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stmodemity of HAN Dong's Poetry
1
作者 QIU Shi-cun QIU Jia-cun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6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 英语翻译 英语语法
下载PDF
从对立走向共生:韩东诗歌人与自然关系书写的嬗变
2
作者 郭海玉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55-60,共6页
近40年韩东诗歌内容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书写,整体上经历了从人与自然对立到人与自然共生的转变。其转变的内在依据与韩东的自然观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人文主义,审美观从人化自然的审美观转向生态审美观,感知视角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 近40年韩东诗歌内容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书写,整体上经历了从人与自然对立到人与自然共生的转变。其转变的内在依据与韩东的自然观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人文主义,审美观从人化自然的审美观转向生态审美观,感知视角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艺术经验从象征、拟人转向感官化的叙述方式有关。这种嬗变轨迹表明韩东的诗歌精神从现代精神逐渐走向了后现代精神。韩东诗歌人与自然关系书写的价值在于不仅包含了人本主义和物本主义两种自然书写模式,而且从弃绝我执的大我视角来书写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使人与自然都回归到生态本性,暗示了宇宙间神秘力量的存在,可增强人们对宇宙的敬畏之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东诗歌 人与自然 生态人文主义 文本细读
下载PDF
跨界影响:论韩东与毛焰的艺术互动
3
作者 张森 戴露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5-193,共9页
作家韩东与画家毛焰多年来的艺术交游颇具自觉意识,他们都强调与自身所处领域的“断裂”,并由此凸显跨界交流对彼此创作的重要性。在这一互动中,韩东吸取了毛焰的“慢”艺术观念,完成了由原来的“习作作家”向“作品作家”的转变,毛焰... 作家韩东与画家毛焰多年来的艺术交游颇具自觉意识,他们都强调与自身所处领域的“断裂”,并由此凸显跨界交流对彼此创作的重要性。在这一互动中,韩东吸取了毛焰的“慢”艺术观念,完成了由原来的“习作作家”向“作品作家”的转变,毛焰绘画的灰色语言在韩东诗歌中也有所体现,并呈现出相似的精神取向。以韩东为题材的作品《我的诗人》的出现,则促使毛焰在绘画中重视对当代人存在状态的深度表达,此外,受韩东“有距离的抒情”观念的影响,毛焰有意识地在绘画时克制欲望的表达,画面转入宁静乃至混沌之境。韩东与毛焰的互动是双向的、自觉的,并对各自的创作转型产生深刻的影响,体现了诗画互动的现代表现形式,对于考察现代语境中的文艺跨界行为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东 毛焰 艺术互动 “慢”艺术 灰色 “有距离的抒情”
下载PDF
董仲舒“天人一”说的思想史意义
4
作者 张茂泽 《唐都学刊》 2023年第3期5-11,共7页
董仲舒建议汉武帝表彰六经,得到实施后,儒学遂占政治主导地位。尤其是他提出的“天人一”命题,比较完整地表述了儒家“天人合一”理念,对儒学思想贡献甚大。大千世界由天和人有机统一而成,单独的天或单独的人都不足以为世界。“天人合... 董仲舒建议汉武帝表彰六经,得到实施后,儒学遂占政治主导地位。尤其是他提出的“天人一”命题,比较完整地表述了儒家“天人合一”理念,对儒学思想贡献甚大。大千世界由天和人有机统一而成,单独的天或单独的人都不足以为世界。“天人合一”理念是一种复合本原模型,有别于单一本原思路。董仲舒的“天人一”既由天到人,也由人到天,是两个环节的有机统一;阴阳五行作为万物构成的材料,在世界本原结构中居辅助地位。董仲舒是汉代儒学“天人合一”观的代表,也成为北宋大儒张载“天人合一”说的直接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董仲舒 “天人一” 复合本原 思想史意义
下载PDF
论西汉时期“大共同体本位”之构建——以董仲舒“大一统”思想为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焦春鑫 杨玉仁 《唐都学刊》 2023年第3期12-20,共9页
