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卫气营血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被引量:1
1
作者 杜燕 茆春阳 +2 位作者 周波 牛阳 张常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2期42-45,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属中医“疫病”范畴,以发热、干咳、乏力、肌痛为主要症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人群普遍易感。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叶天士《温病条辨》的卫气营血辨证较为契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属中医“疫病”范畴,以发热、干咳、乏力、肌痛为主要症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人群普遍易感。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叶天士《温病条辨》的卫气营血辨证较为契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符合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因此,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为依据,探讨COVID-19的传变规律,并结合卫气营血辨证,防治疾病的进一步传变,强化中医治未病思想,为临床中COVID-19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气营血 辨证论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病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温病古籍大头瘟辨治规律
2
作者 郑丹平 张华敏 +6 位作者 刘思鸿 张磊 张宇 石嘉恒 贾紫涵 牛琪锴 佟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温病古籍大头瘟辨治规律。方法检索温病古籍知识库,以古代温病文献作为数据来源,运用数理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大头瘟病因、病位、证候、治法、方药。结果纳入大头瘟温病文献191条,涉及古籍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温病古籍大头瘟辨治规律。方法检索温病古籍知识库,以古代温病文献作为数据来源,运用数理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大头瘟病因、病位、证候、治法、方药。结果纳入大头瘟温病文献191条,涉及古籍31部,包含《温毒病论》《治疫全书》等;大头瘟病因以热邪、毒邪、风邪、温邪、时气为主,病位多见阳明、少阳、太阳、里、心、肺、经络;根据症状可分为气血两燔证、邪留气分、邪热阻络、少阳经证、阳明经证、卫分证候六类,治法以清热、清解、外用、针刺为主;共纳入方剂38首、中药118味,以清热剂、解表剂、开窍剂和外用剂为主,甘草、黄芩、连翘、桔梗、玄参、黄连等出现频次较高。关联规则结果显示,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玄参-连翘,僵蚕、板蓝根、桔梗、牛蒡子、玄参、连翘等同时出现的频次较高,与普济消毒饮组成较吻合。结论大头瘟以风热时毒为主因,“疠气”为因需重视;病位在头,邪多留于肺胃;其证候取决于头部发病部位,伴见全身其他症状;治疗多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用药配伍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具有大头瘟治疗特色;普济消毒饮及其加减方是治疗大头瘟的要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头瘟 温病古籍知识库 辨证论治 中医古籍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从《伤寒论》少阴篇讨论阳虚阴盛证辨治规律
3
作者 陈寅清 韩世盛 王怡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24-327,331,共5页
[目的]讨论《伤寒论》中阳虚阴盛证的病势、层次、治法及用药规律,探究并扩充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后世医家的医论,明确阳虚阴盛证的病机及证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阐释阳虚阴盛证的机制;分析少阴篇中各版本条文... [目的]讨论《伤寒论》中阳虚阴盛证的病势、层次、治法及用药规律,探究并扩充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后世医家的医论,明确阳虚阴盛证的病机及证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阐释阳虚阴盛证的机制;分析少阴篇中各版本条文的差异,论述病位、邪气性质、胃气、津液的不同,治法、主方、配伍的变化,归纳在少阴篇中隐含的辨治规律。[结果]阳虚阴盛证的辨治原则是“保胃气、存津液”,可将其细分为太阴湿土病、少阴君火病、厥阴风木病。细致的望闻问切,并结合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基础能精确辨阳虚阴盛证。少阴为三阴枢机,少阴篇结构完整,能动态反映少阴发病、两阴合病或并病、三阴合病的相互变化过程。由条文可发现,病位由表入里,治法有灸焫、温经、温阳、通阳之别;病情由轻而重、痰饮有无,治法有散寒、散饮、利水之别;津液损伤程度不同,治法有救逆、救阴之别。[结论]从病理生理角度,能阐释中医主症的变化机制。辨治阳虚阴盛证时,应根据病位、邪气性质、胃气、津液择取方药,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对于其他证候的辨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虚阴盛证 少阴 辨治规律 伤寒论 浙派中医 经方 各家学说
下载PDF
经方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姜彧 张恺 +1 位作者 孙磊涛 沈敏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5-40,45,共7页
