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发性牙根纵裂诊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徐海明 齐斌 卢志山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8期646-652,共7页
牙根纵裂是一种源自牙根的纵向裂纹,可发生在活髓牙和根管治疗后牙齿,是病因复杂、预后较差的牙体硬组织疾病。发生于牙髓治疗后的牙根纵裂称为继发性牙根纵裂(secondary 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对SVRF的诊断,应结合临床体征(如... 牙根纵裂是一种源自牙根的纵向裂纹,可发生在活髓牙和根管治疗后牙齿,是病因复杂、预后较差的牙体硬组织疾病。发生于牙髓治疗后的牙根纵裂称为继发性牙根纵裂(secondary 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对SVRF的诊断,应结合临床体征(如疼痛、肿胀、牙齿松动、位于牙龈边缘附近的窦道和深而窄的孤立牙周袋)和根尖片(如牙周膜增宽、垂直骨丧失和根周骨丧失、根周“晕圈状”或“J”形的透射影)进行综合判断。对疑似牙根纵裂的牙齿,应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等三维影像学辅助诊断,如CBCT显示牙根上的折裂线以及颊侧或舌侧骨板缺损;优化设置CBCT参数,如选用小视野CBCT、增强染料辅助的应用、使用金属伪影还原工具(metal artifact reduction,MAR)等方法提高CBCT诊断SVRF的精确度。使用多种影像技术可对不同宽度的裂纹进行检测,如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表现为异常的高强度信号;使用数字减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radiography,DSR)进行图像处理后出现的黑色线状区域;不同宽度的裂纹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可表现为高亮度线或暗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诊断技术和预测模型也是SVRF诊断的辅助手段。通过各种无创手段仍然无法确诊的SVRF病例,可通过根管内直视和翻瓣手术中直视发现SV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牙根纵裂 锥形束CT 核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技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金属伪影还原工具 人工智能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数字X线摄影与磁共振对腰椎小关节疾病的诊断准确度对比
2
作者 黄军明 杨丽 陈秋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 对比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CT)、数字X线摄影(DR)与磁共振(MR)对腰椎小关节疾病的诊断准确度。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7例腰腿疼痛高度疑似腰椎小关节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DR... 目的 对比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CT)、数字X线摄影(DR)与磁共振(MR)对腰椎小关节疾病的诊断准确度。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7例腰腿疼痛高度疑似腰椎小关节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DR与MR诊断,以临床综合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3种不同方式对腰椎小关节疾病的诊断结果,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最后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多层螺旋CT、DR与MR对腰椎小关节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多层螺旋CT、DR与MR对不同关节病损诊断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关于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囊肿胀、滑膜囊肿、软骨退变、关节间隙变窄诊断率较高,多层螺旋CT关于关节面增生、关节囊钙化、关节脱位、关节间隙真空诊断率较高;127例患者通过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腰椎小关节疾病者共90例,多层螺旋CT、DR、MR及联合诊断确诊例数分别为62例、54例、78例及86例;不同诊断方式对腰椎小关节疾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从高到低分别为联合诊断(95.6%、97.3%、86.1%)、MR(86.7%、81.1%、85.0%)、多层螺旋CT(68.6%、67.6%、68.5%)、DR(60.0%、48.6%、56.7%)。结论多层螺旋CT、DR与MR对于腰椎小关节疾病均具有重要诊断参考价值,虽然MR诊断准确度高于多层螺旋CT、DR,但依然存在漏诊与误诊情况,临床可考虑将三者结合诊断腰椎小关节病变,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探头的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数字X线摄影 腰椎小关节疾病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数字化X射线摄影与SPECT核素骨显像联合诊断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价值
3
