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urnal Variation of Tropical Convection during TOGA COARE IOP 被引量:2
1
作者 Jae-Young BYON Gyu-Ho LIM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85-702,共18页
Diurnal variation of tropical convection and kinematic and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 was investigated for different large-scale environments of the convectively active and inactive periods by using satellite observatio... Diurnal variation of tropical convection and kinematic and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 was investigated for different large-scale environments of the convectively active and inactive periods by using satellite observations and surface measurements during the Intensive Observation Period (IOP) of the Tropical Ocean Global Atmosphere/Coupled Ocean-Atmosphere Response Experiment (TOGA/COARE). During the convectively active period, the features of nocturnal convection appear in vertical profiles of convergence, vertical velocity, heat source, and moisture sink. The specific humidity increases remarkably in the middle troposphere at dawn. On the other hand, the altitude of maximum convergence and that of the upward motion is lower during the convectively inactive period. The specific humidity peaks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in the daytime and decreases in the middle troposphere. Spectral analyses of the time series of the infrared (IR) brightness temperature (TBB) and amounts of rainfall suggest multiscale temporal variation with a prominent diurnal cycle over land and oceanic regions such as the Intensive Flux Array (IFA) and the South Pacific Convergence Zone (SPCZ). Over land, the daily maximum of deep convection associated with cloud top temperature less than 208 K appears at midnight due to the daytime radiative heating and the sea-land breeze. Over the ocean, convection usually tends to occur at dawn for the convectively active period while in the afternoon during the inactive period. Comparing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convection with large-scale variables, the authors inferred that moisture in the middle troposphere contributes most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nocturnal convection over the ocean during the convectively active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urnal variation tropical convection RAINFALL large-scale environment
下载PDF
基于局地气候区的西安市城市热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梅焕 姚明昊 +4 位作者 王涛 李雅雯 邓彦昊 赵滢滢 张政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44-1653,共10页
快速城市化过程引起的城市热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科学规划与管理改善城市热环境对于提高城市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安市主城区为例,基于2019-2022年9期70 m分辨率的ECOSTRESS数据,结合局地气候... 快速城市化过程引起的城市热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科学规划与管理改善城市热环境对于提高城市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安市主城区为例,基于2019-2022年9期70 m分辨率的ECOSTRESS数据,结合局地气候区(Local Climate Zone,LCZ)分类,利用相关性分析及分区统计等方法,对城市热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可为城市科学规划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以建筑类型(LCZ1-7)局地气候区为主,占区域总面积的72.94%。其中紧凑型中低层建筑(LCZ2-3)局地气候区分布在城市一环路以内,开敞型建筑类型(LCZ4-7)局地气候区分布在城市一环和绕城高速之间,自然类型(LCZA,LCZB)局地气候区和大型低层和硬地面(LCZ7)局地气候区分布于绕城高速周边。(2)日间,紧凑型建筑类型(LCZ3)局地气候区地表温度最高,水体(LCZA)地表温度最低;夜间,水体(LCZA)地表温度最高,植被(LCZB)地表温度最低。紧凑型建筑类型(LCZ1-3)地表温度高于开敞型建筑类型(LCZ4-6),且日间地表温度表现为紧凑型高层(LCZ1)<紧凑型中层(LCZ2)<紧凑型低层(LCZ3),夜间反之。