[目的]基于《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及经方使用特点,归纳恶性肿瘤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六经辨证”这一疾病分类方式进行分析,将恶性肿瘤起病、进退、转归的过程动态化。探讨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未变先防,既病... [目的]基于《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及经方使用特点,归纳恶性肿瘤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六经辨证”这一疾病分类方式进行分析,将恶性肿瘤起病、进退、转归的过程动态化。探讨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未变先防,既病防变”的可能性。同时列举了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不良反应的治疗策略,根据疾病临床特点和文献研究,整理归纳经方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现代应用。[结果]六经辨证作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定位方式,能提示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病情的深浅、正邪斗争的状态,为恶性肿瘤形成因机、病位转归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借鉴。经方具有临床普遍的适用性,加减法的规范性,以及抗肿瘤治疗中全程可参与性,体现了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潜在优势。经方在癌性发热、癌性疼痛、放射性炎症、神经损伤、消化道反应等方面有对症治疗的实用价值。[结论]经方的运用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全程、整体、灵活的特点,经方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经方 六经辨证 临床经验 恶性肿瘤 治疗
下载PDF
从温病血分清、散、养之法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勇 袁雪梅 +3 位作者 杨孝余 申敏 马武开 姚血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2期25-28,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到身体的多个器官组织,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在临床中一般采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等来进行治疗。近年来,中医药在该病治疗上疗效显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所关注。根据系统性红斑...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到身体的多个器官组织,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在临床中一般采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等来进行治疗。近年来,中医药在该病治疗上疗效显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所关注。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其属于中医“阴阳毒”“红蝴蝶疮”等范畴。文章以中医古籍及相关文献、临床研究为基础,认为温病血分清、散、养之法在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机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温病学说 血分辨证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探讨从半表半里论治前列腺疾病
6
作者 杨世幸 徐磊 +2 位作者 罗莉萍 杨有杰 秦国政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6期77-81,共5页
前列腺疾病是男科常见病,病机复杂,症状复杂,病程迁延,常发展为慢性。当前中医对前列腺疾病治疗,多采用脏腑辨证、病因辨证方法,理论完善,收效颇丰,但以六经辨证论治者少,未见系统论述。从半表半里论治前列腺疾病是在《伤寒论》六经辨... 前列腺疾病是男科常见病,病机复杂,症状复杂,病程迁延,常发展为慢性。当前中医对前列腺疾病治疗,多采用脏腑辨证、病因辨证方法,理论完善,收效颇丰,但以六经辨证论治者少,未见系统论述。从半表半里论治前列腺疾病是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基础上,融合八纲辨证,分别从半表半里的阳证、阴证、瘀血、水饮、气滞5个方面的诊治进行探讨,并简要论述半表半里用药的一般规律,从而为前列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半表半里 前列腺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人体系统的疫病病证结合诊疗模式研究与实践
7
作者 王烨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1,共5页
中医传统疫病辨证方法均以“藏象辨证”作为理论基石,但“藏象辨证”理论具有模糊性、抽象性等特点,不利于当前疫病诊疗体系的发展。在针对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的防治中,在“藏象辨证”基础之上,归纳总结出基于人体系统的疫病病证结合诊... 中医传统疫病辨证方法均以“藏象辨证”作为理论基石,但“藏象辨证”理论具有模糊性、抽象性等特点,不利于当前疫病诊疗体系的发展。在针对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的防治中,在“藏象辨证”基础之上,归纳总结出基于人体系统的疫病病证结合诊疗模式。该模式理论基础包括人体解剖学、藏象学说、药物归经理论,以及现代人体系统理论。原则与方法:病证合参,确定病所;病证合治,系统用药;病证合估,评定疗效。特色与优势:唯物论与辩证法、整体与局部、辨病与辨证、定性与定位、抽象与具象相结合。以疫病诊疗实践为例,阐释该模式的运用过程。该模式的构建促进了对中医和现代医学发展有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象辨证 人体系统 诊疗体系 疫病 病证结合
下载PDF
吴佩衡疫病辨治思想浅析
8
作者 向阳 张敏 曾楚华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为探寻吴佩衡疫病防治思想,本研究以吴佩衡所撰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瘟疫辨治思路与用药特点,发现吴佩衡疫病辨治思路有“洞达阴阳,精辨寒热”“羽翼伤寒,崇尚经方”“明辨疠气,输转膜原”“注重配伍,善用主帅”等特点;临床善于活用吴又... 为探寻吴佩衡疫病防治思想,本研究以吴佩衡所撰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瘟疫辨治思路与用药特点,发现吴佩衡疫病辨治思路有“洞达阴阳,精辨寒热”“羽翼伤寒,崇尚经方”“明辨疠气,输转膜原”“注重配伍,善用主帅”等特点;临床善于活用吴又可达原饮与仲景白虎汤、大小承气汤、生脉散等经典方剂;常以主帅中药石膏、大黄、芒硝、黄连灵活配伍治疗各阶段疫病。吴佩衡以《黄帝内经》阴阳理论、仲景伤寒六经气化思想、吴又可疫病辨治体系为指导,为疫病的有效辨治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佩衡 疫病 滇南医学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温阳法探讨眩晕的辨治思路
