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2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Training of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Talents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1
作者 Juan Pa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3年第11期90-96,共7页
To concentrate on cultivating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talents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we should 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rofess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int... To concentrate on cultivating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talents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we should 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rofess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teaching,and research to determin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contents,set up a double-teacher teaching team,and provide sufficient resources and funds.Specifically,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ystem with the guidance of professional groups,create teaching situations with information platforms,introduc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technology to connec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improve the practice mechanis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deepen the integration pattern of post-course certificate competition,and follow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oute of professional course to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knowledge,skills,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itectural design major of vocational college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Cultivation strategy
下载PDF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Training Model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2
作者 Haitao Sang Bo Chen +1 位作者 Zongliang Ye Jing Cai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formation awareness and information skills have become the basic qualities of every citizen.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raining mechanism for scientific and tech...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formation awareness and information skills have become the basic qualities of every citizen.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raining mechanism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lents from the begin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s insufficien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It is imperative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talents and explore a new training model.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rom a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It then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explores new exploration models and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s,and puts forward prospects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sciplin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exploration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pecialty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3
作者 Yi Qia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In order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emand for local talent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 In order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emand for local talent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ubsequently,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pecialty have been formulated,and a curriculum system that integrates the industry and education has been constructed in hope to continuously provide high-quality talent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the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下载PDF
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体系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小林 金衍 +2 位作者 李景叶 詹亚力 耿娇娇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2,共5页
行业特色高校由其办学属性决定,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等高端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一所油气能源特色高校,面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战略转型发展双重使命挑战,坚持“强优、拓新、创一流”的学科建设思路,构... 行业特色高校由其办学属性决定,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等高端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一所油气能源特色高校,面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战略转型发展双重使命挑战,坚持“强优、拓新、创一流”的学科建设思路,构建了学科发展新格局,以此为龙头,依托产学研合作办学优势,打造“思政引领、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建立了“内部保证、外部认证、智能赋能”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效,其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学科体系 培养模式 质量保障体系 行业高校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of Interdisciplinary-Base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alents
5
作者 Yuan Qin Meng Wang Mei Li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3年第2期15-22,共8页
As a significant field of research under the 14th Five Year Plan,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holds a special position in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core technology independence.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s an important su... As a significant field of research under the 14th Five Year Plan,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holds a special position in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core technology independence.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building a“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ower”in the future.Cultivating creativ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who can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new er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hina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and autonomy of its industrial system.In view of the existing gap between th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training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industry,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cept of inter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Based on the cycle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a curriculum system that integrates the interaction of interconnected projects is established.Through four specific measures,namely establishing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system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pecialty,building a cycle diagnosis and reform system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pecialty,improv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integrated modular specialty group,and setting up an application scenario project-based curriculum,we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ross-training of compou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al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personnel training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ycle diagnosis and correction
