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永珍 陈明哲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然而在有些病例中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肌损伤和急性心力衰竭。它有时也可以演变成进行性的慢性心力衰竭。近年的研究致力于阐明病毒感染后心肌损伤的复杂机制 ,这些研究证明心肌损伤是...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然而在有些病例中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肌损伤和急性心力衰竭。它有时也可以演变成进行性的慢性心力衰竭。近年的研究致力于阐明病毒感染后心肌损伤的复杂机制 ,这些研究证明心肌损伤是由免疫和病毒双重机制所介导的。急性心肌炎可以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它也可以是健康青年人的猝死原因。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α1 受体阻滞剂、卡替洛尔、维拉帕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有效。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应受到重视。临床上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不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B病毒 扩张性心肌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QT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潘宜智 李广镰 +3 位作者 郭南山 曾冲 罗义 刘震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5期334-335,共2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离散度(QTinterval dispersion,QTd)增加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QTd及JT间期离散度(JT interval dispersion,JTd)。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d和JTd在伴室...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离散度(QTinterval dispersion,QTd)增加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QTd及JT间期离散度(JT interval dispersion,JTd)。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d和JTd在伴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者分别为(101±35)ms或(100±33)ms;而无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者分别为(54±18)ms,(57±2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QTd或JTd增加,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的可能增大,表明QTd或JTd可作为早期预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QT间期 JT间期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下载PDF
妊娠合并扩张型心肌病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褚黎 张军 +2 位作者 李燕娜 王云龙 罗志红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5期345-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患扩张性心肌病的孕妇在妊娠期的临床处理方法和母婴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妊娠合并扩张性心肌病14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孕周、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母婴结... 目的:探讨患扩张性心肌病的孕妇在妊娠期的临床处理方法和母婴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妊娠合并扩张性心肌病14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孕周、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母婴结局.结果:14例妊娠合并扩张性心肌病的孕妇的年龄为23~42岁,平均(29.6±5.8)岁;发病孕周5~38周,平均(19.1±10.8)周;超声心动: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57.5~86mm,平均(65.6±7.9)mm,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45.1~70mm,平均(53.5±7.1)mm,射血分数(LVEF):25%~46%,平均(32.9±6.7)%,血脑钠肽:56~3721ng/L,平均946.8ng/L,心功能:Ⅱ级4例,Ⅲ级6例,Ⅳ级4例;治疗:强心、利尿、预防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剖宫取胎3例,中期引产2例,人工流产3例,剖宫产6例,母亲结局:14例抢救成功;胎儿结局:足月儿1例,早产儿5例,早中孕终止妊娠8例,5例新生儿存活,1例放弃抢救死亡,随访存活新生儿发育正常。讨论:妊娠合并扩张性心肌病的孕妇根据患者情况由多学科协作,正规的药物治疗改善心功能后,采用对患者创伤最小的方式终止妊娠,不失为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扩张型心肌病 妊娠结局 心血管病
下载PDF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儿童扩张型心肌病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冯迎军 李莹莹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传统的美托洛尔治疗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方法将该院2012-09-2015-01收治的62例DCM患儿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A、B两组,每组31例。两组均常规口服地高辛、利尿剂及卡托普利。在此基础上,A组口服卡维地洛,B组...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传统的美托洛尔治疗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方法将该院2012-09-2015-01收治的62例DCM患儿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A、B两组,每组31例。两组均常规口服地高辛、利尿剂及卡托普利。在此基础上,A组口服卡维地洛,B组口服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超声诊断仪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X线平片检查心胸比率(T/Th),电化学发光法检验N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组与B组的LVEDD、LVEF、T/Th、NTpro BN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A组LVEDD、NT-pro BNP改善程度优于B组(P〈0.05),但两组LVEF、T/Th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相对于美托洛尔在治疗儿童DCM中更有优势,尤其体现在LVEDD及NT-pro BNP指标的改善方面,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美托洛尔 扩张型心肌病 儿童
下载PDF
新近发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D8^+比值的测定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陆玉良 杨向军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084-1085,1089,共3页
目的探讨新近发生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D8^+比值同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方法对25例新近发生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病组)和22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CD4^+和CD8^+的值,测... 目的探讨新近发生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D8^+比值同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方法对25例新近发生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病组)和22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CD4^+和CD8^+的值,测算出CD4^+/D8^+比值,同时采用心脏超声测定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对两组对象的上述参数作对比分析,并对心肌病组患者CD4^+/D8^+比值与左室射血分数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心肌病组患者淋巴细胞CD8^+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2.35±2.43 vs 20.49±2.18,P〈0.05),CD4^+/D8^+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1.90±0.27 vs 2.16±0.28,P〈0.01),但两组间CD4^+值并无明显差异(41.96±3.57 vs 43.81±3.59,P〉0.05)。心肌病组患者CD4^+/D8^+比值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65,P〈0.01)。结论新近发生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其CD4^+ T淋巴细胞水平与健康成人相似,但CD8^+ T淋巴细胞水平则明显下降。