作者 郝学伟 武富明 +1 位作者 苏敬阳 于海泉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X射线摄影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核素骨显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数字化X射线摄影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核素骨显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数字化X射线摄影联合SPECT核素骨显像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数字化X射线摄影进行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经影像学检测,观察组35例患者中确诊31例(占88.6%),对照组35例患者中确诊24例(占68.6%),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8,P<0.05)。术前经影像诊断,观察组诊断的骨折块数为(3.57±0.50)块,对照组诊断的骨折块数为(2.67±0.40)块,观察组骨折诊断块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15,P<0.05);观察组中骨质连续性5例,非连续性30例,对照组中骨质稳定性13例,非稳定性22例,观察组更接近术中骨质连续性和稳定性,两组连续性和稳定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57、4.644,P<0.05)。结论:数字化X射线摄影联合SPECT核素骨显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数字化X射线摄影 SPECT核素骨显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数字断层融合摄影技术在腕舟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王浩东 代承忠 +1 位作者 罗铧 吴海燕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摄影(DTS)技术在腕舟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30例临床怀疑腕舟骨骨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普通DR、DTS及CT检查,以CT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普通DR与DTS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DTS对腕舟骨骨... 目的: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摄影(DTS)技术在腕舟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30例临床怀疑腕舟骨骨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普通DR、DTS及CT检查,以CT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普通DR与DTS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DTS对腕舟骨骨折的诊断符合率为86.67%(26/30),显著高于普通DR(56.67%,1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S检查对腕舟骨骨折的诊断敏感度为88.89%,显著高于普通DR(敏感度为59.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S检查对腕舟骨骨折的诊断特异度为66.67%,普通DR为33.33%,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S对腕舟骨骨折的诊断效能高于普通DR,能清晰显示骨折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骨折 数字断层融合摄影 DR摄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低剂量胸部CT与DR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静 阮永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比较低剂量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进入本院接受诊疗的60例肺癌疑似患者,均接受低剂量胸部CT、DR诊断。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低剂量胸部CT、DR的结节... 目的比较低剂量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进入本院接受诊疗的60例肺癌疑似患者,均接受低剂量胸部CT、DR诊断。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低剂量胸部CT、DR的结节检出结果及其诊断肺癌的效能。结果病理结果显示,60例肺癌疑似患者中,有50例确诊为肺癌。低剂量胸部CT检出48个结节,DR检出37个结节,低剂量胸部CT对最大直径≤5、6~10 mm结节的检出率高于D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胸部CT诊断肺癌的符合率高于D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胸部C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高于D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R技术相比,低剂量胸部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可提升结节检出率、诊断效能,为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低剂量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与数字化X线摄影在肺癌患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6
作者 曹争光 赵丽丽 吴乔洋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5期1848-1850,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舞钢市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2年2月就诊的142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CT及DR检查。以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舞钢市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2年2月就诊的142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CT及DR检查。以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方案影像学特征检出情况,并分析两种方案的诊断效能情况。结果:与DR检查比较,CT检查对肺癌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血管聚集、胸膜凹陷、厚壁空洞、支气管气象征象的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99、12.783、14.525、20.405、19.338、13.078、5.135,P<0.05)。