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胡文姝 李心怡 +3 位作者 聂淑婷 邵袁缘 鲜锋 周畅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测量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左室应变及扭转参数,探讨其评估IMR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5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IMR及其程度分为单纯冠心病组50例、轻度IMR组35例及中重度IMR组4...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测量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左室应变及扭转参数,探讨其评估IMR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5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IMR及其程度分为单纯冠心病组50例、轻度IMR组35例及中重度IMR组40例,另选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取各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反流容积(Rvol),3D-STE获取左室应变及扭转参数,包括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环向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扭转角度峰值(Twist)、扭矩(Torsion)、心尖段扭转角度(Apical)、基底段扭转角度(Basel)、左室收缩不同步指数(SDI),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超声心动图参数与Rvol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冠心病组、轻度IMR组、中重度IMR组LVEDV、LVESV、SDI均增大,LVEF、GLS、GCS、GRS、Twist、Torsion、Apical、Basel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单纯冠心病组比较,轻度IMR组、中重度IMR组LVEDV、SDI均增大,LVEF、GLS、Twist、Torsion、Apical、Basel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轻度IMR组比较,中重度IMR组LVEDV、Rvol、SDI均增大,LVEF、GLS、Twist、Torsion、Apical、Basel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VEDV与Rvol呈正相关(r=0.607,P<0.01),GLS、Twist、Apical、Torsion、Basel与Rvol均呈负相关(r=-0.547、-0.617、-0.495、-0.483、-0.269,均P<0.05)。结论3D-STE可准确测量IMR患者左室应变及扭转参数,在评估左室收缩功能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 三维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左室应变 扭转
下载PDF
心肌梗死部位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熊文峰 赵宝珍 +2 位作者 王尔松 蒋栋 蔡珠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部位和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关系。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正常人前壁及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及左室、二尖瓣装置重构情况。结果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反流发生率高,程度重;左室和二尖瓣装置重构方面,下壁心肌梗死...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部位和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关系。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正常人前壁及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及左室、二尖瓣装置重构情况。结果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反流发生率高,程度重;左室和二尖瓣装置重构方面,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收缩功能更低,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更大;二尖瓣瓣叶闭合面积、瓣环面积、后乳头肌与二尖瓣前瓣环的距离的增加更为明显。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反流主要决定因素也不同。结论下壁心肌梗死较前壁心肌梗死反流更严重,其原因主要在于左室、二尖瓣装置重构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心肌梗塞
下载PDF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机制、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炬倩 李晨 饶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9年第6期919-922,共4页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是心肌梗死所致心室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是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左室重构基础上发生的瓣叶栓拉与关闭动力失衡,瓣环形变等多种因素参与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发生。心脏超声不仅可评估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是心肌梗死所致心室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是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左室重构基础上发生的瓣叶栓拉与关闭动力失衡,瓣环形变等多种因素参与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发生。心脏超声不仅可评估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还能明确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和左室壁结构功能改变,有助于确诊和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心脏超声 冠心病
下载PDF
下壁和前壁心肌梗死致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不同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辉 尾辻豊 +3 位作者 余波 皆越眞一 Robert A. Levine 鄭忠和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783-787,共5页