(3)日间,地表温度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以紧凑型建筑类型(LCZ1-3)局地气候区为主的城市二环路内,地表温度低值区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研究区东南部和二环西北部边缘区域的植被(LCZA)和水体(LCZB)局地气候区内;夜间地表温度高值区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水体(LCZB)和绕城高速内的建筑类型(LCZ1-6)区域,地表温度低值区与日间相似。(4)地表温度与NDVI呈显著负相关,与人口和夜间灯光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认为西安市未来建筑类型应多以开敞型建筑为主,并在开敞型建筑类型(LCZ4-7)局地气候区中加强城市绿化,同时,在紧凑型建筑类型(LCZ1-3)局地气候区中建设通风廊道,可起到改善城市热环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局地气候区 城市热环境 ECOSTRESS 日尺度 西安市
下载PDF
华东地区主要地形因子对极端小时降水峰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曾礼 高艳红 +1 位作者 张果 李剑铎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9-379,共11页
在全球持续增温的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利用华东315个气象台站2011—2018年的小时观测数据,按照降水日峰值特征将华东地区极端小时降水分为单峰型和多峰型,基于多尺度地理加... 在全球持续增温的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利用华东315个气象台站2011—2018年的小时观测数据,按照降水日峰值特征将华东地区极端小时降水分为单峰型和多峰型,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了两种峰型极端小时降水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两种峰型极端降水分别对应常规年份和厄尔尼诺年,地形起伏度在两类峰型的降水中都为最重要的地形因子,主导区域主要为浙江北部及浙闽山脉北部;其他地形因子在两类峰型的降水中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单峰型降水中,第二重要的地形因子为地形坡度,主导区域位于浙闽山脉东南侧;而在多峰型降水中,第二重要的地形因子为离海岸线距离,且主导区域位于沿海地区。对二者差异的机理分析发现,单峰型降水以午后对流为主,浙闽山脉东南侧地形坡度较大处的对流有效位能值较大,容易促发对流;而在多峰型降水中清晨降水以平流为主,水汽输送明显较单峰型降水大,因此,离海岸线距离对该类型降水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小时降水 地形因子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日变化
下载PDF
我国氨的排放量和时空分布 被引量:74
4
作者 孙庆瑞 王美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90-598,共9页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各种氨排放源的排放因子,计算了各种氨源的贡献,以动物的贡献最大,占52%。1993年我国氨的排放量为12Mt,排放量最大的是河南、山东和四川,排放密度最大的是上海。在北京、广西、广东、湖南、江...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各种氨排放源的排放因子,计算了各种氨源的贡献,以动物的贡献最大,占52%。1993年我国氨的排放量为12Mt,排放量最大的是河南、山东和四川,排放密度最大的是上海。在北京、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和山东测定了大气氨的浓度,北京大气氨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平均为16μg/m3,夏季最高为41μg/m3,冬季只有32μg/m3。一般夜间氨的浓度高于白天。测定了氨的垂直分布,并计算了氨浓度的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量 时空分布 大气 酸雨
下载PDF
典型表层岩溶泉短时间尺度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章程 袁道先 +1 位作者 曹建华 蒋忠诚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7-471,共5页
本文以广西马山县弄拉岩溶动力系统监测站为例 ,通过人工及自动记录 ,分别对表层岩溶泉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变化进行了研究。短时间尺度监测表明 ,岩溶动力系统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 ,响应及时。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 ,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多日与... 本文以广西马山县弄拉岩溶动力系统监测站为例 ,通过人工及自动记录 ,分别对表层岩溶泉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变化进行了研究。短时间尺度监测表明 ,岩溶动力系统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 ,响应及时。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 ,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多日与昼夜动态变化有不同的表现。在正常气候 (无雨 )条件下 ,水温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 ,pH与电导率之间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 ,电导率峰值区滞后最高温度约 4~ 5h。这可能与植被从光合作用向呼吸作用转变导致大气CO2 浓度产生较大的梯度变化有关。而这种梯度十分有利于岩溶作用的进行。暴雨期间 ,稀释作用可贯穿整个降雨过程 ,但降雨 1~ 2h后 ,表层岩溶带的高裂隙率和渗透性开始发挥作用 ,水动力作用和CO2 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 ,而稀释作用对弱降雨过程仅作用于降雨的开始阶段。因此有必要把水、岩、CO2 气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解释表层岩溶作用的水文地球化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动力系统 时间尺度 物理化学
下载PDF
