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ression Analysis of 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Genes Involved in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Purple Grains of Wheat 被引量:7
1
作者 Mao-Sen LIU Fang WANG Yu-Xiu DONG Xian-Sheng ZH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9期1107-1114,共8页
The grain color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in crop production. 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genes (DFR) encode the key enzyme 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which is involved in th... The grain color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in crop production. 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genes (DFR) encode the key enzyme 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which is involved in the pigmentation of plant tissues.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nthocyanin deposition in grains of wheat, we determin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wheat DFR gene in purple grains of cultivar Heimai 76.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FR transcripts were localized in the seed coat of purple grains rather than in the pericarp, whereas anthocyanins were accumulated in both tissues of purple grains, suggesting that anthocyanin deposition was mainly regulated at the transcriptional level. Overexpression of the TaDFR-A gene in Arabidopsis showed that TaDFR-A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pigmentation of Arabidopsis plant tissues, indicating TaDFR-A gene has the same role in Arabidop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HOCYANIN 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localization of TaDFR transcripts purple grain wheat.
原文传递
三角梅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异性分析
2
作者 孙蓉 刘桃 +3 位作者 潘凯越 刘姗 刁毅 曾道萍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克隆分析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4-reductase,DFR)基因(BsDFR),探讨其在三角梅苞片呈色中的作用。【方法】基于三角梅转录组数据,利用PCR技术克隆BsDFR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 【目的】克隆分析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4-reductase,DFR)基因(BsDFR),探讨其在三角梅苞片呈色中的作用。【方法】基于三角梅转录组数据,利用PCR技术克隆BsDFR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其分子特性;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预测BsDFR底物特异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不同颜色三角梅中的表达量差异。【结果】三角梅BsDFR基因(GenBank ID:ON417750)编码区全长987 bp,编码328个氨基酸。BsDFR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36.48 kDa,等电点pI为6.33;具有DFR特有的NADPH及底物特异结合位点,属于Asn型DFR;不具有跨膜结构及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中;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比最多,三级结构预测显示为二聚体蛋白。底物对接模拟预测BsDFR对二氢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DHK)、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 DHQ)和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 DHM)3种底物均具有催化活性,与结构分析相吻合。进化树分析其与石竹目(Centrospermae)植物聚为一类。qRT-PCR分析发现其在橙色系三角梅中含量较高,进一步推测其主要底物为DHK,催化生成橙色系花青素(天竺葵素)的前体物质——无色天竺葵素苷元。【结论】BsDFR基因是一个典型的植物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主要与橙色系三角梅苞片色素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梅 BsDFR基因 生物信息学 表达量分析
下载PDF
Δ4-3-oxosteroid-5β-reductase deficiency: Responses to oral bile acid therapy and long-term outcomes 被引量:7
3
作者 Mei-Hong Zhang Kenneth DR Setchell +3 位作者 Jing Zhao Jing-Yu Gong Yi Lu Jian-She 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7期859-869,共11页
BACKGROUND Disorders of primary bile acid synthesis may be life-threatening if undiagnosed,or not treated with primary bile acid replacement therapy. To date, there are few reports on the management and follow-up of p... BACKGROUND Disorders of primary bile acid synthesis may be life-threatening if undiagnosed,or not treated with primary bile acid replacement therapy. To date, there are few reports on the management and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Δ4-3-oxosteroid 5β-reductase(AKR1 D1) deficiency. We hypothesized that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s to oral bile acid replacement therapy with 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 