目的比较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二尖瓣装置的结构特征,以探讨此两种情况下二尖瓣反流的不同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连续收治的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33例(下壁梗死组)、前壁心肌梗死61例(前壁梗死组)和超声心动图无异常的受试者22例(正... 目的比较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二尖瓣装置的结构特征,以探讨此两种情况下二尖瓣反流的不同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连续收治的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33例(下壁梗死组)、前壁心肌梗死61例(前壁梗死组)和超声心动图无异常的受试者22例(正常对照组)。在系统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基础上,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方法测量左心室容量、二尖瓣瓣环面积和二尖瓣反流分数。分别在心尖四腔和二腔心切面测量前外侧乳头肌和后内侧乳头肌至对侧二尖瓣环的牵引距离。结果下壁梗死组中12例(36%)患者有反流分数超过20%的二尖瓣反流,前壁梗死组为7例(11%);在并发二尖瓣反流的下壁梗死组中,后内侧乳头肌牵引距离显著长于前外侧乳头肌的牵引距离〔(42.6±4.9)mm vs.(36.1±1.7)mm,P<0.01〕;而在前壁梗死组中,两侧乳头肌牵引距离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41.0±2.4)mm、(41.4±1.8)mm vs.(33.5±2.2)mm、(33.4±2.1)mm,P<0.01)〕,但两侧乳头肌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后内侧乳头肌牵引距离和两乳头肌牵引距离之和分别是下壁心肌梗死和前壁心肌梗死并发二尖瓣反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下壁心肌梗死并发二尖瓣反流时,二尖瓣结构表现为以后内侧乳头肌为主的非对称性移位;前壁心肌梗死之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则与二尖瓣结构中两乳头肌对称性移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二尖瓣反流 左心室重塑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PCI治疗前后乳头肌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姜薇 孙微 +1 位作者 关莹莹 程小磊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定量评估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二尖瓣乳头肌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伴轻中度IMR患者72例,根据心肌梗死部位将患者分为前壁心肌梗死组(Ant-MI组...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定量评估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二尖瓣乳头肌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伴轻中度IMR患者72例,根据心肌梗死部位将患者分为前壁心肌梗死组(Ant-MI组)33例和下壁心肌梗死组(Inf-MI组)39例,于PCI术前48 h内及PCI术后3个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2D-STI检查。测量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反流容积;2D-STI参数包括二尖瓣前外、后内乳头肌纵向应变峰值(APM-S、PPM-S)及值达峰时间(APM-T、PPM-T),计算达峰时间差(DT)=∣APM-T-PPM-T∣。结果2组患者LVEDd、LVEDV、LVESV、LVEF及二尖瓣反流容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PCI术前相比,2组患者PCI术后LVESV降低,LVEF升高,二尖瓣反流容积减少(P<0.05);而LVEDV、LVEDd无明显变化(P>0.05)。Ant-MI组术前及术后∣APM-S∣均低于Inf-MI组,∣PPM-S∣均高于Inf-MI组(P<0.05)。与术前相比,Ant-MI组患者术后∣APM-S∣升高,DT降低(P<0.05),∣PPM-S∣、APM-T及PPM-T无明显变化(P>0.05);Inf-MI组患者术后∣PPM-S∣升高,DT降低(P<0.05),∣APM-S∣、APM-T及PPM-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2D-STI技术可较敏感地评价二尖瓣乳头肌功能,PCI可明显改善轻中度IMR患者乳头肌的功能,减轻反流程度,改善左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 超声心动图 斑点追踪成像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比较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中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春燕 任卫东 +4 位作者 唐力 陈昕 张立敏 富维强 李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10-112,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比较缺血性心肌病(ICM)和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on-ICM)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发生机制。方法超声检测60例ICM与53例non-ICM二尖瓣反流的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左室整体重构参数(内径、容积、收缩功能和球形度)、局部...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比较缺血性心肌病(ICM)和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on-ICM)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发生机制。方法超声检测60例ICM与53例non-ICM二尖瓣反流的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左室整体重构参数(内径、容积、收缩功能和球形度)、局部重构参数(乳头肌牵张长度)及二尖瓣形态参数(二尖瓣隆起面积、关闭点心尖位移和瓣环面积)。结果增大的乳头肌牵张长度、二尖瓣隆起面积和关闭点心尖位移是ICM组EROA的独立危险因子,而增大的左室收缩内径、容积和球形度是non-ICM组EROA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左室局部重构使二尖瓣形态改变是ICM二尖瓣反流的主要发生机制,而左室整体重构是non-ICM二尖瓣反流的主要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非缺血性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下载PDF
乳头肌功能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熊文峰 赵宝珍 +2 位作者 王尔松 蒋栋 蔡珠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乳头肌功能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41例,按球形度分为两组,第一组球形度基本正常,第二组球形度增大。评价二尖瓣反流程度及左室、二尖瓣装置重构情况及与乳头肌收缩功能的关... 目的探讨乳头肌功能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41例,按球形度分为两组,第一组球形度基本正常,第二组球形度增大。评价二尖瓣反流程度及左室、二尖瓣装置重构情况及与乳头肌收缩功能的关系。结果第二组较第一组左室和二尖瓣装置重构的程度更大,后乳头肌面积变化率和全组患者的反流程度不相关但却和第二组相关,存在乳头肌功能越好,反流越重的趋势,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后乳头肌面积变化率不是反流的主要决定因素。结论乳头肌功能障碍并非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是主要原因,在某些情况其反而可能会减轻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乳头肌
