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文化融入医学生学风建设研究
1
作者 寇丹阳 李中华 郝佳彤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662,共6页
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接续奋斗、一往无前的精神品格,是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资源。红色文化对坚定医学生理想信念,提高医德修养,培养职业精神大有助益。但当前红色文化融入学风建设存在着教师媒介素养落后、教育话语过时... 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接续奋斗、一往无前的精神品格,是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资源。红色文化对坚定医学生理想信念,提高医德修养,培养职业精神大有助益。但当前红色文化融入学风建设存在着教师媒介素养落后、教育话语过时、协同育人意识薄弱等问题。基于此,高校应通过创新宣教方式、转变教育话语、拓宽教育途径等方式优化红色文化与学风建设的融合机制,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作用,积极打造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学风,以优良学风养人心、催人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医学生 学风 红医
下载PDF
“医患冲突”背景下辩论式伦理教学在本科护理实习生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罗菲 朱延波 陶尊晓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6-1250,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医患冲突”背景下辩论式伦理教学在本科护理实习生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实习的128例护理学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根据随机信封法将2022年6月—2022... 目的探讨“医患冲突”背景下辩论式伦理教学在本科护理实习生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实习的128例护理学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根据随机信封法将2022年6月—2022年12月的本科护理实习生作为干预组共64例,2023年1月至2023年7月的本科护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共64例,最终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本科护理实习生完成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伦理教学模式;干预组采用基于“医患冲突”背景下的辩论式伦理教学,干预前后采用护生伦理敏感性量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临床护理教师评价量表评价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干预组护理实习生伦理敏感性、职业认同感以及临床护理教师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医患冲突”背景下的辩论式伦理教学能够提高护理实习生伦理敏感性、职业认同感及临床护理教师评价,并显著提高临床护理伦理带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冲突 辩论式 护理伦理 护理实习生
下载PDF
医院行风建设机制对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东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4期163-165,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行风建设机制对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北京航天总医院于2019年10月开始实行医院行风建设机制,于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每年收集100份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门诊、住院患者各50份。问卷以随机的方式发放,待患者... 目的:分析医院行风建设机制对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北京航天总医院于2019年10月开始实行医院行风建设机制,于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每年收集100份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门诊、住院患者各50份。问卷以随机的方式发放,待患者诊疗结束后收回。分析2018—2022年门诊、住院患者就诊满意度情况。结果:2020—2022年,门诊、住院患者就诊满意度均高于2018年,且呈逐年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院行风建设机制,可提高门诊、住院患者就诊满意度,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行风建设机制 医患关系 满意度
下载PDF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慢性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婉诗 梁翠婷 冯慧 《智慧健康》 2023年第34期50-53,57,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探究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慢性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2022年1月—2023年6月健康管理的慢性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探究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慢性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2022年1月—2023年6月健康管理的慢性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慢性病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纳入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科学运动、定期监测、定期复诊)进行评估比较;对两组患者管理后的生活质量(GQOLI-74)以及护理管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QOLI-74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管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慢性病患者中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具有十分优异的价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生活质量与预后的改善,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 慢性病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高血压 糖尿病
下载PDF
上海市某三级专科医院青年医师医德医风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开润 陈晴晴 +2 位作者 郑燕 高承 陈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4期117-122,共6页
目的在目前医德医风教育常规形式和途径的基础上,探索对于以住院医师为代表的青年医师开展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医德医风教育有效形式和途径。方法2021年1—6月,通过问卷调查58名上海市口腔医院住院医师对医德医风教育的看法,分析总结以... 目的在目前医德医风教育常规形式和途径的基础上,探索对于以住院医师为代表的青年医师开展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医德医风教育有效形式和途径。方法2021年1—6月,通过问卷调查58名上海市口腔医院住院医师对医德医风教育的看法,分析总结以住院医师为代表的青年医师医德医风教育的现存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88%的住院医师认为良好的医德医风对医患沟通的影响最大。83%的住院医师表示在院轮转期间没有接受过医德医风教育,仅34%的住院医师对医德医风教育现状表示满意,其中,本科学历的住院医师对医德医风教育现状的满意率为11%,硕博为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个人从医理念是医德医风养成的最重要因素,小组讨论、网络课程和团建活动是最受青年医师欢迎的医德医风教育方式。结论医德医风教育对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学历层次越高的住院医师对上海市口腔医院医德医风教育的满意度越高。以住院医师为代表的青年医师的医德医风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青年医师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医师 医德医风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医学 医疗改革 党建