典型表层岩溶泉水短时间尺度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林立 况明生 +4 位作者 张远瞩 王建力 谢世友 蒋勇军 刘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2-226,共5页
通过多功能自动化监测记录仪CTDP300,对金佛山表层岩溶泉碧潭泉物理化学性质的昼夜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短时间尺度监测表明,岩溶动力系统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响应及时,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昼夜动态变化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有不同表现。在无... 通过多功能自动化监测记录仪CTDP300,对金佛山表层岩溶泉碧潭泉物理化学性质的昼夜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短时间尺度监测表明,岩溶动力系统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响应及时,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昼夜动态变化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有不同表现。在无雨条件下,水温的变化与气温基本一致,电导率峰值区滞后温度数小时,这可能与植被从光合作用向呼吸作用转变导致大气CO2浓度产生较大的梯度变化有关,而这种梯度十分有利于岩溶作用的进行,但由于植被覆盖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差异,滞后时间有较大不同;在暴雨期间,虽有植被和土壤的阻挡和调蓄作用,降雨对碧潭泉岩溶水还是有较强的稀释作用,但开始降雨后数小时左右,表层岩溶带高裂隙率和渗透性开始发挥作用,水动力作用和CO2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岩溶带 岩溶泉 短时间尺度 昼夜动态变化
下载PDF
光化学臭氧日变化特征与其前体物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61
7
作者 朱彬 安俊岭 +1 位作者 王自发 李一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4-749,共6页
应用大气光化学模式研究了日最大臭氧体积分数及其出现时刻与其前体物NMHC、NOx体积分数及NMHC/NOx比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日最大臭氧体积分数(φO3m ax)脊线位置(EKMA图,Empirical K inetic Modeling Approach)的关键因子是NMHC成... 应用大气光化学模式研究了日最大臭氧体积分数及其出现时刻与其前体物NMHC、NOx体积分数及NMHC/NOx比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日最大臭氧体积分数(φO3m ax)脊线位置(EKMA图,Empirical K inetic Modeling Approach)的关键因子是NMHC成份组成比例;日臭氧体积分数达到最大值需要的时间(τO3m ax)与NMHC/NOx比值及NMHC成份组成比例有关,与NMHC、NOx体积分数关系不大。此外,利用该结果解释了近20 a北京日最大臭氧体积分数出现时刻具有不断提前的变化趋势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臭氧 城市臭氧日变化特征 臭氧前体物 大气光化学模式
下载PDF
2种典型荒漠植物多尺度蒸腾日变化特征及其尺度转换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徐璐 李平衡 +2 位作者 赵鑫 杨广 何新林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79-85,共7页
针对西北干旱荒漠区水分循环与生态平衡问题,利用热扩散(TDP)探针监测典型荒漠植物梭梭和柽柳的枝条和胸径的液流日变化,并分析不同尺度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其尺度间的转换方法。结果表明:梭梭和柽柳的枝条和胸径的液流开始时间基本... 针对西北干旱荒漠区水分循环与生态平衡问题,利用热扩散(TDP)探针监测典型荒漠植物梭梭和柽柳的枝条和胸径的液流日变化,并分析不同尺度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其尺度间的转换方法。结果表明:梭梭和柽柳的枝条和胸径的液流开始时间基本与太阳辐射开始增强的时间一致,且都滞后于温度和水气压亏缺(VPD)的开始升高时间。太阳总辐射是植物液流的启动器,而VPD是植物液流的加速器。不同环境因子对梭梭和柽柳不同尺度液流的影响作用不同,整体相关性大小为: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温度>VPD。梭梭枝条间差异不明显,可以较好的上推出胸径的液流密度,即梭梭枝条尺度和冠层尺度间蒸腾作用可以较好的转换:y=1.925x+0.569,R2=0.956。柽柳枝条间差异较大,枝条液流与胸径液流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小(y=2.418x+0.808,R2=0.697),把枝条液流上推到胸径尺度需分析不同位置的枝条间液流的差异性及其与微环境的关系,进一步修正尺度上推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液流 日变化 环境因子 尺度上推
下载PDF
1960~2010年濮阳气温日较差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青珍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33-136,149,共5页
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1960~2010年濮阳市气温日较差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了影响气温日较差呈减少趋势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全年、春季、夏季和冬季的气温日较差均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少速率分别为-0.181、-0.231、-0.247和-0.258... 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1960~2010年濮阳市气温日较差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了影响气温日较差呈减少趋势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全年、春季、夏季和冬季的气温日较差均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少速率分别为-0.181、-0.231、-0.247和-0.258℃/10a。春季和冬季气温日较差减少主要是由平均最低气温显著升高引起的,夏季则主要是由平均最低气温升高和平均最高气温下降共同引起的。影响年均气温日较差的极显著因子有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水汽压,显著因子是总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阳 气温日较差 多时间尺度 变化趋势 气象因子 相关性
