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茶嫩芽分割与采摘点定位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化佳 顾寄南 +1 位作者 王梦妮 夏子林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6-252,共7页
为实现茶嫩芽快速识别与采摘点定位,研究一种轻量级深度学习网络实现茶嫩芽分割与采摘点定位。采用MobileNetV2主干网络与空洞卷积相结合,较好地平衡茶嫩芽图像分割速度与精度的矛盾,实现较高分割精度的同时,满足茶嫩芽快速识别的要求,... 为实现茶嫩芽快速识别与采摘点定位,研究一种轻量级深度学习网络实现茶嫩芽分割与采摘点定位。采用MobileNetV2主干网络与空洞卷积相结合,较好地平衡茶嫩芽图像分割速度与精度的矛盾,实现较高分割精度的同时,满足茶嫩芽快速识别的要求,并设计外轮廓扫描与面积阈值过滤相结合的采摘点定位方法。试验表明:所提出的茶嫩芽分割算法在单芽尖及一芽一叶数据集中精度优异,平均交并比mIoU分别达到91.65%和91.36%;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模型复杂度低,参数量仅5.81 M、计算量仅39.78 GFOLPs;在单芽尖、一芽一叶及一芽两叶数据集中各随机抽取200张图片进行采摘点定位验证,定位准确率分别达到90.38%、95.26%和96.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芽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空洞卷积 感受野 采摘定位
下载PDF
四川代表性茶叶仿宋点茶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鄂千慧 任燕 《茶叶通讯》 2024年第3期383-390,共8页
选用四川省蒙顶黄芽、竹叶青、川红工夫、雅安藏茶等4款代表性茶叶探讨仿宋点茶技艺。结果发现,纯净水为适宜点茶水质,茶水比以1∶100(质量g∶体积mL)为宜;竹叶青茶粉粒度为400目时点茶汤花丰富,茶香清鲜浓郁,滋味醇厚甘爽;川红工夫茶... 选用四川省蒙顶黄芽、竹叶青、川红工夫、雅安藏茶等4款代表性茶叶探讨仿宋点茶技艺。结果发现,纯净水为适宜点茶水质,茶水比以1∶100(质量g∶体积mL)为宜;竹叶青茶粉粒度为400目时点茶汤花丰富,茶香清鲜浓郁,滋味醇厚甘爽;川红工夫茶粉粒度300目时点茶沫饽丰富,花果香明显,滋味醇厚鲜爽;蒙顶黄芽茶粉粒度为400目时点茶汤花丰富,甜香浓郁,滋味甘滑爽口;雅安藏茶粉粒度达300目时点茶沫饽丰富,陈香浓郁,滋味醇厚甘滑。试验结果可为传承优秀点茶文化及茶叶的多元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宋 冲泡技艺 蒙顶黄芽 川红工夫 竹叶青 雅安藏
下载PDF
从考古资料看点茶时期的茶瓶
3
作者 丁文慧 胡娟 柴懿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在点茶文化盛行的唐末、宋代和辽金时期,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市井百姓都好茶,斗茶之风随之普及。执壶作为一种盛装液体的器具,有茶壶和酒壶之分。唐宋时期的人们对这种器物因其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叫法:将饮酒用的器物称作注子、酒注;而点... 在点茶文化盛行的唐末、宋代和辽金时期,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市井百姓都好茶,斗茶之风随之普及。执壶作为一种盛装液体的器具,有茶壶和酒壶之分。唐宋时期的人们对这种器物因其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叫法:将饮酒用的器物称作注子、酒注;而点茶的器物称为茶瓶、茶注、汤瓶、罂。而在现代,茶瓶作为点茶备汤之器,时常被混作酒注,将两者区分是研究茶瓶的第一步。唐宋辽金时期的墓葬中有大量备茶题材的壁画,近年来考古发掘多次出土宋金时期的成套茶具,这些材料中的执壶即为茶瓶标准器。本文试图通过对这批材料的列举,对茶瓶的造型特点做简单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壶
下载PDF
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研究
4
作者 钱旭 李戈 《工业设计》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与时俱进。文章通过对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现状的调查,发现数字化传播存在受众局限、信息碎片化和推广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中提出了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与时俱进。文章通过对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现状的调查,发现数字化传播存在受众局限、信息碎片化和推广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中提出了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创新路径,即利用数字平台搭建、动画制作和IP塑造,结合元宇宙概念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数字化技术与点茶文化相结合的多种可能性,从而为非遗点茶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宋代 非遗文化传播
下载PDF
浅论点茶技艺与建盏艺术的结合
5
作者 叶宇 夏星 《江苏陶瓷》 CAS 2024年第5期62-63,共2页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茶器,是茶文化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当时盛行斗茶文化,而建盏又是适合点茶、斗茶的陶瓷作品,因此在一众茶具中脱颖而出。建盏与点茶文化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如此契合的文化属性...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茶器,是茶文化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当时盛行斗茶文化,而建盏又是适合点茶、斗茶的陶瓷作品,因此在一众茶具中脱颖而出。建盏与点茶文化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如此契合的文化属性展现出宋朝文化的风格特点,当时的文人雅士对于文化的欣赏角度以及审美特点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诠释了这一时期的艺术审美特点以及志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艺术 技艺 文化传承