“大共同体本位”是清华大学秦晖教授首先提出来的,旨在说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在维系自身统治的过程中借助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使自身统治以较低的代价达成了社会的稳定和巩固,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大共同体本位”是清华大学秦晖教授首先提出来的,旨在说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在维系自身统治的过程中借助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使自身统治以较低的代价达成了社会的稳定和巩固,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和制度基础,同时也为中华文化圈的文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学说中,尤以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思想对维护中华民族“大共同体本位”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见,使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思想得到了初步的定型进而影响了后世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从构建“大共同体本位”的角度出发,董仲舒所主张的儒家思想尤其是“大一统”思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此为切入点探寻其对构建西汉时期国家“大共同体本位”的作用,为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维护祖国的团结稳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时期 “大共同体本位” 董仲舒 “大一统”思想 时代价值
下载PDF
语言·触觉·在场——读韩东《生命常给我一握之感》
6
作者 刘彦池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3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生命常给我一握之感》是韩东创作的一首4节15行的自由体诗,收录于诗集《奇迹》。通过细读,可以看出韩东极其敏感地捕捉了“短暂的、易逝的、偶然的”——现代性的触觉经验,以在场写作的姿态传达了对生活现实和个体存在的深切体悟。触... 《生命常给我一握之感》是韩东创作的一首4节15行的自由体诗,收录于诗集《奇迹》。通过细读,可以看出韩东极其敏感地捕捉了“短暂的、易逝的、偶然的”——现代性的触觉经验,以在场写作的姿态传达了对生活现实和个体存在的深切体悟。触觉,表现着一种积极的、真实的“在场”,也成为韩东诗歌中拒斥“世界的现实”的“希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东 《生命常给我一握之感》 语言 触觉 在场
下载PDF
《史记》《汉书》之董仲舒书写析较
7
作者 董金裕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15,共5页
《史记》《汉书》皆记述董仲舒之生平及成就,《史记》将之置于《儒林列传》中,《汉书》则为之单独立传。《史记》所载稍简,共六项;《汉书》则颇详细,增减为八项,较诸《史记》,所增项目虽然有限,但篇幅则多达二十余倍。究其原因,一是《... 《史记》《汉书》皆记述董仲舒之生平及成就,《史记》将之置于《儒林列传》中,《汉书》则为之单独立传。《史记》所载稍简,共六项;《汉书》则颇详细,增减为八项,较诸《史记》,所增项目虽然有限,但篇幅则多达二十余倍。究其原因,一是《史记》《汉书》虽皆为正史,但两者由于所记起讫之年代,以及是否获得官方认可,在性质上有所不同;二是司马迁、班固两人对董仲舒之学的了解及影响程度不同。两人或导其源,或浚其流,皆对表彰董仲舒之学及其对儒学的贡献卓有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史记》 《汉书》 班固 儒学
下载PDF
湖南汉族、侗族16对遗传性状的调查 被引量:65
8
作者 佘朝文 皮建辉 +2 位作者 舒孝顺 贺林 冯国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6-408,共3页
本文对湖南汉族、侗族的 16对遗传性状进行了调查。计算出了每对性状的出现率及除扣手和交叉臂外的14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分析了民族间和性别间的差异 ,同时还分析了惯用手、扣手、交叉臂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遗传性状 汉族 侗族 基因频率 湖南
下载PDF
东—韩地区延长组长2油层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彦婧 高潮 +1 位作者 邓杰 孔令非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1期52-56,共5页
采用物性分析、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常规压汞等方法,对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孔隙结构对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孔隙类型有残余粒间孔隙、溶蚀孔隙、晶间孔隙、微裂缝,以溶蚀孔隙为主要类型;喉道... 采用物性分析、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常规压汞等方法,对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孔隙结构对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孔隙类型有残余粒间孔隙、溶蚀孔隙、晶间孔隙、微裂缝,以溶蚀孔隙为主要类型;喉道类型以细喉道为主;孔隙结构以中孔-细喉道型为主,其次是小孔-细喉道型、大孔-中粗喉道型;孔喉半径越大,低渗透储层的渗透性越好;分选系数和歪度系数反映了低渗透储层喉道大小不均一、类型多样及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类型 喉道特征 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参数 延长组 东-韩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东汉孝女曹娥原为“巫女”考论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小红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75,共6页