in patients with this bile acid synthesis disorder will 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permit evaluation of this treatment regimen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 approved drug cholic acid, which is currently unavailable in China.AIM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responses of patients with AKR1 D1 deficiency to oral bile acid therapy, specifically CDCA.METHODS Twelve patients with AKR1 D1 deficiency, confirmed by fast atom bombardment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urine and by gene sequencing for mutations in AKR1 D1,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ing doses of CDCA or ursodeoxycholic acid(UDCA). The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to therapy were monitored over a period ranging 0.5-6.4 years. Dose adjustment, to optimize the therapeutic dose, was based on changes in serum biochemistry parameters,notably liver function tests, and suppression of the urinary levels of atypical hepatotoxic 3-oxo-Δ4-bile acids measured by mass spectrometry.RESULTS Physical examination, serum biochemistry parameters, and sonographic findings improved in all 12 patients during bile acid therapy, except one who underwent liver transplantation. Urine bile acid analysis confirm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atypical hepatotoxic 3-oxo-Δ4 bile acids concomitant with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improvements in those patients treated with CDCA. UDCA was ineffective in down-regulating endogenous bile acid synthesis as evidenced from the inability to suppress the urinary excretion of atypical 3-oxo-Δ4-bile acids. The dose of CDCA required for optimal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varied from 5.5-10 mg/kg per day among patients based on maximum suppression of the atypical bile acids and improvement in serum biochemistry parameters, and careful titration of the dose was necessary to avoid side effects from CDCA.CONCLUSION The primary bile acid CDCA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AKR1 D1 deficiency but the therapeutic dose requires individualized optimization. UDCA is not recommended for long-term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4-3-oxosteroid-5β-reductase DEFICIENCY Mass SPECTROMETRY BILE ACID synthesis DISORDER Chenodeoxycholic ACID Ursodeoxycholic ACID
下载PDF
(±)-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醇和(±)-3,5,7-三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醇的全合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应鹏 李瀛 +2 位作者 薛吉军 牛颖辉 吴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2-293,共2页
Dihydroxy-7,4′-dimethoxy-dihydroflavonol and (±)-3,5,7-trihydroxy-4′-methoxy-dihydroflavonol were found in many medicinal plants, here we describe a concise synthesis route by selective protection, aldol-cond... Dihydroxy-7,4′-dimethoxy-dihydroflavonol and (±)-3,5,7-trihydroxy-4′-methoxy-dihydroflavonol were found in many medicinal plants, here we describe a concise synthesis route by selective protection, aldol-condensation, 30% H2O2 epoxidation, cyclization and deprotection from 2,4,6-trihydroxyacetophone and anisaldehy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羟基-7 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醇 (±)-3 5 7-三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醇 合成 生物活性 抗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4-二氢黄酮醇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严明理 刘显军 +3 位作者 刘忠松 官春云 袁谋志 熊兴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利用同源克隆方法,在芥菜型油菜中克隆了DFR基因。在DNA和cDNA中扩增的DFR基因大小分别为1612bp和1214bp。该基因含有5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为1158bp,预计编码385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2886.0Da,推测的等电点为5.54。DFR基因在芥菜型油... 利用同源克隆方法,在芥菜型油菜中克隆了DFR基因。在DNA和cDNA中扩增的DFR基因大小分别为1612bp和1214bp。该基因含有5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为1158bp,预计编码385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2886.0Da,推测的等电点为5.54。DFR基因在芥菜型油菜紫叶芥和黑籽近等基因系的叶片、胚和种皮中都表达,在四川黄籽中只在叶片和胚中表达。DFR基因在四川黄籽种皮中不表达,导致种皮中花色素和原花色素不能合成,从而种皮透明,形成黄籽,因此DFR基因是油菜种皮颜色形成途径中一个关键基因。本研究为利用该基因与种子、种皮特异启动子构建反义表达载体或RNAi载体,阐明油菜种皮颜色形成的分子机理和创造黄籽油菜新种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4-二氢黄酮醇还原酶基因 克隆 RT-PCR分析