9
作者 罗刘军 陈兰 梁潇月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8期24-27,共4页
眩晕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其中有因阳虚所致者,人体阳虚可导致水饮、痰湿、瘀血等病理变化发生,进而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其上可促使脑组织能量代谢发生障碍,脑失所养,故易发眩晕。而最早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中就明确提出了因阳... 眩晕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其中有因阳虚所致者,人体阳虚可导致水饮、痰湿、瘀血等病理变化发生,进而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其上可促使脑组织能量代谢发生障碍,脑失所养,故易发眩晕。而最早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中就明确提出了因阳虚所致眩晕的相关论述及具体方药,因此,文章主要就阳虚与眩晕的发病及《伤寒论》相关条文中运用温阳法治疗眩晕进行总结,进而对温阳法辨治眩晕进行探讨,以拓宽临床治疗眩晕的辨治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温阳法 眩晕 辨证论治 临床思路
下载PDF
基于“治中焦如衡”的半夏泻心汤在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臧镭镭 于清茜 +2 位作者 王若冲 梁垚 张越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6期128-131,共4页
清代著名温病学医家吴鞠通提出了“治中焦如衡”的理论,目前这一理论已成为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在治法上寒热同调、燥湿相济、升降相用、虚实相兼以宣畅气机,... 清代著名温病学医家吴鞠通提出了“治中焦如衡”的理论,目前这一理论已成为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在治法上寒热同调、燥湿相济、升降相用、虚实相兼以宣畅气机,和调脾胃,巧妙地诠释了“治中焦如衡”的思想。基于“治中焦如衡”理论,梳理其理论渊源,并通过半夏泻心汤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组方用药、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进而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系病证 治中焦如衡 半夏泻心汤 温病条辨 寒热错杂
下载PDF
基于吴鞠通《温病条辨》理论思想探析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王兵 钟发明 +2 位作者 付文红 熊朋朋 吴睿清 《中国当代医药》 2023年第36期133-136,共4页
目的 基于吴鞠通《温病条辨》理论思想探析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骨科术后阴虚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对上述患者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 目的 基于吴鞠通《温病条辨》理论思想探析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骨科术后阴虚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对上述患者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治疗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给予青蒿鳖甲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退热起效时间、退热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5 d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退热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退热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治疗组失眠多梦、心烦盗汗、五心发热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温病条辨》 中医理论思想 青蒿鳖甲汤 阴虚发热
下载PDF
基于温病理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践与再认识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思超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10期1021-1028,1061,共9页
从温病学理论出发,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的临床实践,系统探讨该病的中医病名、发病类型、病因属性、病机变化、辨证方法、治则治法、方药运用等。认为该病属于温病中的温疫病,其病因属性为湿热疫戾之气。邪气从口鼻或皮毛而入,在人... 从温病学理论出发,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的临床实践,系统探讨该病的中医病名、发病类型、病因属性、病机变化、辨证方法、治则治法、方药运用等。认为该病属于温病中的温疫病,其病因属性为湿热疫戾之气。邪气从口鼻或皮毛而入,在人体正气亏虚时,伏藏于肺脾,可按伏气温病认识和治疗。湿热疫戾之气可自发于里,也可由外邪引动,并长期停留气分,形成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证。湿热弥漫,可出现心、脑、舌、鼻、耳等上窍被蒙表现。病变过程或后期,根据湿与热的程度,既可伤阴亦可伤阳。涉及脏腑主要是肺、脾、心、肾。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虚、瘀。基本治则是祛邪扶正、透邪外出,并根据湿热轻重及外邪性质确立不同治法和选方用药。例举本病不同阶段常见的发热、咳嗽、疲劳、失眠验案,并分析证治思路及体会以佐前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温病理论 湿热疫 伏气温病 卫气营血辨证 祛邪扶正 透邪外出
下载PDF
《伤寒论》变证论治
13
