈负相关(rs=-0.251,P=0.015),睑板腺缺失范围≥1/3组BUT异常的发生眼数明显多于缺失范围〈1/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睑板腺缺失逐渐加重;睑板腺缺失范围较大者发生泪膜不稳定的风险增加;早期MGD患者体征先于症状出现,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无症状的MG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病变/诊断 睑板腺/异常状态 年龄 45岁以上 衰老/生理 泪液/生理性 眼科诊断技术/仪器 眼表综合分析仪
下载PDF
Ophtha TOP测量角膜屈光参数的稳定性及其与Pentaeam测量的一致性评估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莎莎 宋慧 汤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6-1120,共5页
背景角膜屈光参数的准确测量对于眼表疾病的诊治、屈光手术的设计、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计算等至关重要,Ophtha TOP是一种用于临床的新型角膜人工晶状体测量仪,但验证其测量角膜屈光参数稳定性及准确性的研究尚少见。目的评估Ophtha TO... 背景角膜屈光参数的准确测量对于眼表疾病的诊治、屈光手术的设计、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计算等至关重要,Ophtha TOP是一种用于临床的新型角膜人工晶状体测量仪,但验证其测量角膜屈光参数稳定性及准确性的研究尚少见。目的评估Ophtha TOP测量正常人群角膜屈光参数的稳定性,并评价白内障术前患者用Ophtha TOP测量的角膜屈光参数与Pentacam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可靠性评价方法,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选取健康志愿者30人60眼行Ophtha TOP检查,评价Ophtha TOP测量角膜屈光参数的稳定性;另选取拟行白内障手术的白内障患者30例30眼进行Ophtha TOP检查,以评估Ophtha TOP测量角膜屈光参数与Pentacam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记录角膜曲率最平坦曲率径线(Kf)、最陡峭曲率径线(Ks)、平均角膜曲率(Km),并记录轴位J0和J45的散光度。正常眼使用Ophtha TOP连续测量5次以上,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变异系数(CoVs)和重复度(2.77Sw)评价Ophtha TOP测量上述参数的稳定性;白内障患者用Ophtha TOP和Pentaeam连续测量2次以上,采用Bland—Ahman一致性分析法评估Ophtha TOP测量的角膜屈光参数和散光参数与Pentacam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Ophtha TOP测量的正常眼Kf、Ks、Km、J0和J45的ICC均≥0.90,重复度2.77Sw均≤0.36,Kf、Ks、Km的CoVs均≤0.30。Ophtha TOP与Pentacam测量的白内障眼的角膜屈光参数Kf、Ks和Km的平均差值分别为(0.18±0.28)、(0.24±0.29)和(0.21±0.26)D,Ophtha TOP测量值均略高于Pentacam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8、4.50、4.49,均P=0.00);而2种测量仪器测量的散光参数J0、J45的平均差值分别为(0.07±0.21)D和(-0.02±0.18)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land-Ahman一致性检验显示,2种测定方法测量的Kf、Ks和Km的95%一致性区间(LoA)分别为-0.37-0.73、-0.33-0.81和-0.30-0.72D,J0和J45的95%LoA分别为-0.34-0.48和-0.37-0.33D。结论Ophtha TOP对正常人眼角膜屈光参数测量结果的稳定性较好。在白内障术前患者中,Ophtha TOP测量的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结果与Pentacam测量值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测量/方法 眼科诊断技术/仪器 角膜地形图/方法 结果复现性 一致性 散光/诊断
下载PDF
相同激励下双磁透镜分幅变像管的成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廖昱博 龙井华 +2 位作者 蔡厚智 陈家堉 刘进元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3-598,共6页
设计研制了大面积阴极双磁透镜分幅变像管,考察双磁透镜系统相同激励下1∶1的成像.从薄透镜成像关系出发,分析满足成像条件的4种情况,并求得各种情况下双透镜位置与焦距的关系式.通过阴极微带光刻分辨率板法进行成像的测试与验证.测试... 设计研制了大面积阴极双磁透镜分幅变像管,考察双磁透镜系统相同激励下1∶1的成像.从薄透镜成像关系出发,分析满足成像条件的4种情况,并求得各种情况下双透镜位置与焦距的关系式.通过阴极微带光刻分辨率板法进行成像的测试与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双磁透镜仅在少数几个位置能成较高质量的1∶1像.影响双磁透镜像管1∶1成像的因素主要包括磁透镜的磁化饱和效应、铁磁材料间的磁场干扰以及透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仪器仪表 超快诊断技术 分幅变像管 双磁透镜 激励条件 成像规律
下载PDF