下载PDF
由“点茶三昧须饶汝”探寻汝瓷之源
6
作者 王德新 《理财(经济)》 2024年第11期97-98,共2页
北宋古诗“点茶三昧须饶汝”既是从文献记载中迄今发现的最早关于汝瓷的记载,也是汝瓷作为宫廷御用的依据之一。《景德镇史话》介绍宋朝景德镇瓷业发展情况时,引用了一句北宋古诗“点茶三昧须饶汝”。此句出自宋释德洪《无学点茶乞诗》... 北宋古诗“点茶三昧须饶汝”既是从文献记载中迄今发现的最早关于汝瓷的记载,也是汝瓷作为宫廷御用的依据之一。《景德镇史话》介绍宋朝景德镇瓷业发展情况时,引用了一句北宋古诗“点茶三昧须饶汝”。此句出自宋释德洪《无学点茶乞诗》:政和官焙来何处,雪后晴窗欣共煮。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度。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瓷 三昧 古诗 景德镇
下载PDF
朱熹与中国茶文化:从建盏技艺到点茶之道
7
作者 张娜 《天工》 2024年第8期59-61,共3页
以“点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茶道,与建盏技艺有着极深的渊源,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通过对“点茶”文化和建盏技艺的深入梳理,探讨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以南宋思想家朱熹的理学观点为依托,讨论其思想与中... 以“点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茶道,与建盏技艺有着极深的渊源,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通过对“点茶”文化和建盏技艺的深入梳理,探讨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以南宋思想家朱熹的理学观点为依托,讨论其思想与中国茶文化的相互影响,揭示茶文化在宋代文人生活中的独特地位。通过一系列总结研究,以期让更多人关注和热爱中国茶文化,共同推动茶文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朱熹
下载PDF
基于特征尺寸及局部极值点的茶鲜叶方向识别 被引量:7
8
作者 何雪军 王进 +1 位作者 陆国栋 唐小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3-238,共6页
对粗大茶鲜叶实行梗叶分离,有利于提高成品茶品质,降低能源消耗。梗叶分离的关键在于茶梗与叶柄的识别。通过倾斜滑槽限定茶鲜叶的方位,将其转换为两方向判别问题。首先将茶鲜叶划分为长梗和短梗,对长梗茶鲜叶,提出基于特征尺寸的识别方... 对粗大茶鲜叶实行梗叶分离,有利于提高成品茶品质,降低能源消耗。梗叶分离的关键在于茶梗与叶柄的识别。通过倾斜滑槽限定茶鲜叶的方位,将其转换为两方向判别问题。首先将茶鲜叶划分为长梗和短梗,对长梗茶鲜叶,提出基于特征尺寸的识别方法,特征尺寸大的一方判为叶尖;对短梗茶鲜叶,提出基于轮廓线局部极值点的识别方法,局部极值点多的一方判为叶尖。通过对168幅随机获取的图像及1幅背景图像的处理表明,茶鲜叶的方向识别率达93.3%。每根茶鲜叶的平均处理时间为17.8 ms,能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叶 特征尺寸 局部极值 方向识别
下载PDF
红点唇瓢虫对茶棍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7
9
作者 高宇 边磊 +2 位作者 孙晓玲 蔡晓明 陈宗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9-170,共2页
为了明确红点唇瓢虫对茶棍蓟马的捕食能力,在室内测定红点唇瓢虫的捕食作用以及密度和种内干扰对其捕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点唇瓢虫对茶棍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方程,回归模型为Na=0.606 2N/(1+0.027N);对大豆蚜的捕食... 为了明确红点唇瓢虫对茶棍蓟马的捕食能力,在室内测定红点唇瓢虫的捕食作用以及密度和种内干扰对其捕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点唇瓢虫对茶棍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方程,回归模型为Na=0.606 2N/(1+0.027N);对大豆蚜的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制约,平均捕食量随自身密度增大而减少,回归模型为A=13.528 4P^(-0.3217);红点唇瓢虫成虫之间存在种内干扰,干扰反应回归模型为E=74.7P-1.7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瓢虫 棍蓟马 捕食功能反应 种内干扰
下载PDF
茶典籍翻译障碍点的互文性解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姜欣 刘晓雪 王冰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1-296,共6页
关键词 典籍 翻译 障碍 解析 文化系统 跨文化交流 审美心理
下载PDF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云南茶马古道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建峰 张洁 王桂玉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81-86,共6页