作者 张玥 符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2期55-58,共4页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伤寒论》首创的辨证理论体系,是根据外感病发生发展、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而创立的辨证方法。六经辨证临床应用广泛,张仲景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根据邪之所在的部位、寒热表现的趋势以及邪...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伤寒论》首创的辨证理论体系,是根据外感病发生发展、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而创立的辨证方法。六经辨证临床应用广泛,张仲景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根据邪之所在的部位、寒热表现的趋势以及邪正交争的盛衰,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疾病的发展传变可以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循经“传”,也有越经“变”证。文章介绍临床并不常见的变证论治一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变证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伤寒论》病名和辨病论治特点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鉴宸 杨凤 +3 位作者 张瑶 付兴 刘明宇 陶晓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2,共3页
《伤寒论》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名篇形成了独特的疾病命名体系和丰富的辨病论治内容,其中有较多以病因、病机、症状等命名的情况,直观明了地指出疾病关键,在当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张仲景首创六经病名建立新病名框架,将各种疾病归于... 《伤寒论》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名篇形成了独特的疾病命名体系和丰富的辨病论治内容,其中有较多以病因、病机、症状等命名的情况,直观明了地指出疾病关键,在当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张仲景首创六经病名建立新病名框架,将各种疾病归于六经之下,欲将疾病命名逐步规范化。《伤寒论》疾病的命名思想也指导着辨病论治,先辨六经病、霍乱、阴阳易、劳复等病名,把握疾病整体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合病、并病、类似疾病和已传变疾病进行鉴别,最后制定详细的诊疗方法,体现了精细化、实用性、规范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病名 辨病论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银翘散“异病同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汤雯 许勇 尚莉丽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83-91,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究银翘散“异病同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children,AURIC)及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in children,VMC)的共同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及...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究银翘散“异病同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children,AURIC)及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in children,VMC)的共同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筛选银翘散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分别筛选AURIC和VMC的相关靶点,获取银翘散与AURIC、VMC三者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银翘散—成分—靶点”网络,分析重点活性成分;使用STRING数据库通过构建交集靶点的PPI网络以分析核心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Tools软件对核心靶点及主要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银翘散129个活性成分,264个作用靶点;银翘散与AURIC、VMC共119个交集靶点;银翘散—成分—靶点网络的构建得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柚皮素、豆甾醇为排名前5的主要成分;PPI网络构建后得出STAT3、RELA、TNF、MAPK3、AKT1为排名前5的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获得生物过程533条、细胞组成57条、分子功能94条,其中涉及基因表达的调控、凋亡过程的调控、激素的调控、代谢产物的调控、变老、对外来刺激的反应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144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重点活性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银翘散主要通过STAT3、RELA、TNF、MAPK3、AKT1等靶点,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柚皮素、豆甾醇等主要活性成分和癌症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IL-17信号通路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途径对AURIC、VMC发挥“异病同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银翘散 温病条辨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异病同治
下载PDF
基于寒热错杂理论探析恶性肿瘤病机及其经方辨治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书亚 陈舒怡 舒琦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204-1208,共5页
