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切除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宗兵 郝博 刘牧林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518-1521,共4页
目的分析直肠癌切除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直肠癌病人60例,均行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途无转开腹;对所有病人资料进行整理,根据是否... 目的分析直肠癌切除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直肠癌病人60例,均行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途无转开腹;对所有病人资料进行整理,根据是否发生排便障碍分组,排便功能障碍组38例、非排便功能障碍组22例,分析影响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60例直肠癌切除术病人,术中出血量(65.14±23.50)mL,手术时间(246.15±60.33)min,术后肿瘤病理学标本最大径(3.65±0.72)cm,肿瘤最大径(4.02±1.63)cm,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42±0.53)cm,术后尿管拔除时间(5.47±3.95)d。随访3个月,随访成功率100.00%。单因素分析病人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肿瘤大小、术前同步放化疗等是造成病人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排便功能障碍危险因素是肿瘤最大径>5 cm、术前同步放化疗、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3 cm(P<0.05)。结论肿瘤最大径>5 cm、术前同步放化疗、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3 cm是造成直肠癌切除术后排便的危险因素,因此,术后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结肠切除术 重建性 排便功能障碍 肿瘤最大径 直肠癌切除术 吻合口距肛缘距离
下载PDF
单吻合器与双吻合器技术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活动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0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评价单吻合器与双吻合器技术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68例低位前切除加单吻合器技术及57例低位前切除加双吻合器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所有患者保肛手术均获成功,无手... 目的评价单吻合器与双吻合器技术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68例低位前切除加单吻合器技术及57例低位前切除加双吻合器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所有患者保肛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远端切缘未见癌残留。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漏,双吻合器组1例(1.7%),单吻合器组3例(4.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住院费用,双吻合器组为2.45万元(2.1~3.2万元),单吻合器组为1.9万元(1.7~2.2万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吻合器与双吻合器技术均可完成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吻合术,具有保肛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可行。而单吻合器较双吻合器更为经济实用,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 直肠癌距肛缘距离 吻合口漏
下载PDF
距肛缘≤8 cm的T_1期直肠癌患者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洪伟 陈升 +1 位作者 王艳良 苏学良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45-549,共5页
目的研究距肛缘距离≤8 cm的T1期直肠癌患者经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180例距肛缘≤8 cm的T1期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90例作为观察组,另90例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T_1期患者作为对... 目的研究距肛缘距离≤8 cm的T1期直肠癌患者经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180例距肛缘≤8 cm的T1期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90例作为观察组,另90例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T_1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记录两组术后3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析距肛缘≤8 cm的T1期直肠癌患者经肛门局切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 896,0. 358; P=0. 344,0. 550)。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化程度及切缘性质是影响接受直肠癌局部切除术的距肛缘距离≤8 cm的T1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距肛缘距离≤8 cm直肠癌T1期患者可获得与根治术相似的预后收益,且有助于促进术后早期恢复,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切缘性质是影响局切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局部切除术 距肛缘距离≤8 CM 预后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谢国雄 陈建思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发生率、恢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普外科就诊并确诊为直肠癌、均进行保肛根治术的患者12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患者术后LARS发生情况,并经单...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发生率、恢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普外科就诊并确诊为直肠癌、均进行保肛根治术的患者12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患者术后LARS发生情况,并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28例患者中,发生LARS 41例(32.03%),其中LARS组和无LARS组在距手术完成时间、术前放疗、吻合口位置、骶尾骨间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两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肿瘤浸润程度、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骨盆各径线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采用χ2检验分割法比较距手术完成不同时间的LARS发生率,显示距手术完成时间短的患者LARS发生率高于距手术完成长的患者(P<0.017)。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吻合口距离肛缘<5 cm、术前放疗及距手术时间<3个月是术后LA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结论 LARS是直肠癌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影响因素较多;随着距手术时间的延长,LARS的发生率会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保肛根治术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吻合口至肛缘距离 术前放疗 术后恢复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