下载PDF
乳头肌损伤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束起源位置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皋月娟 高文宏 +3 位作者 江峰 张岩峰 张智超 熊文峰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733-73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乳头肌受损后二尖瓣反流束的起源及其相应的机制。方法应用超声对40例前侧壁心肌梗死(前侧壁心梗组)和34例下后壁心肌梗死(下后壁心梗组)患者二尖瓣反流束的起源、反流程度及其相应的左室和二尖瓣装置的重构指标进行检查分... 目的探讨不同乳头肌受损后二尖瓣反流束的起源及其相应的机制。方法应用超声对40例前侧壁心肌梗死(前侧壁心梗组)和34例下后壁心肌梗死(下后壁心梗组)患者二尖瓣反流束的起源、反流程度及其相应的左室和二尖瓣装置的重构指标进行检查分析。结果前侧壁心梗组二尖瓣反流主要为前外型(17例)和中央型(23例),下后壁心梗组二尖瓣反流主要为后内型(15例)和中央型(19例),各组中央型的反流程度、左室和二尖瓣重构的大部分指标包括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收缩期瓣环面积瓣环面积等均明显异于前外型或后内型。结论前、后乳头肌受损后可使二尖瓣反流出现于相应瓣口的前外和后内部位,当左室明显重构时则影响对侧瓣口而于瓣口中央出现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结合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IMR患者二尖瓣构型中的评估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青 薛娜 +2 位作者 屠英暄 杨颖 刘昕 《分析仪器》 CAS 2022年第6期90-95,共6页
目的:研究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结合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IMR)患者二尖瓣构型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40例IMR患者,将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 目的:研究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结合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IMR)患者二尖瓣构型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40例IMR患者,将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行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各影像学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参数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MR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的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各参数(SPV、SPDC、SPAC、SPDT、SPAT、SRT)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三维二尖瓣结构参数(DAP、ALPM、AC、A3DT、NPA、Htent、Vtent)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AP、AC、A3DT、Htent、Vtent以及SPDC、SPAC、SPDT、SPAT、SRT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P<0.05),ALPM、NPA以及SPV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PDT、SPAT、SRT、A3D、AC、Htent、Vtent增加,则发生IMR的风险更大(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以及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有效评价IMR患者的乳头肌的结构、功能,各参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存在相关性,可作为IMR发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 三维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构型乳头肌
下载PDF
肥厚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清华 《中国医药》 2009年第8期567-569,共3页
目的观察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中的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左心室射血和充盈功能及长轴心室壁运动变化,并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对比。方法对19例正常人、21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18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负荷多... 目的观察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中的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左心室射血和充盈功能及长轴心室壁运动变化,并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对比。方法对19例正常人、21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18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负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试验,采用连续波和脉冲波多普勒及M-型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室流出道、左心室射血和充盈及长轴运动功能。结果正常人、肥厚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率负荷后明显上升。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流出道压差明显上升,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则无此变化。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每分钟左心室总射血时间增加。正常人、肥厚性心肌病及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每分钟左心室总充盈时间无明显变化。肥厚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高剂量时长轴运动明显抑制,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厚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总射血时间依赖于心率,而左心室总充盈时间则与心率无关,负荷后2组患者长轴运动受抑制。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有助于临床对肥厚性心肌病动力性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心肌病 多巴酚丁胺 负荷超声心动图 缺血性心脏病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11
