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scaffold中新微卫星标记的获得与Dll基因的遗传连锁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郭秋红 詹帅 +3 位作者 相辉 赵云坡 李卫华 黄勇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7-194,共8页
在进行家蚕遗传连锁图谱的整合过程中,需要寻找两个作图群体中都有多态的共有标记,但这种共有标记数量较少。为此,利用已有的简单重复序列(SSR)与家蚕基因组进行比对,寻找到匹配的scaffold,再采用SS-RHunter1.3搜索其中的SSR区域,排除... 在进行家蚕遗传连锁图谱的整合过程中,需要寻找两个作图群体中都有多态的共有标记,但这种共有标记数量较少。为此,利用已有的简单重复序列(SSR)与家蚕基因组进行比对,寻找到匹配的scaffold,再采用SS-RHunter1.3搜索其中的SSR区域,排除掉原有SSR序列,选择重复次数在6~23之间的微卫星区域设计引物,用BC1群体的亲本及F1进行多态性的筛选,选择有多态性的标记用7019×(F50B×7019)BC1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原家蚕第2连锁群上SSR位点新设计的邻近的7对引物中,有6对引物在BC1群体的亲本中有多态性,选择其中2个进行遗传连锁分析,作图结果与原有相应SSR标记的作图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其中根据S0207所在scaffold上开发的NS02071和NS02072之间的图距达到6.9 cM;根据家蚕大造和C108的回交一代初步定位的D ll基因的位置与后来在其所在scaffold上所设计的临近引物D ll1和D ll2的定位一致,且这两个标记在遗传连锁图上的图距为0.0 cM,表明这两个标记在遗传图上的位置重叠。由此,在较短的DNA区域内(在遗传连锁图上表现1个位点)便有多个SSR标记可供使用,将为定位家蚕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分子辅助育种及功能基因研究等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卫星标记 SCAFFOLD dll基因 连锁分析
下载PDF
恶臭假单胞菌DLL-E4对硝基苯酚降解途径关键基因pnpC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沈文静 张静 +1 位作者 曹慧 崔中利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82,共6页
通过同源重组成功地敲除了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DLL-E4菌株的偏三苯酚1,2-双加氧酶基因(pnpC)。pnpC插入失活菌株DLL-ΔpnpC1失去了降解对硝基苯酚(PNP)和对苯二酚(HQ)的能力,而pnpC敲除菌株DLL-ΔpnpC恢复了利用PNP和HQ的... 通过同源重组成功地敲除了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DLL-E4菌株的偏三苯酚1,2-双加氧酶基因(pnpC)。pnpC插入失活菌株DLL-ΔpnpC1失去了降解对硝基苯酚(PNP)和对苯二酚(HQ)的能力,而pnpC敲除菌株DLL-ΔpnpC恢复了利用PNP和HQ的能力,但是降解速率降低。在不同硫酸铵分级梯度下PNP和邻苯二酚分别诱导的DLL-E4和DLL-ΔpnpC粗酶液对邻苯二酚的降解活性存在明显差异,表明恶臭假单胞菌DLL-E4中除pnpC参与PNP降解代谢过程外,还存在另一个双加氧酶替代了敲除的pnpC的功能,使得DLL-ΔpnpC代谢PNP的过程得以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假单胞菌dll-E4 偏三苯酚1 2-双加氧酶基因 对硝基苯酚 基因敲除 降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