超声诊断黄斑部病变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青华 王丽强 +2 位作者 黄一飞 朱婧 陈兵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820-823,830,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黄斑部病变的准确性,探讨其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228例(228只眼),术前行B型超声对黄斑...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黄斑部病变的准确性,探讨其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228例(228只眼),术前行B型超声对黄斑部球壁形态进行观察,对黄斑区进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以OCT为金标准,评价B型超声诊断黄斑部病变的准确性。根据B型超声观察结果将所有病例分为黄斑病变组和无黄斑病变组,分别于白内障术前及术后1周检查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并进行比较,评价B型超声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价值。结果术前超声诊断黄斑部病变67例,无黄斑部病变161例。在67例黄斑部病变组,OCT诊断黄斑部病变67例;161例无黄斑病变组中12例经OCT诊断为黄斑异常。黄斑部病变超声诊断与频域OCT的符合率为94.7%(216/228),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79。术前B型超声诊断无黄斑部病变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平均值为0.21±0.15,与无黄斑病变组视力平均值(0.23±0.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3,P=0.617)。术后1周超声诊断黄斑部病变组最佳矫正视力平均值为0.31±0.18,明显低于无黄斑部病变组的0.87±0.23(t=8.44,P<0.01)。结论 B型超声诊断黄斑部病变准确性较高,用于白内障术前检查,可以预测术后矫正视力恢复情况,且经济便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检查 诊断技术 眼科 黄斑病变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对黄斑囊样水肿成像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霍妍佼 杨丽红 魏文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7,共5页
背景黄斑囊样水肿(CME)可由多种眼底疾病导致,目前主要的无创临床诊断方法为彩色眼底照相和频域OCT(SD—OCT),OCT对于CME的断层形态和定量分析较好,但是对水肿的范围评价欠佳。基于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cSLO)的视网膜成像技术... 背景黄斑囊样水肿(CME)可由多种眼底疾病导致,目前主要的无创临床诊断方法为彩色眼底照相和频域OCT(SD—OCT),OCT对于CME的断层形态和定量分析较好,但是对水肿的范围评价欠佳。基于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cSLO)的视网膜成像技术对组织穿透性好,分辨率高,采集的眼底像清晰,对比度好,但是对于CME的检测价值尚不清楚。目的评价cSLO视网膜成像技术对CME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于2015年8—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确诊的CME患者24例24眼,采用cSLO视网膜成像技术对黄斑区进行放射状扫描和线扫(45°×45°,49个水平扫描),分别获得伪彩成像、绿光(532nm)反射成像和红外光(785nm)反射成像,应用EasyScan软件(1.2.2版)进行图像分析,并用传统彩色眼底照相技术和SD—OCT对患眼眼底进行成像,由专业的眼底病医师对每个图像的清晰度进行分级,并依CME图像和边界的清晰度进行评分。结果本组患者CME的原发病包括黄斑前膜(ERM)10例1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6例6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4例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3例3眼和CRVO合并BRVO1例1眼。传统彩色眼底照相可显示CME像,但边界不清;cSLO视网膜成像可见明显的CME范围,边界清晰。CME区cSLO视网膜成像的伪彩成像、IR反射像和绿光反射像清晰度平均评分分别为3.21±0.78、2.67±0.96和2.54±0.83,均明显高于传统彩色眼底照相的1.33±0.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SLO视网膜成像技术对CME的成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彩色眼底照相,结合SD-OCT断层扫描图像可以为CME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成像系统 眼科诊断技术 激光 视网膜成像 检眼镜检查 囊样黄斑水肿/ 诊断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方法
下载PDF
虚拟仪器和模糊Petri网在故障诊断中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明虎 全恩仲 +2 位作者 陈少杰 张建军 王涌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83-186,共4页
针对舰艇防化装备故障诊断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与模糊性,应用虚拟仪器技术、模糊Petri网和数据库等,研制了舰艇防化装备故障诊断系统。提出了采用模块化、通用化设计思想,实现软硬件的模块化设计,建立基于数据库、模糊Petri网的解决方案。... 针对舰艇防化装备故障诊断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与模糊性,应用虚拟仪器技术、模糊Petri网和数据库等,研制了舰艇防化装备故障诊断系统。提出了采用模块化、通用化设计思想,实现软硬件的模块化设计,建立基于数据库、模糊Petri网的解决方案。实现数据库互连时采用ODBC技术以保证系统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该系统充分利用了虚拟仪器平台和模糊Petri网络实现并行模糊推理,突破了传统的舰艇防化装备检测诊断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舰艇防化装备状态预测和故障模式识别的问题。通过实践证明,该系统可有效地进行模糊推理,减小诊断信息的冗余性,诊断效率高,计算快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并能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技术 模糊PETRI网 模式识别 故障诊断系统 软硬件设计