与CT、DR检查单独诊断肺癌比较,二者联合诊断灵敏度及准确率较高,漏诊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52、10.804、14.552,P<0.05);与CT、DR检查单独诊断比较,联合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灵敏度及准确率较高,漏诊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41、8.827、11.241,P<0.05)。结论:CT、DR检查对于早期肺癌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二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术前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以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纵隔淋巴结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数字化X线摄影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与数字化X线摄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常正伟 赵英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6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行MSCT、DR及常规肺功能检查。分别观...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行MSCT、DR及常规肺功能检查。分别观察AECOPD患者的MSCT、DR表现;分析MSCT、DR检查结果与肺功能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ECOPD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残气量(RV)、肺总量(TLC)分别与深呼气末全肺容积(Vex)、深吸气末全肺容积(Vin)、肺容积比(Vex/Vin)、深吸气末平均肺密度(MLDin)、肺密度差(MLDexMLDin)存在相关性(P<0.05);RV、TLC分别与深呼气末平均肺密度(MLDex)存在相关性(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ECOPD患者的FEV_(1)、FVC、FEV_(1)/FVC、RV分别与左肋膈角存在相关性(P<0.05);RV、TLC分别与右肋膈角存在相关性(P<0.05);FVC与膈弓高度存在相关性(P<0.05);FEV_(1)、FEV_(1)/FVC分别与右下肺动脉横径存在相关性(P<0.05);FEV_(1)、FEV_(1)/FVC、RV、TLC分别与肺高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相较于DR,MSCT对于AECOPD的诊断价值更高,在早期诊断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数字化X线摄影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二代病例首诊胸部DR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吕晗 徐辉 +7 位作者 曾娜 尹红霞 刘佳宝 陈疆红 魏璇 赵磊 杨正汉 王振常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3-256,261,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首诊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新冠肺炎全病程信息与样本资源管理平台"新冠肺炎影像专题库"中确诊为COVID-19的北京本地病人首诊影像学资料,纳入首诊同时...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首诊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新冠肺炎全病程信息与样本资源管理平台"新冠肺炎影像专题库"中确诊为COVID-19的北京本地病人首诊影像学资料,纳入首诊同时具备胸部CT及DR检查的病人共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2~80岁,平均(51.2±15.1)岁。CT与DR检查间隔时间1~53 h,平均间隔(25.4±22.8)h。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DR对COVID-19的诊断能力。采用McNemar’s检验比较2种检查的诊断结果,并采用Bland-Altman检验或Kappa检验分析2种检查方法对病灶数量、位置分布、形态等特征判断的一致性。结果 20例COVID-19病人中,CT共检出19例病人(107个病灶),DR检出17例(54个病灶)。CT对病人检出率为95%,DR为85%,2种检查的诊断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种检查对病灶特征的分析显示,对双侧病变、肺野分布、弥漫性分布及形态的诊断一致性较好(均κ>0.6)。对于多发病灶(≥5个),DR与CT对病灶数量判断一致性不佳。2例病人DR判断为阴性,病灶均为单发磨玻璃密度影,最长径分别为0.8 cm(≤1 cm)、1.9 cm(1~3 cm)。结论结合流行病史,胸部DR能够识别COVID-19病人。DR不易识别单发的小磨玻璃密度病灶,对多发病灶数量判断欠佳,及时行胸部CT检查可增加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数字化X线摄影
下载PDF
DR、CT、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30
9
作者 余开湖 冯敢生 郑传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影像学表现、分期,并评价其在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30例共43髋ANFH行DR、CT、MRI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期. 结果 DR诊断Ⅰ~Ⅱ期ANFH 13髋,Ⅲ~Ⅳ期19髋,阳性率74.4%;CT诊断Ⅰ~Ⅱ期ANF...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影像学表现、分期,并评价其在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30例共43髋ANFH行DR、CT、MRI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期. 结果 DR诊断Ⅰ~Ⅱ期ANFH 13髋,Ⅲ~Ⅳ期19髋,阳性率74.4%;CT诊断Ⅰ~Ⅱ期ANFH 16髋,Ⅲ~Ⅳ期20髋,阳性率83.7%;MRI诊断Ⅰ~Ⅱ期ANFH 22髋,Ⅲ~Ⅳ期20髋,阳性率97.7%.DR、CT、MRI 三者的敏感性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9.15,P<0.01,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结论 DR难以发现早期ANFH,CT可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MRI是早期诊断ANFH最准确、最敏感的检查方法.DR、CT、MRI在分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诊断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CT表现