下载PDF
多种空间检验方法在不同分辨率模式降水预报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俞碧玉 朱科锋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1-355,共15页
利用单一的客观评估方法并不能有效揭示预报误差来源。利用逐小时5 km格点融合降水产品,本研究使用了多种客观评估方法综合评估了南京大学2016年夏季汛期试验4 km与12 km WRF模式。整体上,两种分辨率都能成功地预报主雨带,4 km WRF在午... 利用单一的客观评估方法并不能有效揭示预报误差来源。利用逐小时5 km格点融合降水产品,本研究使用了多种客观评估方法综合评估了南京大学2016年夏季汛期试验4 km与12 km WRF模式。整体上,两种分辨率都能成功地预报主雨带,4 km WRF在午后对流及复杂地形预报上更优。比较了各类客观评估方法,邻域法显示4 km WRF预报准确性更高,但对于强降水(≥13 mm·(6 h)^(-1)),两种模式预报的空间误差都较大。尺度分离法显示,对于小尺度系统,4 km WRF能较好再现对流但存在较大位置误差,而12 km WRF则漏报。MODE法(Method for Object-based Diagnostic Evaluation)显示4 km WRF在对象强度预报上更接近观测,但强度和范围偏大,导致华南偏强,而范围偏小造成江淮偏弱,12 km WRF低估主要是漏报。不同评估方法能清晰展示4 km WRF和12 km WRF预报误差的差异,为后续模式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可分辨模式 午后对流 降水日变化 邻域法 尺度分离法 MODE方法
下载PDF
Intra-annual stem diameter growth of Tamarix ramosissima and association with hydroclimatic factor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China's Heihe River 被引量:12
11
作者 ShengChun XIAO HongLang XIAO +1 位作者 XiaoMei PENG QuanYan TIA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4年第4期498-510,共13页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 of cambial phenology and intra-annual growth dynamics are useful approach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sponse of tree growth to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 of cambial phenology and intra-annual growth dynamics are useful approach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sponse of tree growth to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increased the demand for water resources in the oases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in northwestern China, and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have changed from a perennial river to an ephemeral stream with a decreased and degraded riparian zone. Tamarisk(Tamarix ramosissima) is the dominant shrub species of the desert riparian forest. In this study, the daily and seasonal patterns of tamarisk stem diameter growth, including the main period of tree ring formation, were examined.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growth changes, along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 ecology of the dendrohydrological area and management of desert riparian forests in similar arid regions, are also presented. The diurnal-seasonal activity of stem diameter and the dynamics of growth ring formation were studied using a point dendrometer and micro-coring methods during the 2012 growing season in shrub tamarisk in a desert riparian forest stan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in Ejin Banner, Inner Mongolia of northwestern China. Generally, the variation in diurnal diameter of tamarisk was characterized by an unstable multi-peak pattern, with the cumulative stem diameter growth over the growing season following an S-shaped curve. The period from late May to early August was the main period of stem diameter growth and growth-ring formation. Among all of the hydroclimatic factors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only groundwater depth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tem diameter