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曹娥是一名孝女,而不知道她还有另一种身份——"巫女"。东汉上虞县长度尚以"神道设教",因势利导,将中原儒家伦常观念植入曹娥故事,成功地把一个巫女塑造成为一个孝女。孝女曹娥的故事,是汉代以... 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曹娥是一名孝女,而不知道她还有另一种身份——"巫女"。东汉上虞县长度尚以"神道设教",因势利导,将中原儒家伦常观念植入曹娥故事,成功地把一个巫女塑造成为一个孝女。孝女曹娥的故事,是汉代以降占据主流文化地位的儒家伦常观念与正处于地域文化转型中的会稽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孝女 曹娥 巫女 会稽
下载PDF
生命与空间:韩东诗的另一种解读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基林 王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7-141,共5页
如从时间性上区分朦胧诗与第三代诗,那就是前者"相信未来",后者立足"现在",而历时性的消解,必然带来空间性的空前开拓。韩东作为第三代诗歌的领袖人物,他的生命诗学,在抛弃穿越历史隧道的"未来"这一纵向... 如从时间性上区分朦胧诗与第三代诗,那就是前者"相信未来",后者立足"现在",而历时性的消解,必然带来空间性的空前开拓。韩东作为第三代诗歌的领袖人物,他的生命诗学,在抛弃穿越历史隧道的"未来"这一纵向时间后,于空间范围内还原生命本体的过程中发散出特有的生命经验。由此,在他的笔下,便出现了两种生命最常见的存在方式和展开方式,这便是空间中的"游走"以及由空间距离所产生的人际"间性"——所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空间 韩东 游走 关系
下载PDF
乐山崖墓佛像与佛教传入问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向玉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乐山崖墓佛像问题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难解之谜。通过对乐山崖墓佛像发现和研究情况的回顾分析,佛教传入乐山的线路问题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但东汉时佛教已传入乐山地区则是可以肯定的。
关键词 乐山崖墓 崖墓佛像 佛教传入 东汉
下载PDF
“三纲”思想的内涵、发明权和产生历史时期析辨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景坛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9-144,共6页
关于"三纲"思想的内涵、发明权、产生于什么历史时期,现在学术界对此提出了许多种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其中有道理的说法是:"三纲"的内涵是"要求‘臣对君、子对父、妇对夫’的绝对服从";"三纲"... 关于"三纲"思想的内涵、发明权、产生于什么历史时期,现在学术界对此提出了许多种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其中有道理的说法是:"三纲"的内涵是"要求‘臣对君、子对父、妇对夫’的绝对服从";"三纲"一词的提出者是董仲舒,但"三纲"思想的发明权在韩非,即韩非的"三顺"说,因为"三顺"说与"三纲"的内涵相同;韩非是战国末期人,所以"三纲"思想产生于战国末期,各种其他说法均欠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纲 “三纲”思想 董仲舒 韩非
下载PDF
东汉游学活动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燕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71-75,共5页
东汉时期由于统治者奖崇儒术 ,广设学校 ,选举重经学、重名节 ,游学之风盛行 ,表现为游学内容的丰富性、游学方式的多样性和游学者社会出身结构的复杂性 ,由此造就了大批专心著述讲学的经学大师 ,培养和网罗了大批智能之士充实各级官僚... 东汉时期由于统治者奖崇儒术 ,广设学校 ,选举重经学、重名节 ,游学之风盛行 ,表现为游学内容的丰富性、游学方式的多样性和游学者社会出身结构的复杂性 ,由此造就了大批专心著述讲学的经学大师 ,培养和网罗了大批智能之士充实各级官僚机构 ,推进了儒家道德教化 ,促使师长与学生封建依附关系日益凝固化 ,并结成庞大的私人学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游学活动 儒家 道德教化
下载PDF