下载PDF
应力性骨折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石冬 刘志 +2 位作者 杜天会 杨东奎 郑雷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7期633-637,共5页
目的 :探讨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36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的DR、CT、MRI影像学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3种检查方法对应力性骨折早期诊断率。结果:DR、CT、MRI检查的早期诊断率分别... 目的 :探讨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36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的DR、CT、MRI影像学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3种检查方法对应力性骨折早期诊断率。结果:DR、CT、MRI检查的早期诊断率分别为70.83%(238/332)、55.93%(66/118)、73.61%(53/72),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 P=0.006),DR检查早期诊断率高于CT(χ~2=8.765 P=0.003),DR检查与M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4 P=0.636)。结论 :DR和MRI对应力性骨折均有较好诊断能力,CT检查对应力性骨折的早期诊断帮助不大,DR检查经济、方便,是应力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MR是应力性骨折的首选补充检查手段,可提高应力性骨折的早期诊断,为临床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使应力性骨折得到早期干预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应力性 数字放射照相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根尖X线片和锥形束CT评价根尖周骨病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茗茗 梁宇红 高学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9-543,共5页
目的:比较根尖X线片和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ghy,CBCT)两种影像学手段在判断根管治疗后根尖病变的有无及揭示病变变化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术前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接受根管治疗及复查患者... 目的:比较根尖X线片和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ghy,CBCT)两种影像学手段在判断根管治疗后根尖病变的有无及揭示病变变化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术前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接受根管治疗及复查患者的病案资料(包括根尖X线片和CBCT影像学资料)233例,由经过一致性检验的两名评价者,对复查时治疗后根尖病变有无做出诊断,并判断根尖病变的变化(病变消失、缩小、不变、增大)。经Mc Nemar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分别比较根尖X线片及CBCT在判断病变有无、揭示病变变化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233份复查资料中,CBCT发现治疗后根尖病变178例,相较于根尖X线片发现的1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5%(57/233)的病例中,根尖X线片和CBCT揭示根尖病变变化趋势不同,统计学分析表明根尖X线片和CBCT这两种影像学手段在判断病变变化方面存在差异(P<0.01)。结论:根尖X线片和锥形束CT在判断治疗后根尖病变的有无、揭示根尖病变变化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疾病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放射摄影术 牙科 数字
下载PDF
锥形束CT与数字化牙片诊断牙根纵裂的比较 被引量:11
12
作者 魏婷 吴友农 +1 位作者 王晶艳 孙超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449-451,472,共4页
目的比较锥形束CT与数字化牙片诊断人离体牙牙根纵裂的准确度。方法人类头颅标本1个,完整拔出其27颗牙,去冠后用摸球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4颗牙,以锥子插入根管内劈开制牙根纵裂模型,对照组13颗牙不劈开。所有牙重新复位至牙槽窝内行C... 目的比较锥形束CT与数字化牙片诊断人离体牙牙根纵裂的准确度。方法人类头颅标本1个,完整拔出其27颗牙,去冠后用摸球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4颗牙,以锥子插入根管内劈开制牙根纵裂模型,对照组13颗牙不劈开。所有牙重新复位至牙槽窝内行CBCT扫描和拍摄数字化牙片。两组医生分别对图像进行独立评片,做出是否折裂的诊断。以是否劈裂为金标准,对两种方法及评片员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 CBCT诊断牙根纵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和100%,数字化牙片分别为60.72%和84.62%,CBCT的可靠性(κ=0.743)较高,而数字化牙片(κ=0.449)一般。两组评片员使用CBCT诊断牙根纵裂的总体一致性高(κ=0.922),使用数字化牙片诊断牙根纵裂的总体一致性一般(κ=0.611)。结论与数字化牙片比,CBCT诊断牙根纵裂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可靠性均较高。评片员使用CBCT比使用数字化牙片得出牙根纵裂诊断结论的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数字放射技术 牙根纵裂 诊断
下载PDF
MSCT与DR诊断肋骨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龚晓虹 孟祥志 +2 位作者 付传明 刘超 吴杰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2年第3期549-556,共8页