下载PDF
应用手持裂隙灯检查和治疗31例抗震救灾军人眼外伤 被引量:1
15
作者 关娟 盛豫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6-387,共2页
目的:总结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队应用手持裂隙灯检查和治疗救灾部队眼外伤患者的体会。方法:2008年5月14-7月14都江堰抗震救灾医疗队接诊救灾部队眼外伤患者31例,应用手持裂隙灯检查并给予诊断,其中角膜铁质异物17例,角膜上皮损伤9例,前... 目的:总结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队应用手持裂隙灯检查和治疗救灾部队眼外伤患者的体会。方法:2008年5月14-7月14都江堰抗震救灾医疗队接诊救灾部队眼外伤患者31例,应用手持裂隙灯检查并给予诊断,其中角膜铁质异物17例,角膜上皮损伤9例,前房出血5例。在手持裂隙灯下行角膜异物取出17例。结果:17例角膜异物患者均一次性取出铁质异物及周围的铁锈环;9例角膜上皮损伤患者2 d后痊愈;5例前房出血患者3 d后视力恢复正常。结论:地震环境下应用手持裂隙灯可以正确诊断眼外伤患者,并能及时处置。建议将手持裂隙灯列入部队医院野战医疗所的常规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地震 诊断技术 眼科 眼异物 治疗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眼前节结构应用的新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鹏(综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0-384,共5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成像眼部结构的方法,最初用于眼后节的测量和检查,但随着OCT技术的进展,目前已广泛用于眼前节各组织的测量和检查.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AS-OCT)可将角膜、前房、瞳孔、虹...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成像眼部结构的方法,最初用于眼后节的测量和检查,但随着OCT技术的进展,目前已广泛用于眼前节各组织的测量和检查.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AS-OCT)可将角膜、前房、瞳孔、虹膜等眼前节组织结构显示于一张图像上,并可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术后角膜前后表面情况和角膜曲率的测定,青光眼患者房角、虹膜、睫状体的观察,抗青光眼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动态变化以及眼外伤患者的眼前节组织结构变化等.AS-OCT检测具有非接触、分辨率高、检测快捷、可定量分析等特点,因此是眼前节组织的检测的有力工具.就AS-OCT技术在眼科的临床应用、优缺点及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眼前节 病理学 诊断技术 眼科
下载PDF
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的运动觉功能检测
17
作者 严厉 顾宝文 +1 位作者 王晖 邓惠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169-170,共2页
目的检测老年黄斑变性(AMD)运动觉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条状视标的运动方法,分别应用绿、蓝视标显示在紫、黄背景上运动,从而分离检查32眼AMD绿、蓝视锥细胞运动觉功能的变化。结果AMD绿、蓝视锥细胞位移阈值分别是1·52±0... 目的检测老年黄斑变性(AMD)运动觉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条状视标的运动方法,分别应用绿、蓝视标显示在紫、黄背景上运动,从而分离检查32眼AMD绿、蓝视锥细胞运动觉功能的变化。结果AMD绿、蓝视锥细胞位移阈值分别是1·52±0·63、1·39±0·62,闪烁阈值分别是0·49±0·40、0·49±0·34,与正常值相比,发生了弥漫性损害。结论运动觉检测是反映AMD视功能变化的一个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运动知觉 诊断技术 眼科 老年人
下载PDF
Cirrus HD-OCT与HRT2测量近视眼视盘参数的一致性评估
18
作者 邱坤良 张日平 +2 位作者 王耿 陆雪辉 张铭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4-749,共6页
背景 近视是常见的眼病且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风险因素.近视眼视盘参数的准确测量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比较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 HD-OCT)和海德堡激光共焦断层扫描仪(HRT2)测量近视眼视盘参数的一致性,并... 背景 近视是常见的眼病且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风险因素.近视眼视盘参数的准确测量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比较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 HD-OCT)和海德堡激光共焦断层扫描仪(HRT2)测量近视眼视盘参数的一致性,并探讨近视患者眼轴长度(AL)与2种仪器测量差值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9-12月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的单纯近视患者150例,每例患者任意选择一眼纳入分析.受检眼均接受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视野检查和眼底检查.根据等效球镜度(SE)将受检眼分为低度近视组(SE≤-3.00 D)、中度近视组(-3.00 D<SE<-6.00 D)和高度近视组(SE≥-6.00D),分别为35、60和55眼.