其心功能下降与免疫功能紊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 心功能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美托洛尔治疗不伴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高艳玲 《当代医学》 2013年第8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不伴有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湖南省桃源县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94例早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均给予吸氧、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强心、利尿,扩血管及降低心脏负荷等...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不伴有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湖南省桃源县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94例早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均给予吸氧、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强心、利尿,扩血管及降低心脏负荷等常规治疗和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口服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6个月的治疗,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评估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心率、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接受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美托洛尔治疗不伴有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显著改善各项心功能指标,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国领 孙贵佳 +5 位作者 张铮 靳志涛 丁力平 杨军柯 高国杰 胡桃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5期61-64,共4页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对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火箭军总医院诊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2例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心力衰竭患者均根据个体化给予利尿剂、...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对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火箭军总医院诊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2例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心力衰竭患者均根据个体化给予利尿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观察卡维地洛对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收缩末容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容量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心室重构,且卡维地洛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改善情况较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缺血性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下载PDF
胺碘酮对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艳婷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了健康对照组30名,心力衰竭组67例(入组前已经进行了常规治疗),根据是否服用胺碘酮片分为心力衰竭1组30例、心力衰竭2组37例,4周后结束治疗,进行统计分析各组患...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了健康对照组30名,心力衰竭组67例(入组前已经进行了常规治疗),根据是否服用胺碘酮片分为心力衰竭1组30例、心力衰竭2组37例,4周后结束治疗,进行统计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以及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mm)、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①健康对照组和心力衰竭组在LVDD、LVEF以及CRP含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心力衰竭1组经过常规治疗和胺碘酮4周治疗后与入组时进行对比,CRP值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EF值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心力衰竭2组经过常规治疗4周后与入组时进行对比,CRP值、LVD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伴有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可以减少CRP的产生,减少相关的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进而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心力衰竭 充血性 C反应蛋白质 胺碘酮
下载PDF
扩张性心脏病与备解素因子B遗传多态现象相关性的研究
9
作者 薛明战 刘治全 +2 位作者 袁祖贻 封启明 李学成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11-14,共4页
利用琼脂糖凝胶高压电泳及免疫固定技术检测了66例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的备解素因子B(Bf)的遗传多态性,并与326例健康献血员作了比较。结果发现:DCM组的BfFF表型和Bf*F频率明显升高(x2分别为17.4和16.0,P<0.001),而BfSS... 利用琼脂糖凝胶高压电泳及免疫固定技术检测了66例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的备解素因子B(Bf)的遗传多态性,并与326例健康献血员作了比较。结果发现:DCM组的BfFF表型和Bf*F频率明显升高(x2分别为17.4和16.0,P<0.001),而BfSS与Bf*S的频率则明显降低(x2分别为3.902和11.491,P<0.05);关联分析显示Bf的遗传多态性与DCM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这一结果提示BfFF和Bf*F可作为DCM的易感性标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性心肌病 备解素因子B 遗传多态性 关联研究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不同病因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洁 陈欣 +2 位作者 陈巧 邢璐宇 张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2-42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并首次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符合标准的DCM患者50例,ICM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回访,观察心脏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1年内因心衰加重再入院和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终点事件。结果:随时间推移DCM、ICM两组患者LVEF呈上升趋势,LVEDD均呈下降趋势(P_(时间)<0.01),DCM、ICM两组组间心脏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LVEF:P_(组间)=0.029,LVEDD:P_(组间)=0.040),两组LVEF、LVEDD随时间变化幅度有统计学差异(P_(分组*时间)<0.01)。DCM、ICM两组组间累积无心衰加重再入院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4.6%vs.53.4%,P=0.027),组间累积无心血管死亡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95.9%vs.100%,P=0.153)。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对DCM、ICM心衰患者均能改善左心功能,逆转心肌重构,减少再住院和终点事件的发生;对ICM患者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慢性心力衰竭 扩张型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
原文传递
LMNA基因与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
11
作者 袁迎第(综述) 黄敏(审校) 谢利剑(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0年第4期362-364,共3页
扩张型心肌病是儿童心肌病的常见类型,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具有家族聚集性.已发现有20多种基因突变与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有关,其中lamin A/C基因是最常见的致病基因之一.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laminA/C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