作者 仲肇舒 孔繁荣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8年第6期265-267,共3页
目的超声心动图分析老年缺血性心肌病(ISCM)患者心脏形态结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特点以及瓣膜返流情况。方法应用2.25MHz探头观察了40例ISCM患者和34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心脏的形态结构数据,左... 目的超声心动图分析老年缺血性心肌病(ISCM)患者心脏形态结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特点以及瓣膜返流情况。方法应用2.25MHz探头观察了40例ISCM患者和34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心脏的形态结构数据,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多项指标,心脏瓣膜的返流情况特别是二尖瓣返流。结果(1)前壁OMI患者易导致此病的发生;(2)ISCM组左室及左房较正常对照组和OMI组均明显增大;(3)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ISCM组中明显减低,OMI组主要表现为左室舒缓功能减退,而ISCM组则主要表现为左室顺应性降低;(4)ISCM组的二尖瓣返流程度明显重于OMI组,其他瓣膜的返流情况也是ISCM组严重。结论ISCM多见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左室收缩功能减退及左室顺应性降低,在瓣膜返流中以二尖瓣返流多见且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缺血性心肌病 二尖瓣返流
下载PDF
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左室节段容积与收缩功能变化的三维超声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振华 李华 +1 位作者 陈晓峰 唐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5-759,共5页
目的应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RT 3D-TTE)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分析缺血性功能性二尖瓣返流(FMR)左室各段心肌收缩应变及局部心腔容量变化特点及二者间相关性,探讨影响缺血性FMR血流力学的因素,为临床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信息... 目的应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RT 3D-TTE)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分析缺血性功能性二尖瓣返流(FMR)左室各段心肌收缩应变及局部心腔容量变化特点及二者间相关性,探讨影响缺血性FMR血流力学的因素,为临床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信息。方法小剂量多巴酚丁胺使用前后,采用RT 3D-TTE及二维应变率技术(TMQ)分析缺血性FMR患者局部心腔容量性及心肌应变率变化特点。结果使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后,左室各游离壁基、中段节段性容积(SVr)和节段容积/左室整体容积比值(rg SVratio)及应变率(Ssr)有所增加(P<0.05);上述各壁基、中段rg SVratio均值(rg SVratio-aver)分别与Ssr均值(Ssr-aver)相关(P<0.001);上述各壁基、中段rg SVratio均值在负荷前后变化值(Δrg SVratio-aver)分别和Ssr均值变化值(ΔSsr-aver)相关,下壁、下侧壁Δrg SVratio-aver与ΔSsr-aver两者间的相关系数较高(r=0.91、0.85,P<0.001)。结论局部心肌收缩能力的增加可促进对应局部心腔在心动周期内的心排量,对缺血性FMR程度的改善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返流 局部容量变化 三维超声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
下载PDF
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及瓣叶形态功能变化的研究
13
作者 姜新魁 陈晓峰 +1 位作者 李静 李江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RT-3D-TEE)和二尖瓣立体结构定量(MVQ)分析软件,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二尖瓣瓣环及瓣叶功能进行评价,筛选出对IMR机制有意义的参数。方法 25例IMR组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1~72岁,平...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RT-3D-TEE)和二尖瓣立体结构定量(MVQ)分析软件,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二尖瓣瓣环及瓣叶功能进行评价,筛选出对IMR机制有意义的参数。方法 25例IMR组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41.7岁。20例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38.6岁。行RT-3D-TEE技术对2组患者进行检查,应用MVQ分析软件测量并分析2组二尖瓣瓣环及瓣叶几何形态学参数变化特点。结果 IMR组反流容积(46±11)m L,有限反流口面积(0.31±0.12)cm2,说明IMR组存在中度反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MR组反映二尖瓣瓣环解剖结构参数如瓣环前外侧交界到后内侧交界的距离(DAIPm)、前叶瓣环中点到后叶瓣环中点的距离(DAP)、瓣环三维周长(C3DE)、绕环最小表面面积(A3Dmin)、环的椭圆度(E2D)及二尖瓣帆状区容积(Vtent)均有所增加(P﹤0.05);瓣环最高点所在平面与最低点所在平面的高(H)、环高度与联合直径的比率(H/DAIPm)、前后瓣叶对合的参数投影平面中的结合长度(L2DAIPm)及前后叶关闭时对合线的长度(LC3DLf)均有所减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MR组前小叶角度(θant)、后小叶角度(θpost)及小叶非平面角度(θnpa)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通过RT-3D-TEE能够为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提供局部二尖瓣瓣环功能或形态异常的量化指标,为临床医生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三维 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 二尖瓣反流 缺血性 瓣叶功能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价值和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宁 门杰 关颖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6期17-19,共3页
