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
被引量:
1
1
作者
崔留超
陈捷
张鲁山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62-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例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采用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供区游离植皮。结果术后10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小腿供区创面植...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例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采用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供区游离植皮。结果术后10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小腿供区创面植皮后全部成活,随访2-12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色泽接近周围正常皮肤,外形无臃肿,厚薄适中,有部分感觉恢复。结论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不牺牲胫后动脉主干、小腿深筋膜、大隐静脉和隐神经,以内踝尖上4.0~10.0cm节段内穿支为蒂.可以修复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适应证广,血管表浅恒定,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成活率高,外形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胫后动脉穿支
逆行岛状皮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型创面的效果
被引量:
16
2
作者
丁冬
赵飞
+8 位作者
黄永禄
李晓亮
巩凡
姚占川
张博闻
杨子洋
马建明
沈军
温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42-845,共4页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型创面的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37例在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型创面的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37例在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6例,年龄9~62岁,平均年龄(42.6±2.3)岁。小腿远端创面12例,足踝部创面25例。切取皮瓣大小9 cm×4 cm~19 cm×10 cm,术后予以抗感染、抗凝、换药等治疗,随访期间记录皮瓣术区两点辨别觉。结果37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平均(25±4)个月。37例皮瓣术后成活良好,仅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内踝创面术后因远端静脉回流障碍,反复出现张力性水泡,皮缘坏死,后期换药后创面自愈。所有皮瓣术后随访均未见溃疡及慢性渗出,局部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为5~15 mm,平均为(11.2±1.7) mm,后期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
软组织缺损
小腿远端
足踝
原文传递
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慎东
鲁彧
+1 位作者
周建芹
王德甫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854-1858,共5页
[目的]比较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4年6月收治且实施逆行筋膜皮瓣治疗的93例小腿下段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腓动脉组(54...
[目的]比较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4年6月收治且实施逆行筋膜皮瓣治疗的93例小腿下段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腓动脉组(54例)和胫后动脉组(39例)。对两组皮瓣成活率、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腓动脉组皮瓣一期成活率为88.9%,显著性高于胫后动脉组的71.8%(P〈0.05)。腓动脉组皮瓣功能指标(疼痛、活动限制、穿鞋限制、功能恢复满意度)评分与胫后动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腓动脉组增生性瘢痕、瘙痒、色素沉着并发症率分别为20.4%、22.2%、25.9%,均显著低于胫后动脉组的(41.0%、46.2%、51.3%)(P〈0.05)。[结论]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与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可有效修复治疗小腿下段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的一期成活率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
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
原文传递
题名
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
被引量:
1
1
作者
崔留超
陈捷
张鲁山
机构
重庆长城医院手足外科
出处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62-64,6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例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采用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供区游离植皮。结果术后10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小腿供区创面植皮后全部成活,随访2-12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色泽接近周围正常皮肤,外形无臃肿,厚薄适中,有部分感觉恢复。结论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不牺牲胫后动脉主干、小腿深筋膜、大隐静脉和隐神经,以内踝尖上4.0~10.0cm节段内穿支为蒂.可以修复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适应证广,血管表浅恒定,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成活率高,外形佳,值得推广。
关键词
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胫后动脉穿支
逆行岛状皮瓣
Keywords
The pretibial soft-tissue defects in
distal lower leg
s
Pedicled with the posterior tibial artery
The reversed island flap
分类号
R658.2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型创面的效果
被引量:
16
2
作者
丁冬
赵飞
黄永禄
李晓亮
巩凡
姚占川
张博闻
杨子洋
马建明
沈军
温鹏
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足和重建显微外科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足和重建显微外科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42-845,共4页
基金
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31920160099)
2017年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Z17198)
+1 种基金
2017年宁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项目
2016年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Z16177)
文摘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型创面的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37例在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6例,年龄9~62岁,平均年龄(42.6±2.3)岁。小腿远端创面12例,足踝部创面25例。切取皮瓣大小9 cm×4 cm~19 cm×10 cm,术后予以抗感染、抗凝、换药等治疗,随访期间记录皮瓣术区两点辨别觉。结果37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平均(25±4)个月。37例皮瓣术后成活良好,仅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内踝创面术后因远端静脉回流障碍,反复出现张力性水泡,皮缘坏死,后期换药后创面自愈。所有皮瓣术后随访均未见溃疡及慢性渗出,局部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为5~15 mm,平均为(11.2±1.7) mm,后期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
软组织缺损
小腿远端
足踝
Keywords
Sural nerve nutrition vessels-supported flap
Soft tissue defects
distal lower leg
Ankle
分类号
R658.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慎东
鲁彧
周建芹
王德甫
机构
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骨四科
出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854-1858,共5页
文摘
[目的]比较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4年6月收治且实施逆行筋膜皮瓣治疗的93例小腿下段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腓动脉组(54例)和胫后动脉组(39例)。对两组皮瓣成活率、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腓动脉组皮瓣一期成活率为88.9%,显著性高于胫后动脉组的71.8%(P〈0.05)。腓动脉组皮瓣功能指标(疼痛、活动限制、穿鞋限制、功能恢复满意度)评分与胫后动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腓动脉组增生性瘢痕、瘙痒、色素沉着并发症率分别为20.4%、22.2%、25.9%,均显著低于胫后动脉组的(41.0%、46.2%、51.3%)(P〈0.05)。[结论]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与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可有效修复治疗小腿下段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的一期成活率高、并发症少。
关键词
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
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
Keywords
defect of the
distal lower leg
defect of ankle and foot
distal
ly-based peroneal artery perforator-plus
posterior tibial artery perforator-plus fasciocutaneous flap
分类号
R658.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
崔留超
陈捷
张鲁山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型创面的效果
丁冬
赵飞
黄永禄
李晓亮
巩凡
姚占川
张博闻
杨子洋
马建明
沈军
温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6
原文传递
3
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的效果比较
王慎东
鲁彧
周建芹
王德甫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