"点——轴系统"理论对于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历史古道是旅游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以云南省茶马古道为例,在分析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沿线旅游中心地的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以"点——轴系统"... "点——轴系统"理论对于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历史古道是旅游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以云南省茶马古道为例,在分析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沿线旅游中心地的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云南省茶马古道旅游发展的点——轴开发结构,力求优化其旅游空间结构,实现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系统 马古道 历史古道
下载PDF
灰茶尺蠖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俊华 尹健 +2 位作者 尹新明 史洪中 郭世保 《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1278-1282,共5页
为害虫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对茶尺蠖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灰茶尺蠖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差异显著。其中,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低。幼虫不同发育阶段... 为害虫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对茶尺蠖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灰茶尺蠖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差异显著。其中,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低。幼虫不同发育阶段冷却点平均值由低到高依次为:一龄幼虫、二龄幼虫、三龄幼虫、预蛹、四龄幼虫、五龄幼虫,分别为-12.88℃、-12.85℃、-8.05℃、-7.12℃、-6.33℃、-6.19℃。灰茶尺蠖不同发育阶段的结冰点平均值由低到高依次是卵、一龄幼虫、二龄幼虫、三龄幼虫、预蛹、四龄幼虫、五龄幼虫、蛹,分别是-24.01℃、-11.96℃、-10.34℃、-3.17℃、-2.29℃、-2.2℃、-1.92℃、-1.84℃。卵、一龄幼虫和二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都比较低,是灰茶尺蠖理想的越冬虫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蠖 过冷却 发育阶段
下载PDF
基于《大观茶论》点茶法的器物选择原理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海燕 张嘉琦 王秀萍 《福建茶叶》 2018年第5期10-11,共2页
点茶法是宋代烹茶的主要方式,北宋宋徽宗亲撰的《大观茶论》是记述点茶技法的经典茶著。基于此茶书的解读,并结合当代恢复、创新的径山抹茶的冲饮方法,通过不同茶品、不同茶碗和不同击拂器具的点茶法单因素试验,初步探究点茶法的原料和... 点茶法是宋代烹茶的主要方式,北宋宋徽宗亲撰的《大观茶论》是记述点茶技法的经典茶著。基于此茶书的解读,并结合当代恢复、创新的径山抹茶的冲饮方法,通过不同茶品、不同茶碗和不同击拂器具的点茶法单因素试验,初步探究点茶法的原料和器具选择原理,结果表明:相比于红茶和绿茶,黑茶超微茶粉更适合作为点茶原料;在建盏中进行点茶操作优于白瓷碗和木碗;八十本立茶筅比和果子竹刷、32穗长柄茶筅更适宜作为专用的击拂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观 宋代
下载PDF
北宋的“煎点汤茶药” 被引量:2
14
作者 伊永文 《农业考古》 1991年第4期213-214,163,共3页
天刚蒙蒙亮,时交五更。在北宋首都东京城里,街头巷尾便传来"煎点汤茶药"的叫卖了……(参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天晓诸人入市》)人们不禁要问:"汤茶药"如何"煎点"?"茶"怎么与"汤&qu... 天刚蒙蒙亮,时交五更。在北宋首都东京城里,街头巷尾便传来"煎点汤茶药"的叫卖了……(参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天晓诸人入市》)人们不禁要问:"汤茶药"如何"煎点"?"茶"怎么与"汤"、"药"联系一体?依我的研究,"煎点汤茶药",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饮品,它们实出一脉,功效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二陈汤 东京城 宋代 功效 汤药 小说家 客人 叶水
下载PDF
以茶体验为旅游经济培养点的实施思路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丽娟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3,共2页
茶体验的旅游模式,在我国刚刚起步,这种旅游模式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以茶文化、茶艺、茶道精神为内容的旅游形势,对于扩大旅游内需,提升区域文化与经济水平,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以采茶体验为旅游经济培养点的实施思路进行... 茶体验的旅游模式,在我国刚刚起步,这种旅游模式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以茶文化、茶艺、茶道精神为内容的旅游形势,对于扩大旅游内需,提升区域文化与经济水平,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以采茶体验为旅游经济培养点的实施思路进行几点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 旅游经济培养 实施思路
下载PDF
中国茶叶博物馆“宋代点茶”表演亮相中日韩三国茶艺交流 被引量:1
16