[目的]基于阴阳失衡、寒热错杂理论,探究恶性肿瘤病机、证治分型及经方治疗。[方法]通过查阅古籍文献,溯源“寒热错杂”理论,探究恶性肿瘤寒热错杂病因病机的演化过程,并汇通中西,充分认识西医抗肿瘤多元治疗进一步对机体阴阳、寒热平... [目的]基于阴阳失衡、寒热错杂理论,探究恶性肿瘤病机、证治分型及经方治疗。[方法]通过查阅古籍文献,溯源“寒热错杂”理论,探究恶性肿瘤寒热错杂病因病机的演化过程,并汇通中西,充分认识西医抗肿瘤多元治疗进一步对机体阴阳、寒热平衡的影响,以《伤寒论》为指导,运用八纲及脏腑辨证探讨其经方论治,并以临床验案佐证。[结果]恶性肿瘤病机冗杂,临床表现多具有矛盾性和寒热错杂的特点,辨治颇为棘手,阴阳失衡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本源,从阴阳、寒热失调认识并辨治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伤寒论》开寒热错杂辨证论治之先河,通过参悟仲景思想,认为治疗上可从清肺温脾、清肝温肾、清温中焦、清肠温肾等立法,代表经方包括麻黄升麻汤、乌梅丸、半夏泻心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等。所附肺癌放疗后放射性皮炎验案,其证型归属于脾阳亏虚夹痰热蕴肺之证,治以上清肺热,下温脾寒,方予麻黄升麻汤加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阴阳失衡、寒热错杂是恶性肿瘤的关键病机及临床表现,临证中常运用经方治以寒温并用、平调阴阳,患者多有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病机 阴阳失衡 寒热错杂 辨证论治 《伤寒论》经方
下载PDF
单兆伟基于温病学说从气血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玥 徐艺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5期144-146,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多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难治性疾病。单兆伟教授认为该病活动期多为热毒炽盛伤及气分,阻滞肠腑,致气机不通,伤及营血,熏灼肠络,血败肉腐成脓疡,进而可见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单教授基于温病学说从气... 溃疡性结肠炎多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难治性疾病。单兆伟教授认为该病活动期多为热毒炽盛伤及气分,阻滞肠腑,致气机不通,伤及营血,熏灼肠络,血败肉腐成脓疡,进而可见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单教授基于温病学说从气血角度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提出了“气血双清”的治疗原则。气血双清法原见于治疗温热疫毒之法,施以清热泻火凉血之品以清透气分表里之热毒,通泄三焦之火邪。此法与血热作祟所致的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病机相吻合,临床遣以古方白头翁汤加减,以达清气化湿、凉血止痢之功,依据肝郁脾虚、脾肾亏虚等不同的兼夹证候随证加减,疗效显著。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迁延,后期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疗上还应注重调达肝气、温肾健脾,故临证辨治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加以创新,不局限于固有思维,异病同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能开拓思路,治则治法不是固定不变的,面对古方更应活学活用,顺应疾病谱的变化,结合经典古方今用,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文章另附验案1则,对单兆伟教授经验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温病学说 气血辨治
下载PDF
浅析《伤寒论》误治之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帆 关玉龙 +1 位作者 周芳 李智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25-28,共4页
溯及《伤寒论》原文,临证不明表里、虚实、寒热、病位、病邪、病势等,治失其法,导致火邪炽盛,伤津耗液,或误治伤正,阳气亏虚,或正虚邪陷,虚实夹杂等,酿成动血、谵语、烦躁、惊狂、发黄、奔豚、心悸、中虚、痞满、结胸、不寐、下利、便... 溯及《伤寒论》原文,临证不明表里、虚实、寒热、病位、病邪、病势等,治失其法,导致火邪炽盛,伤津耗液,或误治伤正,阳气亏虚,或正虚邪陷,虚实夹杂等,酿成动血、谵语、烦躁、惊狂、发黄、奔豚、心悸、中虚、痞满、结胸、不寐、下利、便难、发喘之变。该篇从条文出发,探析误治的原因和条件及误治对疾病传变和人体正气的影响,究极误治之病因病机,强调不论何种变证,辨证论治贯穿治疗始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误治 变证 辨证论治 张仲景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辨证在IgA肾病诊治中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梅秀 李丽琦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5期615-618,共4页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在《黄帝内经》六经理论及脏象、经络两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得来的,是中医的鼻祖。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在IgA肾病诊治中应用价值。IgA肾病又称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常见,其整个发病...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在《黄帝内经》六经理论及脏象、经络两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得来的,是中医的鼻祖。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在IgA肾病诊治中应用价值。IgA肾病又称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常见,其整个发病过程可视为从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转变为三阴经(太阴、少阴及厥阴)。IgA肾病在各经为病,脉症特点并不相同,因此IgA肾病采用六经辨证为指导,判断病情,能够有效防治IgA肾病,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伤寒论》 六经辨证 诊治 三阳经 三阴经
下载PDF
从《伤寒论》原文谈痞证的辨证论治思想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金良 孙少敏 +2 位作者 李国华 谢明明 吕新亮 《四川中医》 2023年第9期23-26,共4页
以《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49-165条痞证相关原文为核心,联系前后及《金匮要略》相关条文,探讨仲景以显隐、补充、对比、鉴别之法论述痞证,行水火、三焦、五脏、六经、八纲辨证论治之精深。
关键词 伤寒论 原文 条文 痞证 辨证论治 金匮要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