下载PDF
朱厄特《乡村医生》中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的成长
6
作者 陈煌书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68-176,共9页
长期以来,萨拉·朱厄特的《乡村医生》被普遍认为是作家为了实现儿时的学医梦想和感激父亲的教养之恩而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其实,作家创作《乡村医生》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通过小说来描写和对照“放任型”“专制型... 长期以来,萨拉·朱厄特的《乡村医生》被普遍认为是作家为了实现儿时的学医梦想和感激父亲的教养之恩而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其实,作家创作《乡村医生》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通过小说来描写和对照“放任型”“专制型”“权威型”等不同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巧妙地“参与”到她所处时代的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成长关系等社会话题的讨论中。在作家看来,“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其个性发展由于得不到父母必要的引导和约束而会出现成长失控,甚至产生悲剧;而“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则因为父母过分地约束和压制其个性发展而成长受挫,难以在社会上有所作为。正是意识到“放任型”“专制型”教养方式都存在缺陷,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伤害,朱厄特还在《乡村医生》中积极探索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教养方式。她将自己接受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成长经历融入小说创作中,并自信地对其加以推荐。相较于另外两种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不仅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注和重视,也能享受到父母给予的民主和自由,个性得以健全发展,从而更加快乐自然地成长,实现人生价值。这也是作家在教养方式方面的远见卓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拉·朱厄特 《乡村医生》 教养方式 家庭教育 孩子成长
下载PDF
巴林特小组及相关培训对医护人员沟通能力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43
7
作者 庞娇艳 陆莉 +3 位作者 陈翠华 张晓萍 顾晨辰 柏涌海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0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以巴林特小组为主要形式的医/护患沟通培训对医护人员沟通能力和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分5批招募54名医护人员,每批进行6次巴林特小组与医患沟通理论培训,比较培训前... 目的探讨以巴林特小组为主要形式的医/护患沟通培训对医护人员沟通能力和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分5批招募54名医护人员,每批进行6次巴林特小组与医患沟通理论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小组成员的临床沟通能力和应对方式。结果经过培训,小组成员临床沟通能力各维度得分普遍提高,其中团队沟通、情感感知和困难情景沟通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小组成员的应对方式趋向于更积极,更多采取"解决问题"的成熟应对方式,而"退避"、"合理化"应对方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巴林特小组为主要形式的培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并使其在面对压力时能够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小组 医生 护士 患者 沟通 应对方式
下载PDF
社区医生的职业倦怠与防御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毛文君 段明君 王洪明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了解社区医生的职业倦怠程度与防御方式的相关性,为社区医生职业倦怠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成都市的187例社区医生的职业倦怠状况和防御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情绪衰竭与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 目的了解社区医生的职业倦怠程度与防御方式的相关性,为社区医生职业倦怠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成都市的187例社区医生的职业倦怠状况和防御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情绪衰竭与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躯体化、F1总分、反作用形成、伴无能、隔离、同一化、消耗倾向和F3总分呈正相关,与压抑呈负相关;玩世不恭与与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幻想、F1总分、伴无能、隔离、同一化、消耗倾向和F3总分呈正相关,与升华、F2总分呈负相关;成就感低落与躯体化、升华、F2总分、反作用形成、理想化、伴无能、同一化、否认、期望和F3总分呈正相关,与幻想、退缩呈负相关(P<0.05)。结论临床社区医生的职业倦怠与个体的特定防御方式有关,可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社区医生 防御方式
下载PDF
地理和文化环境对中医医者认知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丁宝刚 孟庆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1期2440-2442,共3页
人类生存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其认知方式的形成必受当时地理和文化环境的影响,而中医医者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部分,其认知方式的形成亦应如此。本文从近现代以前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环境状况入手,探讨该历史时期的地理和文化特点及其对中医... 人类生存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其认知方式的形成必受当时地理和文化环境的影响,而中医医者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部分,其认知方式的形成亦应如此。本文从近现代以前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环境状况入手,探讨该历史时期的地理和文化特点及其对中医医者认知方式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地理和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医医者在认知方式上的某些共性和差异性,因此根据地理和文化环境的特点来把握中医医者的认知方式,不仅能为进一步模拟医者的思维轨迹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对综合集成研讨体系中决策群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中医医者 认知方式 影响
下载PDF
互联网影响博士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福胜 刘少雪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2期44-50,共7页