目的探究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IMR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 目的探究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IMR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球形指数(SI)、下后壁总容积、中间段总容积、基底段总容积、下后壁平均射血分数(EF)。结果试验组的LVESV、LVEDV、LVEF、舒张末期SI、下后壁总容积、中间段总容积、基底段总容积、下后壁平均EF分别为(44.12±11.98)ml/m2、(70.37±16.02)ml/m2、(48.89±10.31)%、(1.68±0.16)、(21.28±4.88)ml/m2、(27.58±9.36)ml/m2、(30.09±8.27)ml/m2、(38.86±4.40)%,对照组分别为(12.74±4.33)ml/m2、(33.93±5.23)ml/m2、(62.29±11.46)%、(1.28±0.08)、(8.72±1.63)ml/m2、(12.54±2.51)ml/m2、(15.94±2.05)ml/m2、(66.13±10.47)%;试验组的LVESV、LVEDV、舒张末期SI、下后壁总容积、中间段总容积、基底段总容积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下后壁平均EF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IMR可提高其全面性与有效性,应将其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IMR 价值 预后
下载PDF
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左室重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笑天 黄国倩 +3 位作者 王宜青 庞烈文 蒋宇雯 黄杰春 《上海医学影像》 2011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 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的左室(left ventricle,LV)重构。方法选取30例IMR患者(IMR组),30例单纯冠心病(coronary a...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 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的左室(left ventricle,LV)重构。方法选取30例IMR患者(IMR组),30例单纯冠心病(coronary arteray disease,CAD)患者(CAD组)及36例正常人(对照组),采集RT-3DE全容积图像,下线分析LV整体和17节段的容积及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测量LV舒张末期球形指数(sphericity index,SI),三组间比较并分析IMR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对照组、CAD组和IMR组的LV整体容积,基底段、中间段和下后壁容积均依次增大;IMR组SI增大;IMR组的下后壁EF低于CAD组。LV舒张末期容积、下后壁容积和SI是IMR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RT-3DE可有效评价LV重构。IMR的LV整体重构和局部重构更加严重,形态趋于球形,并伴下后壁的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左室重构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中期效果
16
作者 金岩 陶登顺 +6 位作者 王辉山 姜辉 赵洋 贺元辰 徐殊 张永 岳凤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14-1719,共6页
目的 探讨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患者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6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外科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IMR患者的临床资料。按... 目的 探讨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患者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6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外科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IMR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组(CABG组),CABG+二尖瓣手术(mitral valve surgery,MVS)组(CABG+MVS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纳入105例患者,其中男75例、女30例,年龄40~79(62.70±7.90)岁。CABG组34例,CABG+MVS组71例(二尖瓣成形42例、二尖瓣置换29例)。围术期死亡5例,术后3个月死亡2例,7例均为CABG+MVS组患者,两组围术期和术后3个月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中远期随访87例,两组患者术前二尖瓣反流程度(P=0.59)和左房内径(P=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CABG组患者的二尖瓣反流程度明显大于CABG+MVS组(P<0.01),但CABG组左房内径明显小于CABG+MVS组(P<0.01)。配对分析显示肺动脉收缩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和二尖瓣反流程度在术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左房内径在CABG组术后有明显改善(P<0.01),而CABG+MVS组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 对于中-重度IMR患者,CABG同期行二尖瓣处理可以改善左室重构,但不能显著改善左房重构,CABG是否同期行二尖瓣处理应慎重;对于高龄、身体状况差、预期寿命短的患者,单独CABG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室重构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慢性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患者乳头肌功能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黄栎为 张炬倩 +3 位作者 李晨 胥建君 李娅姣 饶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1-274,共4页
目的本研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量慢性缺血性二尖瓣返流(IMR)患者乳头肌收缩运动的二维应变及应变率,以探讨此技术对评价慢性IMR患者乳头肌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陈旧性心肌梗死且合并二尖瓣返流的患者119例,正常对照组9... 目的本研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量慢性缺血性二尖瓣返流(IMR)患者乳头肌收缩运动的二维应变及应变率,以探讨此技术对评价慢性IMR患者乳头肌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陈旧性心肌梗死且合并二尖瓣返流的患者119例,正常对照组94例。测量左室两组乳头肌的收缩期峰值应变(PSS)和应变率(PSSR)。根据病例组患者心肌梗死部位不同又分为前壁(AMI)和下壁(IMI)心肌梗死两个亚组,比较不同亚组上述参数间的差异以及与二尖瓣返流程度的关系。结果慢性IMR组的两组乳头肌PSS、PSSR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IMI组前、后乳头肌的PSS、PSSR均较AMI组低;IMI组的二尖瓣返流以中、重度为主,而AMI组则以轻、中度为主。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较准确评价慢性IMR患者乳头肌的运动功能,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无创、可信赖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缺血性二尖瓣返流 乳头肌 应变