下载PDF
金荞麦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FdDFR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光德 雷兴华 +5 位作者 祝钦泷 钟光驰 郭铁英 李艳冬 眭顺照 李名扬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63,共9页
【目的】克隆金荞麦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FdDFR1),分析其序列特征。【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原理,采用RACE结合cDNA文库筛选的方法,从金荞麦cDNA文库中克隆DFR基因(FdDFR1);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 【目的】克隆金荞麦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FdDFR1),分析其序列特征。【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原理,采用RACE结合cDNA文库筛选的方法,从金荞麦cDNA文库中克隆DFR基因(FdDFR1);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克隆到一个DFR蛋白基因(FdDFR1),通过Southern杂交分析,推测在金荞麦基因组中DFR基因是1~2个基因的小家族,FdDFR1是单拷贝基因;FdDFR1基因编码一个长34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在N端存在一个NADP结合位点"VTGASGFVGSWLVMRLLEHGY",还存在一个底物结合特异性决定的氨基酸基序"TVNVEEKQKPVYDETCWSDVDFCRRV"。【结论】首次从金荞麦中克隆到类黄酮代谢的中期关键酶基因(FdDFR1),它具有DFR同源基因的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 克隆 类黄酮
下载PDF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在花青素合成中的功能及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亚丽 李欣 +4 位作者 肖婕 李瑞玲 杨华丽 孙勃 汤浩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7-196,共10页
植物色素主要有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和生物碱类色素三大类,其中花青素是决定大部分被子植物组织或器官颜色的重要色素。花青素通过类黄酮途径合成,该途径是生物学上研究较多且较为清楚的代谢途径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该途径中除了... 植物色素主要有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和生物碱类色素三大类,其中花青素是决定大部分被子植物组织或器官颜色的重要色素。花青素通过类黄酮途径合成,该途径是生物学上研究较多且较为清楚的代谢途径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该途径中除了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和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3-hydrolase,F3H)起着关键作用外,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对花青素的合成也至关重要。DFR可催化3种二氢黄酮醇和2种黄烷酮生成5种不同的花青素前体,且DFR基因家族不同成员对各个底物的催化效率不同,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植物中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从而影响植物组织或器官的颜色。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DFR在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与调控,包括DFR的特征、作用机制和系统进化以及环境、转录因子和一些结构基因与DFR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DFR今后的研究和利用基因工程改变植物组织或器官的颜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 花青素 环境 激素 结构基因 转录因子
下载PDF
紫心甘薯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表达及酶活性与花色苷积累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8
作者 郭晋雅 李云萍 +3 位作者 傅玉凡 黄成涛 周伟 高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36-1744,共9页
【目的】以块根着色部位和程度不同的2个紫心甘薯品种(系)‘A5’和‘山川紫’以及白心甘薯品种‘禺北白’为试材,研究紫心甘薯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与花色苷积累的相关性。【方法】对紫心甘薯在不同生长时期各器官... 【目的】以块根着色部位和程度不同的2个紫心甘薯品种(系)‘A5’和‘山川紫’以及白心甘薯品种‘禺北白’为试材,研究紫心甘薯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与花色苷积累的相关性。【方法】对紫心甘薯在不同生长时期各器官(叶、茎、块根)的花色苷含量和DFR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对二者之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此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A5’、‘山川紫’和‘禺北白’块根中IbDFR的表达量以及不同发育时期的山川紫块根中IbDFR的表达量,并测定了相应的花色苷含量变化。【结果】在同一生长时期的各品种(系)甘薯中,着色程度深的器官,其花色苷的含量较高,DFR活性也较高,不同器官的DFR活性与相应的花色苷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在不同的生长时期,3个品种(系)甘薯各器官的花色苷含量与DFR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并且呈显著线性正相关;3个品种(系)甘薯中,着色程度深的块根,其花色苷的含量较高,IbDFR的表达量也较高;在‘山川紫’块根的3个发育阶段,随着根的膨大,花色苷含量逐渐升高,IbDFR的表达量也逐渐增大。【结论】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甘薯各器官中,DFR活性与花色苷含量均呈线性正相关,且紫心甘薯块根中IbDFR表达量的变化与其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说明DFR是紫心甘薯花色苷合成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紫心甘薯花色苷是原位合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心甘薯 花色苷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杨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的克隆及反义表达对儿茶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左涛 赵树堂 +3 位作者 卢孟柱 孙爱东 王延伟 贺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9-55,共7页