通过对博士生访谈、调查问卷对互联网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博士生学习方式进行分析,认为基于互联网检索式学习已在博士生自主学习中广泛运用,互联网成为博士生确定科研方向、丰富科研内容和寻找科研方法的脚手架。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推动... 通过对博士生访谈、调查问卷对互联网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博士生学习方式进行分析,认为基于互联网检索式学习已在博士生自主学习中广泛运用,互联网成为博士生确定科研方向、丰富科研内容和寻找科研方法的脚手架。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了博士生自主深度学习,通过支撑博士生认知、优化博士生认知结构和促进博士生高阶学习,提升了博士生的批判性思维。互联网维系了博士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为博士生提供了体验的场景和提升了博士生探究学习的成就感。但也要反思互联网检索式学习造成了博士生学习的碎片化,网络不适应造成博士生信息迷航以及互联网路径依赖易造成博士生创新性的遗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博士生 学习方式 影响
下载PDF
医患关系与依恋模式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海燕 蔡太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5-37,共3页
目前,关于如何建立有效的医患关系凸显重要,从参与合作式的医患模式着手,分析这一模式的双面性。运用依恋理论的观点,分别探讨了患者的四种依恋模式和就诊心理,以及不同依恋模式的医生和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形成互动医患关系,为进一步促使... 目前,关于如何建立有效的医患关系凸显重要,从参与合作式的医患模式着手,分析这一模式的双面性。运用依恋理论的观点,分别探讨了患者的四种依恋模式和就诊心理,以及不同依恋模式的医生和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形成互动医患关系,为进一步促使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依恋模式 心理
下载PDF
医院青年志愿者压力源及应对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费汝倩 黄素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109,共3页
青年志愿者是医院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中坚力量。关注青年志愿者的心理健康,对医院开展志愿者服务,和谐医患关系有着的重义。该文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对427名青年职工志愿者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从压力管理的视角,分析... 青年志愿者是医院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中坚力量。关注青年志愿者的心理健康,对医院开展志愿者服务,和谐医患关系有着的重义。该文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对427名青年职工志愿者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从压力管理的视角,分析了医院青年志愿者可能遇到的压力源,对志愿者的压力管理释放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青年志愿者 压力源 应对方式
下载PDF
临床医生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亚红 徐志鹏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5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医生的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临床医生职业倦怠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112名临床医生进行了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医生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3.932;P&... 目的探讨临床医生的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临床医生职业倦怠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112名临床医生进行了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医生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3.932;P<0.05)、不同婚姻状况医生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F=7.526,12.048,7.519;P<0.01)、不同职称医生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2个维度上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3.731,7.478;P<0.05)。在应对方式中,不同性别医生在自责、合理化两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F=1.845,2.356;P<0.05)、不同婚姻状况医生在求助和退避两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F=3.155,3.784;P<0.05)、不同职称医生在幻想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537,P<0.05)。通过职业倦怠和应对方式的Pearson相关分析,解决问题、求助与情绪衰竭(-0.254,-0.214)、去个性化(-0.208,-0.159)、低个人成就感(-0.216,-0.161)存在显著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医生职业倦怠现状严重,防治工作应关注女性、离异、高级职称的医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对缓解医生职业倦怠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生 职业倦怠 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问卷
下载PDF
军队医院女性聘用人员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安花花 付藏红 《中国医院》 2014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女性聘用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应付方式特点及其二者的关系。方法:运用心理健康测查表、应付方式问卷对320名女性聘用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女性聘用人员存在的心理问题依次是抑郁(30.7%)、躯体化(24.4%)、兴奋状态(21.8%)...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女性聘用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应付方式特点及其二者的关系。方法:运用心理健康测查表、应付方式问卷对320名女性聘用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女性聘用人员存在的心理问题依次是抑郁(30.7%)、躯体化(24.4%)、兴奋状态(21.8%);女性聘用人员更多采用的是解决问题与求助的应付方式;除兴奋状态外解决问题、求助与PHI各因子呈明显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PHI各因子呈明显正相关;除兴奋状态以外,自责对心理健康各因子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解决问题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减少消极应付方式的选择,能够促进军队医院女性聘用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院 女性聘用人员 心理健康 应付方式
下载PDF
近代中国西医群体的产生与发展特点 被引量:5
15
作者 尹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90,共7页