increment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fore, for the dendrochronological study, the annual rings of the tamarisk can be used to reconstruct processes that determine the regional water regime, such as river runoff and fluctuations in groundwater depth. For the management of desert riparian forests, suitable groundwater depths must be maintained in the spring and summer to sustain tree health and a suitable stand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marix ramosissima stem diameter growth tree ring formation hydroclimatic factors diurnal-seasonal scale Heihe River
下载PDF
舟山海雾特征及其对数值模式的初步订正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梅汀 王连喜 +2 位作者 徐哲永 陈淑琴 张蔺廉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0-138,共9页
采用舟山海域1962—2015年的4个气象观测站资料、2014—2015年2 a的逐时自动气象数据和浮标站数据,统计分析了舟山海雾特征,结果表明:海雾总是在大尺度背景条件和一定的气象水文条件下发生;海雾春季最多,秋季最少,一天中多发生在夜间和... 采用舟山海域1962—2015年的4个气象观测站资料、2014—2015年2 a的逐时自动气象数据和浮标站数据,统计分析了舟山海雾特征,结果表明:海雾总是在大尺度背景条件和一定的气象水文条件下发生;海雾春季最多,秋季最少,一天中多发生在夜间和早晨,又以下半夜到早晨最多,雾散一般在11∶00以后;海雾按天气形势可分4型,不同类型其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存在差异;浓雾发生的要素特征为,气温5~27℃,海温9~27℃,气温露点差0~4℃,90%的浓雾发生在2 m相对湿度≥95%、气海温差-3.7~3.2℃时,浓雾风向主要落在东南风和偏南风之间,平均风力一般在1~5级;利用要素阈值对WRF能见度模式进行订正检验,发现对提高浓雾的定性预报准确率有较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背景条件 气象水文条件 日变化 阈值 准确率
下载PDF
新疆夏季暴雨精细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霞 周鸿奎 +2 位作者 赵逸舟 唐震 赵克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01-1511,共11页
使用2013—2019年901个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新疆夏季暴雨的精细化特征,得到以下结论:新疆的暴雨日数总体呈北疆多,南疆少,山区多,平原少的特征;除天山山区中段外,南疆东南部昆仑山北坡的部分区域也是新疆暴雨高发区。7月(8... 使用2013—2019年901个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新疆夏季暴雨的精细化特征,得到以下结论:新疆的暴雨日数总体呈北疆多,南疆少,山区多,平原少的特征;除天山山区中段外,南疆东南部昆仑山北坡的部分区域也是新疆暴雨高发区。7月(8月)新疆暴雨日数最多(少),短时强降水事件在暴雨中出现的比例也最高(低),以局地对流性暴雨(区域系统性暴雨)为主。新疆75.3%的站点在暴雨日中都出现过短时强降水事件,短时强降水事件在年平均暴雨日数不足1天的区域高发,在暴雨日数较多的区域出现的比例反而较低。短时强降水事件在暴雨日中出现的比例还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增加,海拔低于500 m的站点在暴雨日中出现短时强降水事件的比例超过85%。北疆博尔塔拉州、克拉玛依市、塔城地区北部、阿勒泰地区西部暴雨的“日雨”特征显著,暴雨日的平均降水时数短,短时强降水事件的发生比例高,区域平均的累计降水量、降水频次和平均降水强度的峰值时段均出现在下午至傍晚前后,以对流性暴雨为主;伊犁河谷至北疆沿天山一带和天山山区暴雨日的平均降水时数长,短时强降水事件的发生比例低,累计降水量和降水频次的峰值时段出现在夜间至上午;平均降水强度的峰值出现在傍晚至前半夜,以系统性暴雨为主;南疆暴雨的日变化特征比北疆复杂,暴雨的降水性质也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精细化特征 短时强降水 日变化 新疆
下载PDF
云贵高原两个国家基准站降水特性比较
14
作者 张涛 李亮亮 李建 《暴雨灾害》 2022年第1期50-57,共8页
为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小尺度地形对降水特性的影响,利用位于云贵高原地区相近的两个国家基准站太华山和昆明站2006-2018年雨季(5-10月)小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两站降水精细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两站的海拔高度差约500 m、站距约5 km,... 为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小尺度地形对降水特性的影响,利用位于云贵高原地区相近的两个国家基准站太华山和昆明站2006-2018年雨季(5-10月)小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两站降水精细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两站的海拔高度差约500 m、站距约5 km,暖季降水量差异不大,但降水的精细特征却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1)两站的降水量和平均降水强度年际差异不明显,但太华山站多数年份的降水频次远多于昆明站;(2)降水日变化上,太华山站在11-20时的累积降水量要高于昆明站;两站降水频次均具有双峰型特征,但在03-09时和11-17时太华山站的降水频次要明显高于昆明站,00-13时和21-23时昆明站的平均降水强度高于太华山站。(3)两站的降水事件特征不同,太华山站的降水事件次数和累积降水量都明显多于昆明站,主要由持续时间在6 h以上的降水事件贡献。(4)两站降水事件主要为共有降水事件,降水特性差异也主要由共有降水事件造成。太华山站先开始(结束)降水的共有降水事件次数比昆明站多(少),持续时间(降水频次)比昆明站长(多),短、长时降水事件的降水量(降水频次)比昆明站大(多),平均降水持续时间比昆明站多0.36 h。(5)两站单独降水事件占总降水事件的39.9%,太华山站的单独降水事件数是昆明站的1.83倍,而且平均持续时间长于昆明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尺度地形 日变化 降水频次 降水强度 降水事件