原文传递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临床评价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佳霓 熊名琛 +3 位作者 白文娟 陈丽萍 张晓玲 唐红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1-596,共6页
目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RT3D-DSE)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瓣膜反流量和心肌功能。方法纳入IMR患者72例,患者治疗前行RT3D-DSE检查,采集静息状态、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Dob)负荷下三维心脏全容积和三维... 目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RT3D-DSE)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瓣膜反流量和心肌功能。方法纳入IMR患者72例,患者治疗前行RT3D-DSE检查,采集静息状态、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Dob)负荷下三维心脏全容积和三维二尖瓣反流图像。定量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期末/收缩期末容积(LVED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LVMd/s);左心室17节段最小容积达峰时间标准差(Tmsv-SD)、节段Tmsv之间的最大差值(Tmsv-Dif);左心室心肌平均位移(Eave),左心室位移标准差(Esd);二尖瓣反流射流紧缩口截面面积(VCA)。结果94.4%患者完成Dob 30μg/(kg·min)负荷,69.4%的患者完成40μg/(kg·min)负荷,38.9%的患者完成Dob 50μg/(kg·min)负荷。随着Dob剂量加大〔5-40μg/(kg·min)〕,VCA逐渐减小,Dob 30μg/(kg·min)时减小程度最大;LVEF逐渐增加,Dob 50μg/(kg·min)时减小;LVESV、LVMd逐渐减小,Dob 50μg/(kg·min)时增加;Tmsv-16/12/6SD%、Tmsv-16/12/6Dif%逐渐减小,Dob50μg/(kg·min)时增加;Eave、Esd逐渐增加,Dob 40-50μg/(kg·min)时减小。各负荷状态与静息状态相比,二尖瓣反流量及左心室重构参数差值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MR患者RT3D-DSE呈双相反应,在负荷剂量≤40μg/(kg·min)时左心室重构及心脏同步化均有改善,反流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原文传递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复合结构变化特点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新魁 陈晓峰 +1 位作者 李静 李江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4期54-57,共4页
目的采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RT 3D-TEE)技术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分析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二尖瓣几何形态学参数在静息及负荷状态时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MVQ技术对25例缺血性心二尖瓣反流组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者组... 目的采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RT 3D-TEE)技术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分析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二尖瓣几何形态学参数在静息及负荷状态时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MVQ技术对25例缺血性心二尖瓣反流组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者组进行检查,应用MVQ软件测量并分析对照组及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组患者在静息及使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后二尖瓣环及瓣叶几何形态学参数变化特点。结果正常对照组二尖瓣环及瓣叶结构相对稳定,并不随小剂量多巴酚丁胺的使用而发生明显变化;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组患者使用多巴酚丁胺,二尖瓣环及瓣叶空间结构变化主要体现在瓣环结构的构型变化及由其产生的二尖瓣瓣叶对合参数的变化;小剂量多巴酚丁胺的使用后二尖瓣环构型相对朝向正常"鞍状"结构的回归。结论小剂量负荷时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程度的减少依赖于左心功能相对增加后二尖瓣环构型相对朝向正常"鞍状"结构的回归,二尖瓣的帆状穹窿构型变化在保证二尖瓣环及瓣叶结构稳定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多巴酚丁胺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原文传递
实时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星懿 周微微 +5 位作者 王效增 刘楠楠 焦晓芳 李雪 李贵申 于春海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67例心肌梗死合并二尖瓣返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肌梗死程度将38例陈旧性下壁心...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67例心肌梗死合并二尖瓣返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肌梗死程度将38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二尖瓣返流患者分为A组,29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二尖瓣返流患者分为B组,同时选取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C组。二维超声测量二尖瓣返流的流颈宽度及二尖瓣返流面积与左房面积之比,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左室各节段射血分数,比较各组间相关参数。结果 A组患者二尖瓣返流面积与左房面积之比为(24. 90%±2. 34%),显著高于B组的(18. 20%±6. 68%),A组患者的流颈宽度为(4. 60±1. 04) mm,显著高于B组的(3. 00±2. 25)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各节段射血分数较B、C两组均减小,其中,前侧壁基底段、中间段,下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后间隔中间段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患者的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后间隔基底段、中间段较C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可无创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准确评估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缺血性二尖瓣返流 实时三维超声 射血分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