目的:比较数字X线摄影(DR)和多层螺旋CT(MS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确诊率,评价其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作用。方法:观察8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DR正、斜位片,MSCT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薄层轴位图像,对比分析两种... 目的:比较数字X线摄影(DR)和多层螺旋CT(MS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确诊率,评价其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作用。方法:观察8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DR正、斜位片,MSCT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薄层轴位图像,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肋骨骨折确诊率、漏诊率和疑诊率方面的差异。结果:DR确诊65例188处,确诊率73.44%(188/256);可疑19处,疑诊率7.44%(19/256);漏诊49处,漏诊率为19.14%(49/256)。MSCT确诊79例253处,确诊率98.05%(251/256);可疑3处,疑诊率1.17%(3/256);漏诊2处,漏诊率为0.78%。DR组与MSCT组对肋骨骨折的确诊率、漏诊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对肋骨骨折的确诊率明显高于DR,是法医临床鉴定的可靠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X线摄影 多层螺旋CT 肋骨骨折 法医临床鉴定
下载PDF
320排动态容积CT诊断肋骨隐匿性骨折的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贵华 彭晋 +5 位作者 曾英琅 刘昌华 邹东鲁 郭春生 林莉岚 陈思敏 《东南国防医药》 2011年第6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320排CT诊断肋骨隐匿性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数字化X线摄影显示为阴性的病例,进一步行320排螺旋CT扫描,并行重建后处理,分析所得图像。结果 35例数字化X线摄影均未见明确肋骨骨折,而320排CT检出8... 目的探讨320排CT诊断肋骨隐匿性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数字化X线摄影显示为阴性的病例,进一步行320排螺旋CT扫描,并行重建后处理,分析所得图像。结果 35例数字化X线摄影均未见明确肋骨骨折,而320排CT检出81处骨折,其中单发骨折11例(31.4%),多发骨折24例(68.6%)。结论 320排CT显示肋骨无错位细微骨折优于数字化X线摄影,可作为肋骨隐匿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X线摄影 CT 肋骨 隐匿性骨折
下载PDF
DR/CT成像系统的曝光参数建模及快速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魁东 张定华 +1 位作者 李明君 张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1-986,共6页
针对工业DR/CT成像系统中曝光参数难以快速优化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曝光参数优化方法。首先根据射线成像的辐射量及探测器输出曲线的特性,推导了曝光参数模型的表达式,然后选用对比度和信噪比来表征DR/CT图像的质量,分析了曝光... 针对工业DR/CT成像系统中曝光参数难以快速优化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曝光参数优化方法。首先根据射线成像的辐射量及探测器输出曲线的特性,推导了曝光参数模型的表达式,然后选用对比度和信噪比来表征DR/CT图像的质量,分析了曝光参数与图像质量的关系,给出了曝光参数优化的目标函数,进而确定了曝光参数优化的3个准则。实验中针对具体成像系统建立了曝光参数模型,实现了曝光优化参数的快速获取,显著提高了成像质量和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光参数 图像质量 快速优化 DR CT
下载PDF
髋关节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峰 刘敏 +1 位作者 毕文杰 李慎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4期597-599,共3页
目的:分析髋关节滑膜肉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滑膜肉瘤患者6例,其中4例行DR(digital radiography)拍片,1例行CT检查,6例患者均行MRI(underwent magnetic resonancei maging)检查。回顾分析相关影像学... 目的:分析髋关节滑膜肉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滑膜肉瘤患者6例,其中4例行DR(digital radiography)拍片,1例行CT检查,6例患者均行MRI(underwent magnetic resonancei maging)检查。回顾分析相关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DR表现为髋关节不规则骨质破坏。CT表现为髋关节周围密度不均匀软组织肿块,内中可见斑点状钙化影,邻近骨质不规则破坏。MRI表现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序列T2WI呈混杂高信号。结论:发现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块并邻近骨质不规则破坏,要考虑滑膜肉瘤的可能性。DR、CT、MRI三者相结合有助于髋关节滑膜肉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滑膜肉瘤 数字化摄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检查诊断与感染控制指导意见 被引量:26
17