近代以来,西方医学被传教士带到中国,推动了中国西方医学的传播和西医教育的发展。西医的人数迅速增加,形成新的职业群体。他们总数不多但发展迅速,分布地区极不平衡,同时内部构成复杂,良莠不齐,给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社会转型... 近代以来,西方医学被传教士带到中国,推动了中国西方医学的传播和西医教育的发展。西医的人数迅速增加,形成新的职业群体。他们总数不多但发展迅速,分布地区极不平衡,同时内部构成复杂,良莠不齐,给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社会转型带来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 传教士 医学教育 职业群体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在早产儿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自珍 肖华 +1 位作者 李磊 董建英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第12期904-906,共3页
目的探讨"现状(S)-背景(B)-评估(A)-建议(R)"(SBAR)沟通方式作为标准化沟通方式在早产儿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组建早产儿转运组,修订转运SBAR沟通模式转运表格,标准化转运交接流程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危重早产儿的转运过... 目的探讨"现状(S)-背景(B)-评估(A)-建议(R)"(SBAR)沟通方式作为标准化沟通方式在早产儿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组建早产儿转运组,修订转运SBAR沟通模式转运表格,标准化转运交接流程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危重早产儿的转运过程。结果交接缺陷发生率下降,病历建立时间缩短,提高了转运救护中转诊医院、医护患之间的满意度(P<0.01或P<0.05)。结论运用SBAR沟通方式后,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促进了早产儿安全及团队协作,进一步提高了早产儿转运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沟通模式 早产儿 转运 医护患沟通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 大力促进医德医风建设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卫宪 刘丽佳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9,共3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正确回答了“为何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明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力量,为促进医德医风建设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正确回答了“为何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明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力量,为促进医德医风建设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提出了新的内涵要求、提供了新的工作视角、增强了新的行动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指导 医德医风 建设
下载PDF
临床医生焦虑、抑郁与其防御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陆斯琦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年第2期244-247,共4页
目的:调查临床医生的焦虑、抑郁现状及防御方式的使用情况,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有效提高临床医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广东地区3所综合性三甲医院435名临床医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目的:调查临床医生的焦虑、抑郁现状及防御方式的使用情况,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有效提高临床医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广东地区3所综合性三甲医院435名临床医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分别对其焦虑、抑郁及防御方式使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临床医生焦虑、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16.09%和23.45%,而72.42%的临床医生倾向于选择成熟防御方式。此外,在焦虑、抑郁与防御方式的关系分析中显示,焦虑组和抑郁组的临床医生在不成熟防御方式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焦虑组和非抑郁组(t=4.649,6.267;P〈0.01)。临床医生的焦虑、抑郁与不成熟防御方式、中间型防御方式及掩饰因子均呈正相关(r=0.351,0.372,0.161,0.167,0.104,0.096;P〈0.05),而与成熟防御方式得分则呈负相关(r=-0.098,-0.116;P〈0.05)。结论 :临床医生的焦虑、抑郁与其特定的防御方式密切相关,适当进行防御方式训练,发展成熟积极的防御方式将有利于促进其心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生 焦虑 抑郁 防御方式
下载PDF
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 被引量:36
19
作者 林霞 《现代护理》 2006年第14期1277-1278,共2页
目的探讨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常采取的应对方式。方法对155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144份有效问卷中,抑郁分大于40分者有30例,焦虑分大于40分者有20例,抑郁、焦虑分均大于40者分有12例;抑郁与医护人员的职称呈负相关(r=... 目的探讨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常采取的应对方式。方法对155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144份有效问卷中,抑郁分大于40分者有30例,焦虑分大于40分者有20例,抑郁、焦虑分均大于40者分有12例;抑郁与医护人员的职称呈负相关(r=-0.197),即职称越高,抑郁的分数越低。结论医护人员应注意保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减少精神压力,医院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医护人员支持系统,帮助他们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应对方式 医生 护士 抑郁
下载PDF
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卢绍君 王井云 田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9期1397-1400,共4页
目的了解在校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3所具有博士学位专业授予权学校的博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博士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39.3%,博士生在强迫、焦虑、恐怖、... 目的了解在校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3所具有博士学位专业授予权学校的博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博士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39.3%,博士生在强迫、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及心理健康总均分上明显高于全国常模(t1=4.13、P1<0.01,t2=3.38、P2<0.01,t3=2.39、P3<0.05,t4=3.40、P4<0.01,t5=2.20、P5<0.05),在人际敏感因子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t=2.57、P<0.01);②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年级、婚姻状况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在工作情况、学习方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③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消极应对方式可共同解释博士生心理健康18.6%的变异。结论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预测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