为了验证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在杨树上的功能,明确DFR对抗病物质儿茶素合成的影响,利用抗病基因防治树木溃疡病提供候选基因。以接种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后6 d的一年生中林46杨树苗干的树皮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DFR基因... 为了验证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在杨树上的功能,明确DFR对抗病物质儿茶素合成的影响,利用抗病基因防治树木溃疡病提供候选基因。以接种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后6 d的一年生中林46杨树苗干的树皮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DFR基因的ORF序列,并构建DFR的反义表达载体anti-p BI121-DFR。采用农杆菌介导叶盘法转化84K杨,获得了转反义DFR基因的84K杨4株。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儿茶素质量分数,结果显示,4株转反义DFR株其内源儿茶素质量分数分别为0.97、2.4、1.6和0.87 ng/g,与84K野生型植株中儿茶素质量分数(8.9 ng/g)相比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DFR基因参与了杨树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该基因与儿茶素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 反义表达载体 儿茶素
下载PDF
植物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李春雷 崔国新 +1 位作者 许志茹 李玉花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9年第3期442-445,共4页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在花色的修饰中起重要作用。我们简述了DFR基因及其调节基因的研究进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体现了部分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间的亲缘关系与进化差异,阐述了DFR调控基因的调控机制及DFR基...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在花色的修饰中起重要作用。我们简述了DFR基因及其调节基因的研究进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体现了部分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间的亲缘关系与进化差异,阐述了DFR调控基因的调控机制及DFR基因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 调控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云生 许玉娇 +6 位作者 胡晓婧 蒋晓岚 杨琴 李伟伟 刘亚军 高丽萍 夏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3-201,共9页
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是儿茶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获得了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CsDFR)的开放阅读框,它编码含34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推测分子量为38.69 kD,等电点为6.0... 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是儿茶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获得了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CsDFR)的开放阅读框,它编码含34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推测分子量为38.69 kD,等电点为6.02。成功地将该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SUMO上,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原核表达;优化了原核表达中诱导时间、诱导温度、IPTG浓度;纯化出目的蛋白。利用HPLC-MS方法对重组蛋白进行了体外酶活检测,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具有DFR酶活性,可催化DHQ和DHM的还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 原核表达 酶活性
下载PDF
彩色马铃薯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肖继坪 王琼 郭华春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1年第6期728-735,共8页
花色素苷是影响花色的主要色素,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是花色素苷合成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以云南地方彩色马铃薯品种‘剑川红’和‘转心乌’,外引品种‘黑美人’为实验材料,通过RT-PCR方法从其块茎表皮中克隆到DFR基因的完整cDN... 花色素苷是影响花色的主要色素,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是花色素苷合成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以云南地方彩色马铃薯品种‘剑川红’和‘转心乌’,外引品种‘黑美人’为实验材料,通过RT-PCR方法从其块茎表皮中克隆到DFR基因的完整cDNA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的三个彩色马铃薯的DFR基因编码381个氨基酸,具有完整的开放式阅读框(ORF),DFR与NADPH的结合位点、底物特异性选择结合位点高度保守。同源比对表明,三个彩色马铃薯品种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9.24%,氨基酸同源性为98.78%,与茄科的烟草、矮牵牛等的同源性均在86%以上。三个彩色马铃薯品种DFR都不具有信号肽,无明显跨膜区域,可能为亲水蛋白,定位于细胞质的可能性最高。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DFR的主要二级结构元件,DFR属于NADB-Rossmann superfam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 CDNA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兜兰二氢黄烷酮醇-4-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冬梅 操君喜 +3 位作者 朱根发 吕复兵 孙映波 王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8期203-210,共8页