下载PDF
太湖流域太阳日总辐射模拟
15
作者 朱贤平 吕文强 《电子质量》 2021年第9期10-16,共7页
针对太湖流域太阳总辐射的插值计算缺乏足够的观测数据这一问题,利用杭州站、南京站和吕泗站丰水年(2002年)、平水年(2007年)和枯水年(2005年)逐日太阳总辐射观测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建立了以日照百分率和温度日较差为自变量的太湖流域... 针对太湖流域太阳总辐射的插值计算缺乏足够的观测数据这一问题,利用杭州站、南京站和吕泗站丰水年(2002年)、平水年(2007年)和枯水年(2005年)逐日太阳总辐射观测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建立了以日照百分率和温度日较差为自变量的太湖流域月尺度太阳日总辐射计算模型。模型以杭州站2007年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率定各月参数,并以杭州站2002、2005年,以及南京站和吕泗站三个典型年的逐日气象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验证期模型确定性系数R2均在0.7以上。将构建的月尺度模型与已有的年尺度、季尺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月尺度模型计算的全年日辐射误差百分比为10.9%,而年尺度模型和季尺度模型误差百分比分别为-76.72%和-83.74%,表明月尺度模型的拟合效果具明显优势。在GIS支持下利用IDW插值方法,获得太湖流域三个典型年逐日日照百分率、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250m×250m栅格数据,再利用该文拟合的各月太阳日总辐射计算模式,获得太湖流域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图,为流域尺度生态水文模拟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日总辐射 月尺度模型 日照百分率 温度日较差 太湖流域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表面城市热岛日内逐时变化规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方迎波 占文凤 +3 位作者 黄帆 高伦 全金玲 邹照旭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7-198,共12页
表面城市热岛多时间尺度变化的遥感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然而,受限于热红外遥感模型与数据的不足,目前典型城市群表面城市热岛的日内逐时变化规律仍不清楚。以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 表面城市热岛多时间尺度变化的遥感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然而,受限于热红外遥感模型与数据的不足,目前典型城市群表面城市热岛的日内逐时变化规律仍不清楚。以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地表温度日内变化INA08模型,率先模拟并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在夏、冬两季的表面城市热岛空间格局与热岛强度的逐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夏季,日内所有城市整体而言均呈现热岛效应,但由于城市植被或水体的降温作用,白天至上半夜(08:00~21:00)部分城市存在相对"冷点",而这些"冷点"在21:00之后基本消失。此季节内城市热岛强度与地表温度日内逐时变化规律相似,两者均在上午迅速上升,并于12:00~14:00到达峰值,而后逐渐下降,并持续至次日日出前。在冬季,多数城市在白天出现了"城市冷岛",但"冷岛"多在午后至傍晚(14:00~17:00)消失,此后所有城市均恢复为"热岛"。此季节内城市热岛强度与地表温度日内逐时变化规律区别较大,且以农田和森林为背景计算的城市热岛强度的逐时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在日内到达峰值的时间(约18:00)显著晚于后者(约13: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表面城市热岛 逐时变化 日内尺度 MODIS
原文传递
珠江口外东澳岛海域MG I古菌和藻类的昼夜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文勇 陈松泽 +2 位作者 何炜 周敬倬 张传伦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40-2352,共13页
【目的】海洋古菌MG I(marine group I archaea)是海洋中主要微生物类群,拥有利用氨氮进行氨氧化自养的能力,是海洋环境中氨氧化过程的重要参与者。研究MG I古菌的昼夜变化规律,对揭示海洋中氨氧化过程以及碳氮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的】海洋古菌MG I(marine group I archaea)是海洋中主要微生物类群,拥有利用氨氮进行氨氧化自养的能力,是海洋环境中氨氧化过程的重要参与者。研究MG I古菌的昼夜变化规律,对揭示海洋中氨氧化过程以及碳氮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样品来自于珠江口东澳岛附近海域,使用无人机采样技术获取了以2 h为间隔的22 h连续时间序列海水样品。本研究重点关注以下科学问题:(1)昼夜尺度下珠江口MG I古菌与藻类的群落和丰度变化特征;(2)昼夜尺度下珠江口MG I古菌受温度和藻类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样品DNA,以qPCR、二代基因测序等手段,结合环境参数(温度、盐度、营养盐浓度等),以探究海水藻类与MG I古菌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研究发现,MG I古菌丰度为(9.1±3.2)×107 copies/L,藻类的丰度为(3.7±0.7)×108 copies/L。通过古菌的高通量测序发现MG I古菌是该区域最主要的古菌类群(36.2%–50.0%)。在昼夜变化尺度下,MG I古菌与藻类的丰度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且环境因子中,温度与MG I古菌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基于前人研究我们提出假说:在昼夜时间尺度下,温度以及藻类可能是影响河口海洋水体环境中MG I古菌变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聚焦MG I古菌的昼夜变化规律,对人类理解海洋尤其是近岸水体中的碳氮循环及对硝化过程认知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古菌 MG I古菌 氨氮 藻类 昼夜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