下载PDF
江苏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效、特色与优化策略——基于2022年校级质量年报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赟 陈湘军 周健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121-124,共4页
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是服务智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20所国家级“双高计划”院校为研究对象,发现江苏省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取得多重成效,具有多元主体协同共建、多平台路径... 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是服务智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20所国家级“双高计划”院校为研究对象,发现江苏省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取得多重成效,具有多元主体协同共建、多平台路径扩大供给、和强化经费投入基础保障的特色。面对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需要推行“五大行动计划”,高质量建设多维立体教学资源;对接智慧教学模式需要,高水平打造数字化教学资源;主动利用信息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革命”策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质量和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教学资源库 建设 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国青 李源源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从阐释新文科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分析了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探讨了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建设内容。认为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应构建“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健全教师、教学内容与... 从阐释新文科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分析了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探讨了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建设内容。认为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应构建“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健全教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相匹配的教学体系,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和专业课构成的课程体系,搭建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培养体系,建立对学生多维度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全面提升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公共管理学科 人才培养体系 构成要素 “三全”育人
下载PDF
智能建造视阈下建筑工程类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小玲 张信 吴静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在智能建造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建筑业已经从传统的建造模式转型升级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模式发展,“互联网+建筑业”在工程技术中逐步应用,对建筑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信息化、... 在智能建造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建筑业已经从传统的建造模式转型升级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模式发展,“互联网+建筑业”在工程技术中逐步应用,对建筑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信息化、多元化、智能化、现代化”的人才培养需求调研结果,结合信息技术与建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要求,从专业内容交叉、教学技术手段创新、生产性实训室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给出了智能建造视阈下建筑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具体举措,为高职院校智能建造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造 建筑工程类专业 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
下载PDF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加快推进中药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9
作者 吴啟南 张森 +5 位作者 李存玉 马新飞 花文婷 赵明 麻彤辉 曹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00-308,共9页
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重点阐述了学校中药学学科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才引领、科技创新、立德树人、服务需求导向等方面的特色化举措与成效。学校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以深化改革激发创... 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重点阐述了学校中药学学科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才引领、科技创新、立德树人、服务需求导向等方面的特色化举措与成效。学校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动力,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药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中药学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学科 学科建设 一流学科 人才培养 学科发展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下载PDF
农业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高地建设研究——以“双高计划”建设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晖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2-78,共7页
对比全国197所国家级“双高计划”院校中农业类“双高计划”院校(14所)与非农业类“双高计划”院校在人才培养高地建设上的差异,剖析农业类“双高计划”院校在人才培养建设、科技创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国际化建设等方... 对比全国197所国家级“双高计划”院校中农业类“双高计划”院校(14所)与非农业类“双高计划”院校在人才培养高地建设上的差异,剖析农业类“双高计划”院校在人才培养建设、科技创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国际化建设等方面所依托的优势和所取得的成效,针对农业类高职院校所在各类技能大赛、农业类职业院校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未来在优化农业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定位、更好地履行农业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使命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建设 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
下载PDF
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学科、课程、竞赛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谢红霞 颜晖 +2 位作者 张泳 赵春鱼 胡毓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156,共5页
以2022版全国高校计算机类竞赛指数数据为基础,从不同视角分析其与学科、课程建设的相互关系。对照学科评估数据分析:理工、综合、师范类高校参赛积极、成绩突出;农林、人文社科类高校竞赛和学科建设同步良性发展,医药类高校参赛积极性... 以2022版全国高校计算机类竞赛指数数据为基础,从不同视角分析其与学科、课程建设的相互关系。对照学科评估数据分析:理工、综合、师范类高校参赛积极、成绩突出;农林、人文社科类高校竞赛和学科建设同步良性发展,医药类高校参赛积极性偏低。从程序设计一流课程视角分析:一流课程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建设高校过度集中。研究认为,计算机类竞赛不仅是衡量和促进计算机、软件工程类学科建设的一个有效尺度,也是促进各学科融合创新的有效平台,是引领广大地方本科院校“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生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类竞赛指数 学科建设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外语学科建设”十院长谈
12
作者 陈彦旭 范武邱 +8 位作者 郭英剑 何宁 蒲若茜 曲涛 尚必武 王钢 王丽丽 张智义 纪秀明 《语言教育》 2024年第3期1-26,共26页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当下我国外语学科如何发展?外语教育教学如何提质增效、守正与创新?本刊诚邀国内多位知名外语学院院长分别从学科建设、本硕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改革、学科智能平台建构、数智融合学科范式转换、国际化“在地”...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当下我国外语学科如何发展?外语教育教学如何提质增效、守正与创新?本刊诚邀国内多位知名外语学院院长分别从学科建设、本硕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改革、学科智能平台建构、数智融合学科范式转换、国际化“在地”发展模式等角度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课程改革 新技术赋能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
13
作者 李龙 孙楠楠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57,共6页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有待厘清、课程体系构建有待更新、实践教学资源有待丰富、师资队伍建设有待优化,面对这些现实困境,需要从明确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以学生为本位的新文科课程体系、...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有待厘清、课程体系构建有待更新、实践教学资源有待丰富、师资队伍建设有待优化,面对这些现实困境,需要从明确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以学生为本位的新文科课程体系、重视文科类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强化文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创新高校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新文科人才培养质量,以此促进新文科教育改革,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人才培养体系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国际航空运输高端商务管理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研究