克隆同色兜兰二氢黄烷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分析其序列特征,了解其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花中克隆DFR的全长cDNA,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序列特征,并用半定量RT-PCR研究其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分离到DFR,该cDN... 克隆同色兜兰二氢黄烷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分析其序列特征,了解其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花中克隆DFR的全长cDNA,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序列特征,并用半定量RT-PCR研究其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分离到DFR,该cDNA全长1267bp,具有1个1074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5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DFR蛋白含有1个NADB_Rossmann superfamily保守结构域,1个NADP(H)结合域和1个底物特异性结合域,其与文心兰、石斛兰和大花蕙兰等的DFR同源性在75%~80%。系统进化树显示,该DFR蛋白与兰科植物的DFR蛋白亲缘关系比较近。半定量RT-PCR表明,该DFR在成熟花和营养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子房、苞叶、萼片和花瓣中的表达量相当,在唇瓣中的表达量次之,在蕊柱中的表达量较唇瓣中的低,在花茎中的表达量最低,在根中几乎检测不到。原核表达结果表明,该DFR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从兜兰中克隆到花色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DFR,该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花色素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兜兰 二氢黄烷酮醇-4-还原酶基因 RT-PCR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蓝粒小麦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的分子克隆(英文)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国华 赵学强 +4 位作者 李滨 刘建中 郑琪 童依平 李振声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11期1329-1338,共10页
蓝色色素在监粒小麦种子糊粉层中的生物合成途径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应用RT-PCR和RACE方法从蓝粒小麦正在发育的种子中克隆到一个编码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的基因(DFR)。推测其为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基因,且与蓝粒... 蓝色色素在监粒小麦种子糊粉层中的生物合成途径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应用RT-PCR和RACE方法从蓝粒小麦正在发育的种子中克隆到一个编码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的基因(DFR)。推测其为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基因,且与蓝粒小麦中蓝色色素形成密切相关:其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包含354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与一些从其他植物中已克隆到的DFR有很高的同源性:大麦(94%)、水稻(83%)、玉米(84%)。从长穗偃麦草(2n=70)、蓝粒小麦、浅蓝粒小麦自交产生的白粒后代小麦以及中国春的基因组中分别分离到一个全长DFR序列。经聚类分析表明DFR cDNA核甘酸序列与从中国春基因组中克隆的DFR具有100%的同源性,且与长穗偃麦草、蓝粒小麦、白粒小麦基因组中分离的DFR均有很高的同源性。4个DFR基因组DNA均含有3个内含子,且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在内含子区,表明该基因在进化上很保守。经Southern杂交分析,DFR在小麦中至少有3-5个拷贝,不同小麦材料间未见明显差异,但与长穗偃麦草有明显筹异,属于一个DFR超基因家族。Northern分析表明该DFR在蓝粒和白粒种子的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都在开花后大约18 d表达最强,在同一时期的蓝白种子中,DFR在蓝粒种子中的表达量高于白粒。DFR转录本在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幼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粒小麦 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 二氧黄酬醇4-还原酶 长穗偃麦草
下载PDF
荔枝果皮中4种酚类代谢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晓静 黄旭明 +1 位作者 胡桂兵 王惠聪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1-536,共6页
为了改进酚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酶活性的测定方法,以南方重要常绿果树荔枝Litchi chinensis果皮为材料,采用两点法和酶动力法2种酶活性研究方法,结合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产物浓度变化,优化了4种酚类代谢常见酶[包括... 为了改进酚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酶活性的测定方法,以南方重要常绿果树荔枝Litchi chinensis果皮为材料,采用两点法和酶动力法2种酶活性研究方法,结合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产物浓度变化,优化了4种酚类代谢常见酶[包括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儿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测定方法,指出了酶液的纯化、酶活性的保护以及反应底物的溶解方法等对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影响,介绍了试验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方法以及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应用改进后的方法测定荔枝发育过程中果皮PAL、CHI、DFR和UFGT的酶活性,结果发现活性变化趋势与前人的报道基本一致.改进的PAL、CHI、DFR和UFGT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可靠,可为相关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酚类代谢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查儿酮异构酶(CHI) 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 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 酶活性测定方法
下载PDF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在烟草中的过量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春国 马素娴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563-565,578,共4页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它在花色的修饰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烟草植物体内过量表达积累后,可能会使烟草的花色加深或变为红色。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转基因技术将NtDfr1,NtDfr2基因转入烟草后,获得转基因植...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它在花色的修饰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烟草植物体内过量表达积累后,可能会使烟草的花色加深或变为红色。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转基因技术将NtDfr1,NtDfr2基因转入烟草后,获得转基因植株烟草的花色为红色,这与试验预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 转基因表达