作者 谭鸣(指导) 冯晓源(指导) +9 位作者 刘士远(主审) 金征宇(主审) 卢光明(主审) 陈克敏(主审) 萧毅 朱巍 王培军 朱文珍 李克 施裕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1-414,共1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以肺部炎症性病变为主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确诊需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基因测序或血清新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以肺部炎症性病变为主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确诊需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基因测序或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检测,有临床表现而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或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 M抗体和IgG抗体检测正常者需密切观察。胸部影像学检查可以采用X线摄片和CT检查,而CT检查尤为重要,在疾病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后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该病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以分为早期、进展期、重症期和吸收期。典型表现为多发斑片状的胸膜下磨玻璃密度影或实变影,可见增粗的血管穿行、支气管充气征及小叶间隔增厚,胸腔积液和淋巴结肿大少见。该病需要与多种感染性疾病以及非感染性疾病相鉴别。影像科在检查诊断过程中要严格做好感染防控和辐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数字X线摄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炎 感染控制
下载PDF
骨盆数字断层融合辐射剂量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慧钊 张泽坤 +2 位作者 丁芳芳 吴文娟 宋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骨盆数字断层融合(DTS)成像的最佳剂量比,以实现骨盆DTS的低剂量检查。资料与方法对18具骨盆标本进行3组骨盆DTS扫描和1组髋关节CT扫描,其中3组骨盆DTS扫描的剂量比参数值分别为6、7、10,比较4组所得图像质量评分和有效剂量。结... 目的探讨骨盆数字断层融合(DTS)成像的最佳剂量比,以实现骨盆DTS的低剂量检查。资料与方法对18具骨盆标本进行3组骨盆DTS扫描和1组髋关节CT扫描,其中3组骨盆DTS扫描的剂量比参数值分别为6、7、10,比较4组所得图像质量评分和有效剂量。结果 4组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2.06,P<0.001),4组髋关节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2.34,P<0.001)。4组间检查剂量依次为:6DTS剂量比组<7DTS剂量比组<10DTS剂量比组<CT组;DTS剂量比设置为6时所得图像质量低于其他3组,而DTS剂量比设置为7、10时的图像质量与CT无差别。剂量比设置为7时的DTS图像质量高而检查剂量小。结论剂量比影响骨盆DTS的检查剂量和图像质量,骨盆DTS检查的最佳剂量比为7,在此剂量比设置下,可以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骨盆DTS的低剂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放射摄影术 数字断层融合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剂量效应关系 辐射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三甲综合医院急诊影像检查变化及启示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晗 曾娜 +8 位作者 赵磊 魏璇 马天 任鹏玲 何青 徐辉 许丽雪 杨正汉 王振常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7期679-683,共5页
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急诊工作中DR、CT的应用变化趋势,分析数据变动的意义。方法依托三甲综合医院医疗大数据平台,筛选2020年1月20日至3月20日及2019年同期就诊于急诊的患者信息,分析急诊就诊患者以及DR、CT检查数量、检查部位及占... 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急诊工作中DR、CT的应用变化趋势,分析数据变动的意义。方法依托三甲综合医院医疗大数据平台,筛选2020年1月20日至3月20日及2019年同期就诊于急诊的患者信息,分析急诊就诊患者以及DR、CT检查数量、检查部位及占比、检查项目及占比的变化,计算急诊患者DR、CT每百人检查量;通过分层随机抽样计算检查结果阳性率、检查目的相关阳性率。结果急诊就诊人次、DR、CT检查人次显著降低,DR自22.8人次/百人降低至18.8人次/百人,同比下降17.5%,CT自22.8人次/百人显著升高至44.2人次/百人,同比大幅增长93.9%,增强检查显著提高至4.3人次/百人,同比增长50%以上。放射科工作内容显著变化,CT检查明显增多,占比高达74.7%。各类检查项目中,头部、腹盆部、胸部平扫为急诊CT主要检查项目,胸部和腹盆部平扫每百人检查量大幅升高,分别达17.4人次/百人、11.8人次/百人,同比增长296.6%、112.2%。对于检查目的相关阳性率,DR整体明显降低,CT整体稍有降低,但腹盆部、胸部及颈部平扫显著提高,同比增幅超过20%。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CT特别是胸部CT应用意识及需求显著提升。应采取应对措施(如人工智能软件等)提高工作效率。非疫情状态下可能存在较多非必要的急诊就诊及过度使用的影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急诊 数字化X线摄影 体层摄影术 X线
下载PDF
数字断层融合新技术在骨骼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曹新志 潘永泉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8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平板探测器的数字断层融合新技术在骨骼系统,尤其是小关节病变或打石膏患者影像学检查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大量骨骼系统病变患者进行数字断层融合X线摄影,利用管球和平板探测器同步进行反向运动,在运动中曝光采集数据,... 目的:探讨基于平板探测器的数字断层融合新技术在骨骼系统,尤其是小关节病变或打石膏患者影像学检查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大量骨骼系统病变患者进行数字断层融合X线摄影,利用管球和平板探测器同步进行反向运动,在运动中曝光采集数据,采集到被照体各层面的原始数据后计算并重建。结果:通过该技术可得到任意层面的清晰图像。结论: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较传统的X线断层摄影提高了影像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断层融合 骨骼 X线摄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