14
作者 褚衍昌 赵桂红 +2 位作者 吴正泓 张明凤 钱晓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4期172-175,共4页
民航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对于高端国际航空运输商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该文在分析国际航空运输发展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国际航空运输高端商务管理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目标、总体思路和建设内容,最... 民航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对于高端国际航空运输商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该文在分析国际航空运输发展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国际航空运输高端商务管理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目标、总体思路和建设内容,最后提出该平台实施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航空运输 商务管理人才 国际认证 人才培养 平台建设
下载PDF
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新论
15
作者 汪诗明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9,共13页
区域国别学正式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为区域国别研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也创造了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学术氛围。人才培养与学科内涵及功能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科内涵形塑的,学... 区域国别学正式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为区域国别研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也创造了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学术氛围。人才培养与学科内涵及功能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科内涵形塑的,学科功能则决定了人才培养类型,学科制仍是目前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鉴于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面对各种可知或未知因素的挑战,故作为一门新学科,区域国别学在学科建设方面要系统谋划,把培养区域国别研究的“通才+专才”视为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学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通才 专才
下载PDF
基于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一流专业考核指标体系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媛 《科教文汇》 2024年第5期6-9,共4页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协同是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该文以“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为出发点,基于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一流专业指标观测点,从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分析专业建设与...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协同是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该文以“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为出发点,基于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一流专业指标观测点,从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分析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提出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融合的建议,促进教师自觉承担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双重责任,全面提升“双一流”建设的质量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专业 一体化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两弹一星”精神驱动的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若干思考
17
作者 李晖 李向南 +2 位作者 周薇 杜胜 吴云龙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4期20-23,共4页
该文深入探讨“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内涵,着眼于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现状与问题。通过分析“两弹一星”精神在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揭示其在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国防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等... 该文深入探讨“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内涵,着眼于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现状与问题。通过分析“两弹一星”精神在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揭示其在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国防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等方面的深远影响。“两弹一星”精神将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爱国爱军情怀、增强学生的综合国防素养,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投身国防事业。同时,其中强调的科技创新、学科交叉融合等理念,更为国防科技特色学科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通过该研究的深入剖析,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两弹一星”精神驱动下的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为高校培养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弹一星”精神 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 爱国主义 自主创新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与思考
18
作者 赵锦梅 马瑞 +2 位作者 张玉珍 卢嘉 刘小娥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目的,分析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确立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与目标,探讨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建设环节与方式等,并提出对土壤侵蚀... 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目的,分析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确立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与目标,探讨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建设环节与方式等,并提出对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以期推动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的同时,促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全面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土壤侵蚀原理 建设与思考 人才培养质量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视域下的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模式
19
作者 樊媛媛 梁庆中 +1 位作者 胡成玉 曾德泽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信息领域的综合人才需求愈发旺盛,要求其涵盖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数据技术等。在其视野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系统能力培养模式,面临着适应性不足及创新性培养有限的挑战。为实现综合型计算机科学与技...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信息领域的综合人才需求愈发旺盛,要求其涵盖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数据技术等。在其视野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系统能力培养模式,面临着适应性不足及创新性培养有限的挑战。为实现综合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涉及的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按照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思路进行分解。通过梳理现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将分解的知识与能力下放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中,构建了迭代式课程教学体系、贯穿式课程实践体系以及多维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以实际复杂计算机系统为基础的系统能力培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能力 人才培养 教学课程 体系建设 实践体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双创+学科竞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
作者 王玉书 罗雅方 +3 位作者 祁宏英 高美玲 徐洪国 付学鹏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8期104-106,共3页
结合新农科背景下齐齐哈尔大学园艺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基本情况,提出了“双创+学科竞赛”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在农学类本科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提升等方面能够发挥引领作用,可以为高校农科专业探... 结合新农科背景下齐齐哈尔大学园艺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基本情况,提出了“双创+学科竞赛”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在农学类本科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提升等方面能够发挥引领作用,可以为高校农科专业探索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学科竞赛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