王郎垮台与更始灭亡要因发覆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敏 陶继双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49,共6页
传统看法认为王郎主要被刘秀所灭,更始主要因赤眉而亡,但本文认为实际情况却是:王郎垮台关键是更始派遣六路大军所致,刘秀的作用远不如正史所载;而更始帝刘玄表面虽为赤眉所灭,但对其贼害最大、打击最致命的当属刘秀在河北的叛变及对他... 传统看法认为王郎主要被刘秀所灭,更始主要因赤眉而亡,但本文认为实际情况却是:王郎垮台关键是更始派遣六路大军所致,刘秀的作用远不如正史所载;而更始帝刘玄表面虽为赤眉所灭,但对其贼害最大、打击最致命的当属刘秀在河北的叛变及对他的直接进攻。之所以会出现历史记载不实的情况,既与《后汉书》等诸史的正统笔法有关,更与汉明帝御审之《东观汉记》对史实之遮覆及对刘秀之回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始 刘秀 王郎 赤眉 《东观汉记》
下载PDF
独尊儒术与重继道统——汉、唐儒学文化观的个案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59,共5页
董仲舒和韩愈的儒学文化观具有不同的特色。董仲舒需要整合百家之学,而韩愈面对三教合流的历史趋势;董仲舒主张尊孔,韩愈提倡尊孟;董仲舒侧重于立道,而韩愈侧重道统的弘传;董仲舒重视天人关系,韩愈关注心性问题;董仲舒对汉代经学产生了... 董仲舒和韩愈的儒学文化观具有不同的特色。董仲舒需要整合百家之学,而韩愈面对三教合流的历史趋势;董仲舒主张尊孔,韩愈提倡尊孟;董仲舒侧重于立道,而韩愈侧重道统的弘传;董仲舒重视天人关系,韩愈关注心性问题;董仲舒对汉代经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韩愈与宋代理学亦有内在的思想连接。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汉、唐儒学的基本特征及其思想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儒学 董仲舒 韩愈 汉唐文化观
下载PDF
董仲舒与汉代史学思潮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高鑫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8,共7页
汉代史学思想的发展呈现出三大潮流 :注重以天道论人道、探寻历史的变易及其法则和着力阐发大一统思想。这些史学思潮的形成及其演变 ,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三统”历史变易说和“大一统”
关键词 董仲舒 汉代 史学思潮 大一统思想 天人感应论
下载PDF
湖南侗族、汉族ABO血型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皮建辉 佘朝文 舒孝顺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8-81,共4页
对湖南通道侗族 337人的ABO血型进行了调查 ,作为对比 ,同时调查了湖南怀化汉族 5 86人的ABO血型。计算了湖南侗族、汉族和贵州仡佬族、水族、布依族 ,广西壮族 ,湘西苗族、土家族等
关键词 湖南 侗族 汉族 ABO血型 基因频率 遗传距离 人类遗传学 民族聚类图
下载PDF
惠栋《易汉学》的卦气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韦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7,共6页
由于惠栋极力推崇汉易,故其《易汉学》中有关汉易卦气学的考述在文献资料的取舍上有明显的倾向性,且对汉人的有些说法也缺少应有的分析鉴别,这对后人认识有关汉易卦气学的一些问题还是有负面影响的。
关键词 惠栋 易汉学 汉易 卦气
下载PDF
西汉“天人感应”思想的伦理意蕴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全兰 赵立庆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2-18,共7页
西汉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天"是人的根源,天、人是同类,可以互动;"天"有意志、有人格,能赏善罚恶;"天"有道德理性,是人道的依据。这一思想包含浓厚的伦理意蕴:首先,培养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西汉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天"是人的根源,天、人是同类,可以互动;"天"有意志、有人格,能赏善罚恶;"天"有道德理性,是人道的依据。这一思想包含浓厚的伦理意蕴:首先,培养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其次,根据天道确立国君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国君需效法"天"的"溥爱无私,布德施仁",并通过爱民、利民来体现尊天,使封建时代居于权力巅峰的国君权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再次,以天道为依据论证人际等级关系的合理性,对维护家庭的有序和社会的稳定也有重要的作用。天人感应思想无疑具有迷信的成分和消极的影响,但我们对它的合理之处也应有充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董仲舒 天人感应 伦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