作者 乐素娜 《茶叶》 2010年第4期207-20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叶博物馆 中国 交流 表演 宋代 日本 文化
下载PDF
谈谈新世纪广西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意见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跃新 林朝赐 《广西农学报》 2003年第6期41-43,33,共4页
关键词 业可持续发展 叶生产技术 广西 叶市场 叶集散地 农产品市场 绿 意见 文化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创新与发展研究——以宋代点茶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倩 李宁馨 石宝岩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9期131-133,共3页
宋代点茶在中国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历史渊源与当代努力,宋代点茶已列入镇江市润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通过对宋代点茶的传承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由于受众少、点茶粉难获取、点茶课程宣传力度小等问题,使得点茶的传承与发... 宋代点茶在中国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历史渊源与当代努力,宋代点茶已列入镇江市润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通过对宋代点茶的传承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由于受众少、点茶粉难获取、点茶课程宣传力度小等问题,使得点茶的传承与发展遭遇瓶颈。建议增强“非遗+”观念并灵活运用数字化技术、有效衔接网络媒体平台、加大政策扶持等,从而促进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进行有效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承 宋代 非遗+
下载PDF
基于互文性角度的传统茶学典籍翻译障碍点分析
19
作者 李燕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6-327,共2页
从"互文性"角度出发对我国传统茶学经典著作进行翻译,有利于将我国几千年茶文化的内部成分、价值构成等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文化体系,向世界展示出一种全新的价值形象。翻译理论中的"互文性"内涵包括这样几点:互文... 从"互文性"角度出发对我国传统茶学经典著作进行翻译,有利于将我国几千年茶文化的内部成分、价值构成等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文化体系,向世界展示出一种全新的价值形象。翻译理论中的"互文性"内涵包括这样几点:互文性的本质是寻求一种文本的知识网络;互文性翻译的重心是强调对文本所处特殊语境的展现;互文性翻译的重要原则是"引用"。互文性角度下我国传统茶学典籍翻译的主要障碍点包括茶文化价值整合的障碍、茶学专业词汇表达统一的障碍、语法结构呈现的障碍、援引典故方面的"文化贫乏"障碍、互文性下的中华语言美感之丧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传统学典籍 翻译障碍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藤茶黄酮类成分体内潜在作用靶点及可能干预疾病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晓媛 李洪祥 +4 位作者 马培 宋颜君 高宇 许利嘉 肖培根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1期62-72,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藤茶黄酮类成分体内的潜在作用靶点及可能干预的疾病。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建立藤茶化学成分数据库,运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筛选藤茶中黄酮类成分;采用PubChem数据库收集藤茶黄酮类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藤茶黄酮类成分体内的潜在作用靶点及可能干预的疾病。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建立藤茶化学成分数据库,运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筛选藤茶中黄酮类成分;采用PubChem数据库收集藤茶黄酮类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疾病类型、生物过程、通路进行富集分析;运用Cyoscape 3.6.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预测藤茶黄酮类成分可能干预的疾病。结果:建立藤茶化学成分数据库,收集到136种化合物,运用ADME最终筛选到8个黄酮类成分,对应430个潜在作用靶点。对藤茶黄酮类成分体内潜在的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其潜在作用靶点涉及调节蛋白激酶活性、氧化应激、炎症等信号通路等。“成分-靶点”“靶点-疾病”等网络图显示,肿瘤坏死因子(TNF)、前列腺素内环氧化物合成酶2(PTGS2)、白细胞介素-1β(IL-1β)、雌激素受体1(ESR1)、蛋白激酶B1(AKT1)、肿瘤蛋白P53(TP53)为藤茶黄酮类成分发挥作用的主要靶点蛋白。结论:藤茶黄酮类成分协同发挥药理作用,体现出藤茶“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可能对肿瘤、神经精神类疾病、肝损伤、代谢类疾病有干预作用。同时发现藤茶对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精神类疾病的作用研究较少,值得深入研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作用靶 干预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