分别采用IOLMaster、Cirrus HD-OCT和HRT2测量受检眼AL和视盘参数,后者包括视盘面积、盘沿面积、视杯容积、杯盘面积比(ACDR)和垂直杯盘比(VCDR),对Cirrus HD-OCT测量的视盘参数进行光学放大效应校正,比较HRT2和校正后的Cirrus HD-OCT视盘参数测量值的一致性;分析AL与2种仪器视盘参数测量差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受检者平均屈光度为(-5.22±2.34)D,平均AL为(25.62±1.10)mm.经光学放大效应矫正后的Cirrus HD-OCT视盘参数值均大于校正前的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高度近视组受检眼经Cirrus HD-OCT测量的视盘面积值明显大于HRT2的测量值(P<0.001),中度近视组HRT2测量的盘沿面积大于Cirrus HD-OCT的测量值(P=0.040),低、中、高度近视组Cirrus HD-OCT测量的ACDR、VCDR和视杯容积值均明显大于HRT2的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Cirrus HD-OCT和HRT2测量的视盘面积的95%一致性范围(LoA)为-0.64~ 0.74 mm2,盘沿面积的95% LoA为-0.74 ~0.62 mm2,均大于0.5;2种仪器测量的视盘面积、盘沿面积、视杯容积的差值与AL均呈微弱正相关(r=0.158、0.148、0.156,均P<0.05);2种仪器测量的ACDR和VCDR差值与AL间均无明显相关性(r=0.012、0.093,均P>0.05).结论 Cirrus HD-OCT测量近视眼视盘参数受光学放大效应的影响,眼轴越长,光学放大效应越明显.Cirrus HD-OCT与HRT2测量的视盘参数一致性较差,临床上2种检测结果不能相互替代,2种仪器测量的差异随着眼轴的增长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诊断技术 近视 视盘/病理 光学相干断层摄影术 共焦显微镜
下载PDF
超声诊断视盘凹陷在评价重症化学性眼外伤手术预后中的价值
19
作者 杨青华 陈兵 +2 位作者 王丽强 李朝辉 黄一飞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188-1190,1219,共4页
目的 评价术前超声诊断视盘凹陷在重症化学伤患者复明手术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因重症化学性眼外伤晚期欲行Boston Ⅰ型人工角膜移植术复明的住院患者共28例(28眼)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进行闪... 目的 评价术前超声诊断视盘凹陷在重症化学伤患者复明手术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因重症化学性眼外伤晚期欲行Boston Ⅰ型人工角膜移植术复明的住院患者共28例(28眼)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和常规B型超声观察视盘凹陷.根据超声下视盘处球壁形态超声诊断结果分为有/无视盘凹陷.所有病例均一期完成Boston Ⅰ型人工角膜移植术.术后两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分析超声诊断视盘凹陷在重症化学伤患者复明手术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28例中,术前超声诊断有视盘凹陷5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例0.05,1例0.1,1例0.12,2例指数/眼前).术前超声诊断无视盘凹陷23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范围为0.1 ~ 0.8(0.5±0.36).结论 术前超声诊断视盘凹陷可以准确判断重症化学性眼外伤患者复明手术预后视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伤 超声检查 诊断技术 眼科 视觉诱发电位 视盘凹陷
下载PDF
运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价干眼患者的泪膜及睑板腺功能 被引量:18
20
作者 诸科璇 谢文加 +1 位作者 应靖璐 姚玉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2-428,共7页
目的:使用Keratograph 5 M眼表综合分析仪测定干眼患者的泪膜功能,并运用睑板腺照相评分系统评估睑板腺功能。方法:选取干眼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72只眼,所有检查者均先后完成以下检查:眼表疾病指数( OSDI )问卷评估眼部症状;Kera... 目的:使用Keratograph 5 M眼表综合分析仪测定干眼患者的泪膜功能,并运用睑板腺照相评分系统评估睑板腺功能。方法:选取干眼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72只眼,所有检查者均先后完成以下检查:眼表疾病指数( OSDI )问卷评估眼部症状;Keratograph 5 M 测量下睑中央泪河高度( TMH )、非侵袭泪膜破裂时间( NIBUT)包括首次NIBUT和平均NIBUT、上下睑板腺红外线照相评分;传统荧光素钠染色方法测量荧光素钠泪膜破裂时间( FBUT)。结果:干眼组OSDI问卷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而TMH、首次NIBUT、平均NIBUT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眼组的睑板腺照相评分总分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上下睑总分与首次NIBUT、平均NIBUT显著相关(r=-0.449、-0.398,均P<0.01),与年龄无相关性(r=0.031,P>0.05)。首次NIBUT、平均NIBUT与FBUT均显著相关(r=0.833、0.727,均P<0.01)。结论:使用Keratograph 5 M眼表综合分析仪能简便、准确、非侵袭性地评价干眼患者的泪膜及睑板腺功能;睑板腺照相评分系统能较全面、客观、简便地评价睑板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病/诊断 诊断技术 眼科/仪器和设备 睑板腺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