下载PDF
鹤望兰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SrDFR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樊荣辉 黄敏玲 +1 位作者 钟淮钦 吴建设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748-751,共4页
采用RT-PCR方法从鹤望兰蓝色花瓣中克隆到类黄酮合成途径关键基因SrDFR,该片段长246bp,编码82个氨基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SrDFR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的DFR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鹤望兰SrDFR与... 采用RT-PCR方法从鹤望兰蓝色花瓣中克隆到类黄酮合成途径关键基因SrDFR,该片段长246bp,编码82个氨基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SrDFR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的DFR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鹤望兰SrDFR与姜荷花聚为一类,亲缘关系较近。应用半定量PCR分析表明,SrDFR在蓝色花瓣中高表达,在黄色花萼和叶片中低表达,且在花发育的始花期表达量最高,表明该基因在蓝色花瓣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望兰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 类黄酮生物合成 基因克隆
下载PDF
苦荞和甜荞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祝婷 李成磊 +3 位作者 吴琦 蒙华 陈惠 邵继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19-223,共5页
采用同源基因克隆的方法,以苦荞和甜荞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其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cDNA序列,并通过T载体克隆后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获得了苦荞和甜荞dfr的全长cDNA编码序列,其1026bp的全长开放阅读框(ORF)均编... 采用同源基因克隆的方法,以苦荞和甜荞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其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cDNA序列,并通过T载体克隆后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获得了苦荞和甜荞dfr的全长cDNA编码序列,其1026bp的全长开放阅读框(ORF)均编码341个氨基酸,并具典型的dfr结构特征和功能模块。同源性分析显示,苦荞和甜荞与其他植物的dfr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71%~98%;根据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表明,二者与豆科、桑科和蔷薇科聚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甜荞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桑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和花青素合酶基因在桑椹中的表达谱及其与花青素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如凤 苗珂 +6 位作者 曹方园 方荣俊 潘刚 赵卫国 张林 程嘉翎 刘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0-798,共9页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和花青素合酶(ANS)是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2个重要酶类。从鲁桑品种育711号植株中克隆得到MmDFR和MmAN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mDFR基因的ORF长度为1011 bp,编码33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951 ...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和花青素合酶(ANS)是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2个重要酶类。从鲁桑品种育711号植株中克隆得到MmDFR和MmAN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mDFR基因的ORF长度为1011 bp,编码33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951 kD,等电点为534;MmANS基因ORF的长度为1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2.23 kD,等电点为5.25;MmDFR和MmAN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有很高的保守性。qRT-PCR检测结果表明,MmDFR和MmANS在不同桑种质成熟桑椹中的表达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在同一品种中随着果实成熟,基因的表达水平逐渐提高。结合对桑椹花青素含量的检测,表明桑椹花青素含量与MmDFR和MmANS基因的表达量呈正相关,推测MmDFR和MmANS在桑椹花青素合成途径中具正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 花青素合酶 基因克隆 表达特征 花青素
下载PDF
高等植物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于婷婷 倪秀珍 +3 位作者 高立宏 韩国军 朱长甫 盛彦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2-640,共9页
花青素苷是影响植物花瓣呈色的重要色素,而花色是决定花卉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花青素苷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苷生物合成下游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的酶。因此,DFR在高等植物花色的形成过程... 花青素苷是影响植物花瓣呈色的重要色素,而花色是决定花卉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花青素苷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是花青素苷生物合成下游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的酶。因此,DFR在高等植物花色的形成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形成花青素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控点。DFR对3种二氢黄酮醇底物具有选择特异性,但决定DFR底物特异性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该文简单概述了花青素苷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转录调控机制,并结合作者的工作重点综述了DFR的底物特异性以及克隆的DFR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花青素苷 类黄酮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 基因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